咱们村的桑葚结得挺晚的,我家里这不远,桑葚早就成熟了。这想的挺好的小伙子开口了,他也不知道是自来熟还是啥,来桃源村没几天就张口闭口咱们村。
    村民可没被他糊弄过去,桃源村的有些秘密可不能给外人说,不过关于桑树还是能回答回答。村民们都坐着该做的事,手上都不停,只有个绣鞋垫的大娘笑着回了一句。
    这不移栽的晚嘛,本来以为今年结不了多少果子,没想到能长这么多。反正桃源村的水土好是众所周知的事,我们就这么说,随你们信不信。
    毕竟是在桃源村,有啥好奇怪的。同从外面来的游客回了一句。
    我就随口问问,想打开话题,没别的意思。小伙子连连解释,想说明自己的清白。
    这天陶盛文和田玉霞都在,坐的地方还离得不远。陶盛文在旁边下棋了,听了就打量了几眼。
    这小伙子姓刘,长得人高马大,所以大家都叫他大刘了。但他的性子和他的外表不太相符,好像是大城市里搞活动策划的,刚工作没多久,言行举止还有点生涩。
    别想着这小伙子是不是有啥特殊的表现,能让陶盛文都记着。其实八卦是人的本性,每天晚上坐在这聊会天,这些游客每个人说两句,村民们就知道他们的大致情况。
    对我家的桑葚打着啥主意呢,直接说就是。陶盛文喊道。
    大刘害怕被村民误会自己打的什么坏主意,猛地抬头想好好解释,等见到陶盛文的笑脸才知道他是在开玩笑。
    这几天可有不少桑葚要熟了,估计过几天会是大批成熟的时候,不知道盛文叔准备怎么处理?大刘开门见山,直接问了出来。就是桑葚的目前情况刚说出口,立刻就引起大家的共鸣。
    现在落地的熟透桑葚可是越来越多了,光靠咱们吃根本吃不完。
    还有不少鸟儿帮忙解决呢,那些防鸟的彩带都不怎么管用,村里的鸟是越来越精明。
    要我说就把树上围上铁丝网,弄密一点,小鸟保证飞不进去。
    那多难看啊。
    我家的小孩恨不得一直呆着树底下,掉下来一个桑葚就捡起来,就怕鸟儿吃到嘴。
    我家的闺女也这样,不过她是看到一个鸟吃完桑葚后直接倒在地,还以为那鸟儿死了,哭着跑过来找我,让我帮她把鸟儿埋起来。
    唉,那鸟儿怎么会掉到地上的?有游客好奇地问道。
    那是因为桑葚熟透了会成为桑葚酒,用科学的说法讲就是产生了产生了啥来着?
    产生了酒精。
    对,就是那鸟偷吃多了,直接喝醉了。
    你们都别打岔啊,盛文叔还没回答大刘的问题呢。眼见这话题越跑越歪,有这段时间和大刘关系好的,帮忙把话题引回来。
    就算在桃源村呆了这么长时间,对村民们的跑题能力有了不少了解,大刘也没有预料到话题会这么快跑偏,想插话都没有找到好机会。他只能投去感谢的眼神。
    我可没啥好主意,不就是请大家帮忙一块摘,看看是要工资还是要其他的东西。陶盛文说道,又瞅着大刘发问,你是有啥注意?
    大刘挠了挠后脑勺,提前声明:我就是随便想了个主意,就是想让村子热闹热闹,大家要是不喜欢或者觉得不方便就听个乐呵就行。
    行,你先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
    回想到当时大刘出的主意,田玉霞还和陶盛文感叹道:没想到大家还都没反对,村长也大笔一挥同意了。
    有啥不能同意的,这对那些游客来说是好事,对咱们村民们来说,就是好不容易有了好玩的活动,也不差咱们那点摘桑葚的工资,就是咱们看来,也一点都不亏,谁会不答应。
    陶然不在,田玉霞和陶盛文都不想参加这个活动,他们家就没参与。不过他们对这个比赛也至关重要,因为这次活动还和他们家种的桑葚有关,算是活动赞助商。
    两人说着笑着走出门,准备先去吃个早饭,再去准备。
    走到门口,先给茁壮成长的梨树苗和桃树苗量量身高,途中经过黎庭舟给爷爷盖的房子那,又拍了几张照片。
    现在建房子可是快得很,尤其是黎家的房子规划的也不是特别大,现在已经建好,接下来就是装修了。这装修的事,还是让黎庭舟自己来安排,先把房子发过去给他看看。
    发过去就没啥事了,直接就可以往他们的目标走去,途中碰到了不少村民,和他们的目标一样。
    先是做豆腐的陶盛夏家里,他们家种了不少豆子,现在天天做豆腐呢。除了豆腐,每天还提供豆浆、豆腐脑等各种豆制品,挺齐全的。
    陶盛夏还有个兄弟陶盛秋就住在他隔壁,每天早上用他哥家的豆制品做早饭,占据了桃源村早点行业的半壁江山。
    黎庭舟走了后,田玉霞做饭就不多了。遇到和今天一样有事的情况,就会在村里买着吃。刚出锅的豆浆热乎乎,按自己的口味加糖,一口喝下去是浓浓的豆香味,喝起来舒坦极了。
    豆腐脑也特别嫩软,用白瓷勺一挖,一不小心这豆腐脑都会从勺子里滑落。陶盛秋也是心思细的,除了在大堂里摆的桌椅板凳供客人坐之外,还弄个大柜台。柜台是摆满了各种小料,想吃咸的还是甜的,随自己的口味加就成。
    可吃这些也填不饱肚子,所以陶盛秋家提供的主食就是各种包子,这包子里的馅可少不了陶盛夏做出来的豆制品。
    但是除了这些豆制品,还加什么就不一定了。他们这店每天早上做的包子还都不一样,就看那天想用什么菜了,也是随意得很。
    这也是游客们的感受,桃源村村民在有些事情是特别随意,不管是在卖吃食上面还是在其他方面。不过也能理解,谁让他们这里的东西都招人喜欢。
    唯一不随意的就是在游客们购买桃源蔬菜d这方面了吧。当初说是游客们可以购买桃源蔬菜寄回家,只要他们买菜的那家村民同意就行。
    可是到了桃源村后,才发现佛系的桃源村民就在这件事上不怎么佛系。想买蔬菜也行,但是量不会太多,也够寄给家里人尝尝,让游客们很是郁闷。
    桃源村人就不关心这些游客们的想法了,现在陶盛文和田玉霞眼里只有今天的包子。
    今天他们家做的就是香菇豆腐包子,估计是在网上学会的法子,一吃到嘴里也是浓郁的酱汁,然后就是香菇的鲜和豆腐的嫩。
    陶盛文和田玉霞就一人一杯豆浆和一袋包子往山上走过去了,这包子做的小,每人都得吃好几个,绝对不是他们胃口大。
    这次他们上山就是为了今天的活动上山摘西瓜去的。陶然在山上摘的西瓜这些天就有成熟的了,前几天陶盛文摘了一个试试,皮薄瓤多,汁水充足,边上有点生,但味道还是不错的,酸酸甜甜让不少人都喜欢。
    是的,陶盛文摘完西瓜回来的时候,恰巧被人遇到了,又不知道怎么回事被一伙子人连人带瓜给拉倒了桃王树下。
    当天有不少人尝到这西瓜的味道,一个个吃的不顾形象,要不是人多,估计连西瓜皮都想啃了。
    当天陶盛文就摘了一个,就算是特意把西瓜切的又薄又小,也不够这么多人分的。吃不到的人一直惦记着,幸运尝到的人更是念念不忘,这不,这搞活动都把主意打到了西瓜上头。
    西瓜种的地方和豆腐坊这边可是相反,两人往西瓜地的方向走过去,能碰到不少才起要去吃早饭的人。
    盛文叔,记得挑几个大点的西瓜。遇到陶盛文的年轻村民喊道,一看这方向就是上山摘西瓜的。
    没有大的,都摘几个也行啊,我们不挑都可以。还有游客凑热闹地一块喊到。
    陶盛文喊道:那也得看西瓜长得怎么样了。
    像上次那样没熟透的也行的。一群人嬉皮笑脸地喊完就跑了,这肚子都饿着呢,看见盛文叔手里的豆浆和包子,再想到好吃的西瓜,饿得更狠了,还是早点去吃早饭吧。
    我估计,村里人同意举办这个活动,就是为了咱们家的西瓜来的。陶盛文郁闷地和田玉霞说道。
    你才知道啊?田玉霞给了他一个白眼。
    第125章
    盛文叔来喽!
    是西瓜, 盛文爷爷搬了好多大西瓜来。
    悦悦想不想吃西瓜啊?
    想!我想吃是是陶然叔叔种的西瓜, 外面卖的西瓜不好吃。
    那你一会儿别忘了给爸爸妈妈加油, 爸爸和妈妈保管给你赢个大西瓜回来。
    爸爸加油!爸爸最厉害了!
    陶盛文和田玉霞专门开了自家的三轮车下了山,车后的雨棚被拆下了, 大家都能看见车里装的西瓜,圆滚滚绿油油的大西瓜。有多少没定力的人都欢呼出来,感觉全身充满了干劲。
    湖边的桑树上硕果累累, 桑葚基本都变成了紫红色, 已经完全成熟。下面围满了人群,所有人来之前都搬了凳子, 都找个位置坐好了。
    旁边树林里对桑葚跃跃欲试的鸟儿, 也畏惧着这么多的人不敢靠近。
    来来来,大家都坐好, 马上就开始了。村长站出来做主持人,今天要来参加比赛的人, 都到我这来登记, 咱们村的人每家最多出两人,游客们都没限制哈。
    还要注意年龄, 十五岁到四十五岁,不符合条件地就别来了。今天的比赛也不允许任何作弊行为,要是被发现了,晚上的大餐就没你们的份。陶柳也和村长一块维护秩序,再三说明这次比赛的规定。
    陶柳姐,今天的比赛你参加不?林念笑嘻嘻地问道, 她和颜丹都准备参加。这些天在桃源村她们也和陶柳有不少接触,发现陶柳就是在工作中严肃,平时生活里和她们也挺聊的来。
    当然要参加,盛文叔准备奖品的时候还问过我们的意见,我可是也眼馋得很啊。陶柳回答道,搬着凳子来到颜丹她们身边。
    颜丹连忙让出一个空位出来,才注意到陶柳这回专门穿了长袖上衣和长牛仔裤,衣服不知道是从哪里拔出来的,显得有点破旧。
    感受到颜丹好奇地眼光,陶柳举起双手把衣服展示给她看,解释道:这不是为了一会爬树嘛,我还专门找出了旧衣服出来,要是磨损了也不心疼。
    陶柳姐你还会爬树呀?林念的疑问声传来,仔细观察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只是单纯的惊讶和崇拜。随之林念的感叹声传来,那些男生都准备今爬树摘呢,可惜我和丹丹不会。还好这矮点的树枝我们还能够到,不然这回比赛我们都参加不了了
    我们村的人啊不会爬树的少,我小时候村里也有几棵桑树,当时吃完午饭我们就爬上树摘桑葚,我就是那时候学会爬树的。陶柳边说还边比划起来,当时还不懂事,每次摘完桑葚衣服就弄紫了,回家就被我爸妈骂一顿。
    就在大家热热闹闹地谈论一会的比赛时,也有不少人在忙活着。有人就帮着陶盛文和田玉霞准备这次比赛的奖品,这当他们看到陶盛文用车拉过来的东西后,眼睛都直了,要不是年龄有点大,自己肯定要报名参加。
    就在陶盛文带着人整理奖品时,大家都看见了。
    先是把从南田村弄来的各种竹篮摆了出来,大号的就一个,就是成年人用双手抱着也能挡住上半个身子。中号的五个,小号的就多了,足足有十个。
    陶盛文和田玉霞一块把在车子上准备好的礼物给拿了出来,最显眼的就是那些西瓜了,这些西瓜的大小也正好和竹篮的大小匹配,可偏偏就六个,大家一晃眼就知道只有前六名才能得到西瓜。
    玉霞婶,这西瓜就不能多装几个?我前两天可是去看了,你家这西瓜地可结了不少瓜。
    那你前几天去看的时候,有没有数一数有几个瓜熟了?田玉霞手上不停,把最大的那个大西瓜给装到竹篮里了,她最近不但身体好,力气也变大了,现在陶盛文都不喊田玉霞给他捶背了。
    看到田玉霞手上的劲,问话的村民摸了摸鼻子,惺惺地道:我这不是从旁边经过,也没敢进去仔细瞅。
    还是陶盛文出来打圆场,向乡亲们解释道:这瓜熟的不多,就挑出这六个比较大的西瓜当作奖品,还有几个小的,就没拿出来,准备咱们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家一块吃。
    呦,这么说还有西瓜呢。
    这话的意思是还有些西瓜晚上集体分了。
    在场的人心思就活动起来了,本来对自己获奖没有信心的人,对这个方案挺满意的,晚上自己还能尝一口。
    可是对自己的能力细心慢慢的人就不愿意了,当场就有人叫嚣了起来:舅爷,你这不公平啊,凭啥前六名有西瓜,要是我正好弄到了前七,那得有多亏。
    大家定睛一看,这喊话的人确实村里一个初三刚毕业的孩子,刚考完中考。打量着这孩子,不但个子还不算高,还有着细胳膊细腿,大家纷纷笑了起来。
    有啥好笑的?是不相信我能拿奖啊?这男孩不愿意了,举起胳膊展示了一下,大声喊道:看我这肌肉,你们这些大人可比不过我们这些少年人。
    没笑你,都鼓励你呢。田玉霞笑眯眯地说道,实在是西瓜熟的不多,剩下的几个不够十个,你加把劲,赢个前六名就有西瓜吃了。
    那要是我没得前六名,等西瓜又有熟的了,可以先卖我两个吗?这男孩可怜巴巴地问道。
    行!陶盛文还没来得及说话,田玉霞直接同意了。
    耶!男孩跳起来比了个剪刀手,兴高采烈地说道:两个啊,大家都听到了,到时候谁都你跟我抢。
    现在大家才明白这男孩的小心机,大人们就看个热闹,觉得这小聪明也不烦人。就是他的小伙伴都纷纷指责起来,直到这男孩答应买到了一定和大家分才消停。
    大家放心,除了西瓜我们还准备别的东西,保管大家喜欢。说着陶盛文就拿出来了十六块纸板,展示给大家看,只见上面写着几行大字。
    第一名的大纸板写的是一头田家小香猪,场上瞬间热闹了起来。接下来就是五个中号纸板,是田家猪肉二十斤,最后就是十个小纸板,全都是田家猪肉十斤。
    这是下血本了啊。大家惊叹道。
    这猪肉我已经提前给田旭打电话准备着了,不过这肉也有好有坏,谁的名次高谁先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