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田玉霞,特别喜欢游客里面的两个小姑娘,人又有礼貌又聪明。她就故意把这件事改了改问了这两个小姑娘了,还别说,她们真给出了不少建议。
    有了些想法的田玉霞,心里满怀着感谢,和两个小姑娘聊得越来越开心。
    和小姑娘聊天的过程中,还听到了不少关于家庭矛盾和什么婆媳关系的故事。都是这两个小姑娘从某个粉红色论坛里看见的,还别说,她这个年龄就喜欢听这些家长里短。
    听的多了,田玉霞又想帮儿子一把,有空了就跑去南田村,在自家父母和大哥大嫂面前帮儿子敲敲边鼓,希望让他们能接受陶然的特殊爱人。
    陶然对此却一切不知,在厨房里给黎庭舟帮忙呢,心里一边想着杨老师咋还没回来,一边又希望杨老师晚点回来,让自己再多准备一会。
    等杨老师好不容易忙完后,就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发现自家老祝竟然发了一条消息。等他打开一看,就被里面的话吓了一大跳。
    出大事了?到底出啥大事了?要不要找人帮忙?
    着急忙慌地往自己的车跑去,杨老师也是见过了各种世面,等到坐上驾驶座上就想了不少。
    这事肯定不是什么特大的事情,毕竟老祝也没给自己打电话,还有功夫发个消息。要是真有什么危险的事,找警察都比找给自己发消息强。
    就算是心里这样想,杨老师还是免不了担心。他用在学校里允许的最大车速往家里跑去,倒是引起了不少同事的猜测。
    这不是杨老师的车吗?怎么开的这么快。
    估计是有啥急事吧。
    不过杨老师这车技还真不错,车速正好在限速的点卡着。这位老师望着路边的电子限速显示牌感慨道。
    等杨老师着急地停好车后,飞奔到自己门前,就能闻到屋内传来的香味,他的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处。
    出啥大事了,害的我着急忙慌地跑回来。杨老师一推门,就先大声地问道。
    屋内是用筷子不知道在吃什么的祝老师,面前的一个盘子都空了。
    吃得特别高兴的祝老师看到杨老师回来身体一僵,完了,忘记把后面的事告诉老杨了。实在是小黎做饭的手艺太好,这甜点一吃就把什么都给忘了。
    你不说说今天咱们请陶然吃饭嘛,结果他跑过来要自己做饭给我们吃,这不是出大事了吗?先把这出大事给糊弄过去,别让陶然他们听到尴尬了,这老杨也是,什么都喊出来。
    这饭菜是陶然做的啊,他手艺这么好?杨老师接受了祝老师的说法,没好意思在学生面前问老祝桌子上被吃干净的盘子,只能捂着闻到香味后就变得饥肠辘辘的肚子问道。
    这时,陶然从厨房里走出来,带着点小心翼翼地语气说道:老师回来了,正好饭菜就要好了,我准备让祝老师问您呢。
    听着厨房里传来的炒菜声,确实厨房里还有人的杨老师笑眯眯地问道:这做饭的是你的女朋友吧,这手艺比祝老师好太多喽,你小子有福。等这个菜做好了,让老师我认识一下。
    陶然脸上的笑容僵硬了,只能先劝着老师坐到沙发上,解释说:今天的菜主要都是他炒的,这一盘是提前做出来的一小份香酥苹果,让祝老师当零食吃的。还做了一大盘,一会端到桌子上,当饭前甜点吃。
    看着这师徒两人聊天,祝老师默默不说话,希望老杨一会儿不要被吓到。
    这样想着,祝老师又遗憾地看了桌面上的空盘一眼,这香酥苹果真好吃。又香又脆又酥,吃起来还有苹果的甘甜,更别说散发出来的好闻的苹果香味了。
    刚才小黎去做第二盘的时候她也去看了,不就是把苹果去皮切丁都裹上鸡蛋嘛,再到油锅里炸上一遍,看起来简单得很。
    祝老师对此跃跃欲试,还对自己信心十足,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而且就是苹果鸡蛋和油,原料也花不了多少钱,自己还能改进改进。
    前段时间网上不是流传个万能做饭嘛,就连学生们都老师唠叨,自己也可以试试,叫什么来着?
    对了!
    不要的苹果都不要扔,裹上鸡蛋液,沾上面包糠,下油锅炸至两面金黄,老人小孩都爱吃,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第123章
    没看到新章节吧,还不是因为你不够爱我
    骂也骂完了, 该抢还得抢, 随便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一块抢采摘名额, 毕竟那可以摘三斤啊。就这样发动群众, 陶然家草莓就在远山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远山镇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也变了,以前是吃饭了吗?, 现在是吃桃源草莓了吗?桃源村的招牌彻底为远山镇的人所熟知, 还在不断向周边乡镇传播。
    面对源源不断来桃源村提出购买草莓要求的人群,陶然坚持自己最开始的要求,要么在桃源超市买, 或者自己在手机上抢采摘名额。
    在远山镇这个小地方,倒还没有为了草莓就仗势欺人的人。倒是有几个远山镇的小混混过来闹事过, 可惜还没说几句狠话, 就跑来了一群桃源村村民。大爷大妈大叔大婶齐上阵,手里拿着锅铲菜刀斧头铁锹, 看到这阵仗, 一群小混混灰溜溜地走了。
    当时在旁边围观的人还不少,那天之后,桃源村的彪悍也渐渐流传出去。虽然桃源村人对这个形容怎么都不愿意承认,但从此都没有来这里闹事的了。
    不仅仅是草莓卖得好, 那些竹篮也卖得不错。南田村那边竹子质量好,田七爷编织的手艺更是不错。这次陶然卖草莓时搭配这些精心编制的竹篮配着草莓,鲜红的草莓,翠绿的竹篮, 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
    前几次草莓卖下来,陶家兴发现每次都是竹篮装的草莓先卖完,甚至只能买塑料盒装草莓的人,会专门买个竹篮相配。如此几次后,陶家兴就直接不上架塑料盒装的了,且没有遭到任何反对。
    这些小竹篮摆在家里,可以装东西,样子也好看。快要过年了,过年用的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不都需要东西装嘛,还有那些糖果放到篮子里也好看的很。
    这些天有不少来桃源村买菜的人,会专门跑去陶然家一趟,就为了买几个竹篮,当然心里也打着想试试能不能买些草莓的主意。
    那些竹篮卖出去也给陶然带来了不少的收入,看到竹篮这么受欢迎,陶然还专门跑去和田七爷商量了一下。
    这件事还要桃源村的村民们商量,最后这两种篮子都正式上架了桃源超市,旁边还标上了南田村田七爷家。当然了售卖这些竹篮还是要都收一些摊位费,比桃源村人要高一些。
    不过村里还是决定就售卖这一家南田村的商品,要说南田村和桃源村离得近,两村人相互嫁娶,关系也算不错。现在一个村的条件猛然好了起来,当然也回想帮帮邻村的亲朋好友。在桃源超市帮南田村宣传一下,对自己没有太大的损害,村里人当然同意了。
    可惜毕竟是桃源超市,还是要以桃源村的产品为主。所以村干部商量许久,才决定只给南田村一个摊位,剩下的还是要靠他们自己。
    这个决定一下,桃源村人没有任何异议。不过他们想了想,最后决定在通往南田村的小路前,竖起了一个大牌子,牌子下还放了不少竹制品,要是感兴趣的自然也会跑去南田村看看。
    陶然这几天没事的时候也会去田大舅家看看小阳阳,也看到过不少来南田村买东西的人。
    现在南田村家家户户门前就摆个摊子,上面放着各种竹制品,最多的就是竹编的各种竹筐竹篮,还有竹制的各种装饰玩具。最常见的就是风筝了,有不少人看见了都会买些回去,准备带给家里的小孩玩。
    南田村里每家擅长的东西也不一样,他们村也效仿桃源村的定价方法。他们村开完会后,直接以田七爷的价格为标准为自己家的商品,质量好就上调,质量差就降价。
    虽然现在卖出去的竹编产品不多,但也给南田村人带来了新的收益渠道。
    等到草莓买卖走上正轨后,陶然不仅收获了足够的星币,还赚了不少钱。当时问父亲借的建大棚的钱都已经还清了,还剩下了不少。
    陶然算了算手里的钱,也不够盖起一座神农庙来,陶然想了想,又多买了一些生菜种子。生菜虽然价格便宜,但是长得快啊,而且再贵也不会贵到哪去,还是有不少人舍得买的。
    重建神农庙的任务还一直压在陶然心头,万事开头难,现在基本资金已经到手,陶然直接着手建庙的准备事宜。
    图纸不用担心,这些日子随着草莓越卖越多,陶然的星币累计获得五千个星币,商店自动升级了,直接把特殊商店开启了。
    本来陶然还十分激动,好奇特殊商店会上架什么商品,结果最后上架的竟然是神农庙图纸。陶然无语地看着系统界面,怎么看这商品都像是暗箱操作啊。
    那也没办法,还好图纸价格十分便宜,也就一百星币,陶然就直接购买了。不过这图纸也算是物超所值,竟然分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是最基础的,中高级是在初级的基础上慢慢扩建,看来系统还充分考虑到了陶然的经济能力。
    有了图纸就好办多了,这些图纸上还标记这用料的多少,那就更方便了。
    陶然对建筑材料还不是太熟悉,晚上吃完饭就围着电视吃草莓呢,陶然就向他爸打听。
    爸,咱们这边哪有卖砖沙水泥的?捻起一颗草莓,放入嘴里甜滋滋。
    陶盛文诧异地看了儿子一眼,有看了眼在看电视的老婆,有些幸灾乐祸地说:那你可问错人喽。
    陶然不解地眨眨眼,也没想到自己该问谁。感觉到儿子半天没说话,田玉霞才转过身来有些生气地说:咋了,才多久没回家,就忘了你二舅是干嘛的了?
    陶然一听就心里一愣,他还真没有想到田二舅。田二舅说好听点是干建筑的,说不好听就是农民工。他呀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奔波,也就过年才回来几天。
    陶然听她妈说过几次,田二舅也是个学习不好的,小学毕业后就跟着村里的泥瓦匠学些手艺,再大些就去城市里当了农民工。不过他聪明又懂得琢磨,很快就成了远山这一片农民工的领头人。
    可也没听说过田二舅对远山这边盖房子的材料有多了解啊。就算在前世记忆里,陶然也只记得大学这会他正忙,今年过年的时候都没见到田二舅,第二年田二舅就没再出去打工了,后来就在村里当个农民。
    看到陶然还是一脸茫然的样子,田玉霞本来还有些生气。还是陶盛文突然想起来帮儿子躲过了一劫:不对啊,今年暑假的时候陶然可没回来,也不知道他二舅的打算,你和他说过没?
    我没说啊,我这不是以为你说了?田玉霞这才想起这茬,有些心虚地把错推到了自家老公身上。
    我那有时间给儿子说啊,每次一给儿子打电话,还不是你在那抱着手机说来说去,有给我插嘴的机会吗?陶盛文觉得自己有天大的委屈。
    陶然这才听明白,原来是老妈错怪了自己。看到有些恼羞成怒的田玉霞,陶然赶紧解围,随便又救了陶盛文一回,还了刚才的恩情:妈,究竟是怎么回事啊,我现在还一头雾水呢。
    田玉霞连忙解释:你二舅啊,在九月份的时候回来了一次,我忘了你当时还在学校。他回来就是准备在咱们这办个建筑队,关于建筑的东西里里外外都考察好了,就等着明年村里回来开工。所以,建筑材料这事你问他就行了。说着,田玉霞把桌上的草莓往陶然这边推了推,为了表示差点冤枉儿子的歉意。
    陶盛文就不高兴了,把草莓篮又移到自己面前,选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吃完,才接着田玉霞的话说:你是准备建神农庙吧,等过年田满回来的时候把这事交给他,他这个人办事特别认真,你可以放心。而且他和咱们这边卖建筑材料的人都有交情,保管能买到货真价实的东西。
    陶然对他爸的眼光还是能信任了,而且在他的记忆里田二舅这人的确不错,可是为什么在他的记忆里二舅却回来当了农民呢?
    陶然想了好久才想到一点相关的记忆,才想起前世的记忆里,田玉霞给他打电话时提了一句,好像说田外婆逼着田二舅相亲,结果田二舅借着盖房子的由头跑出去了。
    就这一句话,后来有同学喊他,田玉霞怕打扰到他就直接挂断不说了。陶然有些后悔当时对家里没有太多的关心,现在只能推测田二舅确实回来干建筑了,就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放弃了。
    这件事上辈子也没听家里人提,他当时醉心研究,平时就只关心自家父母的情况,和其他人见得少更别说关心了。尤其是后来父母去世后,和老家的联系就更少了。
    对于自家二舅,要是真想走建筑这条路,自己要在他回来后多注意一些了。
    栋哥一愣,连忙把手松开,又帮黎远轻轻揉了两下肩膀,才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小朋友们,我叫程栋,你们喊我栋哥就行。走,咱们先进去说。
    看着这位栋哥和黎远一脸熟悉的样子,陶然他们几个还是比较相信多年的室友,互相看了几眼,一块跟着进了私房菜馆的大门。
    第124章
    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田玉霞天不亮就起来了, 等洗漱完才跑到楼上把睡得正香的陶盛文给喊醒了。
    如今正是夏季温度正高的时候, 桃源村也免不了有些炎热。但是房子外有树木遮阴,实在太热就把空调打开, 倒也睡得舒坦。
    以前他们这个年龄就睡眠就不怎么好了,尤其是陶盛文,失眠严重的时候, 能夜里十一二点睡, 早上三四点就能醒。
    现在就好了,每天吃好喝好, 人年轻了不说, 睡面质量也好多了。田玉霞看在眼里,想到从前也心疼陶盛文, 每天没有啥大事就会让他多睡一会。
    现在桃源村的各种事情都走上了正轨,把鸿运酒楼和私房菜馆过来运菜以及田家过来卖猪的日子都定在了单日。
    这样大家就可以每隔一日, 就休息一天。今个是双日, 田玉霞还把陶盛文给早早叫醒了,还不是今天桃源村有活动。
    这事来得从头到来, 第一批桃源村的那些游客已经在桃源村呆了半个月了,现在可是彻底熟悉了这里的生活,和桃源村村民关系也特别不错。这呆得久了,就想弄点事出来热闹热闹。
    说起来还是三天前的事,还得从陶然家的桑葚树说起。
    那天下午,村民们像往常一样在桃王树周围闲聊, 打个牌、下个棋、缝个衣服、绣个花、踢个球、比个赛,男女老少都没闲住,倒是玩手机的不怎么多见。
    在这里的还有不少游客,他们来了之后被桃源村的习惯影响了不少。大家都在外面玩耍聊天,自己呆着屋子里玩手机有什么劲。
    这天就有人研究了桃源村的情况,蠢蠢欲动地想要搞事,其实就是想着离开桃源村前,要好好表现表现,说不定以后来桃源村的资格能黑幕给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