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和寒江楼身份不同,又有陛下准允,所以谁也挑不出来什么错处。
    再加上,又不是花别人的钱养着的,冬暖愿意,谁管得着?
    出发的时候,东西没带多少,更多的还是换成了现银或是银票,这样带着方便一些。
    箱笼里装着的,除了日常穿的一些衣裳之外,还有一些面料,一些首饰。
    有一个箱子里,装着的是冬暖最近一年多时间里,收集的各种种子。
    其中以花的种子居多,剩下的还有不少不认识的。
    之前几个月,她求了孟荣和吴若若好边,又得了不少的种子,到了靖县那边,就可以尝试着种起来了。
    如今京城已经开始修路了,水泥路可是比青石板这些路方便多了。
    只不过,这东西产能跟不上,如今产量有限,所以暂时到不了地方。
    不过,东西已经在京城过了明路,冬暖之后去了靖县自己搞也没问题。
    冬暖跟寒江楼出发这天,来送别的人可是不少。
    连皇帝都亲自相送,更别说其他人了。
    当然了,皇帝一改之前的大方,这次只是抠抠搜搜的从私库里取了五千两银票,交到了冬暖手里。
    交出来的时候,心里都在滴血。
    他新攒的,呜呜,还没捂热乎。
    如果不是对冬暖跟寒江楼给予希望,他根本不可能掏这个钱。
    这是掏他的钱吗?
    不不不!
    这是在掏他的命!
    !
    皇帝送完钱,又嘱咐了几句,然后才上了龙撵回宫去了。
    没人知道,皇帝上了龙撵,就捂上心口,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有些人官员没打算相送,毕竟跟冬暖之间,也没太多交集,但是一听说,皇帝来了,那拍马也得赶上啊。
    所以,送,怎么不送呢?
    但是相送的话,不送东西,那就不太好看了。
    临时抓不来礼物,也只能抓点银票的样子了。
    呜呜,心痛!
    皇帝送完之后,是冬三春带着一家老小,冬曜今日甚至没去书院,也来相送长姐跟姐夫。
    从前的小胖子,如今已经抽条不少,但是这会儿还是哭成了一个胖子,如果不是顾及人前,估计哭的会更大声。
    冬桃和冬枣也一直在抹眼泪,冬吴氏捂着脸哭的可惨了。
    冬三春那就更舍不得,但是总不能全家都哭啊。
    这他娘的也不是送丧啊!
    第495章 前往靖县
    曹家在冬家之后过来的,虽然不是全家相送,但是曹大人过来了,曹大夫也来了,曹城和曹卓都来了。
    对了,曹卓会试和殿试都高中了,如今也被点为进士。
    只不过,他觉得自己年纪小,还可以在翰林院再历练两年,所以暂时没有外派的想法。
    这次过来相送,他也来了。
    曹府众人,曹大人他们握着寒江楼的手,好一番叮嘱,就差直接把自己这么多年的为官之道,打包成册让寒江楼带走了。
    而曹大夫人这边一直在跟冬暖说着:“到那边安定下来,早点要个孩子,姑爷是个好的,以后指不定还要招惹多少桃花呢,有的咱们也不好拒绝,你生下嫡子之后,地位更加稳了,才算是放心……”
    曹夫人说的,多是类似的话。
    冬暖听了之后,不住的点头:“是是是是,大伯娘说的对。”
    “对对对,大伯娘说的有道理。”
    “受教了,受教了……”
    ……
    不得不说,冬暖最近跟寒江楼学坏了。
    敷衍文学学的越发像回事儿了。
    别人也是关心,自己不好反驳的,那就是你说的都对。
    曹大夫人劝了半天,自己还感伤了,抹了一会儿眼泪,冬暖还劝了劝。
    冬家和曹家之后,便是冬暖和寒江楼的这些旧友了。
    吴若若,孟荣,魏六姑娘也过来了,温二姑娘也来了。
    侯夫人走了之后,温二姑娘整个人沉稳了不少,没事儿也不去杠别人了。
    冬暖听曹大夫人提过,说是过了一年孝期,侯爷有可能就要娶继室进门了。
    侯爷也不是什么风流之辈,之所以娶继室,也不过就是为了利益结合罢了。
    只是,看着温二姑娘和不远处的温书然,冬暖心里还是有些感伤的。
    这种事情,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当然,京城中这种情况也多的是,估计他们也会看开吧。
    不看开,也没有办法。
    除非,他们有办法,劝自己的父亲,别再娶了。
    大家依依话别了半天,看着时辰不早了,冬暖他们得出发了,不然的话,下一站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落脚,他们可能就要露宿野外了。
    “珍重!”
    “你也是!”
    ……
    最后一道话别,冬暖上了马车,寒江楼骑着高头大马在前头带路,队伍在后面跟着行走,速度还挺快的。
    一众婢女仆从肯定不会直接跟着走到靖县,那得走多久啊?
    所以,他们也坐着马车,只不过,坐的自然不像是冬暖这样,包的严实的马车。
    就是那种光板的,一车也能坐下五六个人的那种。
    好在入了五月,气温不错,越往南走,气温越高,倒是不会觉得冷。
    如果是冬日的话,好冬暖可能就会考虑,不带这么多仆从。
    从京城到靖县,如果是正常行驶的话,大概要走二十多天的时间。
    而冬暖他们这一路,走了一个多月,赶在六月上旬才到达靖县。
    当然,这一路,他们也不是游玩,而是用脚去丈量这一路。
    各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还有民生民情,他们都尽可能的记录下来。
    冬暖喜欢记录各种日常,还有各地气温之类的。
    寒江楼则是偏好,各地的治理方法和成效。
    毕竟,他是去当官的,不是去过家家的。
    靖县原本就穷困,如果不能好好的搞一下,估计他这辈子就会像是上个县令那样,困守在那里了吧。
    他自己其实无所谓,但是他身边还有个小姑娘呢。
    他的小娘子,可不能吃这个苦。
    所以,各种观察,总结经验,再加上,寒老爷子还有周大人,外加曹大人他们传授的经验,寒江楼觉得自己应该是可以挑起来的。
    六月的靖县,气温已经十分舒服了。
    这里一年四季如春,哪怕是春夏也不会热的过分。
    这是这个地方的优势,冬暖很看好这种优势!
    进入礼州之后,冬暖就可以感受到,经济的差异变化。
    与礼州相邻的是贺州,贺州相比较而言,经济都比跟他相邻的州府要差一些,进入府州主城,一看繁华程度,瞬间就有对比了。
    但是,礼州比贺州还要更显萧条,或者说是穷困。
    这种穷困不需要说,只看就能看出来了。
    贺州州府主城的路,至少还修理了一下,看着还算是平顺。
    但是礼州的州府主城的路……
    是真的很不平坦,看出来,是修整过了,但是大概是材料不到位,或是人工不到位,所以修理的十分敷衍。
    这还是州府主城呢。
    看着这个,大概就能想象出来,靖县到底穷成什么样了。
    按理说,这个气温,这个环境,其实不应该的。
    但是……
    还是那个问题。
    交通。
    东西运不出去,据说靖县那边很多还是山上土路,很多东西纯靠人力,运一趟下来,都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所以,时间久了,大家就是勉强守着一亩三分地,将就着活。
    寒江楼到达礼州府主城,先去知府许大人那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