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冬暖已经悄悄的输入了本源之力。
    没有发现直接漏掉的事情,本源之力,浓浓的凝聚在荣妃的小腹处。
    吸收的还挺好的,比吴简第一次的时候,吸收的还好呢。
    不过这一点本源之力,对于冬暖影响不大。
    所以,她面色没有半点变化,稍稍加了一点,再加一点。
    荣妃觉得自己最近总是坠胀的下腹,突然间就好受了一点。
    因为一直难受,所以偶尔的舒服,都让人觉得十分明显。
    她不明所以,还以为是见到冬暖高兴,所以身体也跟着爽利了些。
    但是,一直到送走了冬暖,她这下腹还是挺舒服的,这让荣妃忍不住想,难不成太医开的药真起了效果?
    想到这种可能,荣妃命人去叫了太医。
    已经回府的冬暖,自然是不知道荣妃的想法。
    她不好频繁的进宫,只能偶尔的抽空去一趟。
    因为水泥的事情,她最近就差被许大人给绑到工部了。
    虽然说,冬暖把过程写的十分详细了,而且全程用的白话,但凡识字的人,看到了,都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但是吧……
    架不住实验的时候,有人紧张,还有些人慌乱的时候,一下子脑子就一片空白什么的。
    所以,许大人把冬暖带着过去,天天亲自指导。
    冬暖一脸麻木的玩两三天沙子,就得找个借口去一趟宫里。
    虽然说因为郑氏的事情,冬暖如今对于曹府稍微有些膈应。
    但是,荣妃对自己还不错,冬暖也是记着恩的。
    所以,有些事情,一码归一码,该救冬暖还是会救的。
    而且,有荣妃在,曹家前朝后宫都有人,至少荣宠不会断,对自己也是有益处的。
    荣妃那天看过太医之后,太医说是吃药起了效果,情况正在转好,荣妃虽然疑惑,但是还是遵了医嘱。
    大概是因为冬暖输入了本源之力,所以后续用药,还真断断续续有了效果。
    除了第一次输入本源之力的时候,用的比较多,剩下的冬暖给予很少的一部分,循序渐进式的。
    这样不容易引人怀疑。
    荣妃也确实没怀疑到冬暖头上,只当用的药久了,终于有了效果,她还挺高兴的。
    等到殿试开始的时候,她身上好利索了,就开始重新侍寝了。
    寒江楼在书院又准备了日子,然后就迎来了殿试。
    最后一关,考过了,他们就可以远赴靖县,开启新的生活。
    就是吧……
    水泥出来之后,皇帝明显不想放冬暖走了。
    他甚至直白的说道:“暖暖啊,你走了,朕怎么办呐?这靖县天高路远的,要不咱不去了吧,让寒江楼自己去搞吧。”
    冬暖:……
    说要去的是你,说不要去的也是你。
    男人啊,你的名字叫喜怒无常。
    当然,皇帝就是说说而已。
    他本质上还是舍不得冬暖时不时的灵光一闪出来的东西。
    不过,更多的还是想让冬暖去搞搞靖县。
    一旦真搞出来了,证明着她跟寒江楼是有足够的能力的。
    那么后续,他就不必让冬暖跟寒江楼亲自去了。
    有些地方,远程指导就可以,大不了实地去一趟,人是不需要长久的留在那么远的地方的。
    冬暖这样的人才,还是留在京城,他更放心,也更舒心。
    ------题外话------
    可爱二更
    第494章 这是掏他的命
    殿试的过程,其实颇为顺利,因为时间不长。
    不像是乡试和会试那样,要经历艰难的近十天时间。
    殿试很快结束,成绩也很快就出来了。
    寒江楼没进前十,这个在他的预料之中。
    但是,也被点了进士,同时被调派去礼州靖县为县令。
    很多人其实看不明白这一切。
    因为,寒江楼除了学子之外,还是世子。
    不管寒老爷子的侯位是荣封还是什么,至少是可以世袭的。
    对方是世子,留在京城其实也不错,因为有人脉关系,还有冬暖这么强的助力,他哪怕进入翰林院,以后也可以不断晋升。
    甚至,还可以调去别的部门,几年时间说不准就能高升了。
    但是没有。
    寒江楼被外派了。
    很多人诧异,但是却并不会多问。
    陛下的决定,他们问多了也没什么用。
    寒江楼被点为新的靖县县令,赶在六月上任就可以了。
    冬暖这边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寒江楼则是去参加琼林宴,还有别的宴会。
    小庄子那边几乎都交给冬三春,有他管理,冬暖也不需要操心。
    但是大庄子这边,除了大管事的,还是需要有人经常照顾的。
    这一点,陛下早早就为她考虑过了,安排的是他的人。
    当然,上林苑的林大人,死活要参与,所以他也可以时不时的进庄子。
    除了蔷薇水,剩下的调香技术,几个婢女都是可以拿起来的。
    蔷薇水的技术,冬暖也没想过外传。
    因为如今冬暖这边调的香料,很多也很有层次格调,不比蔷薇水差什么,只是感觉不同罢了。
    所以,蔷薇水的生意,不似是以往的好。
    冬暖调不调的,影响也不大。
    四月底的时候,水泥的制造还有实验,已经全部完成。
    陛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数据之后,直接就大手一挥,把早就准备好的伯位封赏给了冬三春。
    哪怕冬三春早前被冬暖提点过几句,如今乍一被这么大一个饼砸到了,整个人还是茫然的。
    他这就封伯了?
    虽然只是荣封,没有食邑,只是每年可以多领一点银钱,身份地位上有了不同,还被赏了一个单独的府邸。
    但是,身份地位确实已经提高了。
    从白身,一跃成为了贵族。
    冬三春激动的好几天没睡好觉。
    等到封赏的圣旨下来之后,又抱着圣旨睡了好几天,接着特意把圣旨给供了起来。
    只不过,冬三春的欢喜,并没有持续很久。
    因为五月上旬,冬暖跟寒江楼收拾好一切,准备去礼州靖县上任了。
    靖县之前的县令,早两年就跟陛下请旨,想告老还乡了。
    毕竟他做不出什么政绩,又没什么人脉,不然就算是回不了京城,也能去别的,相对富庶一点的地方啊。
    既然晋升无望,那就早早归乡吧。
    他至少有功名在身,回家教书也比在那里死熬着要好吧。
    但是,陛下一直没同意。
    只不过,今年陛下突然就同意了,说是六月有人过来跟他交接。
    县令还不到天命之年,但是头发已经白了大半。
    如今一听说,终于有人要来顶替他了,整个人激动的,差点中了风。
    还是大夫救治的及时,不然怕是乐极生悲了。
    靖县距离京城路途遥远,寒江楼不想冬暖过于疲惫,再加上还需要一路考察着人情风土,所以他们五月上旬就收拾着出发。
    没多带东西,愿意跟着的婢女仆从就带着,不愿意的到时候现采买也来得及。
    石竹是愿意跟着去的,她也确实是冬暖一早的心腹,既然她愿意,那就跟着。
    青竹她们是京城人,不太愿意离了故土,冬暖又是个开明的主家,所以她们不太愿意去,冬暖也不强求,而是另行采买了几个愿意跟着的,正好石竹跟着,一并调教出来就可以了。
    石青也不留在庄子,要跟着冬暖一起,石耳肯定也是要跟着的,还有从前赶车的老秦。
    底下的仆从加到一起,也得有二十多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