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就更不用说了,桃源蔬菜现在是全国闻名,做大锅菜那也是让人停不下筷子。
    桃源村民满意地吃完了这顿午饭,坐着闲聊一会后,又开始了砌墙大业。
    一块和他们吃饭的装修工人也干净干活,本来他们心里还有些纠结,这活一干完就不能天天吃到桃源蔬菜了,不想这么快干完活计。
    可今天看到桃源村人干活这么认真,他们就把心里的小想法都给扔了出去。还是好好干活为上计,让桃源村民看到他们的努力认真,争取下次还被他们选中来干活。
    就因为心中的不妙预感,陶然剩下半天都没有敢去父母那多搭话,就连和黎庭舟的互动都莫名少了许多。
    等夕阳西下后,桃源村民结束了今天的工作,陶盛文和田玉霞走一步,陶然才有些磨磨蹭蹭地回家。
    你今天下午是怎么了,感觉有点不太对劲。黎庭舟满眼关心地问道。
    陶然看向他,语气有些忐忑地说出心里的想法:我觉得我爸妈可能感觉到什么了
    不过,我觉得也该告诉他们了。陶然喃喃自语,因为上辈子的记忆,他对父母太过注意了,不愿意让他们有任何伤心的地方。但是现在的生活过得这么美好,他也该走出那些记忆了。
    而且,看着听到他的话后难掩惊喜的黎庭舟,陶然觉得自己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正当两人深情对望的时候,有村民有事赶回来,看到他们站在路边:你们咋还没回家啊,站在这瞅啥呢?
    没啥事,这就准备回去了。三叔,你这转回来干啥呢?陶然被声音吓到了,即使三叔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也连忙转移话题。
    我刚才回去掏兜没找到钥匙,估计掉哪了,我过来找找。三叔也没想太多,不过看到陶然和黎庭舟的样子,忍不住打趣道:你们俩感情真好,跟亲兄弟都差不多了。不过陶然,你也不能什么东西都让庭舟拿着,这离你家还是有点远。
    啊?陶然听到三叔的话一愣,才注意到他和黎庭舟的状态。黎庭舟手里拿着不少东西,两只手都没空着,反倒是自己,两手空空。
    黎庭舟笑着解释:逛逛然然要系鞋带,所以我就拿着东西在旁边等他。
    三叔恍然大悟:难怪你们刚才在这站着,是我错怪陶然了。不和你们说了,你们赶快回去吃饭吧,我过去找钥匙。
    三叔,我们和你一块找吧。陶然被三叔这话给说明白了,村里人都说他们两关系好,在同一个屋檐下的爸妈应该看的更清楚。
    不用,你们走吧,我大概记得掉哪了,一个人找就行,三叔挥挥手,就继续往回走了。
    陶然没有坚持要帮忙,把黎庭舟手里的东西拿过来一半,半是甜蜜半是抱怨地说:我在发呆你又没发呆,你拿着这么多东西怎么不和我说,手累不累。
    谁说我没发呆了,不是光顾着看你了吗。再说了,这些东西也没有多重,我还是拿得动的。
    两个人一路就这样说说笑笑往家里走去,看到大门的那一刻,陶然不禁变得有些紧张。他咽了咽口水,还是拉着黎庭舟往屋里走去。
    杨津江老爷子已经回家了,桃源蔬菜上新闻的那几天,鸿运酒楼还出来作证。这下好了,杨家人都知道酒店里的神秘食材是出自桃源村。
    再想想杨老爷子说要出门访友,这么久都没消息,肯定是跑去桃源村玩了。杨家人也都想来桃源村看看,一个个给杨津江打电话,说是怕老爷子太累,过来帮忙。
    不知道见过多少大场面的杨老爷子哪能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只是桃源村刚放话说不接待外人。即便老爷子知道,要是自己开口桃源村肯定会同意,但是这个要求不能提,不然网游知道了也对桃源村的名声不好。
    恰好有个老朋友找他有事,杨津江老爷子一狠心,就离开了对于他来说是世外桃源的桃源村,去拜访老友去了。如今这屋子里也就陶家三口和黎庭舟在而已。
    陶然小心翼翼地进了家门口,正好碰到了从厨房端菜出门的父亲,他立刻停下了脚步,哪知陶盛文就看了他一眼,一声不吭就端着菜进了堂屋。
    唉,爸陶然没想到会碰到这种情况。
    先吃饭,吃完饭再说。田玉霞从厨房里走出来,看着儿子和黎庭舟一块回来,用和平常差不多的语气说道:赶快去洗手,就可以吃饭了。
    陶然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和黎庭舟一块去洗手。洗完了,就趴到厨房的窗户那,边小心看着母亲的脸色边问道:妈,你咋不等着庭舟回来做饭呢?
    杨老爷子走了后,家里的做饭大权都掌握在黎庭舟手上了,田玉霞和陶盛文还不好意思,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特别关心他,有时陶然看到了都感觉嫉妒。
    就你这故意磨磨蹭蹭的样子,不知道要多久才回来呢。看了眼小心翼翼的儿子,田玉霞咽下了没说出的话,嫌弃地说道:赶快去堂屋给你爸帮忙,我这就一个菜了,我一会端过去就行。
    我爸那不是有庭舟在嘛。陶然笑嘻嘻地说道,我啊就留在这陪你,不然你一个人在这多无聊。
    这就是黎庭舟做菜的时候,你非要在厨房帮忙的原因?看到被自己的话堵的哑口无言的陶然,田玉霞觉得心情好上了不少。
    完了,爸妈肯定已经知道了,陶然在心里哀嚎着。这两人的表现有些奇怪啊,要是村里其他人家里有孩子出柜的话,肯定是会闹得天翻地覆,怎么他家就这么不同寻常。
    就在陶然心里满是纠结的时候,黎庭舟和陶父田母已经放下了筷子。不过看着桌子上的饭菜只被消灭了平时的一半,就知道吃饭的这四个人心里都有事情装着。
    三个人都看着陶然在吃饭的时候魂不守舍,也难为他没把筷子戳到下巴上。陶然随手夹了一块鱼肉,顺手放进了嘴里,顺嘴一咽,然后就被卡住了。
    咳,咳陶然感受到卡住嗓子里的鱼刺,想把它给咳出来。
    田玉霞看到儿子被鱼刺卡住了,立即就站起来想去看看。她儿子那里都好,就是一直没学会吃鱼,从小到大不知道被鱼刺卡住了多少回。
    可她还是满了一步,她刚站起来,黎庭舟已经走到了陶然身边。然后他让陶然张大嘴确认了一下鱼刺的位置,在往陶然背后不知道哪个位置一拍,这鱼刺就被咳出来了。
    喝口温水,润润嗓子。就在田玉霞和陶盛文被他们的举动给愣住时,黎庭舟已经倒了一杯温水,关心地让陶然润润嗓子。
    没事了。陶然喝完水向着急的黎庭舟表示自己没事,就发现父母就在旁边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而他身旁的黎庭舟也不禁紧张了起来,当他着急走到陶然身边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举动不太妥当。可最后还是那样做了,现在就等这他们的审判。
    田玉霞和陶盛文这两个一脸紧张的小伙子,都忍不住叹了口气。一个是养了二十多年,一直疼爱的儿子,一个是看好的好小伙。
    要是自家陶然是女儿,他们肯定乐见其成,可惜这两人都是男的,那就足够为难了。
    田玉霞等了半天,都没等到自家老公开口,就知道他不靠谱了,还是自己开口说道:你们两的事,我和你爸早就有所察觉了。
    啊?陶然很惊讶,他以为自己掩饰地很好。
    有啥好啊的,就你们那不怎么掩饰不住的举动,真当我和你爸吓啊。田玉霞说道这就生气,就说这两人在厨房里黏黏糊糊,都让她和陶盛文看到好多回了。
    都是过来人,最开始没想到,多看见几次后,夫妻俩一合计,有什么不了解的。两人那几天是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又不敢表现出来让儿子知道。
    阿姨,是我先心悦于陶然。也不知道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得到了然然的回应。我只能说,我的心里都是他,这辈子也只愿意和他一起走。黎庭舟主动站出来说道。
    陶盛文停下了吸烟,带着有点赞赏的眼光看向黎庭舟,你小子愿意主动开口,也算是真的用心了。
    陶然深吸一口气,主动握着黎庭舟的双手,看向爸妈:爸,妈,我这辈子就认定这个人了。我知道你们可能接受不了,但是我真的是认真的,我也不可能放弃他。以后你们要是看我们俩不顺眼,这屋子和新屋子你们随便住,我们天天过去看你们。
    哼,谁说我们看你们不顺眼了。田玉霞轻哼一声,去洗碗,我和你爸去洗漱了。
    看着自家儿子的傻样,田玉霞决定眼不见为净。
    啊,就这样?你们是同意了?看着丢下一句话就走了的爸妈,陶然一脸茫然,他们就这样出柜了?
    还是黎庭舟反应地快:爸妈,你们放心,我这就去刷碗。
    第72章
    陶盛文当时也是初中毕业,后来因为家里太穷,又差了一点分数,就没有继续上学。但因为他也多少有些文化, 这些年看了不少关于桃树种植的书籍。
    他们家的桃子是本地山桃, 虽然产量不是特别高, 但是由于夫妻俩的细心打理味道很不错,在他们当地销量还不错, 在八月和九月份桃子成熟最多的时候,还有外地的客商来收购。
    现在已经是十月中旬了,只剩下少数晚熟的桃树上还有果子, 这些夫妻俩个就可以忙完。
    两人将摘下的桃子送去远山镇,村里有人在远山镇开了个农贸超市, 里面大部分的蔬菜都是在附近的小村庄收的,陶盛文家里的桃子大部分都送到这里卖。
    这个农贸超市的老板叫陶家兴,跟陶盛文也有七拐八拐的亲戚关系, 问陶盛文喊一声大哥。以为这些年的生意往来,两家现在关系很好。
    从桃源村去远山镇, 赶时间就骑着电动车用不到二十分钟, 不赶时间就骑着自行车需要半个多小时, 陶盛文夫妻俩开着电动三轮车,也不敢太快怕弄坏桃子,花了二十分钟才到了超市前。
    帮着卸下桃子,陶盛维看着大哥大嫂挡不住开心的面孔, 问道:哟,大哥大嫂遇到什么好事了,看着满脸高兴的样。
    哎,就是然然在学校忙完了,今早打电话说要回家看看。
    高材生要回来了,听说他暑假就在学校帮老师忙没回来,嫂子今天可要多做几个好菜犒劳犒劳他,在学校孩子可吃不好。
    我们就去买菜嘞,你忙吧。陶盛文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
    陶盛文和他老婆田玉霞都是农民,陶盛文是初中毕业,而田玉霞才是小学毕业。他们结婚时就和妻子想好,以后最好要一儿一女,男孩叫陶然,女孩叫陶乐。
    这名字还是陶盛文还翻书翻很久的结果,源于唐代杨炯写得:陶陶然乐在其中。他们不希望孩子有多大成就,就希望他能开心快乐地生活。
    后来为了响应国家独生子女的号召,夫妻俩就只要了一个孩子,那就是陶然。
    陶然也是个不让人操心的性子,从小就聪明,在学习上也一直是全校前几,顺顺利利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大学里又年年得奖学金,还找了兼职,大学四年没要过家里一份钱,村里谁家不羡慕。
    本来村里教学水平就不高,远山镇的小学还不怎么收村里的孩子,所以村里的孩子能考上普通一本都是了不得的事了,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或者直接上技校了。
    考上Z大的陶然在村里那简直是彻彻底底别人家的孩子,都说陶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等陶然考上大学后,都没怎么花家里的钱,更是让村里人夸赞,陶盛文和田玉霞倒是更努力了,就想着多挣些前,老了也不给儿子拖后腿。
    每年只有陶然回来的时候,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田玉霞一定会做一堆好吃的,让儿子好好补补。
    说道田玉霞,就不得不夸夸她的手艺。田玉霞就是爱做饭。还有一手好手艺,当时她嫁过来后做了一回宴席,从那以后谁不羡慕陶盛文有口福。
    陶然暑假就没回家,一直在学校呆着。只知道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被学校老师破格选入了课题研究组。
    父母都知道这对孩子有好处,但还是想念。现在数数,都大半年没见了。今天终于要回来,就好好做顿大餐犒劳儿子。
    陶山村不大,离远山镇不远不近。村里也就没个菜市场,各家都有菜地。要是自家没种的,就去别家换一下,一般家里种的多的菜都会被陶家兴收到超市里卖。
    这俩夫妻在农贸市场买了需要的菜,就骑着车回到桃源村。
    陶盛文把新鲜的牛大腿骨剁开,用大火炖到骨肉分离。中午先把肉吃完,把剩下的骨头洗净,用煤炉小火慢熬,熬到那骨头汤变成乳白色,味道鲜美至极。喝完两碗汤,再往里煮两把宽面条,这晚饭也就有了。
    田玉霞也在厨房里忙开了,先把板栗炖鸡给焖上,这鸡是陶然隔壁三婶家养的土鸡,两岁的小公鸡,肉嫩不柴,再配上买好的小板栗,在铁锅上炖个二十分钟。
    先是闻到鸡肉的香气,随后逐渐加入板栗的甜香,整个厨房被香味所充满,这道板栗炖鸡可是田玉霞的拿手菜。
    再准备一道小葱拌豆腐,清香软滑,鲜嫩爽口。
    在厨房里忙了一上午,两口子终于停下来歇口气。
    Z市开往远山镇的火车上,陶然满怀期待,又有点忐忑。他放弃在他人眼中通往成功的平坦大道,选择了被杂草掩盖不知是否曲折的小路。陶然望向右手的红痣,心又安定下来。无论前方道路怎样,他都有信心走出一条路。
    而且就算他把上辈子研究出的成果,在这辈子重新做出来,就够他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陶然在远山镇下了火车,远山镇说是镇,但面积较大,又正好位于南北交通之间,经济较为发达。镇上公路四通八达,还有火车大巴,交通十分方便。
    陶然转乘公交车,公交车走走停停,二十分钟后才到了桃源村口。桃源村位于远山镇东边,背靠青山,最高的山峰海拔有一千米,山上最多的就是桃树。
    这些桃树就是全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可是除了陶盛文种的桃树质量好面积大,其余村民种的桃树就没有陶盛文家里的好吃,自然收益没有这么高。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也都不愿意种桃树,感觉比较累,大部分都外出打工,赚到钱就在外地安家,桃源村的人倒是越来越少。
    桃源村的村民大多姓陶,基本上都有七扭八拐的亲戚关系。陶然在村口下了车,村民看到陶然回来都忙着打招呼。
    哟!陶然回来喽,你们学校放假了?
    你暑假就没回来,你爸你妈天天盼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