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灯笼是南田村人做的啊,我上次在那边给女儿买的灯笼质量可真不错,附近的小姑娘都想要呢。
    别忘了灯谜,一定要难一点,终于到了我大展才华的时候了。
    楼上,你就不怕灯笼太难,不但没有大展才华,还丢人现眼喽!
    不要出太难了,我还准备带女朋友一块去玩呢,要是没猜出来也太丢人了。
    看着这些热闹的讨论,陶然觉得自己不用担心了。接下来几天,桃源村民和南田村民都特别激动,就害怕这次活动举办不成功。
    南田村的村民们本来就因为年前那个灯笼热潮做好了不少灯笼,现在都准备在灯会前做出几个更好更特殊的,希望它们能在灯会上大放异彩。
    就因为这个活动,田家也陷入了一片繁忙之中。田外公刚刚回来没多久,后来回来后,又要操心儿子,又要孙子,忙着呢。虽然也做了几个灯笼,但和村里其他家的存货没得比,又想在这个灯会上大放异彩,只能花时间多做了。
    陶然自知理亏,在自家村里没事后有跑去南田村给外公帮忙。虽然他做灯笼的手艺不好,但是准备一些材料还是能做好的。
    外公,我来了。陶然一进门先把带过来的大包小包放好,才把扑过来的小阳阳抱起来,熟门熟路地坐在外公旁边。
    虽然田外公田外婆回来后,小阳阳有了更多爱他的人,但他最喜欢的还是陶然叔叔。
    田外公看到陶然过来,有些嫌弃:就你那笨手笨脚的,还是进屋陪阳阳玩吧,我这不需要你帮倒忙。
    我不动手编,就帮你处理些材料不行啊,这种活我还是能做好的。再说了,我坐着还能陪你聊聊天,您一个人不闲闷得慌。陶然说着手上不停,把竹子劈成一个个小节。
    陶然继续说道:我们村那小河也有个分支流到南田村了,外公你没事可以用那水来浇竹子,到时候长出来的竹笋也肯定可好吃。还有那些竹子,夏天可以用来做凉席。还有我大舅养猪的时候,我把我家菜地里用不到的拿过来喂猪。
    成天就惦记着吃。不过,你觉得你大舅养猪真的能成嘛。一提到养猪,田外公就心疼了。
    田外公没想到自己出门一趟回来,就有一个接一个惊吓等着自己。桃源蔬菜出名也就算了,这是大好事,南田村竹编能卖出去就更好了,只有大孙子离婚了这件事,一直放在老爷子心里头。
    后来大孙子提成要回来办养猪场,他其实是支持的,这样自己的重孙子不至于变成留守儿童。可心里还是有些担忧,怕养猪场赚不到什么钱。
    陶然知道自家外公在担心什么,安慰他道:田旭哥在外面的养猪场干了好几年,饲养技术没问题,还能从他干活的养猪场买好的小猪,小猪来源没问题。而且饲料什么的,到时候让表哥去桃源村里收剩饭,别想着不干净,那喂猪肯定能成。
    剩饭什么的谁会先不干净啊,你这一说也放心了不少。等到时候养猪场办起来了,没问题了,我也就放心了。都说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田外公为这几个儿子女儿操碎了心,也就嫁到桃源村的小女儿田玉霞最让人省心。
    也就是你妈命好,从现在看她一辈子都能过得不错,你大舅连个儿子都教不好,还有你大姨,我都不想搭理她,也就你外婆心软。你二舅就更不用说了。田外公皱起了眉头。
    陶然看着外公有些苍老的面孔,有些心疼老人:你啊还有什么可操心的,我舅我姨我妈都多大年龄了,你就好好享福不就行了。
    享福,我倒是想享福呢。这不是你闹闹这要开灯会,我这一大把年龄的老头子还得在这做灯笼。田外公听到陶然这话就有气,这小子也不提前通知一声,现在这几天能做出来几个啊。
    陶然有些心虚:我这不是不想让你太累吗?能做多少最多少,反正十里八乡都知道您的手艺好,也不差这一个灯笼。
    怎么就不差了,你也说了十里八乡都知道我手艺好,就得做出个好灯笼来,好好显示我宝刀未老。老爷子不乐意了,他平时最引以为傲之一的就是自己的手艺,现在有了机会,当然要好好表现一下。
    看着老爷子生气后,精气神又出来了,陶然不在惹他生气,安安静静拜年起那些竹子来。不过,他也没忘记给二舅说要注意外公不要连夜赶工。
    刚发完消息,田二舅就走了进来。看到着爷孙俩坐在一起亲亲热热的样子,他也坐了过来。田二舅直接拿起陶然劈好的竹片编了起来,他好歹也是田外公的儿子,编灯笼的手艺也是不差的。
    田外公抬头看了他一眼:你妈睡觉前说让你回来后去找她,你进屋瞅瞅看她醒了没。
    不去,她要说啥我都知道,还有啥可听的。再说了,你觉得我大姐介绍的对象能靠谱吗?她不害我我就谢天谢地了。田二舅这几天被他老娘逼怕了,也不顾陶然在场就直接吐槽道。
    怎么说你娘的,她也是为了你好,就见一面也没多大关系,到时候你直接说不合适就行。田外公不想田外婆那样心软,在大女儿家玩了几天,他还是觉得大女儿有些不靠谱。
    陶然在旁边听了几句,知道田二舅以前的朋友联系他,让他过几天带着建筑队去G市闯闯。这事让田外婆知道了,而上次陶然大姨田玉云给田二舅介绍的对象也在G市打工,就想让田二舅和她联系一下,到了G市互相照应。
    这事田二舅是真的不愿意,可他又没有好的理由拒绝去G市,只在心里下定决心绝对不认识那个女方。就是难免听自家老娘不停地念叨,让他们没事先加个手机聊聊天。
    谁说二舅你没事干了,我们村里等过个十天半月就要来个大改造,用到你那建筑队的地方多着呢。陶然才想起来,村里改造的事只是桃源村民讨论过,没想到田二舅竟然不知道,看来村民们的嘴都挺严的。
    听到这消息,田二舅眼前一亮,自己有活干了,还能不离开家乡,这也太好了。
    陶然偷偷摸摸拿出手机给二舅发信息:二舅,外婆不会喊那人来咱们这里玩吧?
    放心吧,你外婆只会打电话,把咱们这夸地天花乱坠她也不会信,我听你外婆描述的,感觉那人肯定不愿意到咱们这穷乡僻壤来。
    第47章
    春节的繁忙刚过, 有些都已经离开家乡准备上班了,有些还在享受着最后的假期时光。桃源村民们在新的一年也有了新的计划, 不过他们正忙着为灯会做准备呢,结果有人找上门了。
    是谁呢,那就是一中和三中的校长。说起来去年桃源村以供应不上为缘由, 拒绝了向一中和三中提供桃源蔬菜。而二中却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来得早, 离桃源村近, 而且桃源村的孩子大部分在二中上学,因此获得了低价购买桃源蔬菜的权利。
    上学期放假的那些日子,二中的学生可是充满了动力,天天一下课就齐刷刷地往食堂跑。可能是因为吃的好,学习也更有动力了,期末考试时,全体学生的水平都有所提高。
    往常放假所有学生都是欣喜若狂,就连好学生也不例外, 可是上学期,所有学生是恋恋不舍, 一步三回头。那小眼神连家长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太狠心了, 在本地还被热闹地讨论过一阵。
    与二中的校长相比,一中和三中就觉得心塞了。自从他们来桃源村失败而返之后,那学校的怨气都快满了。每天从门缝里塞进校长室的信一大堆,可是里面可没一句好话,都是自己这个校长没有能力。
    好不容易等到了过年, 这两位就来了,和他们两不约而同的还有二中的校长。二中校长笑容满面,精神抖擞,看起来比以前年轻的不少,衬着本就发愁而大把大把掉头发的一中和三中校长更加衰老了。
    村长看着三位到来,立刻就迎了上来,这些老师在桃源村人看来都是应该尊重的。
    几人坐好后,一中校长上来就先夸奖了一番:桃源村的蔬菜是种的真好,今年过年就因为这些菜我又吃胖了不少斤。
    他刚说完,三中校长就接着说,还把情况夸大了不少:我家现在就快离不开桃源蔬菜喽,每顿饭必有一道菜是桃源出品。也不光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就是那些孩子都喜欢。这不,有些家长反应,有些孩子就因为学校的饭菜不好吃,都产生厌学的情绪了。
    唉,你说这话我可就不同意了,那能。就为了一口吃的就厌学了。二中校长不高兴了,帮桃源村打抱不平。
    我们也想让这些学生们吃的好些,正好我们村一直在扩大种植面积,可以供应上三个学校了。村长知道他们的意思,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
    其实去年桃源村实在是供应不上,现在有能力了,当然要把其它中学也供应上,孩子还是最重要的,这是桃源村民的一致认识。
    听到村长说入正题,两个校长眼前一亮,也不说什么废话了,直接谈起了蔬菜的购买问题。
    这次村长也没叫来陶然和陶家兴,一切都按二中的往例来。一中和三中的校长对视一眼,明白没有讲价的余地了,直接签订合同。
    签完合同后,两位校长就直接把合同发到了学校老师群。
    远山镇一个三口之家中,一位女子听到手机传来的提示音,就顺手打开手机看了一眼。然后就是一声尖叫:天啊!
    听到这声音,她老公连忙跑出来:怎么啦,出啥事了?
    女子一个箭步冲过去,抱着她老公尖叫:我们学校已经和桃源村签订合约了,等开学我就能天天吃到桃源蔬菜了!
    听到这话,她老公把她放了下来:从此你都在学校吃饭了,就三顿饭就我一个人在家里孤孤单单,你忍心吗?
    没事,学校通知了,以后只要带的班级进步最大,就给任课老师一个携带家属吃饭的名额。
    我能相信你吗?包含哀怨的声音却没得到妻子的一个眼神,这男人低头一看,妻子在那专心致志地发朋友圈呢。
    他也了解,谁让妻子有个好闺蜜在二中当老师呢,上学期最后那段时间,家里可是充满了柠檬的味道。看着还在那注视着手机的妻子,男子松开手起身去做饭了。
    一中和三中的老师不是一般的辛苦,尤其是在上学期最后那段时间,天天被家长追问为什么二中有桃源蔬菜售卖。他们难道不想?尤其是那些在二中工作的同行们,天天对那些美食拍照发朋友圈,他们也羡慕地不行好嘛,都想跳槽了。
    如今好了,一开学就可以吃到美味的桃源蔬菜,而且价钱还便宜。估计这个消息传出去后,愿意来远山镇这三个学校当老师的人肯定会更多。
    就是为了能吃到如此好吃的菜,他们都要努力提升好自己的专业技能,用最大的心思教好这些学生们,不让都对不住这么好的福利。
    发完朋友圈,这位女老师就打开了家长群把消息发了出去。果然,一发出去就收到了全部家长的热烈欢迎,家长们都等急了,就因为学校行动太慢,导致只有二中的学生提前享受到了这么好的福利。
    婷婷,你快过来,看看你们老师发什么了。一位家长看到老师发的消息后,就把临近开学有些闷闷不乐的女儿喊了过来。
    只见这个小姑娘从房间里走出来,一副不感兴趣的表情:能发什么呀?除了开学通知和注意事项还能有啥?
    家长神神秘秘地一笑,冲着女儿摇了摇手机:是个好消息,特别大的好消息,你看到了会直接蹦起来的那种。
    能有什么好消息,还能让我蹦起来。除非是说到这,小姑娘就想到了什么,心里有些不敢相信。
    可是看着自家妈妈的表情,小姑娘有种会是自己最期待的消息的预感,她快步走过去,拿过妈妈的手机。可是还是不敢看,她用手轻轻盖住手机,一点点挪开,就怕会是失望一场。
    小姑娘觉得就算自己等中考成绩的那天,自己可能都不会有今天这么紧张。等眼睛看到那个通知后,小姑娘由仔细确认自己不是眼花了,才如同她妈妈所料高兴地蹦了起来。
    居然是真的,校长终于给力了,我又有动力好好学习了。高兴地语无伦次的小姑娘被她妈妈狠敲了一下脑门。
    小姑娘捂着被敲痛的头,疑惑地看向妈妈。就听见了妈妈又在教育自己:学习是为了你的未来,你却是为了好吃的,平时都怎么教你的。
    小姑娘想找个理由解释,连忙把手机往母亲眼前一放:你看,我们老师说了,学习最好和进步最大的可以带着一位家长去吃饭,我这不是看到这个消息,想到了你们,抽又有动力学习了嘛。
    妈妈拿过手机一看,果然有这个规定。
    这还是三个校长和村长一块想出来的。桃源村经过上学期给二中供货的经历,有了不少经验。这次就提出来,每天供应新鲜的蔬菜,还有多余的饭菜,就把份额提供给辛勤工作的老师和努力学习的孩子们,这样还能奖励他们认真工作和学习。
    这主意一提出来,所有人都拍手称赞,美食的力量是无穷的。三位校长就直接通知了各位老师,老师们又通知了家长,家长又通知了学生,所有人都为了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充满了期待。
    等把所有的事情都和桃源村村长说完了,一中和三中的校长准备提出离开。可看着二中校长还在那稳稳当当地坐着,一会喝一口茶,完全不像是要走的样子,两人也安稳地坐下来。
    二中校长暗骂了一声,开口想让他们离开:村长这茶味道可真不错,正好我今天没事,就在这喝会茶。你们要有事忙,就先走吧,正好今天订下了和桃源村的蔬菜合约,你们不跟食堂的人商量一下?
    一中校长也端起茶杯细细品尝,冲着二中校长一笑:我本来就定着明天通知他们,今天没别的安排,就在这桃源村坐会。
    这茶水清澈透亮,茶香扑鼻,可这茶叶看起来不是上好的茶叶。听说桃源村的水好,也只有用好水才能泡出这样的茶来。三中校长比较懂茶,本来他今天把全部心思放在蔬菜订单上了,都没空喝茶,听他们一说,才有空研究一番。
    大家太过于夸赞了,这茶你们喜欢的话,你们就多喝点,走的时候带点茶叶回去。村长笑呵呵道。
    四个人对茶叶好好谈论了一番,二中校长看着其他两个人都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咬咬牙,把自己不愿意走的原因说了出来。
    春游?来我们村?村长看出来这人还有事要说,但是没想到是这件事。这事简单啊,想来玩就来玩呗。
    一中和三中校长暗恨自己的脑子不够灵活,没有想到这个主意,连忙提出自己学校也想安排这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