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桃源村的冬天,煤炭盆也是必须的。烧煤炉需要用煤,烧地锅需要用煤,要是一个不注意忘记换煤而熄灭了,就直接去炭盆里夹说一块。
    陶然家的炭盆就是相当大,下面还配上了木制的底座,这是防止把地面弄脏,还是田外公给做的。陶然对这个炭盆也算是物尽其用了,整天在火上折腾。最开始在烤香蕉,烤橘子,烤甘蔗,只要是带皮的水果都试了一遍。
    最后得出结果烤香蕉和烤橘子最好吃,烤甘蔗不行,烤后的甘蔗味道有点发酸。
    黎庭舟从小刘口中听说了陶然最近的这个爱好,专门用手机问陶然怎么不买个烧烤架,陶然说那样没有那炭火烤有意思。
    第三天,小刘过来的时候就给陶然带来了一大批环保烧烤炭。陶然把钱转给黎庭舟后,就兴致勃勃地去折腾烧烤了。尤其是春梅婶家养的鸡,陶然特地奢侈了一回,专门跑去买了两只小鸡,腌好后烤起了鸡翅、鸡腿、鸡皮和鸡肝。
    陶然还在那遗憾村里只有春梅婶养鸡,没有还吃的猪肉羊肉牛肉,村里人倒是有人打算养起来,但这不是季节不对还没养呢。
    虽然没有肉,但蔬菜在桃源村可是应有尽有,关键是味道特别好。能烤的全都拿来烤一遍,配上陶然在大棚里种植的辣椒而磨出的辣椒面,那香味吸引着全村的小孩子往这跑。
    陶然看到这些小孩子,往往会让他们进来,还手把手教他们烤肉,就是要让他们注意安全。被陶然这么一带,其他村民家里也传出了烧烤的味道。
    秃废的日子过了没多久,就面临着年关将近,可以开始准备年货了。
    桃源村这边往往会提前一个月准备年货,买好的鸡、鱼和羊腿都会腌制好挂在外面风干,再加上猪排骨和几斤牛肉,对以前的桃源村民来说就可以过个好年了。这是普通桃源村人准备的东西,但要是喜欢吃的,就比如说陶然家,还会备上鸭,野鸡,野兔,和黑猪肉。
    陶盛文和陶然都爱吃,但是以前家里也没有太多钱,他们还会专门买上牛腿骨、羊蹄、甚至是羊脸,买这些东西价格比较便宜。陶盛文会把东西弄的干干净净,田玉霞配好佐料,再用瓦罐炖上一上午,味道那是相当不错。
    现在大家手里都有钱了,也没有不舍得花,大家购买的年货可是比以前丰盛多了,就连瓜子糖果都买了质量较好的。
    现在走在桃源村,常常能看见村民们开着三轮车,运着各种年货从远山镇回来。蔬菜村里人都有,还比外面的好吃,桃源村民们都是买了各种肉类回来。
    与桃源村民们相反的,就是远山镇的居民了。马上要过年了,当然要好好犒劳辛苦一年的家人,桃源蔬菜必须要买。还专门有人跑去找陶家兴商量,过年那几天桃源超市不能关门,还要增大供货量。
    陶然对这些人的想法一点也不关心,他正磕着刚从远山镇里买来的瓜子,心里琢磨着明年要不要在村里种些向日葵,自己收瓜子炒着吃。
    第45章
    为新年忙碌了几天, 终于到了大年三十。
    房子早就在前几天打扫的干干净净,过年的一应年货全部准备齐全。陶然拿出来了各式果盘, 摆满了两盘糖果,还有各种瓜子水果。
    远山这边的习俗是晚上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中午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份面条。
    不过在陶然家, 一家三口都是个吃货,就是普通的面条也会做的美味无比。用上早上就开始熬的鸡汤, 手擀的宽面条, 新鲜的野菜,还有用神农泉浇灌的辣椒制成的辣子油,味道棒极了。
    陶然一口气吃了两大碗,还有些意犹未尽。但晚上的年夜饭一般开始的比较早,陶然想想晚上的大餐,就控制住自己不能吃太多。
    他今天有一个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熬浆糊。桃源村通常都会自己熬制浆糊贴春联门画,虽然村里小卖部里都卖有胶水, 但是桃源村人都不喜欢用。
    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熬制浆糊的配方,能把浆糊熬的不稀不稠刚刚好。陶然也擅长这个, 他小时候就给陶盛文帮忙, 尤其是满十八岁后,这个工作就完全交到陶然手里了。
    今天要贴的不仅是门画春联,这几天晚上没事,陶家三口人都是边看电视边吃烧烤。后来田玉霞突发奇想,跑到远山专门买了红纸剪起了窗花。田玉霞也不会太多花样, 就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如今陶然一块给贴到窗户上,好看极了。
    到了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就能听到村里有鞭炮声响起,这代表这自家人要吃年夜饭喽。
    今年市里也下通知了,市区不能放炮,早晚也会轮到咱们这里。陶盛文拿着手机和一群中老年人聊天,听到鞭炮声叹了口气,不让放鞭炮那还算是过年嘛,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比我们小时候差远了。
    陶然还没有说话,田玉霞就直接接过了话茬:现在哪能和以前比,以前咱们就盼着过年能吃点好的,现在呢?你看看咱们这墙上挂了鸡鸭鱼肉,咱们平时想吃也有钱买,那过年还有什么好期待的?
    怎么没啊,亲人团聚,互相拜访,还有春晚呢。陶然笑着说。
    这春晚也一年比一年不好看了,我记得去年的小品就没有意思。今年啊,晚上你们俩一块守岁时看春晚吧,我早点上去睡觉,不然十二点一过,鞭炮就又吵着睡不着了。田玉霞拿起一块烤好的橘子小心地剥了起来。
    现在天冷,她也不愿意吃水果,总感觉太凉,也就这些烤好的才吃。
    看了看时间,也快到五点了,田玉霞站起身,准备开始炒菜了。陶然本来也准备过去帮忙的,被田玉霞喊回去了。
    一共就三个人,田玉霞就准备了五菜两锅,两个锅分别是清炖鱼头和土豆炖鸡,这两个都是大早上就被陶盛文炖上过了,也不用田玉霞再处理。
    至于五个菜嘛,有两个都和黎庭舟有关。一个是黎庭舟送过来的直接腌制的腊肠,田玉霞早就在锅里蒸上了,到时候直接拿出来就行。还有一个是黎庭舟教给田玉霞的桂花糯米藕,他记得陶然喜欢吃这道菜,在桃源村玩的这几天就教会了田玉霞,还把自己处理好的桂花送给了他们一份。
    不得不说,按照黎庭舟的教导,田玉霞很快就学会了这道菜的精髓。桂花糯米藕甜而不腻,软糯可口,就连陶盛文嘴上说着不喜欢也能吃好几块,更不用说田玉霞这个喜欢吃甜食的人了。
    剩下的三个菜,就是芹菜炒肉,清炒油麦菜和西红柿炒蛋。这些蔬菜可都是桃源村产的,味道就不用说了。而在吃过春梅婶家鸡蛋后,西红柿炒蛋成为了陶然家的最爱。
    当然了,他们三个人也都吃不完这么多,田玉霞就准备炒少一些。至于青菜,早就被陶然和陶盛文两个人在上午洗过了,现在就是轻松一炒,根本不用人帮忙。
    今天的土豆炖鸡的味道格外不错,相比之下,鱼头汤的味道就有些黯然失色了。土豆和鸡肉都是桃源村产的,可桃源村就没有养鱼。
    今天炖汤的鱼头是陶盛文专门买的本地的大鱼,又在家里用神农泉水养了几天,才在今天用神农泉水炖鱼头汤,喝起来味道还不错。
    炖鱼汤汤一是为了年年有鱼,二嘛,就是用这些鱼汤做鱼冻。鱼头的刺很大,用密密的漏勺筛过两边,鱼池就清洗干净了。在桃源村冬天的气温下,这鱼头汤只需要在客厅里放上一夜,就会变成鱼冻。
    小心把上层凝固的油去除,剩下的鱼冻切成小块,浇上咏白醋、辣椒油、蒜汁等配成的浇头。用小勺子一挖,鱼冻在勺子上晃晃悠悠,好似果冻一番。放入口中,只觉得冰冰凉凉,入口即化,这也是陶然的最爱。
    每次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陶然就要夸赞它们是自己的最爱,十分花心大萝卜了。
    吃完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陶盛文一个人出门去拜访村里的老人了。这也不算是习俗,应该是桃源村自觉遵守的规矩吧,等陶盛文年龄再大点,就该轮到陶然去拜访了。
    陶盛文一走,就只有田玉霞和陶然在家了,屋里着实有些冷清。天渐渐黑去,陶然把屋里的等全部打开,他们这里讲究过年灯要亮一夜。
    砰!有人开始放烟花了。这个烟花开头绽放,陆陆续续有不同的烟花出现在空中。
    桃源村民都不缺钱了,几乎每家都买了烟花,陶然家也不例外。陶然把自己家买的大烟花搬出门外,看了看离桃山挺远的,才安心的点燃。
    听到这里也有烟花,有不少小孩子跑了过来。看着这些提着灯笼,笑得无忧无虑的孩子,陶然从屋里拿出来各种小烟花分给孩子们,还陪着他们玩了起来。
    等到烟花渐渐停歇的时候,田玉霞上楼睡觉了,陶盛文也回了家,和陶然一起看起了春晚。
    陶然发现自己父亲也有吐槽的天赋,对着电视吐槽的欲望特别强烈。陶然这忙着在手机的各种群里,发各种新年祝福,还有抢红包和花红包。
    寝室群里也是热闹非凡,老大在前几天和女朋友一起见家长了,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还偶尔会催催他们赶快找个女朋友。老二是回家和父母一起过的,春节期间也不忘充实自己,感觉一直在学习,陶然觉得与他相比自己实在是太颓废了。
    至于老四黎远嘛,他是在爷爷家过年,他还专门拍了一个全家福,没往外头发,不过发到了宿舍群里。
    陶然一眼就看到在颜值都不低的家族里依然显眼的黎庭舟,而且照片是的一桌子大餐,看起来就是黎庭舟的手艺。
    正在陶然拿着手机发呆时,电视里开始倒计时,这么快就到十二点了。陶盛文起身拿出鞭炮走出门,这鞭炮需要在十二点后点燃,代表着新的一年开始。
    陶然没跟着出门,而是在倒计时的最后一秒,给黎庭舟发送了一个小视频。与此同时,陶然也收到了对方发来的一条新年祝福。陶然收起了手机,准备早点回屋睡觉。
    村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这村里放炮的时间有早有晚,有人就喜欢睡一觉再放鞭炮,不过最晚也就五点多,那时候天还没亮,所以从十二点到五点,一直都会有鞭炮声在响,也就是陶然家在村子的边缘,听到的声音较小,不过田玉霞是个睡觉轻的人,她就知道下半夜睡不好,才放弃了守夜,先上去睡觉了。
    别想着到五点就好了,这鞭炮放完了,小孩子也该起床了。起床这么早干嘛,拎着袋子去拜年,每家每户都去一趟,说上几句吉祥的祝福,就能获得各种糖果。
    有些人就会早早起床,把大门打开,糖果水果都准备好,就等着1这些孩子们来拜年了。陶盛文就是其中一个,他可喜欢这个拜年的传统,会很早起床开门,还会给每个孩子大把大把的糖果,村里的孩子都喜欢来这里。
    陶然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就闹着要去拜年,陶盛文就找了村里的一个大孩子带着他。陶然很清楚地记得,那次地上积雪很厚,地很滑,走在路上不停地摔跤,可自己还坚持要去拜年。
    陶然还记得,自己还曾经因为太过期待而睡不着觉,也曾纠结过是出去拜年还是留在家里看数码宝贝的大结局,那些都成了自己童年难以忘怀的记忆。
    他很高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习俗还没有消失,至少桃源村还存在着。看着这些可爱的小孩子们,陶然又没人给他们装上了一个橘子和一个苹果。
    陶然发现,好像这些孩子不止有桃源村的人,还有南田村的人,那可真是了不得。南田村虽然在桃源村的旁边,但走过去还是有点距离,这些孩子还跑到这里来拜年了,估计也有跑去南田村的桃源村孩子。
    一般到了早上八点,拜年才结束,这时候就该吃早饭了。大年初一,早上当然是吃饺子了,猪肉大葱,猪肉芹菜,茴香猪肉还有韭菜鸡蛋,田玉霞早就包了各种口味的饺子冻在冰箱里。
    这些饺子里还有一个特殊的饺子,里面包上了一个硬币,要是谁吃到了新的一年就会有财运。
    田玉霞把这个饺子包好后,没做出任何记号。就只是把这个饺子放在冰箱抽屉的最外边,保证能在今天早上下锅。
    所以,陶家三人都不知道谁会吃到这个幸运的水饺,全都小心翼翼地吃着,就怕一不小心嘣坏了牙。
    第46章
    过完年就开始不停走亲访友, 还好他家的亲戚也都在远山镇,要不然骑着摩托车拜访可真是要受冻了。
    陶盛文跟陶然追溯过去, 当时他小时候,和陶然的爷爷去远山镇另一头拜年,那时候别说摩托车了, 连自行车的没有,全靠两条腿走着去。只不过那边的亲戚关系越来越远, 现在都不去拜访了。
    陶然听了这话, 就在心里盘算着是时候买个小轿车了。春节期间桃源村人都可是大赚了一笔,本来过年菜价就高,就是普通的蔬菜也比平时高出了不少。
    不过桃源蔬菜基本没怎么涨价,毕竟原价就很高了,买太贵桃源村民们也会觉得亏心。所以桃源蔬菜这一良心举动被远山镇的居民们大家赞赏,过年本来就是要好好奖励自己,那就不如买又好吃又良心的桃源蔬菜吧。
    而且今年桃源镇最欢迎的礼物就是桃源蔬菜,什么鸡鸭鱼肉, 什么烟酒茶果,都比不上桃源蔬菜受欢迎, 而且这种情况还逐渐向远山镇外流出去。所以桃源村民们在春节期间又大赚了一笔。
    春节忙忙碌碌, 陶然却还找了空闲时间,策划着正月十四的灯会。
    从小就看书中描写的正月十五闹元宵,尤其是辛弃疾写得青玉案,让人向往。可惜远山这边可从没有举办这样的活动,这几天天天看着村里的孩子提着灯笼跑来跑去, 陶然一拍脑袋就想出了这个主意。
    不过正月十五大家都准备吃团圆饭,陶然想想还是定在了正月十四。
    在陶然的牵桥搭线下,桃源村和南田村进行了友好商谈,南田村那边还心有疑虑,担心这样不安全,更担心没有人会过来玩,就怕赚钱不成反赔钱。
    桃源村就没有这么多担心了,这些日子卖菜赚的钱更给了他们充足的底气。而且陶然仔细算了算,到时候在旁边摆上小吃摊,也能有些收益。
    最后两个村商量后,就决定在桃源村举办,桃源村大半个村长都被河水围绕,不用担心发生火灾。村口靠近马路,别人进出也方便,更重要的是,桃源村名气大啊,在远山镇是无人不晓。
    最后,由南田村负责制作灯笼,运到桃源村举办,不过要给桃源村少许摊位费。而桃源村的人呢,就负责售卖吃食,还要维护秩序。
    这第一次举办,就连陶然心里都没数,更别说其他人了。不过桃源村民们都心态好,都说没人就自己玩,咱们村到时候都一起热闹热闹。
    然后村长就跑去镇里申请,再三保证安全,最后镇上暂时批准,但是到时候会派人去亲自去检查。如果发现了安全隐患,就要停止举办,村长拍拍胸脯答应了。
    一确定下来,桃源超市就发布了通知,立刻就得到了远山人民的积极响应。
    正月十四有灯会?好,我马上去买衣服。
    为什么要在正月十四啊?为什么我这么早就上班?初十就要走的我也想去。
    这个好,我早就想参加灯会了,还能吃到桃源美食,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