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站在会议室门外,等了大约两刻钟时间,里面老爷子何等惊人的耳力和眼力,早就发现了锦绣的存在。
    不过他没有第一时间出来,还是任由里面的先生们继续对着下一个问题不断的讨论,过了好长一会儿才利用出来走一走,活动活动筋骨的借口,见一见锦绣这个不争气的徒弟。
    一见面对锦绣就是一脸的不耐烦。出口道:“我这里好着呢,不用你日日过来点卯。烦人的很,书院先生说你就跟那长不大,离不开母亲怀抱的小崽子似的,哪一日见不着我这个当师父的就心慌。
    为师是真不信你不知道书院的这些传言,但你真的就一点都不在意吗?”
    锦绣没法将自己的担忧说出口,他就是瞧着家里的长辈们一个个都上了年纪,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哪一天没见着哪个长辈,心里总是不得劲。
    家里的元老爷元夫人还有几个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姨娘,包括眼前的老爷子在内,一个个全都是他心头的责任,哪一个都离不开。
    锦绣也不知道最近自己是怎么回事,每日总要亲眼瞧一眼,心里才能踏实。
    老爷子也不知道自己的徒弟小小年纪,哪来这般多的悲春伤秋?嘴上说着嫌烦,其实心里还挺乐意,毕竟这里这么多人,也就他老头子徒弟才这般孝顺。别人家徒弟哪能吃到一口好吃的,日日都想着送给他一起品尝?
    别看书院那些老家伙,包括魏老头儿,一个个面上不说什么,心里可酸着呢!
    老爷子是真的打心底里喜欢锦绣这个孩子,想当初收绣为徒,只是看中锦绣在武学上的天赋,想要他继承自己门派的功法。
    谁叫自己门派的功法特殊,没有一定天赋之人,很难入门,就是前头两个徒弟,说心里话,那天赋也是远远比不上这个小徒弟的。可是日复一日,慢慢相处下来,老爷子就想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一股脑儿都传给这个小徒弟。
    不管是文的还是武的,恨不得将自己这辈子所有人生经验全部灌输给这个徒弟,免得他走那些不必要的弯路。
    对于锦绣这个徒弟,老爷子是打心眼儿里感到欢喜的,有时候徒弟给他的惊喜,比他所想象之中还要多,俩人在有些地方亦师亦友。能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这在老爷子收徒之前是万万想不到的。
    老爷子对锦绣的好一度让隔壁的定王殿下酸涩不已,仿佛喝了一整缸的醋。
    定王殿下曾经在锦绣耳边酸溜溜的说:“老爷子这辈子对皇室中人,甚至嫡系亲属,没有一个像锦绣这般上心的。
    不知情的人见了,还以为锦绣是老爷子的亲生儿子呢。整个皇室宗亲里面,就没见老爷子对谁这么掏心掏肺过。”
    即使是定王殿下,这个从小长在蜜罐子的皇子殿下也不由得有几分眼馋。
    以前还不觉得老爷子待锦绣有何特殊之处。到了明安府这地方,天高皇帝远,老爷子不需要克制自己,想对谁好就对谁好,那份儿对锦绣的偏爱就更加明显,更加让人羡慕嫉妒。
    锦绣和老爷子都不否认这话,这年头来说,天地君亲师,对每个读书人来说同样重要,不分主次。
    锦绣一手搀扶着老爷子,俩人走在书院内,两边是莎莎的树叶上,远远地传来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期间不是穿插几句武先生们在演武场上大声训斥教导学生的声音,声如洪钟,振聋发聩。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无端使人心里宁静了几分。
    老爷子一辈子都是个硬气的人,现在吃的好,睡的香,身体倍儿棒,况且本身还是数一数二的大内高手,走路根本不需要人搀扶,健步如飞,说的就是他这样的。
    但在这里,锦绣习惯性的伸手扶一扶,就像扶着家里身体不太好的元老爷和元夫人一样。而老爷子也什么都不说,任由了徒弟手把手握着他的胳膊手臂带着他下了台阶。
    这是属于师徒二人独有的静谧时光。
    被人扶着走路的经历,仔细回想,还要细数到老爷子小时候被人扶着学走路的时候,自从稍微大一点开始习武后,便再也没有了。
    老爷子能吃的了世间最难吃的苦,也能享得了世间数一数二的福。可以爬冰卧雪,孤身一人穿过苍茫沙漠,为皇室完成千里追杀的任务。
    也能出入奴仆成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仅仅一块拇指大的熏衣服香料就价值千金,将排场摆的比当皇帝的侄子还大。
    但要说被人扶着走路的经历,那是再也没有了。
    年轻时也曾经受过伤,即便是受伤之后,老爷子也坚强的不让人看出自己的脆弱。他不会给敌人看出丝毫软弱的样子,给对手击败自己的机会。
    时日一长,这个习惯自然而然的延续下来。
    整个皇室就没有人不知道老爷子的性格,那是倔强到了极点,在外人面前不会露出丝毫的疲态,更不会允许他接受被人扶着走路的姿态出现在人前。
    但一切到了锦绣这个小徒弟这里,所有的规矩都不再是规矩。只要他们师徒二人心里开心,什么都好说。
    这已经是师徒二人的日常必备项目。
    每日锦绣来将饭食交给管家,陪着老爷子在校园里安安静静的走一会儿,或闲话家常,或什么都不说,两人心下就觉十分满足。这样的状态,自从老爷子住在书院,忙得没空回家开始,到如今已经坚持了整整三个月。
    那是哪一日不来这么一下子,师徒二人心里都觉得挺不是滋味。
    两人站在高处,看着不远处操场上一群学生被武先生们折腾的叫苦连天,大汗淋漓。不管是平日里在农家干惯了苦活儿,累活儿,自认为非常能吃苦的乡下孩子。还是城内大户人家娇生惯养,细皮嫩肉养出来的公子哥儿,到了书院武先生的手里一个个都被操练的乖巧又听话。
    样子惨极了,丝毫没有哪一方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武先生们的要求的。
    关于这点,锦绣一早就知道了,能不能吃苦,是不是吃过苦,和在武先生手底下能不能过的轻松自在,其实没有必然联系。因为种地和体育锻炼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这就跟让一个能吃苦耐劳的庄稼把式去做同样需要吃苦耐劳的体育运动,他照样练不好是一个道理。
    是这人不能吃苦吗?不,他非常能吃苦。但他为什么就是达不到先生的要求呢?这个答案是一目了然的。
    两人静静的看了一会儿学生们在先生的教导下鬼哭狼嚎,痛哭不已的场景,不由露出了会心一笑。微风吹起两人的衣摆,衣摆在空中轻轻飘动,像极了两人愉悦的小心情。
    老爷子突然问锦绣:“怎样了?”
    这话问得没头没尾,锦绣却在第一时间明白了老爷子的意思。
    低笑一声,轻声回答:“效果显著。”
    想了想,又补充道:“前日约了几位先生休沐日来家中做客,大家一起探讨学问,刚好徒弟手里有几本您老人家年轻时所著的经史子集。徒弟这话一放出去,书院里不知多少先生抢着和徒弟称兄道弟搭关系,这次还是沾了您的光了。”
    老爷子摇摇头,笑而不语。
    这段时间以来,一开始锦绣确实是每日单纯来探望老爷子,并未和书院的先生们产生什么交集。
    但按照老爷子的性子,若不是他自个儿心里有了其他想法,早就将锦绣这般浪费时间的行为果断叫停。
    可老爷子对锦绣的行为只简单抱怨了几句,却并未说其他的话,锦绣便慢慢的琢磨明白了,老爷子这般放纵自己,甚至无意间稍作鼓励,是有其他意思在里面的。
    果然多来了几次,和书院的先生们打了几个照面,更加清楚先生们对他的态度后,锦绣隐隐约约就明白了老爷子的苦心。
    于是每日不动声色的和先生们交好,打好关系,就成了锦绣每日下衙后的必备课。
    这一切都是在老爷子的默许,甚至纵容下发生的。
    老爷子心里明白的很,目前书院这些先生们出身好,学问也好,他在这里,先生们也能安安心心的留在书院,帮忙教书育人,但若将来有一日,他干不动了,或者他不在了,自己的徒弟还真不一定能指使的动这些人。
    那么在此之前,他就需要未雨绸缪,让徒弟将这些人收为己用,何况这些人的本事也不是明面上看到的会教人读书而已,若真能收服其中几个,受益匪浅。
    可这些人打从心底里傲着呢?不愿意和锦绣这样商户人家出生的读书人打交道。
    这一点从当年锦绣在京城科考的时候,京城真正的世家子都是看不起锦绣这般出身的读书人的便能窥见一二。
    甚至当年姜良缘下嫁给锦绣,在京城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有这其中的关系在。
    锦绣果然也没有辜负老爷子的期望,最近和这些先生们的关系突飞猛进,让这些先生们开始愿意打开心扉和锦绣说说话,给锦绣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老爷子对此也是满意的,但他面上不显,只淡定的点头:“本该如此。”
    锦绣和老爷子打趣道:“师父,休沐那日您一定要回家呀,若是您不在,徒儿很担心拿捏不住这些先生们,万一他们在家里来个舌战群儒,徒弟一个人就是有八张嘴也不够用。到时候您可得来为徒弟撑腰。”
    老爷子心下清楚,徒弟这是在哄他开心,但他心里却十分受用,嘴上还要当真:“你这性子一点儿不像我的徒弟,这么点小事就先露了怯,日后上朝遇到家国大事,可怎么办?”
    锦绣笑嘻嘻的:“那不是还有您么?有您在,我就什么都不怕。所以啊,为了不让徒弟丢您的脸,你可得争取多活几年。要是有朝一日您能走在徒儿后面,那徒儿可真是太有福气了。”
    这俩人现在说话是真的越来越百无禁忌,什么话都能说,一点儿避讳都没有,生生死死的挂在嘴上,要是让旁人听了,必定会觉得当师父没有个当师父的样子,当徒弟不管是言语还是行动上都不怎么将这个师父放在眼里,不成体统。
    事实上,他们师徒二人的感情到了何种地步,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才能明白。
    这恐怕真的是比亲生父子还要来的亲密的关系。
    到了这时候,两人也不得不相信这世上有一种说法,叫做投缘。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的是来的莫名其妙,又不知不觉。从德宁府府学相遇到现如今这般有几分互相交托生死的状态,期间心理几经发生转变,经历的事情,虽说不是生离死别,惊涛骇浪,但总归是让两人离彼此更近了一步。
    尤其是一年前锦绣一封信,将老爷子从京城忽悠到了明安府。明知道这其中有许多艰辛,或许还要冒着很大的危险,但老爷子还是义无反顾的决定来帮这个徒弟实现他心中的宏伟愿望。毫无所求的付出,不得不让人动容。
    有时候锦绣都会在心里想,他从没有为老爷子做过什么。但老爷子已经为他做了太多,多到或许这辈子他都还不清了。
    不知道老爷子清不清楚自个儿徒弟有时候突然冒出来的这种想法,但他很多时候看着锦绣的眼神儿,仿佛都在说:“一个大男人这般矫情,磨磨唧唧,简直不像样子。”
    锦绣也从不解释,每每面对老爷子这般眼神的时候,都是一笑而过。
    有些事情是解释不清楚的,比如说他的来历,比如说他在星际流浪几十年后受到的心理创伤。那些星际最好的心理医生也无法治愈的心理伤口,却因为阴差阳错被忽悠到朋友的游戏公司,替朋友打工,从而来到这个世界不知不觉间被完全治愈。
    治愈他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件事,更不是短短的某一刻钟,而是身边的所有人,所有事,他经历的所有时光,全都给了他最大的善意。让他逐渐放下心里不断滋生的暴虐和毁灭情绪。
    从此不需要随时随地压抑自己的情绪,再也不会产生随时都想杀人发泄的念头。
    他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从他三岁之后,能跑能跳,加上那时候控制不了自己身体内的能量,一年中有一大半时间,他都在努力压抑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被情绪所控制。努力让自己表现的像个正常孩子一样,每天给自己找无数的事情,发泄身上用之不尽的精力,一刻都不敢停下。
    那时候他很担心,万一停下来有了空闲时间,控制不住自己内心暴躁的情绪,在这个世界犯了错误,被召回小马公司后,还有什么能治愈自己?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自己走向毁灭吗?
    每天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变得越来越糟糕,但是心里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清醒的看着自己走向灭亡是一种怎样残忍的事情,在此之前他已经整整体会了二十年。
    那二十年时间里,星际海盗的传说传遍了星际每一个有人的角落。他的诸多事迹在星际中如雷贯耳,无人不知。
    所有人都知道那一伙星际海盗的头领暴虐残杀,性格阴晴不定,立场随心而定。
    有时候会把屠刀对向无辜的路人,有时候也会向星际上一些臭名远扬的罪犯出手。谁都不知道他出手的标准是什么?也没人敢主动招惹他。
    大家都怕他,就是他身边的兄弟们,有时候看着他的眼神也是充满了恐惧。
    虽然传言不尽相实,锦绣对每一个人出手都是有真正原因的。但因为他残酷的虐杀手法,使得他的可怕名声依然能止小儿夜啼。
    一直到他暗中被联邦政府招安,帮着他们在星际处理一些政府不方便出面的事情。还有些政府手伸不到的地方,就需要他星际海盗的身份出面。
    同时,联邦政府也并未亏待他,发现他的病情后,帮他找了无数联邦精英医生,但都对他的病情一无所助,甚至众人眼睁睁的看着他的病情变得越发严重。
    有时候因为他的病情,政府那边都不太敢让他出去执行任务,生怕他有去无回,从此成为星际中没有拴缰的一匹野马,在星际中彻底放飞自我,给联邦人民造成不可预估的危险。
    这也是为什么锦绣作为一个名扬星际的海盗,在后面的几十年,整个星际只有他的传说,却并没有人真正见过他的原因。
    很多时候他出面执行任务,见过他的只有任务对象,而一般情况下任务对象在他手下没有活过几个小时的。
    简单点说,见过他的人都死了。
    后来心理医生实在束手无策,只能建议锦绣去体验不同的人生,心理医生觉得给锦绣留下严重心理阴影的很大原因,就是他从出生起就在星际中流浪,一路成长为一代星际海盗头领,生活中除了杀戮,杀戮,还是无尽的杀戮。这是非常不健康的生长方式,却在他灵魂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他完全可以去体验一下不同的人生,融入到人群中去,感受普通人是怎么生活的,感受普通人的情绪,感受普通人的生老病死。
    但这其中还有一个危险因素,就是锦绣这人是颗不定时炸弹,不能完全毫无束缚的投入到普通人生活中,这就需要联邦政府的时刻监督,为了锦绣好,也是为了普通大众好。
    于是后来的很多年,锦绣拥有过很多工作,体验过很多不同的人生,漫画家,小说家,工程师,程序员,理发师,花店老板,甚至服装师,机器人修理员,锦绣都略有了解。
    可这些工作只是让他更加学会了如何掩饰自己的不同,并未让他的病情得到真正改善。
    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普通人,只是让锦绣变得更加善于伪装。
    甚至很多时候锦绣的一些行为,连联邦顶级的心理医生都可以轻松隐瞒住,只要他不想说,或者不想让医生知道的事情,医生也拿他束手无策。很多时候的诊断更趋向于锦绣是一个正常人。
    这就是最大的不正常。
    后来因缘巧合之下,锦绣认识了野马公司的创始人。那人和锦绣非常能聊的来,这个学识渊博,爱好广泛之人。不知道对方有没有猜测出锦绣的身份,但有一天他建议锦绣去他们公司上班。说是看上了锦绣的一身编程技术,权当是招揽人才,给了锦绣非常高的工资待遇。
    然后让锦绣在公司各个部门之间游荡,偶尔帮公司解决一点儿技术上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