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一箱笼的银票,全是一百两,这可不是巴掌大的匣子,是抬嫁妆的箱笼,能放进去一整个黄花梨木梳妆台,需要两个壮汉抬着的箱笼啊!
    这,这得有多少钱啊!
    所有人都觉得有些发晕。
    第96章 放大镜   热心肠
    珑玉县主也是个非常上道儿的, 当即就用所有人都能听见的声音,问元家来的下人:“这就是爹给我的零用钱吗?”
    这位主子的现实之处就在于此,之前还未来公公婆婆的叫着, 眼下当即就是爹了。
    元家的下人躬身道:“没错, 老爷说让您先拿着用,不够了让人再给您送来!”
    周围人:“……”
    嫉妒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好吗?
    虽然一个个都是贵女,在家中十分受宠,可也就是和其他姐妹相比,多穿几身衣裳,多戴几件首饰,或者多得几个摆件的事儿。
    这么一大箱子的银票,这辈子是想都不要想了。
    现场甚至有人怀疑,他们爹娘手里, 也不一定能拿出这么多现银。
    之前和珑玉县主呛声的姑娘脸色十分难看,强挤出一抹笑:“不愧是商户人家出身, 这些俗物倒是舍得,不过作为聘礼, 光是有这些俗物可不行, 看着就落了档次, 县主姐姐不让咱们姐妹开开眼界, 看看其他的箱笼吗?”
    呸!
    这话说出来其他人头顶的头发丝儿都不相信。
    俗?
    不好意思,她们做梦都想这么俗气一回, 要是这满院子的箱笼都是自己的,要是其余箱笼里都是银票。
    呵, 做梦都能笑醒。
    珑玉县主也不是傻的,都说财不外露,今天无意中露了一次, 已然过了。
    之前就听爹说过,元家给的聘礼十分丰厚,全都是好东西,她才敢放心大胆的让众人看,谁知道看到的会是这么刺激的一幕呢?
    说实话,价值连城的和氏璧,都没有这一箱银票的刺激来的直观。
    外人见识不到,但姜家大舅兄算是自己人,留下后就见到了元家成箱成箱送到明南郡王府的珍珠,玛瑙,银元宝,头饰,珍贵布匹,还有非常通透的水晶。
    这种东西,别人家能有一件就够主人家开了赏鉴会,邀请人来家里边看自己炫耀的嘴脸了,元家呢?
    成箱成箱的送。
    让姜家本来不图财抢劫过燕国国库的人都有写惊讶了。
    明南郡王甚至当即发出了感叹:“哎,元家还是儿子太少了啊,本王还有几个闺女没嫁人呢……”
    姜家兄弟:“……”
    周文婚事临近,元老爷和元夫人最近几天白天待在隔壁宅子忙碌,晚上带着周文一起回锦绣宅子吃饭。
    吃过晚饭,周文惯例是不回隔壁睡觉的,言说:“身边没个熟悉的人,不习惯,睡不着。”
    锦绣早早地和上司说好,周文成亲的那日,他需要请假一日,希望上司不要在那日给他安排任务。
    这天晚上吃饭时,锦绣就发现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他爹夹菜的时候,总会不经意碰到杯碟边沿儿,发出细小的声音。
    要知道元老爷现在也是个体面人,这种不体面的事情已经很多年没做过了。
    而到了晚上,一家子人在一起核对礼单时,元老爷的表现就更奇怪了,屋子里烛火通明,但元老爷将单子几乎拿到眼前,眯着眼看的十分辛苦。
    速度也不如以往快。
    锦绣心下了然,他爹这是近视了?
    锦绣当下也没说破,只将所有事情揽在他和周文身上,让两位老人先去休息,毕竟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少熬夜有好处。
    等人睡了,周文有些烦躁的挠头发:“宝儿你也看见了是吧?姑父那人性子倔,我怕当面拆穿,他心里反而不好受,要强撑着。
    都是我不好,一定是因为最近的事儿太多,劳累所致。”
    锦绣摇头,拍拍周文的肩膀,安慰他:“没关系,这事儿我想办法解决,你别多想。”
    当夜,锦绣就带着管家,去家里的库房找了几块儿上好的水晶,让管家准备了些工具带回房间,一忙碌就是一晚上。
    到底是年轻人,天微微亮时眯了一会儿,起床打了一套拳,依然生龙活虎的。
    看天色不早,匆匆带了几根油条,叼在嘴里就往府外走。
    一上午安然无事,到了中午吃饭时,定王和谢六这两个人见人厌的纨绔,联袂来翰林院给锦绣探班。
    两人十分讲究,让人给翰林院上衙的人每人送了两道小菜,味道十分正宗,一闻就是飘香楼老师傅的手艺。
    这下本来对两人颇有微词的人也闭口不言,谁让吃人嘴短呢?
    锦绣看着坐在对面连吃带喝的两人,心说,谁说这两纨绔傻的?这收买人心的本事驾轻就熟。
    瞧瞧人家选的这时机,正是大中午吃饭的时候,多好!
    锦绣就无语了:“您二位来这里有何贵干?”
    定王咳嗽一声,示意谢六开口。
    谢六象征性的瞧瞧四周,压低声音对锦绣道:“元兄,定王他老人家为你的婚事出了大力气,你就一点儿表示都没有吗?”
    锦绣装傻,问定王:“您想要什么?”
    定王假装矜持了一下,生怕锦绣反悔似的,很快开口:“我听人说,你家有很多稀奇好玩的东西,你不妨带本王见识一下。”
    锦绣就知道这话是谢六告诉定王的。
    但这毛病呢,就是不能惯,于是锦绣当即反驳:“哪里的话,我家就一普通商户人家,若说我爹早年在行商途中,确实收集了几件值钱的好东西,但要说稀罕,倒也没有。”
    定王急了:“怎会没有?德王爷爷不会骗我的!”
    锦绣:“德王?”
    定王发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连连摇头:“没有,你听错了,什么德王?我不知道啊!”
    两人说话间隙,闲的无聊的谢六在锦绣案桌上随意翻动,无意间将桌上一块儿打磨的十分光滑的圆形水晶拿在手里把玩。
    水晶不经意间扫到定王的脸,透过水晶看到了定王变大了好几倍的脸,谢六吓了一跳,惊呼一声:“娘啊!”
    水里的水晶脱手而出,要不是锦绣眼疾手快,说不定昨天一晚上的功夫就白费了。
    锦绣小心的检查了一遍,发现没问题,才小心翼翼放回腰间荷包里。
    本来忙活了一晚上,准备今早起来就交给元老爷的,没想到时间有些紧张,匆匆出门,随身将这东西给带出来了。
    方才查资料累了,锦绣拿出来打量一番,看看哪里还需要改进一下,放在桌上,没想到被谢六给发现了。
    锦绣有些埋怨道:“这东西可贵重着呢,对我来说十分重要,您手里可有点儿轻重行不行?”
    谢六才顾不上锦绣的语气呢,指着锦绣的荷包道:“妖,妖术,还是仙,仙法?”
    锦绣觉得今儿这饭算是吃不下去了,起身收拾碗筷:“都不是。”
    谢六回过神儿来,就开始好奇心发作,将方才看到的给定王添油加醋的描述了一遍,末了还拍着胸口表示:“都是真的,我方才看的清清楚楚!眼睫毛这么长,这么粗,这一看可吓人了!
    当然,王爷我不是说您老人家吓人,我的重点在那个东西上!”
    要是面对谢六一个,锦绣还能糊弄糊弄将人打发了,但加上定王,凉两双亮晶晶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眼睛盯着他,锦绣最终还是没顶住,将水晶从荷包里又取出来。
    当然,锦绣没顶住的原因,还是因为定王人家有个牛哄哄的爹,他惹不起,只能当小祖宗似的哄着了。
    索性将水晶拿出来,教两人水晶的正确使用方法:“像我这么拿着,边沿有些锋利,小心手指。
    这个还没得及加个手柄,等回头我找人装饰好了,使用起来就更方便了。
    这样,你看这字儿,这碗碟上的花纹,是不是大了好多?还有这手,这桌椅,只要能看到的东西,都会放大。
    不过这东西千万不能对着日头照,除非你不想要自己的眼睛了。
    我管这个叫放大镜,我近日来用眼过度,到了夜间,灯火昏暗,眼睛总是看不清楚,于是想办法做了这个,希望对他老人家有帮助吧!”
    最后一句话将定王即将出口的话给成功堵了回去。
    人都说了是给家中眼睛不好的父亲特意做的,他还怎么好意思和老人抢东西啊?
    但定王眼珠一转,换了个非常委婉的说法,达成了自己目的:“刚好,你这放大镜缺个手柄,宫中多的是能工巧匠,本王这就拿回去让人帮你弄好。
    现下就拿去让匠人帮着做,等你下衙的时候大概早就做好了,到时元兄你可以直接拿着放大镜回家孝顺你爹,岂不是一举两得!
    你也不用太感谢本王如此善解人意,谁让本王天生的一副热心肠呢!”
    谢六听的双眼放光,连连点头:“没错儿,我们就是这般善解人意,元兄你也不用太感谢!”
    锦绣似笑非笑的看了定王一眼,不戳破他的小心思。
    这东西看着简单,但要真上手操作起来,没彻底掌握他的原理之前,照猫画虎做出来的效果,只可能不尽如人意。
    免费的劳力不用白不用。
    可锦绣没想到,定王办事这么不靠谱,去了一趟皇宫,东西前脚到了将作监工匠手里,后脚就被人送到了皇帝案前。
    定王爷被人从将作监提溜到皇帝跟前接受问话。
    定王见父皇没生气,笑嘻嘻的凑到跟前,非常得意的皇帝演示了放大镜的用法,边演示边添油加醋的将放大镜的来历说了。
    皇帝面上看不出什么,倒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脸色十分激动,像是大难题得到解决一般,整个人突然面色红润起来。
    定王奇怪的瞥了一眼。觉得皇宫里的太监,就没一个正常人。
    第97章 赏赐   眼镜
    皇帝把玩够了, 了解了放大镜的基本用法,大手一挥将定王赶出太和宫:“行了,去给你母妃请个安就回去吧, 别有事没有在朕面前晃悠, 烦人!”
    定王被嫌弃了也不恼,顺手将皇帝御案上的一个蓝田玉镇纸踹袖口里,笑眯眯的离开。
    皇帝嘴角直抽,但今天心情好,不想抽儿子,于是强行假装自己没看见。
    定王在姜良妃那里转了一圈儿,又从母妃宫里拿了几幅名贵字画,被姜良妃说了几句好话一哄,瞬间将他进宫的主要目的给忘了。
    等到傍晚十分, 身边的仆从提醒他:“王爷,您和小元大人约好了, 翰林院下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