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没想得罪人出风头,但也不是在这种场合被人拿捏住的软包子。
    笑眯眯的,十分温和道:“是啊,我不仅有一张顶顶好的脸,还有一个能考试得第一的脑子,这好处显而易见。
    不像有些人,脸没有,脑子也不好用。”
    那人被锦绣噎的说不出话,脸憋得忽红忽白,十分好看。
    周文几人现在也十分懵逼,自家兄弟怎的高中状元不算,还能得圣上赐婚,突然就从光棍儿一个,变成有未婚妻的男人?
    虽然不明白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但眼看着兄弟被人为难了,就该是他们这些好朋友展现实力的时候了,几人对视一眼,终于从懵逼中回过神,挤开人群,站在锦绣旁边,与锦绣一起承担来四面八方的恭喜与压力。
    这道赐婚圣旨,不仅锦绣这个当事人有些懵,就是另一个当事人,姜良缘,包括整个姜家都很蒙圈。
    而且姜家这边还没有一个始作俑者定王给他们解惑,一家人对着一张圣旨,都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直到宫内的良妃知道消息,派人打听一番,最终在小儿子闪躲的眼神中,知道了事情经过后,匆匆忙忙让人传了消息,才明白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姜父深深的叹口气:“定王这孩子太过大胆,连这种事都敢参合,太不知天高地厚!要是因此触怒陛下,连累娘娘,可怎生是好?也不知娘娘将定王养的这般单纯,到底是福是祸?”
    姜母倒是看得很开:“既然陛下已经下旨,就说明没怪罪到定王身上,想来陛下也知道定王的性子,才会这般,索性结果是好的,咱家缘儿也不用嫁给康王为妃了。”
    姜良松提醒道:“喜事将近,让人给二弟送个信,回来一趟吧!”
    说罢说所有人都盯着一言不发的姜良缘瞧。
    姜良缘笑眯眯道:“这般看着我作甚?陛下赐婚,缘儿自然是开心的啊!现在这样,已经是我们预想中最好的选择了。”
    姜母忧愁道:“以前怕你嫁给康王搅和进皇家争斗中,咱们愁,现在终于要嫁给咱们家看好的人,咱们也愁。”
    姜父接着道:“一品大将军的妹妹,嫁给一个还未入朝为官的小子,就算那人是状元郎又如何?也不知今天过后,外面要传来多少风言风语!
    那些人是不敢在咱们家面前说什么的,但元家小子那边就不好说了,希望他能顶住吧!”
    姜良松非常耿直道:“若是这点儿压力都受不了,怕也不是什么能干大事的人。”
    姜母听了对着儿子肩膀就捶:“说的什么胡话?咱们家是要女婿干大事吗?是要他脑子清醒,不瞎参合到乱七八糟的事情中。”
    姜良松一听母亲生气了,连连认错,偏没认对方向,惹得姜母更加生气。
    姜良缘安静的看着一家人,眼里满是笑意。
    第87章 前程   安排
    回到钟家的锦绣, 发现三姐和三姐夫的表现,远比他这个当事人还要激动。
    大半夜的,三姐和三姐夫没睡, 衣服穿得整整齐齐, 身子挺的笔直,直挺挺的坐在大厅里等他们。
    这精神,这劲头,完全超出了他们这个年龄该有的作息习惯,差点儿吓几人一跳。
    锦绣十分无奈:“三姐,三姐夫,你们坐在这儿干嘛?”
    三姐盯着锦绣的脸瞧了好一会儿,幽幽道:“宝儿啊,三姐已经知道圣上给你和姜家小姐订婚的事了。”
    锦绣好奇:“谁告诉你的?”
    “姜家那边特意让人传来的消息。”
    锦绣了然:“那三姐你这是?”
    三姐深吸口气, 缓缓道:“宝儿啊,姐姐心里怕, 也不知这门亲事对你来说是福是祸。
    不是我贬低自家,可这自古以来富家小姐嫁给穷书生, 那是只有话本子里才出现的故事, 现实里, 那些个官家小姐, 每一个都是极有用处的。
    上到皇帝家的公主,下到百官家的小姐, 哪个不是物尽其用,该联姻的联姻, 该和亲的和亲,该笼络重臣的笼络重臣,女子全部是父兄手里的物件儿, 在嫁人这方面,只有不够用的,没有嫌弃多的。
    别说高官家的小姐,就是咱们家,小小的礼部员外郎,咱们家的明礼,就算犯了这样的错,你姐夫不还得在进京的举人和门当户对的人家找个相配的,一来是对明礼好,二来也是指望对方将来能与咱们家互相帮衬。
    可到了你这里,你说,你,哎……”
    锦绣接上三姐的话:“我这样的商户子出身,虽说这些年朝廷鼓励商户身份参加科考,但京城内对商人出身的进士还是很看不上的。
    婚事上想要门当户对,最多娶个县令家的嫡女,或者知府家的庶女,就像何烈兄那样,与大理寺少卿家的庶女结亲,已是极为幸运的。
    而姜大将军的嫡亲妹妹,母亲是一品国夫人,祖父曾是大景的战神,父亲在边关戍守多年,虽然因为伤病回京养老,但名义上,还是国公爷,加上姜大将军,正是天下闻名的战神。姑母又是陛下后宫育有成年皇子的良妃。
    姜家唯一的嫡出小姐,身份可比那些不受宠的县主郡主尊贵多了,说句大不敬的话,这样的女子若是运作的好,何止是皇子正妃,就是将来皇后娘娘的身份,也不是不能想。”
    三姐十分忧心的点头。
    所有人都心情沉重的听锦绣不紧不慢的分析。
    锦绣却慢悠悠道:“这门婚事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我们元家高攀了,事实也是如此,但你们着实不必太过担忧。
    姜家做出如此选择,应该是基于他们家的想表明中立的态度,彻底断了那些拉拢他们家之人的心思,不想参合进皇子斗争中去。
    今晚我听定王说过一嘴,陛下年迈,还未立储君,几位成年皇子这几年的斗争越发激烈,姜家这样手握重兵的人家,是这些皇子必须拉拢的对象。
    他们家应该是想避免被迫站队的情况发生。
    毕竟按照他们家世代累积的战功,只要边境一日不安宁,姜家的地位就稳如泰山,没必要争那一份从龙之功。”
    锦绣慢悠悠喝口茶醒醒神儿:“所以,算起来,我只是比较幸运,被他们家选中了而已。”
    三姐听罢叹气的更加厉害:“这些东西我们都知道,就是担心咱们家给不了你底气,让你在姜家人面前受欺负,咱们也只能干着急。”
    这年头,别说女子出嫁从夫的话,那只是针对女子是弱势一方说的,若是男方处于弱势地位,一样会很尴尬,被岳家呼来喝去,活的像个上门女婿。
    锦绣洒然一笑:“三姐,人的底气是自己给的,只有内心足够强大坚定的人,才能从容不迫,如若自己立不起来,就算我是皇帝的儿子,也一样在大臣面前唯唯诺诺委曲求全。”
    锦绣起身对三姐道:“天色这般晚了,你和姐夫赶快去休息吧,有什么事咱们明天再说。何况我们几人今儿忙了一天,现下困得都睁不开眼了!
    想想这后面的事儿还多着呢,哪有空去想这些已经发生无力改变的事啊?”
    三姐无奈,又叹了口气,跟着三姐夫离开。
    锦绣回到房间躺在床上后,心绪难平,又翻起身找出纸笔,坐在窗下给元老爷写信。
    信里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仔仔细细说了一遍,写完已经是一个时辰后,外面黑漆漆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锦绣看着厚厚一摞的信,忍不住笑了,认真将信装进信封,仔细封好,放在桌上。
    上床,这下投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果然三人都有信寄回老家。
    锦绣感叹:“最近这段日子,感觉像是天天往家里寄信,爹怕是要被烦死了。”
    周文摇头:“要是能早些收到信,姑父才不会烦呢,要是这些信在路上耽搁些日子,前后脚到家里的话,希望姑父不要被这么多消息砸晕才好。”
    楚舟点头:“希望不要一起看到吧,否则受刺激太过,对老人家身体不好。”
    琼林宴过后,几人又急匆匆的聚了一次,还是在钟家院子里,几人搭起烧烤架,边吃边聊。
    这次是时丹阳先开口:“我的成绩,想留在京中是不可能了,但运作一下,找个偏远地区当个县令,还是有希望的,再说,我也想做出一番成绩,方才不辜负前半辈子辛苦所学。”
    这里除了锦绣,成绩最好的就要数楚舟了,但楚舟知道自己的斤两,和林如松那样朝中有人的完全没得比,索性他心态十分平和,想得开,人也稳重。
    “我也是如此打算,刚好那晚在琼林宴上和吏部一位大人聊得十分投缘,他说南边刚好有县令要致仕了,若是我能吃苦,不嫌弃地方偏院的话,可以帮我推荐一番。
    昨晚我苦思良久,觉得十分可行,明日就打算上门拜见一番。”
    这两人想干实事,锦绣是能理解的,也早就想到了。
    没想到的是,周文竟然也主动开口道:“我其实也想去外面走走看看,我脑子想事情简单,不适合掺和太复杂的事情,以前有宝儿帮我兜着,我能不管不顾。
    但宝儿作为状元,按照惯例,肯定是要留在京城的,我就不能继续留下给宝儿拖后腿了,这地方人心复杂,权利交错,宝儿自己能过的好我就很开心了,不能继续给宝儿拖后腿。”
    锦绣急忙道:“阿文哥,我从没觉得你是在拖我后腿,我们是一起长大的兄弟。”
    周文拍拍锦绣肩膀:“我知道,你也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锦绣深深看了周文一眼:“你想好了?”
    周文点头:“为了避免我后悔,今早已经让人给珑玉县主那边去了信,若是她同意的话,我想成亲后就带着她一起离开。
    我也想从县令做起,不过这个就不用家里操心了,明南郡王那边会为我安排的。”
    锦绣看周文态度坚决,也不在多说,都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想法,自己觉得好的事,当事人不一定感觉好。
    楚舟就打趣道:“周兄啊,你这软饭吃的理直气壮!”
    周文叉腰:“谁让明南郡王就一个亲闺女呢?他老人家不管谁管啊?”
    众人被逗的哈哈大笑。
    笑罢,何烈将一盘烤的香喷喷的羊肉端过来,幽怨的对锦绣道:“这群没良心的,怕是殿试成绩一出,就想着往外面飞呢!
    往后京中就只有你我兄弟二人相依为命了!真是好生可怜啊!”
    “是你岳父那边的安排?”锦绣问。
    何烈点头:“你也知道我喜欢刑法,在德宁府学的时候,教导我的先生同样精通律法,没少在这方面教我。
    加上我岳父那边大理寺的关系,他想将我塞到刑部去历练。”
    锦绣拍拍何烈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就是一个得力岳家的好处,自个儿还没开口呢,对方为了家中女儿,也为了不浪费这么一个有潜力的亲戚,无论如何都会提拔一把的。
    众人简单交代了彼此关于日后前程的想法,所有人都看向锦绣。
    锦绣摊手:“按照惯例,我是该进翰林院的,过两天应该就有旨意下来了。”
    周文有些犹豫:“姜家那边怎么说?”
    锦绣:“和那边通过气了,我是文臣,他们家世代武将,走的路子不同,他们不会随意插手,一切按照我的心意来。”
    这点让几人都十分惊讶。
    没想到姜家能放手的这般彻底。
    锦绣感叹:“我都能想到,这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嘲讽我靠脸娶了豪门千金的,不一定有嘲讽姜家小姐心高气傲,到最后,挑选了一个小白脸的多,都不容易啊!”
    这年头,甚至对男子高娶,还是羡慕居多,但女子低嫁,是低很多的嫁法,怕死会遭到周围小姐妹的无数冷眼冷语。
    几人无声的端起酒杯,朝锦绣示意。
    锦绣坦然接受。
    想着好好想想,回头可以给姜家送些什么表示自己的心意,毕竟都是人尽皆知还不可能合理的未婚夫妻了,要是自己这边没什么动静,不管别人怎么想,锦绣自个儿都会觉得自己是个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