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如今只知摘星公主,却不知摘星楼了。
    这楼只要名为摘星,就永远都是摘星公主的。
    在公主离开后,大王本想将此楼移作他用,龚、冯、蒋三人皆不同意。
    大王又想把宫外的摘星宫给姜奔,结果姜奔去了,商人以为公主又回来了,上门求见,姜奔欲效姜武,可他不但不是姜武,身后也没有公主,虽有一个大王,但如今的大王,对龚、冯、蒋三家都没什么意义,姜奔在龚香、冯瑄、蒋龙面前也没有人情可讲。商人受骗,斥姜奔为贼,姜奔只得灰溜溜的又跑了出来。
    这是怜奴都没有想到的。
    这么多年了,摘星公主竟然还“在”乐城。
    回到商城的商人送给姜姬一个消息。
    “郑王死了。”她看向郑国的方向。
    郑国,要乱了。它会牵动鲁、魏、燕的情势近一步变化。
    鲁、魏、燕三国国内皆有内乱。他们是会摒弃前嫌,先去郑国分一杯羹?还是因为国内自乱,顾不上去插手郑国的事呢?
    “鼓动商人往郑国去,抢一切能抢的东西回来。”商人会把话传给商人,消息就会扩散开来了。
    “把郑王死了的消息传得更广、更远,让更多的人知道郑王已死。”
    “看燕国是漆四先出手,还是芦芦先出手。”
    “看魏国是王太后先出手,还是魏王,或者是王后……”
    “再看看晋国,看他们有没有人去魏国看望重病的王后。如果没有,就把王后重病的消息传遍晋、魏交界的城市。”
    “公主。”卫始在姜姬说完后,轻声问:“公主意欲何为?”
    他在听到公主刚才的话时,心像要跳出喉咙。
    这……真的只是为了想夺取郑粮吗?
    他看到公主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说了一句话:“我还什么都没有做,怎么知道会做到什么地步?”
    第236章 父子与母子
    公主以上等盐求购郑王登仙之物!
    听说郑王登仙了。
    听说郑王是吃了一颗仙丹登仙的。
    听说只要拿到郑王生前所用之物,就可以梦到仙境!
    听说……
    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一下子就在商城流传开来。
    郑王不重要,是登仙了还是死了商人们不关心,仙境之物哪有人间富贵得人心?
    但商人们知道什么样的人会对这种消息感兴趣!
    看看公主,不就为郑王登仙的消息疯狂了吗?竟然发下重愿说只要取来郑王登仙的仙丹或郑王梦仙的仙枕,她就赠人千斤上等盐土!
    而第一个给公主送来郑王消息的商人当真从盐场拉走了五百斤盐土!
    其他商人看他拉走了本来说要留给去魏国买生铁回来的商人,纷纷拦住他,问他是用何物打动了公主?
    商人不答,只说这是公主给他的。
    是给的?
    不是他买的?
    他越是不答,众人越是好奇,对他围追堵截,一日夜后,商人终于抵不住众人的追问——都围在他身边,他想回房睡觉都不行,门被他们堵着呢。
    也算同行,不敢得罪的太厉害。
    他本想自己再跑一趟郑国,先把好处多赚些再说。不料,这五百斤上等盐土太惹眼了,一下子就被人发现了……
    商人转念就明白这也是姜司官的手段,只得把前因后果告诉大家。
    众人听说他不过是送了个消息给公主,竟然就白得了五百斤盐土!
    可见公主是说真的!
    至于那千斤盐土,要看谁第一个把公主所要之物拿到手!
    问题是这个商人太狡猾!他竟然当着这么多人说!这下谁都知道了!
    果然,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商人都知道公主祈求郑王登仙之物,所有人都涌出了商城。
    他们奔向四面八方。
    有往郑去的,也有往魏、晋、燕等地去的。
    因为这个消息,一定不止是摘星公主一人想知道。他们早早的把消息送给别人,才能得到更多赏赐!
    漆鼎吐出桂圆核,“怎么一下子这么多人冒出来跟我说郑王死了?”
    特意来给漆鼎送消息的商人一听之下就暗自咬牙切齿,哪个孙子赶在他前头了?
    漆鼎挥退商人,招来从人,“去打听一下,这些商人都是从何而来。”
    只需半天,从人就回来了,伏耳道来。
    漆鼎听了,问从人:“我怎么记得,前几天才有个商城来的商人要买什么来着?”
    从人记得,道:“要买煤。他说,他是替摘星公主来找您的。”
    “摘星公主……”漆鼎喃喃道,问从人:“你说,这世上真有个摘星公主吗?”
    从人不解。
    漆鼎道:“……我听说鲁王身边有两个养子,长子名姜武,次子名姜奔。姜武有雄心,曾聚流民为兵,在鲁国乡间假扮盗贼,抢劫他国商人财物养兵。日渐壮大后,被其弟姜奔夺去半数兵马,还被赶到了浦合。可他到浦合后,反倒占了浦合的盐土。”他问从人,“那个商人说用什么来买煤?”
    “盐土。”从人明白了,问:“主人是以为这世上没有摘星公主,是这个姜武以摘星公主的名义在养兵、聚财?”
    “何人见过摘星公主?一个在深宅中的女人吗?倒是姜武带着他的人纵横鲁国,是人人亲见的。”漆鼎道,“他已有浦合,现在又占了商城,我看,他是打算在商城安家了。”
    从人忧心道:“可是我国的心腹之患?”
    漆鼎笑道:“怎么会?他若有力一敌,首先要做的就是跑回鲁国王都,把他的义弟从鲁王身边铲除。”他摇头,“与我无害。”
    从人笑道,“既然无害,说不定更有益。他不是燕人,也不是鲁国太子,要想在鲁国站住脚,鲁人中需要人支持,在燕,只怕也需要有人当他的朋友,可以为他说话。”
    漆鼎笑着点头,“看来,这是他送我的第二个消息。”
    从人道:“那煤……”
    “想必是打算在商城打兵器,建巢穴。浦合产盐,世所瞩目,商城,边城耳,民少商多,只要防范严密,鲁王的耳目探不进去。”漆鼎道,“给他,要买多少都给他。”
    从人要走,漆鼎叫住他,玩味的一笑:“等等,跟他的人说,就说我现在身处险境之中,如果让人知道我卖火石给异族之人,会被斥为叛国,告诉他,要先把盐土给我,然后我会把煤交给商人,让他自取。”
    就让姜武干一干老本行:抢回去吧。
    从人知道漆鼎一半是想看一看姜武的本事,另一半,则是他的坏毛病,喜欢耍人。
    他没办法,知道这样一来,至少去给姜武送煤的商人要死上几个了——这可都是姜武的自己人啊。就算姜武放过他们,漆鼎为了“自己好”,也会杀人灭口。
    一来二去,愿意替姜武和漆鼎运煤的商人会越来越少。
    漆鼎斟上一杯酒,边笑边饮。
    ——那商城聚集许多商人以为已用,就让他先砍下他的一只手吧。
    郑国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并不全是好消息。
    郑王算是死的很是时候。他再活下去,郑国太子就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说不定一个不测,郑国太子反倒会死到郑王前头,而太子心知,如果他死在郑王之前,郑王当着外人会伤心欲绝,实际上却会欣喜不已。
    ——他能活得比他这个儿子还长,不正说明他长寿吗?
    这是姜姬的猜测。因为郑国太子在郑王死后的一系列举动表示,他快等不及要继位了。
    郑王死后就有人想杀奇云山人等人,说郑王是被他们害死的。
    如果他们真能做到,说不定郑国的命运会就此扭转。
    但事情却没这么尽如人意。
    因为有更多的人说,郑王是成功登仙了。寝宫里那具干尸是郑王脱去的凡壳,这正说明郑王成仙了啊!
    她是不知道郑王的尸首是什么样,但据郑国流传的传言都说“枯似干木,轻如鸿毛”。
    这至少也是干尸。至于郑王在临死前是怎么变成这样的,他有多长时间没吃没喝,这个……就不好说了。
    郑国太子先“相信”郑王是登仙去了。他一相信,跟郑王一起修仙的公卿们立刻也都理直气壮的“相信”了,把主张杀掉奇云山人,扫清郑国的不正之风的人全都给骂了回去。
    郑王既然登仙,凡壳就是他不要的东西。
    郑国太子就把凡壳给烧了。
    郑王下葬的王陵里是华丽非凡的衣冠,郑王生前爱用之物,爱用之人,全都一齐送去“侍候”郑王了。
    这些人里还有郑王在人间的诸多儿女和妻妾。
    据说,在拜别郑王时,郑国太子把他的兄弟全都关在郑王旧宫里,青天白日,天火突起,所有人都被烧死在了里面。
    与此同时,郑王后带着郑王的所有夫人、侍妾也在王后宫中自焚了。
    郑国太子在王宫前听到这个消息时,原本默默流泪送别兄弟们的他瞬间面色大变,立刻就往后宫冲,却被王后留在宫阶前的宫人给死死的拦住了。
    虽然郑国太子命人浇水施救,火势却越来越猛,王后宫最终烧成了灰烬。
    大概……他们母子二人的约定是一人在前面烧死其他公子,一人在后面烧死宫中妃嫔。
    不过郑王后为了太子的谎言能更圆满,才起意牺牲自己,成就太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她不知道在郑王求仙的日子里,郑王后与太子过得怎么样,但如果他们曾有一线生机,都不会在此时此刻做出如此绝决的选择。那是为了掐断一切阻碍他们的可能,哪怕一丁点,他们都不会放过。
    新的郑王可能是个疯子……
    她有点头疼。
    但想想姜元,可能这些大王就没几个正常的。
    她就又放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