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段渊这一瞬间,有了一个明确而强烈想要达成的目标,他要杀了那个人。
    只是他没有告诉楚宁,他思索着杀那个老东西的办法,他的实力高出自己太多,上一世他是在自己濒死之际下了咒,才得与对方同归于尽,但这一世他可不想死,他靠在了楚宁的身边,问道:“这世上有多少人知道你的体质呢?”
    楚宁想了想,道:“我师父,还有你。”别的他也不知道了,他想自己的体质应该还是个秘密,否则以如今修仙界对实力的渴望程度,他能安然无恙是不可能的。
    段渊叹了一声,没有说话,他爬起来,将头发随手一束,他一直不喜欢楚宁的师父,说不上来什么感觉,或者说,他就没有喜欢过除楚宁外的任何上清山修士,这些正道宗门内大多藏污纳垢,殷非还在时,正道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不难猜出那些地方到处都是他的眼目。
    殷非死后他们应该已经群龙无首了,若是殷非的消息被散播出去,除却必然发生的正魔之战,还有那些蠢蠢欲动的奸细想剜去那么所在宗门的一块肉。
    第一世,他以奇术短暂地复活了殷非,那些小人没敢动作,而上一世他和楚宁有心避世,并没有打听正道内部有没有发生他所预料的事,而这一世……
    段渊忽然意识到他对这一世正魔两道的局势并不了解,这一瞬间,他才明白自己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要先杀了姜林,如果他还活着,然后杀了那个老东西,再阻止正魔之战,以免他们两个再度被卷入其中。
    前两件事都很好解决,姜林如果不是第一世的姜林,便完全不足
    为惧,老东西实力高深,需要做足准备,还有他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楚宁体质的事,还准确地找到了楚宁,这件事必须调查清楚,以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老东西,如果不是从别的地方得知那更好,只要杀了他就够了。
    最后便是两世都发生了的正魔之战,导火索是殷非之死的信息公开,殷非已死是事实,无可更改,这件事曝光是迟早的事,就算他学着第一世那样假性复活他也没有什么意义,不给殷非理智,虽然好掌控,但容易被发现端倪,正魔之战必然发生,给他理智,便是挽弩自设,自寻死路,他还不会蠢到这个地步。
    或者学着第二世杀了人皇?但很快这个想法被他推翻,他上一世杀人皇不过是为了让正魔之战直接牵扯到凡人,使正魔之战背后的意义变得荡然无存,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与楚宁可能面临的危险,毕竟正魔之战的表面理由还是除恶务尽。
    这一世他可不想管谁赢谁输,谁是最后的得利者,那个游戏他想退出,现在蟋蟀只是被抓了起来,可还没有放进栅中,他只要将斗蟋蟀的笼子毁了,这场游戏便只能放弃,或者推迟。
    那么如何毁掉笼子?
    他冥思苦想,将夜时,终于想到了一个法子,他来到楚宁的面前,说道:“楚宁,我为你剔除魔气,去了何家村之后,你带我回上清山好不好?”
    楚宁愣怔当场,他难以置信地望向段渊,确认道:“你要跟我回上清?”
    “嗯!”段渊坚定地点点头,若说姜林和老东西是两滴一抹便能消失得水,那整个正道便是一片湖泊,若是一个不慎,他与楚宁便会淹死在里面。
    楚宁心动了一瞬,但很快又摇头坚定地拒绝了段渊的提议,他说:“你的身份实在特殊,我怕在你的身份在上清山被发现,而我那个时候护不住你,而且你虽说可以帮我剔除魔气,但是堕魔过的修士定然和普通修士不同了,我不敢回去冒险。”
    段渊心中止不住地失落,楚宁说的是对的,而且他心里的计划太过于理想,稍有差池,他自己还好,楚宁便万劫不复了,他悄悄叹了一口气,看来只能先解决姜林和老东西了,正魔之战的事只能稍后再想,殷非的消息从曝光到正魔之战没有那么快,这一次可不会有那个神秘的力量协助正道集结实力。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楚宁,楚宁的伤没办法让他加速痊愈,但是楚宁的魔气却可以现在解决,等他的伤好了的时候,剔除魔气一事应该已经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楚宁的脚伤很严重,即使伤痊愈了,走路也有些跛,楚宁的情绪因此一直很低落,段渊想了很多办法,但这伤了筋骨,除非五转以上的金丹,否则很难不留下病根,他的脚现在还能走路都已经是万幸了,段渊无力地宽慰着他,转眼便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何家村的村民主要都是何家人,像楚宁这样的外姓氏很少,尤其是在经历了几十年前的那场屠杀之后,现在迁回来的人还是何家人居多,问了大半的村民也才发现三家异姓,没有楚姓,再问有关楚家人的事,都是一问三不知,但此行也不算没有收获,至少当年屠村的幸存者也回来了,对那时的事还有些记忆。
    那些人粗略地指了几个方向,他们当年年纪也不大,记得不清楚,但是还记得有几家异姓大概住在什么地方,可以去看看。
    段渊不觉得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还能发现什么,但是既然楚宁心中有此执念,他们也没有什么别的事可做,只要和楚宁在一起,做什么他也无所谓。
    几十年的岁月对于修士而言不过弹指间,修士最多的就是时间了,但对于凡人而言却是大半辈子,更甚至是一个凡人一生的岁月,从稚儿呱呱坠地到成家立业,子孙绕膝,安享晚年,所历不过数十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