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双林抓着宋问声的手,说到激动之处,嘴唇都颤动了。
    当上院士,他敢想,但是教出一个诺贝尔奖学生,他不敢想!
    现在的一切都是真的吧?
    有三座大山坐在这里,谢冠买菜上门都要隆重些,其他来拜访的人也不敢久坐。
    小区里的物业都派人上门来慰问,放下水果就走了,还有宋问声往日结实的一些朋友,挨得近的也上门来了,不近的就打电话。
    他到现在都还在回复这些人的祝贺。
    当初一群京大、水木的老教授拉了个微信群,宋问声也在里面,这个群还算是活跃,老教授们都在里面给他祝贺,宋问声一一回复。
    这种热闹景象,估计一天两天还下不去。
    而宋问声已经开始头疼了。
    宋问声只觉得事情多,打乱了他制定好的计划,还要和药研所那边请假说在家里呆着,药研所的人显然也很理解他,还十分高兴的祝贺他。
    更头疼的是,许岱说他这边有很多媒体联系,想要采访宋问声。
    “能不能推掉?”宋问声问。
    “可是有几个媒体比较……”许岱那边不太好说。
    梁校长向宋问声招了招手,宋问声把电话递给他,梁校长了解了一下,帮宋问声定下三个宋问声怎么也推不掉的媒体,而且有了这几个媒体采访,可以堵住别的媒体的嘴。
    其中两个是央视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这个平常人想上也上不去,宋问声一下子就夺得了他们的青睐。
    还有一个就是京城卫视的《名人有约》,这个也是收视率很高的节目,主持人知性大方,话术拿捏得很到位,会披露一些公众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吸引观众,但是又不至于下了嘉宾面子,反正是挺好看的。(1)
    宋问声一听,也知道是逃不过去的,就点了点头。
    在某处,诺贝尔化学奖一经发出,就立马有人层层上报,甚至上报到大长老那里去了。
    大长老一听,嘴边的笑都兜不住,一天下来的烦闷,好像都消失不见了一半,“上回见到这个小伙子,还是菲奖之后那顿饭,现在又给我们送来了一个诺贝尔化学奖,真是了不起的人物!听说他现在在带一些项目,你嘱咐下去,凡是他的事情要优先优办,小伙子也很有分寸,应该不会怎么样的,要给年轻人多一点机会。”
    助理一听,心头咯噔一声,这就是要重用宋问声了,之前也只是培养宋问声开始接手一些醒目而已,程总那时候那么照顾他也有一部分是这个原因。
    经过这几年来的磨练,上面已经完全认为宋问声可以担任一些项目的负责人了。
    以往在涉及到「国策」方面,总是会邀请很多专家学者前来讨论,比如说污染严重,能源桎梏,就要开发新能源啊,又或者是国家的什么路线应不应该走等等。
    这些专家学者都是值得嘱托的人,他们会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给这个伟大国家的前行修路搭桥。
    显然,现在宋问声也有了被允许加入的资格。
    只是简单几句话,助理就能很明白上头的意思。
    忙不迭的应了。
    这多处的反应,宋问声是不知道的。
    依据惯例,诺贝尔颁奖典礼要在今年的12月10日进行,地点在瑞典的蓝厅进行,与会人员需要身穿正式礼服,男性嘉宾要穿着燕尾服。
    宋问声这里没有燕尾服,只有西装。
    谢冠倒是认识一位做各种礼服都好的老师傅,在一条老胡同里,以前的时候也有很多名人往来,只是这些年,老师傅精力有些不足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做了。
    他们约好了一个时间,上门去拜访那位老师傅。
    典礼上最多只能邀请14个人,宋父宋母这辈子还没有出国旅游过,一家子人估计去也很新鲜,宋问声带上他们和谢冠。
    钟华、周院长、付双林他们宋问声都邀请了,但是他们都拒绝了。
    宋问声还邀请了何子益他们三个,他们也拒绝了,说人生地不熟的。
    此时,宋问声突然间想起来几年前他还和大学时候的辅导员,海天师兄说过戏言,说要是得到了诺贝尔奖就邀请他一起去参加。
    于是他点开了海天发送的祝贺短信,询问了一下他的近况,顺便发出邀请。
    海天很动心,但还是拒绝了。
    这些年来也很少和这个师弟聊天,这个师弟现在还是记得他的,海天很开心,但他也知道这种事情是人情,如果他贸然答应,师弟也不好做。
    “哈哈,我是没空了,师弟你有空吗?过来给我当伴郎啊!”
    “什么时候?”
    “11月2日。”
    “好啊。”
    海天也真的就是开玩笑,没想到宋问声答应了,猝不及防就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咳咳,师弟,我开玩笑的。”
    “师兄,我认真的。”
    “真来?”
    “真来!”
    “嘿嘿嘿,那我可有牌面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给我当伴郎,回去我能吹一辈子!”
    海天一下子得意忘形到只能撸撸自己的头发。
    男女方都商量好,到时候伴郎伴娘都四个,伴娘早就找好了小姐妹,但是伴郎始终还差一个,女方还好奇的问,只是海天保密,啥也不说。
    这可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