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书生”本人是个青年,岁数很轻,看起来甚至还未大学毕业,五官带着未褪的稚气。
    但表情云淡风轻,眼神无悲无喜,沉稳得像是经历过某种地狱的试炼,带着无人可懂的成熟回归人间。
    苏教授听过这青年前几年在赛场上搅弄风云的事迹,顶多只是认定这世上又多了个奇才。
    但看到本人,他才生了些好奇,他很好奇年纪这么小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独特的气质。
    像是前朝穿越而来的人。
    又或者说,并未穿越,只是从前朝一直苟活至今,被磨灭了所有生机的活死人。
    神秘而强大。
    这样的人,多半是冷漠的。
    突然,眼神古井无波的青年猛然回神。
    鱼书生僵硬地转了转脖子,低头看向了身旁的某个人。
    那是个小男孩,才十一二岁的样子,正憋着哭声悄悄抹眼泪。
    苏教授记起来,那个孩子是个好苗子,因为展现出过人的书法天赋,被父母送来参赛,但奈何高手如云,落得个籍籍无名,被夸着长大的孩子猛地被锉了锐气。
    作为教育者,苏教授心想,这时候若没有正确引导,这孩子可能畏难,今后不会再踏入书法行业,一个好苗子就此被淹没。
    当时,鱼书生蹲下身,与小孩平视,问了几句话。
    小孩哭着说了很多话,大概是在讲自己的故事。
    等小孩哭着说完,鱼书生歪着头,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什么。
    随后,青年从口袋中掏出一块章料和一柄刻刀,直接握在手上就雕了起来。
    没有草稿,没有固定器。
    直接在手上就刻起章来。
    等鱼书生刻完,把那章子放到小孩手里,又说了什么。
    小孩握着章,在桌上沾了点墨,往手背印了一下,随即破涕为笑。
    鱼书生这才离开。
    好奇的苏教授过去找那孩子,想看鱼书生刻了什么,想知道鱼书生说了什么。
    小孩把自己手背的痕迹露出来给教授看,说“这是我的名字!”
    苏教授一看,那字是标准瘦金体,因为笔画横平竖直,使孩子的名字容易辨认,但字体结构顿挫明显,让整体风格显得劲瘦沧桑。
    这样的字,若是在纸上写出来,都未必能如此漂亮。
    可鱼书生却是徒手在章上刻出来的——
    印章属性使然,字体必须左右颠倒,鱼书生却依旧能把转折处的锋芒刻画得精准到位。
    没有草稿,没有固定器,稳定的手,轻盈快捷的指法。
    就这么随意地刻出了一幅惊艳的作品,信手送给了一个路过的小孩。
    苏教授那一刻意识到,鱼书生的功底之深厚,可能远超他的想象。
    “孩子,刚才那个大哥哥跟你说了什么?”苏教授连忙继续问。
    那小孩眼泪鼻涕还没擦干,先龇着牙笑,“他问我,‘好看吗?’我印到手背上,说‘好看’。他说,‘觉得好看,就试试让这三个字,变得家喻户晓。’”
    苏教授心中一动。
    孩子所说的“好看”,本意是指“刻的字”好看。
    鱼书生却不动声色双关为,孩子的“名字”好看。
    用一个巧妙的话术,转移了孩子的注意,鼓励了小孩。
    同时又留下这个章,等孩子长大懂得辨别了,知道其技法之巧妙后,悟得人外有人的道理,不再重蹈幼时自满的覆辙。
    苏教授起身时,鱼书生还没走远。
    他掏出手机,先是给孩子的手背和刻章面留了影,又悄悄拍下青年的背影。
    恰好青年微微偏首,被摄入一点点侧脸。
    之后,苏教授回到家,试图模仿那青年刻章的手法。
    可无论打了多少草稿,刻废了多少胚子,都无法印出和鱼书生一样,一打眼就给他带来惊艳冲击的字。
    故事转述完毕,听众们神色各异。
    或有钦佩,或有惊羡。
    【对我老婆鱼书生的事迹又多了一点点了解】
    【我莫名很好奇余美人听到鱼书生故事的反应,摄像师,快给我调转镜头!】
    当然,也有余林深这样莫名其妙眼神躲闪的。
    自然,也有简昭阳这般嘴角勾起些似有若无笑意,指腹隔着玻璃,像是对那照片来回摩挲的反应。
    简昭阳的指腹短促地摩擦,在余林深看来,是在勾勒照片上那截后颈。
    明明隔着玻璃,明明只是在摹画照片,可余林深看着看着,却微妙地觉得,自己的后颈真实地热了起来。
    仿佛真有熟悉的手指沿着自己的脊椎,反反复复碾压。
    “鱼、余……书生、书院……”简昭阳嘴上念念有词。
    随后,转过头来,终于看向余林深,眼里是探究的笑意——
    “如果我没发现,你打算什么时候告诉我?我的知音。”
    第34章
    【什么什么什么?简总在说什么?】
    【嘶, 联系上下文,我隐约猜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弹幕有聪明的,凭借蛛丝马迹, 开始猜测简昭阳所暗示的真相。
    而一旁的苏桥,夹在夫夫二人中间左顾右盼, 心底觉得哪里不对,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很快, 父亲展柜的某张图片引起了她的注意,“咦?鱼书生今年居然还直播过?父亲还特地把这一幕截下来了。虽然挡住脸了,我怎么觉得这个主播有点熟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