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铭刻在墙壁上的每一个文字,都给他不同的感受。
    一个个感受下去,一个个“阅读”下去。
    他慢慢觉得,也许,这才是铭刻这些文字的人,想要留给后世的东西。
    一份来自两千年前的“史诗”与“绝唱”。
    “史诗”,是那一段辉煌无边的故事。人们信仰神、人们与神战斗、人们成为神、人们希望着未来;
    “绝唱”,是对这段故事的歌颂。之所是“绝”,在于铭刻者觉得,这样的故事,永远不会再发生,未来的人们,一定不会再重蹈覆辙,一定会打开新的世界之门。他们希望,这段故事,是一个起点,而非终点。
    乔巡的心情,从开始因为被杀死的浮躁,变得平静、安宁。到现在,他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和状态了。
    他从未亲眼见证那一段三个帝国、神明与人们、战争与荣耀的故事。
    但,他却好像亲身经历过了。
    就因为这些铭刻在墙壁上的文字。它们颤抖着,扭动着,似乎在为有人能够感受、解读它们而欢呼雀跃着。
    乔巡如痴如醉,沉浸在“文字”的海洋里。
    一时之间,他没留意到,整条整条的墓道两边墙壁上的文字因为他,褪去灰黑色的石壳,闪烁着一种介乎于“红”与“紫”之间的光芒。
    他从东南侧最后一条墓道出发,沿着主墓道,不放过任何一条支道;
    到达各个耳室、侧室以及主墓室。
    直至,全部的文字都被点亮。
    乔巡抵达主墓室最后一个文字,其所代表的含义是:
    “白昼”。
    一整段话是:
    “我们看向天边。看到了黑暗褪去,看到了太阳升起,看到了姗姗来迟的白昼。”
    乔巡的意识寄托于“白昼”之中。
    在这一瞬间,他拥有了整个墓穴,所有文字的控制方式。
    他回头……对于现在状态的他而言,那应该不叫回头,是回感。
    他回感之前的所有文字。发现,它们闪烁着红紫色的光芒。光芒照耀着整个墓穴,没有一个缝隙被落下了。
    直到这一刻,他才真正意义上理清楚了这段史诗的经过。
    将近两千三百年前,从东方神州大地登神的神明,将自己的图腾送往河西走廊。被大月氏人带到了现在的阿枯柏汗国,缔造了一个图腾,数个帝国的眷族文明。
    而两千三百年前左右,东方神州的神……会是谁呢?
    那样一个概念,对现在的乔巡太过遥远了。
    从已有的认识里,他只知道,那位神的图腾,孕育出了新的眷族文明的。
    而这样一个眷族文明,因为那些从天上落下、从海里涌出、从大地升起的没有具体概念的“它们”毁灭了。
    一场针对神的战争开始。
    在战争里,诞生了新的神。
    而这样一整个过程,被神的意志凝结成了一个名为“战争种”的存在。
    “战争种”存在于阿枯柏汗国,没人知道以怎样的方式存在,也没有人知道它会以怎样的方式出现。
    乔巡感受完这一切,一番感慨与消化后,不得不面对自己的现状。
    现状就是,他只能寄托在这些文字里。
    他不可能,也不想是这样的结局。必须要想办法离开这里。
    感受着那些闪烁红紫光芒的文字。他意念一动,收拢。
    所有的文字脱离墙壁,开始向他这里汇聚。
    整个墓穴共计三十二万九千七百三十一个文字。
    这相当于一部长篇了。
    但,用三十多万字记载一段史诗,是不够的。
    在“命理循天”的探究下,乔巡发现,这些文字不是以常规意义所记载的。而是一个莫大意志。
    这个意志分解成三十二万份,每一份承担一个文字,铭刻在墙壁上,才造就了这样的结果。
    乔巡现在难以猜测,这个意志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留下这样一段记载。
    是一般的办法留不下来吗?
    还是说,这样做有别样的效果。
    他不懂。但是,他灵机一动。既然自己能控制每一个文字,何不用这三十二万多个文字堆积成一个身体呢?
    想到,即做到。
    这个过程很复杂。
    要把三十二万个文字拼成一个人身体,然后还要精准控制每一个文字以做出相应的动作来。
    很考验耐心。
    但,这已经不是耐不耐心的事了,是唯一能够离开这里的办法,毕竟,只有这些文字能够承载他的意识。
    开始!
    像小孩子堆雪人一样……如果能够使用“点线面体”四天赋的话,他能在一分钟之内用这些文字捏一个人的身体出来。但可惜,没有符文能量,无法使用天赋。
    就当是再感受一遍这些文字里的意志吧,也许能参透出更多的奥秘来。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大雪封山。
    巨型气象种的虚影悬挂在高天之上。它带来的暴风雪席卷了兴都库什山、特佩马拉詹山、kabul以及周边的城市。
    这片区域,交通完全瘫痪。
    因为风雪太过厚重,各国的支援军机不得不在更高的天空活跃。
    地面。
    芝兰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