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阴”提供的一部分视野也证明了这一点。
    气象种引发的暴风雪似乎没有波及到现在他所处在的这片区域。这样看的话,只可能是在山体的内部。
    可能是从山体裂缝、洞窟之内的地方,掉了下来。
    球形载具在山坡上砸了十多下,才重重地砸在平地上,滚动几圈后停了下来。
    乔巡操纵石块分开,球形载具立马解体。
    周围没有风雪。很黑,伸手不见五指。尝试进入“塔网”,但似乎这里存在着强精神干扰。他的意识并无法与“塔”的意识很好地连接,断断续续的,不太稳定。
    “宰阴”和“原点”、“线段”、“平面”、“立体”同时发挥作用。物体的位置、方位、形状以及构造经由“宰阴”的反馈,在乔巡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形象和分部构造。
    虽然没有光,但实际上,周围的景象在他眼里十分清晰。清晰到甚至比眼睛还好使。
    左臂的伤基本恢复了,只是运动的时候有一些酸胀和酥软感。但也不怎么影响行动。
    从“宰阴”的反馈看。这里不是一处天然的地下洞穴。
    周围很平整,地面,墙壁,都十分平整。一般的天然洞穴因为山体运动、地下水流动、空气流通等等因素,是不可能这么平整的,往往坑坑洼洼,石块凹凸此起彼伏。
    这里,更像是专门打造的。
    修建在山体下……这让乔巡想到防空洞。之前在知冬市秋水县断海山就见过防空洞,内部构造也是平整且规律的。
    阿枯柏汗国历史上遭受过不少战争,有防空洞也不难理解。
    但,乔巡认为,这里不是防空洞。
    因为,没有哪个防空洞会在墙壁上精心雕刻文字、壁画,在地面改撰花纹。
    这里,让他想起了“墓穴”。
    兴都库什山和特佩马拉詹山有很多的帝王、使者或者其他身份高贵之人的墓穴。也许,这是一不小心误入了某一个。
    乔巡不是专家,没法仅仅通过石料的铭刻痕迹就判断这座山体洞穴的年龄。
    他抬头向上望去。跌落的高度估摸在4km上下。这是一下子就来到了山体下沉的地方。
    外面的冷气开始往这里面汇聚了。
    虽然暴风雪进不来,但低温空气肯定是会在循环过程进入这里的。
    乔巡略微思索后,没有选择原路返回。毕竟,不知道那个试图杀死自己的人还在不在。
    事实上,他甚至不知道要杀他的是不是一个人。
    李棠光被杀的时候,就在他侧后方不到一米的地方。但没有任何征兆,明明也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周围的环境,却也没能捕捉到哪怕一丝。
    同样,他自己在遭受到攻击时,也判断不出是怎么被攻击的,攻击方在哪里。
    他面对上对方就像一个失去了所有感官的人。而对方,却能轻而易举接触到他。
    这种情况,给乔巡的心理压力非常大。无法知道对方的位置,就意味着随时随地都可能遭到攻击;无法知道对方的攻击方式,就意味着遭到攻击时没有任何反制手段。
    可以说,这是乔巡碰到的除了少女“红”外最强大的敌人。甚至,其给予乔巡的死亡压力,大过少女“红”。毕竟,“红”从不曾真正出现在他面前,而且乐于与他对话。
    但现在面对着的,目的似乎只有杀死他。
    还是向前吧。乔巡一番想下来。
    他觉得如果自己没有猜错的话,目前应该处在墓室的一个类似于“耳室”的侧室里。这里没什么东西,只是墙壁上记载了一些壁画和文字。
    将这些壁画和文字全部记录在脑海里,留下一道“宰阴”的监测空间,用来看看对方是否会追上来。
    随后,他沿着墓道前进。
    封闭的墓穴里,一般会因为陪葬品的氧化,堆积大量的有毒气体。但这里应该是因为山体迁移,出现了通风口的缘故,所以空气是跟外面保持流通的。
    空气流通,就意味着有风。
    有风,就有风口,就有风向。
    虽然不太强烈,但在乔巡敏锐的感知下,空气的流通方向还是被他捕捉到了。
    沿着墓道前进。
    墓道并不狭窄,高两米,宽一米五,大概能同时容下三个成年人通过。地面比较平整,甚至还有些干燥,没有风蚀水刻的痕迹。
    两旁的墙壁上整齐且规律地铭刻着一些文字。
    乔巡通过“语言通”识别这些文字。
    这些文字是达利语,也就是波斯语。
    根据记载看,这里埋葬着的人,似乎是阿萨息斯王朝的贵族,也就是常说的“安息帝国”。
    乔巡记得,自己之前在酒店翻看阿枯柏汗国神话、文明、文化、宗教等历史的时候看到过。事实上,安息帝国那个时代,应该是跟阿枯柏汗国当时的朝代“贵霜帝国”相敌对的。
    一个敌对亡国的贵族,是如何埋葬在被奉为圣山的地方的呢?
    乔巡开始解读这些铭刻在墙壁上的文字。
    墓道墙壁的文字并非主体,并没记载这位墓主人的生平,而是一些经文。
    所以说,上面的经文都还是一些佛经。
    乔巡看了一会儿,发现上面提到了一条由东方帝国而来的商贸之路。他想,那应该是说的“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