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战,如果没有集结起来的独立团加入战斗,只靠骥星河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打赢,能够撤退已经是侥幸了。
    这种情况下,帝国只需要再次投入和上一次差不多的兵力,就有机会杀死骥星河。就算是骥星河能够成功撤退,他救援的作战任务也会失败,分兵之后的独立团某一支机甲小队,必定会被帝国所歼灭。
    一次两次三次,兵力众多的帝国,完全有机会和之前一样继续蚕食独立团,直至把独立团彻底的打掉。
    到了那时,骥星河一个人又能怎么样呢?
    “有两种可能性。”
    陈迅在辅助指挥独立团各支小队参战的同时,带着独立团的参谋部跟骥星河讨论了起来。
    “第一种可能性,就是帝国想要等到你参战的时候再出动反星河兵团,这样你就没法进行快速支援,而它们的目标如果是打掉我们的机甲小队,那成功率就会大增,且伤亡会大幅度减少。如果是以你为目标的话,在确定你参战的位置之后,同样也可能进行针对性的布置,并降低伤亡。”
    “第二种可能性,就是它们已经放弃了以我们独立团为作战目标,因为在它们看来,你总是要和艾达康单挑的。如果能够提前杀死你当然更好,如果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那还不如等几天的时间。现在的话,就是再等两天。”
    其实并不止两种可能性,这两种可能性也涵盖了很多可能性,但也没必要说太多。
    事无巨细,不应该是骥星河需要考虑的问题。
    刘勉补充道:“我们暂时还无法确定,而且确定了也没有意义,拥有小型化跃迁门装置的帝国,随时都可以改变它们的战术选择以及作战目标选择。
    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帝国的兵力已经开始不足了,不然的话,它们不会这样跟我们打。”
    见微知著,是身为参谋必须要学会、掌握的一种能力,至于到底能够知道多少,那就是不同的专业水平了。
    在这方面,刘勉要比陈迅更专业一些,毕竟陈迅参军的时候就是狙击手,而刘勉一直都是参谋。
    骥星河没有发表意见,而是安静的听着。
    刘勉继续说了起来。
    “帝国的兵力不应该在这个时候陷入不足,就算是我们打掉了它们在战痕峡谷的跃迁基地,也不应该。所以,一定是帝国内部出现了问题。
    对我们最有利的问题,就是帝国的反抗军取得了一定的优势,逼迫帝国不得不把更多的兵力,投入到它们的内部战争之中。
    而对我们最不利的问题,就是反抗军虽然有了一定的优势,但帝国却拥有更大的优势,并且拥有了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这虽然同样会导致帝国到达异星的兵力减少,但等到帝国解决了反抗军,那我们将会面对的,就是更强大的帝国。”
    参与通讯会议的人,此时都在骂猩猩,指名道姓就是东郭慈莲。
    很明显,他们都认为刘勉提出的后一个可能性,也就是对联邦最不利的可能性,是事实情况的概率更高。
    如果真的是前者,那同时和联邦、反抗军开战的帝国,最多只能保住一个异星上的跃迁基地。
    听完这些的骥星河,依然没有发表意见。
    他越来越习惯于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比如英灵议会,比如独立团的指挥,比如战略和战术的安排布置。
    关于陈迅和刘勉说的这些事情,他只需要知道就行了。
    同理。
    陈迅等人也认为,专业的事情就应该由专业人士去做,而骥星河的专业就是战斗。
    所以在说了很多针对局势、情报等等信息的分析之后,陈迅开始给骥星河安排任务,并给骥星河选择的机会。
    “我们不能这样被动的作战,必须要掌握主动。”
    陈迅看不到骥星河此时的表情,但他的表情却很丰富,丰富的就像是演技拙劣的演员,种种表情和所说的台词并不匹配。
    面部神经的修复,因为有了气的原因所以一直在持续着,但第一段境的气,能够带来的修复效果并不怎么样,虽然骥星河之前用第六段境的气,帮他进行过治疗,但完全修复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他依然没有面部表情管理的正常能力,所以最近见着他的人,都会觉得他很奇怪,还不如之前总是面无表情的时候。
    但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啊。
    他在变的更好,独立团也在变的更好,联邦同样如此,而这些变化,都是因为骥星河回到了异星,并且比三年前更加强大。
    所以,更强大的骥星河,应该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我的建议是,再次集结独立团,然后从战痕峡谷南部地表行进,而后再进入峡谷之内,深入敌腹进行作战。”
    这个计划对于独立团来说,充满了风险。
    虽然因为战痕峡谷是东西向的,联邦布置的是东部和西部战区,所以帝国的兵力布置同样集中在东西两侧。
    但战痕峡谷的内部极为宽阔,怎么可能在南北两边没有进行兵力布置呢?
    而且随着交战区域距离帝国的跃迁基地越来越近,帝国的支援和回援速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孤军深入的独立团,必然会面临足以毁灭他们的帝国兵力。
    陈迅身为独立团的参谋长,不应该提出这样危险的作战计划,可因为他是陈迅,所以其他人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