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那些壕沟,联邦其实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但现在不是最危急的时候所以没必要用。
    底牌这种东西,总是要最后才能够掀开,不然怎么能算得上是底牌呢?
    把自己的明牌变成底牌的骥星河,驾驶着他才拿到手的明牌,再一次开始独自下山。
    这是给帝国看的,也是给联邦的战士们看的。
    看到突然就满身金星的斩山号机甲,没有人怀疑是哈里斯为了虚荣强行喷涂上去的。
    所有人,以及所有猩猩,在看到斩山的时候就直接认定了一件事情。
    斩山,回到了赋予它名字的那个男人手中。
    物归原主。
    联邦的士气并没有因为将军甲变成了斩山而出现问题,因为联邦所有人都知道,当骥星河驾驶斩山的时候,无论什么级别的帝国出现在战场上。
    骥星河都只会说四个字。
    斩了就是。
    他下山,开斩。
    第279章 我要追随骥星河上校
    位于异星的联邦九号基地内。
    高达五米的联邦机甲,正在和一架帝国机甲在测试区域进行战斗。
    帝国目前并不知道九号基地的位置,这架帝国机甲是被联邦缴获的战利品,在修理之后又装载了联邦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正在模拟着帝国机甲最常用的战斗方式。
    联邦机甲的驾驶舱内部,是身体处于睡眠状态的余仁,他正在进行着足以让联邦特级机甲战士都为之惊叹的操作。
    冲锋状态的帝国机甲扬起了手中的武器,以普通机甲战士难以规避的速度发动了攻击。
    迎面冲锋的联邦机甲一跃而起,以双腿上的防护装甲荡开了对手武器的同时,在空中以极为精密的微操,控制着自己的双膝夹住了对手的头颅。
    而后发力。
    “恭喜你,余仁中尉,你第十二次完成了骥氏夺命剪刀膝,这个超常规战术机动动作。”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尝试,余仁终于完成了他之前无法完成的机动动作。
    当时暂定名为‘骥星河剪刀膝’的机动动作,如今已经有了正式的名称‘骥氏夺命剪刀膝’。
    之前骥星河创造出来的另外几个机动动作,也全都以‘骥氏’为前缀命名。
    名字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机动动作,如今都有了一个新的级别称谓——超常规战术机动动作。
    而在这之前,联邦的机甲战术动作,只有标准和非标准之分。
    从这一点来看,骥星河算是开创了一个时代,但出现这种划分方式的真正原因,和骥星河的关系其实并不大。
    “巅峰同步率91%,余仁中尉,恭喜你再一次创造了记录。”
    声音响起的时候,余仁的身体已经清醒了过来,解除了和机甲的神经链接之后,他的意识就不再是局限于对机甲的操纵,而是回归到了他的身体之中。
    综合了负荷缓冲、生命维持等功能的特制液体,逐渐从驾驶舱内排入储备区域。
    因为这种被定名为羊水的液体,使用了新技术的机甲都普遍高大,韩力最擅长的那种3.9米高的制式机甲,在新技术得以全面应用之后肯定会被淘汰。
    驾驶舱清空时,余仁从机甲之中跳了下来。
    同时询问出声:“确定了吗?”
    “基本上可以确定了。”
    研究人员看着手中的全息屏幕,滑动观看各项参数的时候回答:
    “只有同步率达到了90%的程度,才能够完成超常规的战术机动动作,在你的同步率超过这一水平之后,无论是骥氏夺命剪刀膝,还是骥氏反身刹停突进,成功率都达到了百分之百。”
    超常规战术机动动作,真正出现的原因就在于此,同步率的提升才是关键。
    只有极个别人才能够完成的机动动作,并不具备普及的意义,也不具备建立相应数据库和教学系统的意义。
    “除了我之外,还有几个人的同步率达到了90%以上?”
    “还有四个,不过他们目前都只是巅峰状态能达到90%,突破到91%的人暂时只有你一个。”
    全联邦只有五个人的同步率,能够提升到90%的程度,听起来还是太稀少了,比王牌机甲战士的数量更稀少。
    但问题在于同步率的测试并没有全面开展。
    “你们觉得,以后能有多少人达到这个水平?”
    “目前我们的测试基数只有两千人,按照目前的比例来看,如果将来可以对三十万现役机甲战士进行全面测试的话,大概会有75人能够达到这个水平。”
    余仁皱眉问道:“那如果是全军测试呢?”
    “不可能进行全军测试,虽然我们现在有一千零三十五万人在役,但其中有很多人并不适合这项技术。他们的身体素质相对偏低,绝大多数人都没法来到异星参战,只能被划分到蔚蓝星的防守序列中……”
    蔚蓝星联邦的兵力超过一千万,占据了总人口的七百分之一,按理来说不存在兵力不足的问题。
    但如此庞大的兵力,真正能够投入到异星战场的却不足一半。
    三个月到九个月的星际航程就是第一道关卡,大多数人都没法承受空寂的宇宙航行。
    长时间处于失重环境,或者是异星的低重力环境,对于人体的危害是非常明显的。
    在人类登陆异星之前,所有的宇航员都是万里挑一,已经能够说明其难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