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并没有张天伦一路施粥高调的进入灵武城,他带着玩家们围着灵武城的农村转了一圈。
    对于王府银行这块金字招牌,在陇右可是非常的响亮。
    原本王府银行只是服务于玩家,做的也是玩家之间交易的结算业务。
    因为大唐的钱法非常的混乱,丝绢和各种成色的金银铜都能充当货币,给玩家贸易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特别是铜币交易实在是不方便,如果是大宗贸易光是运送钱就要一辆车,又不安全又不方便。
    王府银行给了玩家一个方便的结算体系,如果需要现钱也可以去大城市直接兑换,这大大方便了广大的商人玩家们。
    而随着商人玩家们在陇右的活跃,那些和商人玩家做生意的土著,也发现了王府银行的方便之处。
    只要存下钱币,就可以拿到经过陇右银行的票证,这票证上是结算的标准铜币,也就是开元天宝的钱数。
    这票证可以用来在任何一家王府银行取钱,也可以直接用来和玩家交易。
    这些票证上的特殊二维码,商人玩家们都可以通过游戏内的软件来鉴定真伪,票证的交易让货物交易更加简单快捷,而商人也不需要拉着大量的现金去进货了。
    一开始只是和玩家商人做贸易的商人使用银行和票据,接着普通的商人也开始使用银行和票据结算。
    到了现在,王府银行又获得了储蓄业务的资格。
    不过江伦的步子也不敢太大,他第一批开放的陇右发行的国债,国债约定为一年,利息是两个点。
    不过这第一次陇右公债的发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总共五十万钱的债券一扫而空,一些家中富裕起来的百姓也争相购买。
    靠着王府银行的巨大财力,杨炎带着工作组来到了灵州。
    江伦在出发之前,给杨炎布置的目标是在灵州开办三家发行青苗贷的票号,在灵武城内开出王府银行的分号来。
    杨炎一路绕过了灵州的城市,专门挑那些受灾严重的乡村。
    不过和张天伦大方免费施粥的办法不同,杨炎到了一个地方,就会给当地百姓发放青苗贷。
    贷款包括了过冬的粮食和春天播种的种子,但是杨炎要求百姓在种子收获之后,将粮食和种子重新还给银行。
    虽然是无息的贷款,杨炎还要求百姓种植一些陇右需要的经济作物。
    杨炎还非常冷血的让这些可怜的农户拿出东西抵押,才肯发放青苗贷。
    跟着杨炎走了一路的玩家,就被百姓们骂了一路,说他们是趁火打劫的豺狼,是钻进钱眼里的奸商。
    杨炎面色不变,依然坚持他这一套,每次进了村子都这么放贷,搞得玩家们怨声载道。
    眼看着要进灵武城了,玩家们终于忍不住了,他们推举了一个名叫朱岩的玩家,找到杨炎提出了抗议。
    没想到朱岩还没开口,正在盘点账本的杨炎说道:“我还以为大家要等进了灵武城才会抱怨,没想到在这里就忍不住了?”
    朱岩看着杨炎俊美的脸,一想到那些咒骂他们的百姓们,忍不住说道:“杨专员!我们从来的时候,江行长是怎么说的?发放青苗贷不能收利息,青苗贷是为了救助百姓而不是从百姓手里劫掠。”
    杨炎合上账本说道:“我都是按照江行长要求的,青苗贷发放种子和粮食,要求在收获后回收种子和粮食,并没有收取利息。”
    朱岩激动的说道:“没有收利息,你要的那些抵押是什么?还有要求百姓附带种植的大豆棉花,这不是给百姓增加负担吗?”
    玩家们背地里都说杨炎是吸血鬼,都认为他是故意刁难百姓,不愧是中唐有名的酷吏。
    杨炎没有辩解自己的行为,而是反问道:“朱会办,你还记得我们出发之前,江行长提出的目标吗?”
    “当然记得,江行长要我们在灵州建立分号,建设分行。”
    杨炎说道:“这些只是工作任务,不是目标。”
    “目标是?”
    “江行长出发前就讲了,这次行动的目标是将灵州拉入陇右的经济体系中。”
    朱岩愣了一下,江伦在出发前好像确实说过这句话。
    不过他只当这个是江伦无用的空话套话,却没想到杨炎这时候提出来。
    杨炎站起来,看着窗外说道:“要将灵州拉入到陇右的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让陇右和灵州的商品流动起来。”
    “经济就像是河水,一团死水就会发臭,只有水流动起来才会越来越清,越来越好。”
    “我让灵州百姓种植香料大豆棉花这些经济作物,就是为了能让灵州融入到陇右的市场中,百姓种植了这些东西,来年就能用这些东西换钱,有了钱就能购买更多而种子和工具,也才有消费的能力。”
    朱岩愣住了,他从没有想到这么多,玩家们都认为杨炎是故意刁难想要借贷的百姓,却没有想到他竟然有这样的深意。
    “灵州刚刚遭灾,如果让百姓自己种植,肯定全部种上豆子,这些都是灾年百姓常做的事情。”
    朱岩点点头,豆自古以秦汉以来就是一种粮食作物。
    豆的单位产量是不如麦的,但是麦的种植周期长,收获中不稳定的因素太多,不像是豆子的收获周期短,灾年的百姓渴求粮食,生怕饿肚子,所以都会种植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