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怀疑刚刚自己听到了一些不得了的事情。
    项羽没有想到对方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冷然说到,
    “带信回去给你家主人,就说,如今大秦已经休养生息了十几年,已然准备再次征伐天下。”
    “要是不想被灭国就准备好抵御大秦!”
    项羽简单的说了一番,然后准备让项庄,准备一封书信给对方带回去,
    只是想到了什么,很快问到,
    “你们如今用的是哪一国的文字?”
    这其实是一个问题,刘邦叛逃出去之后,哪怕说的是大秦话,如果用的不是大秦的书信,
    也会出现双方看不懂书信的尴尬场景。
    这里项羽其实也有些敬佩那一位秦始皇,当初各国的文字都不相同,
    还是那一位直接统一了这些,
    之后,大秦虽然有了新的文字,但文字之间有对照翻译的版本。
    他们这些年,为了图方便,也为了和大秦交易,用的就是大秦的书本,
    毕竟他们要全力发展军事,没有什么精力去注重这些东西。
    而且有一说一,大秦的这些东西的确做的极为不错,而且还极为便宜,比他们自己印制划算多了。
    信使这时候很快回到,
    “霸王不必担忧,我大汉国虽然在蛮荒之地开疆破土,但也是华夏一脉,用的自然是华夏的文字,和大秦的自然也一样。”
    他们的书本等等,也是从大秦交易过来的。
    “华夏?”
    项羽不由微微,挑了一下眉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让他很快就挥了挥手,让信使下去等书信。
    等姓氏离开了之后,看着若有所思的项羽,一旁的项庄不由问道,
    “霸王,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项羽想了想,不由得问到,
    “阿庄,最近本王似乎听到华夏这个词越来越多了。”
    听到问话项庄理所当然的说到,
    “霸王,我等本是华夏之民,这有何问题吗?”
    华夏的出处其实很早,
    在周的时候,《书》中就有提到过,所谓“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当初他们七国也称诸夏,用来区别其他蛮夷,
    所以他最开始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异样,但如今远在另一边的大汉国,也用着这些词语。
    他隐隐的察觉到了,似乎哪里有些不对。
    因为这些书本文字,都是从大秦出来的,对方为什么要舍弃大秦的名号,而用华夏?
    他不太明白。
    想了一阵没有想明白,项羽也就不再纠结很快说到,
    “你去写一封书信,让那个信使带回去给刘邦,再去联络匈奴人一番。”
    “一定要尽量的弄清楚西边的情况。”
    现在看来,西边的竞争似乎也极为激烈,他要早做打算。
    项庄点了点头,很快领命离开。
    项羽也很快朝着宫殿走去,今天是送虞姬他们离开这里,去大楚边界的时候,
    才到了宫殿的门口,
    项羽就听到了一阵朗朗的读书声,
    “我华夏之民,有服章之美,有礼仪之大,生而高贵。”
    “上要有报国之心,下要有爱民之意……天下一统。”
    听到这些读书声,项羽也不由的点了点头,
    这些书虽然都是从大秦过来的,但里面都是引导爱国爱民的,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书中并没有特别强调是爱大楚,可也没有强调爱大秦,爱的是华夏,他也是华夏之国啊。
    没问题。
    很快,他就进入了宫殿,
    与此同时,来自大汉国的信使也拿到了书信,朝着西边疾驰而去。
    第十一章 楚汉结亲
    近一个月之后,远离大秦本土的西北边,这里是一片极为广阔的土地。
    土地之上生长着无数绿色的植被,
    但不是那些自然生长的草地,而是纵横交错的田野,
    田野之间是一株株的苗蔓,大部分都是土豆,还有一些其他的庄稼。
    田地里面是无数穿着简朴的农人们,正在忙碌着,
    田地旁边的道路上,是来来往往的人群,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奔波。
    道路的尽头,则是一座城池,
    这一切似乎和大秦没有什么区别。
    此时,城墙上面一道老迈的身影,正神色复杂的看着周围的一切,喃喃自语道,
    “这里终究不是故乡。”
    因为不管这里和大秦如何相似,
    所有的一切都有着,大秦的痕迹,
    只要看得仔细了,就能发现,那这里的人却与大秦本土的人截然不同,
    一个个肤色偏白,金发碧眼,却和大秦草原上的人有些类似,
    随后带着几分感慨,对旁边的一名中年人说道。
    “张良,你说本王有生之年还能回得去故乡吗?”
    听到这话,一旁的张良看了一旁的刘邦一眼,淡淡的说道,
    “汉王,我等花了十数年,期间历经艰辛,耗尽了心血。”
    “建立了如今的大汉,您是汉王,这里就是您的故乡。”
    刘邦顿时默然,他当然明白对方的意思,只是人越老,就越想回到自己出生的,熟悉的地方。
    而且他最近有些预感,他这日子恐怕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