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长短配置有些变化,而且这重甲……”孙策指了指冲在最面前的三名身披重甲的步卒。“在南方的从林里,这样的甲胄合适吗?”
    “这不是用于南方丛林作战的。”虞翻伸手一批北方。“是为即将南下的蛮夷准备的。”
    孙策一惊。“天子要对北方用兵了?”
    “还没有,但我们要提前做准备。”虞翻摆摆手,示意孙策不要再问了。他转头对孙尚香说道:“想看骑兵突击吗?”
    孙尚香立刻来了精神,连连点头。
    “那你睁大眼睛,仔细看好。”虞翻伸手指了指远处。
    演习的士卒打得正激烈,突然有骑士从两翼奔出,马背上的骑士踩着马镫,虚坐在马鞍上,引弓急射。
    “嗖嗖”几声,几个演习的士卒就被射中,沮丧的退出了战场。
    骑士们挥舞长矛、战刀,冲入“敌群”,势如破竹的击溃了对手,扬长而去。
    刚刚撤回来的步卒再次掩杀过去,却是收拾战场,象征性的在对手脖子上划一下。
    一部分骑士去追杀溃逃的对手,一部分骑士回到虞翻面前。
    其中一人翻身下马,撇下头盔,露出一头青丝。
    “祭酒,这次出击的时机还行么?”
    虞翻满意的点点头。“虽然还有些瑕疵,但进步喜人,思路也对了。照这个方法再演练几次,这个科目就可以合格了。”
    “多谢祭酒。”女骑士眉开眼笑,重新戴上头盔,翻身上马,扬手叫道:“再练。”
    其他女骑士纷纷应和,拨马而去。
    孙尚香看得眼热,握紧了小拳头。
    孙策有些惊讶。“那女子是谁?听口音,像是冀州人。”
    虞翻笑了。“她是名臣张禹的孙女,都亭侯王端的夫人。”
    孙策想了想,才反应过来。“你说的是天子外兄,都亭侯王端?”
    “正是。”虞翻赞了一声。“都说燕赵多烈士,不仅男子如此,女子亦然。就算是和凉州人相比,也不逊色。冀州虽在河北,却能制大河南北,自有其道理。”
    孙策欲言又止。
    他听得懂虞翻的言外之意。
    就算没有天子横空出世,力挽狂澜,他也不可能逐鹿中原,最后的胜利者只可能是掌握了冀州的袁绍父子。
    这是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的。
    “谁说只有冀州人行?我江东人也行。”孙尚香叉着腰,大声说道:“虞公,我也要学。”
    虞翻哈哈大笑。“行啊,你要是能通过考试,我就破格招收你进讲武堂,做入室弟子。”
    “一言为定。”
    虞翻招招手。“伯言,去取一匹马,一副弓来,先考考她的骑射。”
    第九百九十二章 有意为之
    陆议取来了马和弓。孙尚香跳上马,执弓在手,甚是矫健。
    只可惜她终究年纪,腿也太短,够不着马镫。
    陆议也不说话,解开镫带,就着孙尚香的脚重系。孙尚香有点不好尴尬,难得的扭捏起来。
    孙策在远处看得清楚,诧异地看了虞翻一眼。
    虞翻笑道:“他恨的是你。”
    孙策眉梢轻耸,随即又叹了一口气。“我也是形势所迫,现在后悔也迟了。”
    “论起收拾人心,还是天子高明,不急不徐,步步为营。看起来慢,过了三五年再看,才发现快得出奇。”
    “是啊,天子乃不世出之英主,我等唯有拜服。”孙策想了想,又道:“来的路上,我去见了张子布。”
    虞翻不屑地哼了一声:“有何收获?”
    孙策摇摇头。“若无外敌,不失为君子之国。”
    虞翻瞅了孙策一眼,哈哈大笑。“君侯能说这样的话来,多少有些意外。看来这段时间在辽东收获不小,可喜可贺。”
    孙策看看虞翻,欲言又止。
    辽东之战,的确让他开了眼界,收获不小。只是过程却让他很郁闷,连说出口都觉得丢脸。
    这次围攻襄平城,他和刘备都是主力,但刘备在各方面都胜他一筹,每每抢先。他开始还觉得是意外,后来才意识到,他和刘备不知不觉间已经拉开了差距。
    而他本来是有机会力压刘备一头的。
    刘备的优势不在刘备本人——不论是个人武艺还是临阵指挥,他都比刘备更强——而在其麾下将士训练有素。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刘备下命令,那些都尉、军侯就把问题解决了。
    有时候,哪怕刘备的指挥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临阵做战的中下层将领也能把形势扭转过来。
    相比之下,他麾下的将领就逊色不小。
    细想起来,就是刘备充分利用了黄猗助阵的机会,学了不少练将之道。而他却在虞翻去助阵的时候一心求战,没有趁机学点本事,更没让麾下的将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机会摆在他的面前,他都没抓住。这么丢脸的事,他说不出口。
    这次来行在,除了向天子请诏之外,就是想请虞翻再给他一个机会,教教他怎么练将。
    虞翻心知肚明,也没有说破,把话题扯了开去。
    “你在渤海都看到了什么?”
    “其实也没看到太多,我只是在南皮停了一宿,并没有深入渤海。”孙策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我遇到了孔融。”
    “孔融?原来这老贼去了渤海,怪不得找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