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文化宣传的手段也许是一个辅助手段。
    高澄暗自思量道。
    远在洛阳的权力分配也终于有了结果。
    尔朱兆在原有官职之外,加授都督河东河北等地十州诸军事、世袭并州刺史。
    尔朱仲远都督三徐二兖诸军事。
    尔朱天光授关西大行台。
    至此,尔朱氏大体可以划分为尔朱兆、尔朱世隆及尔朱仲远兄弟、尔朱天光三股势力,明确各自地盘。
    而屯驻大王山的高欢,因麾下兵马强壮,也得到尔朱氏众人的拉拢,受封渤海郡王。
    第十七章 化怨
    段韶来寻高澄时,却在屋外遇见拿着本《后汉书》又来请教的斛律光。
    “呵,敕勒小子也读书?认得全书上的字么?”
    段韶习惯性的开嘲。
    斛律光再也忍受不了,寡于言笑的他自认是个安分性子,可也不能容这鲜卑小儿每每相讥。
    当即把书一扔,扑上去与段韶扭打在一起。
    听到动静出门查看的高澄,目瞪口呆的看着两他倚重的两名心腹,在地上抱团翻滚,互抡王八拳。
    不是,我是不是上当了?
    这就是你们的武勇?
    一时间居然忘记了劝架。
    砰!砰!砰!
    高澄叩响隔壁的院门。
    开门的是正在院中玩耍的小女孩。
    “我家阿爷方才出去了,你要拜访不如晚些再来。”
    小女孩有着一张如粉玉雕琢而出的精致面容,料想再过些年月,怕是有祸国之貌。
    高澄并没有非分之想,他站在门外,指着自己住的别院说道:
    “并非拜访令尊,我与两位兄长今日才搬住过来,兄长受了些跌打伤,我贸然登门只是想问问你们府上有没有活血化瘀的伤药。”
    小女孩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仔细打量了高澄一会,说道:
    “我去问问阿母,你先等一会。”
    院门轻轻合上,高澄在外边站了许久,才重新看到院门打开。
    小女孩将伤药递给高澄,交代道:
    “阿母说这药是外敷的,擦在瘀伤处就行。”
    “多谢女郎。”
    高澄收好伤药,正要转身离开,却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不知女郎可否告知芳名?”
    “阿爷说姓名不能随便告诉外人。”
    就在高澄略微有些失望时,探出头的小女孩展颜笑道:
    “我姓李,名祖娥,你又叫什么名字?”
    高澄听到这个名字楞在当场。
    “你这人好生无趣,我都告诉了你名字,你却要瞒我?”
    “我叫高澄,字子惠。”
    “你行冠礼了呀!”
    李祖娥瞧着这个好看的小郎君,也没比自己大多少,惊讶地说道。
    “因家中有事,在外奔波,就提前行了冠礼。”
    李祖娥‘哦’了一声。
    高澄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去的,脑子乱得很。
    直到见了两眼发青的段韶以及缺了一颗后槽牙的斛律光,才回过神来。
    段韶、斛律光的怒火,经过一番拳脚发泄,已经平息下来。
    两人跪坐在案几两侧,背身相对,只给对方留了个后脑勺。
    “消气没?消气了就转过身子面对我,没消气,就出门再打一场。”
    高澄冷着声音,没好气地说道。
    两人很不情愿地转过身来。
    高澄拔开瓶塞,目视两人道:
    “谁先来?”
    两眼乌青的段韶横了斛律光一眼,撇撇嘴说道:
    “让敕勒小子先,他伤得重。”
    “鲜卑小儿你就不要再逞强了,还是你先吧。”
    斛律光不甘示弱道。
    “算了,你们都把上衣脱了。”
    高澄不想再听他两犟下去。
    两人却忸怩着,始终没有动作。
    “《木兰辞》总听过吧,莫非你们也是冒作男子,才羞于脱衣?”
    高澄看着两人讥讽道:
    “表姊?斛律小娘?”
    斛律光闻言立即褪去上衣,彰显自己的男儿身,段韶慢了一步,却也赤膊着上身。
    高澄瞧着他们身上处处淤青,咂咂嘴道:
    “你们下手也够重了,好在没有动兵刃,否则我还要为你们寻块风水好的住处。”
    “又不是死仇,鲜卑小儿只是一张嘴惹人生厌,用拳头教训就足够了。”
    最先动手的斛律光闷声说道,只不过缺了颗牙,总给人一种讲话漏风的感觉。
    段韶哼了一声,没有回应。
    高澄把药瓶递向段韶,说道:
    “表兄,你替明月抹上。”
    又转头向斛律光说道:
    “明月,你再为铁伐上药。”
    段韶、斛律光都不干了,嚷嚷着要自己抹,怎么也不肯让对方为自己上药。
    “你们因为旧怨而互殴,若不化解了这段怨恨,谁能保证有一天不会兵刃相向。不听我的也行,你们现在就回大王山,我不想留你们在身边,让旁人看了笑话。”
    高澄生气了,他严声训斥道:
    “你们究竟知不知道,大王山那么多亲信子弟,我却将此行安危托付给你们,我信任你们二人,你们却内斗起来。算我识人不明,你们回去吧,替我转告阿爷,让他换两个齐心的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