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漕运线也是最好的进兵通道,从北向南,从西向东,基本都是顺流而下。
    秦汉魏已经打造了完整的运河体系,大秦拿来就可以用了。
    秦朝有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系统,汉朝在此基础上又修建了不少运河。
    曹操为统一河北,修建了大量运河输送粮草。
    为压制东吴向淮河的进攻,司马懿采用邓艾的计策,兴陂修渠、引黄济淮,穿渠三百里,溉田两万顷,淮南淮北淮西自此连成一片,洛阳之兵,顺运河而下,瞬息可抵寿春、合肥,一巴掌直接压住了东吴的天灵盖。
    邓艾在淮南淮北兴陂修渠之策,为江淮的崛起打下了坚实根基。
    当年的陂,现在全收入屯田司。
    封赏伐吴大军之后,屯田司手上还有一万五千余上等陂田。
    种上占城稻之后,粮食简直井喷而出。
    所以江淮的运河杨峥完全不用多花心思,当地官府每年冬天征发徭役疏浚拓宽一下即可。
    运河其实就是古代王朝的血管。
    “邓艾可惜了。”看着淮南地区的沙盘,杨峥忍不住有些感慨。
    虽然当年是你死我活的敌人,但各为其主,也是没办法的事。
    邓艾不投奔司马懿,一个种田郎,很难有出头之日。
    “邓艾之孙邓朗当年被发配西域为奴,尚在人间。”卫瓘提醒道。
    “那就赦免之,赐钱三百万,令其还乡,均田一百亩。”杨峥一向反感举族连坐,邓艾于华夏有功,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仇怨早就淡了。
    就算邓艾跟大秦有仇,已经到了第三代了,没必要抓着不放。
    再说当年堂堂正正的死在战场上,谈不上有大仇大苦深。
    为邓艾保留一线香火,也算为老杨家积些阴德。
    第九百二十章 罪人
    西域,高昌。
    杜预赴任安西都护已经一年了。
    原本西域诸国战战兢兢,生怕杜预会清算。
    但他却什么都没做,一心屯田,安抚阵亡将士家眷。
    河中之战是大秦一统天下以来少有的大败,高昌不少人家沉浸在失去儿子、丈夫的悲痛之中。
    这次大战失败的最大教训就是别人永远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如果当初不召集西域诸国的兵力,尹春的一万七千府兵对上五万萨珊军未必会失败,不过这世界没有后悔药。
    这一战,伤了西域秦军的元气。
    除了阵亡的几千人,还有伤残的将士,以及积累六七年的粮草、军械。
    “河中大败,尔等可曾心服?”尹春怒道,半张脸狰狞如鬼。
    一场大败,让他失去了左手,半张脸被萨珊人火箭烧伤,在床上躺了一年,终于被大兴赶来的医学士从鬼门关拉了出来。
    愤怒在每个人心中传染着。
    然后几千支拳头举了起来,“不服!”
    “尔等可敢虽某报仇雪恨?”
    “愿、愿、愿!”
    府兵之间多有血缘联系,往往是举族迁徙而来,多是叔伯子侄。
    “请都护下令!”尹春冲杜预拱手。
    “尹将军免礼。”杜预一如既往的温文尔雅,转向台下的人群,“朝廷没有忘记尔等,陛下更不会忘记尔等,战马、军械、粮草都在运来的途中。”
    朝廷的尚书令都派来了,可见对西域的重视。
    “那些欠我们的,迟早会归还。”
    杜预说话不温不火,但每个字都蕴含了无穷的力量。
    大秦、陛下……
    这两个词语说出口,让在场之人顿时感到无比的安稳。
    “报仇雪恨!”府兵之中仰天发出狂吼。
    “人心可用也!”杜预低声道。
    “大都护,我等也愿为国家效力!”十几个蓬头垢面的奴隶跪在木台之下,为首之人三十左右,生的倒是高大,但面有菜色,让他看上去略显消瘦。
    背后几人看上去,也颇为彪悍。
    “来人,将他们叉下去!”行军司马张卓不满道。
    当即就有数十个军士提着长枪前来驱赶。
    “我等亦是秦人,为何不能杀敌!”为首的高大汉子不甘心的挣扎道。
    “哼,你也配,休要多言,此地没有你这罪人说话的份儿!”
    军士连推带打,将十几号人向外驱赶。
    “等等,你们是什么人?”这么大的动静,当然引起了杜预的注意。
    西域缺的就是人,而起他们还是秦人。
    “禀都护,这些都是罪人,发配此地,为首之人邓朗,乃罪将邓艾之孙……”
    “邓艾!”杜预一愣,旋即长叹一声,“让他近前说话。”
    历史上邓朗的死也是一桩悬案,原本被司马家赦免了,回到中原,准备赴任新都太守,却在途径襄阳时,与其母突遇火灾,邓朗一家老小,只有一个儿子邓端逃了出来……
    邓艾得罪的人太多,很难说不是有人报复。
    司马家的朝廷干出这些事来,太正常了,一介寒门,死了也就死了,无人问津。
    “大都护,我父子虽是罪人,亦愿为国家出力!”邓朗脸上早已泪流满面。
    三十多岁的人了,委屈的像个孩子一般。
    不过联想到他这些年在高昌为奴的待遇,也就不奇怪了。
    他身边的人也跟着一同哭泣,这些人全都是邓朗的子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