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侯氏互相攀附的士族也不少,这本身就是一股潜在的力量,现在用不到,但将来一定会用到的。
    杨峥一直守在门外,望着下人们进进出出,公事也直接在门外办了。
    凉州行台建立之后,其实也没多少公事。
    政务上有鲁芝、杜预、卫瓘三人,还有大大小小的掾吏。
    青营毕业的几个佼佼者,也在行台打打下手。
    所以杨峥亲力亲为的只有军事。
    凉州不同于洛阳或者成都,一切都是草创。
    但正因为是草创,所以没有那么多利益集团,也没有那么多负担。
    历史上,蜀国在籍人口九十多万,兵力十万左右,但官吏就有四万之多……
    至于魏国、吴国,则更加触目惊心。
    士族越是庞大,官僚就必然越臃肿。
    凉州官僚体系一向薄弱,所以官吏一共也才三千人不到的规模。
    这算是凉州的先进性所在。
    守了三天,杨峥才见到了自己的儿子。
    夏侯芷一脸虚弱而幸福的笑意,脸上的愁云终于疏散开了。
    侍女们主动退出。
    “夫君!”
    “夫人辛苦了。”杨峥抚摸着夏侯芷的脸庞。
    夏侯芷眼泪簌簌而下。
    心中所有的忧愁都随着这眼泪而消逝了。
    第四百二十三章 机会
    自骆谷之战后,蜀国各种暗流汹涌,并且逐渐明面化。
    尤其是今年以来,尚书令陈祗病重,黄门令黄皓升任中常侍,开始明目张胆涉及朝政。
    汉末以来,但凡进位中常侍的宦官,大多权倾朝野,黄皓亦是如此,朝中官员多依附之。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黄皓上位,让益州士人、荆州士人同仇敌忾起来,不断弹劾。
    黄皓整日侍候在蜀主身边,善于玩乐,极会巴结取悦蜀主,深得蜀主信任。
    对士人们的反对一概不理。
    黄皓势力渐大。
    永安,都督府前聚集了一大群士卒和百姓。
    “那阎宇有甚本事?不过巴结黄皓,却要取代都督!天下竟有此等不平事?”士卒们一个个捶胸顿足。
    “东州百姓仰赖使君活命,都督怎可弃我等而去?”百姓们哀鸣不已。
    宗预早年随张飞入蜀助平益州,又受辟为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也算是文武双全。
    六十岁接替邓芝督镇永安,十年来,兢兢业业,清廉用事,举贤用能,广开屯田,训练士卒,东州颇为富庶。
    所以士卒百姓挽留他也在情理之中。
    新接任的都督阎宇,其实并不是士卒嘴中所说的无能之辈,其出身荆州南郡,为人勤勉,处事精细,素有才干和功劳,镇守庲降多年,不过在威望和政绩上略逊于前任庲降都督马忠。
    只因他投靠黄皓,士卒们颇为不屑。
    都督府大门忽然打开,一排亲兵簇拥着宗预走出。
    时年宗预已经七十有一,身体的确不堪重负,形销骨立,满头白发,苍老的眼神扫过众人,还未说话,先咳嗽了一阵,每咳一声,他的身体就佝偻一分。
    说话的声音也虚弱不堪,“诸位莫要在劝了,预年高体弱,已经不能承受陛下之重任,是以陛下召回成都恩养,尔等都是我大汉子民,若还顾念老朽这些年的情面,当如敬重老朽一般敬重阎都督。”
    本来群情汹汹的士卒和百姓听完宗预的话后,忽然就变得安宁起来。
    宗预冲人群深深一稽,随后在亲兵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人群变得更加沉默,自动让开一条道。
    车辚辚,马萧萧,一路向青山深处行去。
    人群之中,令狐盛长叹了一声。
    三年前他与单固欲走蜀道而入西平,被羁留在此。
    多次谋划西逃,但永安之东,全是山水阻隔的关隘,令狐愚不会水,单固手无缚鸡之力,逃走千难万险。
    永安本就是蜀国的东大门,一向严防死守,内外严查。
    宗预治军严明,看管严厉,令狐盛一时竟然找不到逃走的机会。
    在永安呆长了,人也就适应了,还在上司的撮合下娶妻生子。
    人一旦有了家,心也就安定了。
    从永安去西平,千山万水。
    在这时代的风险可想而知。
    凭借一身文武本事,令狐盛步步高升,居然成了曲长,手下五百士卒。
    单固也成了都督府的掾吏。
    一晃就是三年多。
    今日宗预离任,让令狐盛忽然清醒过来,安定的日子即将远去。
    蜀国这棵大树,也开始摇晃了。
    去年段谷一战,蜀国最有进取心的精锐星散流离。
    任何势力,不对外扩张,就必然陷入内卷。
    荆州系与益州系的争斗越发白热化。
    现在又蹦出一个黄皓,居然让荆州系、益州系的暗斗暂时中止。
    不过暗斗暂时中止了,明争接踵而至。
    以阎宇接替德高望重的荆州元老宗预,或许正是黄皓做出的试探。
    “这是蜀主在以黄皓打压荆州士人!段谷大战事关蜀国生死,胡济居然按兵不动,致使姜维北伐一败涂地,现在蜀主的反击来了。”单固喝了一口酒低声道。
    两人密谈,俱是感慨不已。
    在宗预手下,只要用心做事,就不会得不到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