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峥没有立即定夺,而是令快骑送入西都,询问鲁芝的意见。
    如果他没有意见,明年年初就照此施行。
    自从皇甫氏、张氏、李氏、索氏等优质士家豪强加入后,凉州也进入快速发展期。
    合理的框架,健全的监督机制,明确的赏罚制度,让所有人都能安身立命。
    每个势力发展的初期都是迅猛而茁壮的。
    凉州也是如此。
    强大的武力,安定的秩序,也吸引不少羌胡主动来投。
    第三百九十九章 愿望
    进入十一月底,风雪遮天,大地寒冻。
    鲁芝的回复一如既往,在背后默默支持杨峥。
    凉州行台正式建立。
    鲁芝、杜预、张特录前后功,加为虎贲郎将,十二转军功第三。
    周煜、姜伐野、蒙虓、尹春加为鹰扬郎将。
    孟观、庞青、周旨、李特、邵通、龚羽、袁效等人加为虎卫郎。
    其下各有功将领,依次升赏。
    鲁芝还叮嘱杨峥不可冒然称王,跟在司马昭背后亦步亦趋即可。
    刚谈及司马昭,雍凉就流传起一篇檄文,正是出自洛阳司马昭之手。
    “伪镇西将军杨峥者,乃罪臣曹爽之家奴,向为其爪牙,爽察其桀骜不驯、奸诈不忠,是以不用,流放边地,趁中原不宁,暗结羌胡为应,效卓、超之暴虐,窃取西地,残虐万民,杀伐无度,血流成河,人神共愤,天将诛之。今其屯据河西,阻山河为固,自以为能挡中原百万王师,犹如螳螂之臂,挡隆车之辙也!方今魏室陵迟,纲维弛绝,幸有大将军父兄三人,复兴圣道,辅掌朝廷,天下称颂,举国得安,自三皇五帝以降,唯有如此三代奉德者也。举国安邦,万民归心,唯西垂之逆丑犹怀奸谋,如腐萤之恶臭也,大将军皓月之光,必将涤荡恶丑……凡持峥首级者,封千户侯,赏钱三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
    庞青抑扬顿挫的读完,杨峥鼻子都气歪了。
    幸有大将军父兄三人,复兴圣道,辅掌朝廷,天下称颂,举国得安,自三皇五帝以降,唯有如此三代奉德者也……
    人无耻也要有个限度吧?
    就司马家干的那些缺德事,遗臭万年是肯定的了,还他娘的好意思说出口“三代奉德”。
    这一次杨峥算是长见识了。
    也不知道司马昭自己害不害臊。
    杜预听完之后,却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元凯……”
    “将军无需理会,司马昭起此檄文骂将军,其实是自降身位,此文亦可向天下人证明将军为反司马氏第一人也!其不能克我,才以言语泄愤!”
    听杜预这么一说,的确有几分道理。
    别人看得起你,才会骂你,若能武力解决,还需要跟你废话?
    这也说明司马昭失了智,以他的身份跟自己对骂,岂不是自贬身价吗?
    “不错!”杨峥笑了起来。
    骂就骂呗,又不能少两块肉。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司马氏诈取天下,安能长久?将军日后身边多带侍卫,以防司马家刺客。”杜预提醒道。
    杨峥点头同意,历史上,司马昭就曾因为姜维屡次北伐,而起了暗杀之心。
    这厮兵略不怎么样,但玩阴的,却是数一数二。
    司马家就这尿性。
    杨峥权当司马昭给自己打广告了。
    效果应该非常不错。
    凉州境内倒是安安静静,百姓们也没心思管这些知乎者也,心思都在明年的开垦荒地上。
    士家豪强们心里雪亮雪亮的,司马昭的檄文洗的再白,也改不了他们家的龌龊勾当。
    几个有影响力的大士家,都跟杨峥一条心,自然也对檄文嗤之以鼻。
    至于羌胡,他们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
    在秃发树机能的捷报传回时,司马昭的檄文事件被迅速淡忘。
    地斤泽一战,秃发树机能提前觉察出乞伏部欲反叛,趁铁弗部、乞伏部无备时,奇兵突出,一战扫灭匈奴、羌胡诸部,俘虏三万,牛羊七万头,河南地大小部落全部归降凉州!
    杨峥不出一兵一卒,尽得河南地。
    距离杜预以长安为饵、围城打援的大战略又进了一步。
    十几日后,俘虏浩浩荡荡从东而来。
    匈奴人、鲜卑人、羌人全都衣衫褴褛的行走在风雪之中。
    佝偻而瘦削的身体仿佛随时会倒下。
    站在城楼上的杨峥,看着这些俘虏,才知道为何西晋时雍凉的叛乱会此起彼伏。
    秃发树机能骑着高头大马,被数千轻骑簇拥着,意气风发回到姑臧城。
    “小民幸不辱命!”秃发树机能单膝跪地。
    “从今往后,你不是小民,而是我凉州的讨虏校尉、虎卫郎,赏姑臧豪宅一座,金饼一千两,蜀锦一千匹,凡参与征讨的首领,皆封都尉,鹰击郎,赏金饼一百两,蜀锦一千匹,各赐姑臧宅邸一座。”杨峥扶起他道。
    周围其他十七部首领,尽皆大喜。
    卫瓘曾建议封个折冲都尉就打发了。
    但杜预力谏不可,府兵乃凉州的骨干,形同给了秃发树机能土地和兵源,非常危险,而且秃发树机能立有大功,没有他,杨峥岂会这么轻易得到偌大的河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