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破羌之战后,所有俘虏将领中,皇甫闿最开化。
    杨峥大喜,也是一顶高帽送上,“皇甫氏历代忠良,不愧是我汉家之脊梁!有尔等相助,大魏必能中兴!”
    经过司马懿、司马师的两代砍伐,时至今日,曹魏的根基已然断绝了。
    内外政权、兵权皆在司马氏与门阀手中。
    曹魏几乎没有任何机会了。
    但这并不妨碍杨峥扯起曹魏的虎皮披在自己身上。
    正如刘备以兴复汉室的名义转战天下,诸葛武侯以北伐的名义团结蜀中。
    这年头,先别管怎么做,口号若是喊对了,一定会事半功倍。
    刀子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有了皇甫闿的投诚,剩下的就好办了。
    杨峥带着卫瓘,领着亲兵亲自前去朝那县拜见皇甫氏。
    本以为皇甫氏会夹道欢迎,却不料场面有些冷清。
    只有皇甫闿等几个年轻一辈前来迎接,年纪大的也都是些边缘人物,族长皇甫叔侯重病在身并未出迎。
    这让杨峥不禁蹙起了眉头,莫非皇甫家对司马氏还有什么期望?
    只是迫于形势,才不得不迎合自己?
    但看皇甫闿的架势,不至于此。
    一千部曲随同征战,差不多就是投名状了。
    皇甫闿一脸尴尬,“兄长醉心医术,不问世事多年,将军勿怪。”
    杨峥以为是一番谦词,但入府之后,一股浓烈的药味扑面而来,只见满院晾晒的药材,琳琅满目,才知没有说谎。
    一三十左右男子正在拨弄簸箕中的药材,神情投入。
    “兄长、兄长……”皇甫闿小声提醒。
    那人抬头,见了杨峥,一拍脑门,“今日新得几味良药,喜不自胜,有失远迎,杨将军切莫怪罪。”
    “岂敢、岂敢。”杨峥拱手。
    这年头醉心学术之人实在太难得了。
    东汉末年至魏晋,是医学的一个巅峰。
    医学理论一直沿用至后世,连手术都用上了。
    张仲景、华佗、董奉、王熙等等。
    “皇甫谧拜见平西将军。”
    第三百五十一章 进退
    有皇甫家开头,张氏、伍氏、梁氏等等一一前来拜见。
    不过他们的决心没有皇甫氏大,只是客套一番,献上三四千石粮食,结个善缘。
    若不出意外,安定将会是雍凉对峙的前沿,以后必然会面临司马家的反扑,杨峥可以撤走,他们却走不了。
    所以他们的谨慎可以理解。
    士家豪强也擅长此道,尘埃尚未落定,自然不会轻易下注。
    所以皇甫家的投归,就显得非常难能可贵了。
    这是一个好开端。
    “将军,如何处置胡氏?”孟观问道。
    “这还等什么?夷其三族!”刘珩的狂躁症又犯了。
    杨峥踱了几步,细细思索一番,“伯玉以为如何?”
    卫瓘是士族出身,最有发言权,“不教而诛谓之虐,胡氏扎根安定数百载,将军新得安定,当务之急是在稳定人心,不宜屠戮过重。”
    杨峥也是这个意思,动不动皆灭人三族,岂不是跟司马家一个德性?
    对付羌胡,铁血手腕,震慑人心。
    对付豪右,则应该软硬兼施,刀在自己手中,锅也在自己手里,完全可以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的来。
    灭族就是下下之策了。
    而且杨峥与胡奋是旧识,各为其主而已,灭人家的族,太不厚道了。
    以前杨峥是猛龙过江,无所不用其极,但现在已经到了要立牌坊的阶段。
    凉州那边的豪强们还都伸着脖子看着。
    关键胡遵的直系家眷也不在安定,不是去了洛阳,就是去了下邳。
    “一个胡家而已,大可不必。”杨峥也想为子孙后代积点阴德。
    其实在高平陵之变前,大家还是讲些体面的。
    刘备不杀投魏的黄权,黄权之子黄崇为刘氏殉国。
    诸葛武侯贬政敌李严而用其子李丰。
    拿下萧关之后,临泾、泾阴、朝那等县纷纷投降。
    一方面是这些豪强先妥协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西平军秋毫无犯。
    本以为在安定会拖延些时日,没想到在与士家豪右们勾搭之后,通往长安的路径更快的打开了。
    关中已经向杨峥敞开了怀抱!
    长安就在刀锋之前。
    很多时候,打不打的下来是一回事,但打不打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杨峥旗号就是匡扶大魏,扫灭司马氏。
    进不了洛阳是正常的,但连长安都不摸一下,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摸长安,就是摸司马家的屁股。
    意义非凡。
    至少天下人会觉得自己不是在放嘴炮。
    曹魏的主干被司马父子砍断了,但地方上的枝叶还在。
    兵临长安城下,能提振这些人对自己的信心!
    不过就在杨峥顺着泾河南下时,中原的消息也传来了。
    毌丘俭兵败身亡,文钦文鸯投奔东吴,司马师果然如历史上一样,被文鸯吓死。
    司马昭领六军还朝,大权仍在司马家手中。
    杨峥则大大松了一口气,司马师果决凶狠、刚毅隐忍、理智冷酷,从高平陵到腰斩夏侯玄、废帝弑后、平定淮南,一步一个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