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来了不要紧,只要比队友跑得快就行。
    归义建威二城失守,临羌城大败,已经让羌人成了惊弓之鸟。
    大胜的威势会不断叠加。
    此消彼长。
    一个是心理优势,一个是心理弱势。
    谷中羌人如无头苍蝇,乱作一团,混乱很快就演变成动乱。
    为了争抢粮食、牲畜,各种落拔刀相见大打出手。
    杨峥还没赶来,谷中已经血流满地,哭嚎震天。
    从占据归义建威二城起,大小榆谷其实已经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破败只是时间问题。
    而临羌城的大败,缩短了这个时间。
    直到杨峥三千军兵临谷外,羌人这才想起要反抗一下。
    聚集了五六千人,乌压压的杀来。
    杨峥一挥手,刘珩领步甲在左,蒙虓领骁骑在右,仿佛两只拳头,重重击出,砸入羌军之中。
    步甲如刀,随着刘珩正面冲杀。
    骁骑如网,迂回包抄,将羌军后阵揽入怀中。
    士卒们人人如猛虎下山,奋勇向前。
    刘珩提着狼牙棒在前大开大阖,所向披靡。
    狼牙棒过处,碎肉一滩。
    身后賨兵羌卒,刀矛涌动,仿佛磨盘一样绞杀着敌人。
    而蒙虓的秦胡骁骑,本来就与羌人有破家灭族之仇,长戈啄击,长矛攒刺,宛如镰刀收割成熟的庄稼。
    羌军一层一层的倒下。
    两军的装备、士气、斗志、战术,都不在一个层面。
    不到一炷香功夫,羌军便人仰马翻,只凭个人勇猛负隅顽抗。
    “投降不杀!”亲兵以羌语、汉语呼喊。
    大多数羌人扔下了武器,跪在地上。
    只有少数在顽抗。
    很快就被砍倒在血泊中。
    谷中最后的反抗力量没有了。
    蒙虓与刘珩堵住出口,谷中的羌人全成了瓮中之鳖。
    而当杨峥的护羌校尉大旗竖起的时候,最后一丝悬念也没有了。
    羌人纷纷跪在地上。
    一些人还试图反抗,被红着眼的士卒绞灭。
    两三万人跪伏在杨峥面前,男人女人老人孩童,眼神恐惧,瑟瑟发抖。
    士卒在提刀在人群中巡视。
    钟羌号称强盛。
    但在杨峥看来,也不过能吃上饭而已。
    绝大多数羌人都是衣着破烂,面黄肌瘦。
    杨峥令人从其中挑出脑满肠肥衣着华丽之人,不问任何原因,在人前一一斩首。
    羌人眼中的恐惧更甚,但迷惘却少了很多。
    “从今往后,我便是你们的主人,你们是我的奴隶!从者生,不从者死!”杨峥骑在马上,大声吼道。
    亲兵还是羌语、汉语齐声重复一次。
    吼声在谷中来回传动。
    引起羌人阵阵骚动。
    但很快,那些不甘屈服的人被提了出来。
    杨峥下马,朝着一个健壮的羌人走去,“从或不从?”
    羌人素来散漫,只服从于首领和强权。
    杨峥要整合他们,不得不以铁血手段,加强人身依附关系。
    先德而后威,则民怨其上,先威而后德,则民爱其上。
    羌人素来剽悍勇猛,杨峥只能树立更凶悍的征服者形象,才能让他们畏惧!
    两汉护羌校尉,治理羌人,多以仁义为先。
    归义城便是秉承此主旨而修建的。
    但效果寥寥。
    所以杨峥不得不换上一副猛药。
    作为穿越者,杨峥目睹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
    从更宽广的层面来说,汉羌之战,对两个民族而言都是灾难。
    大汉被拖垮。
    而羌人也元气大伤,才会被后来的鲜卑人鸠占鹊巢,建立吐谷浑。
    “呸!”那羌人一口唾沫吐向杨峥的脸。
    杨峥躲开,狞笑着拔出华铤剑,一剑斩下,人头滚地,脖颈中的血雾倒是喷了杨峥一脸。
    但这也让杨峥看起来更加狰狞恐怖。
    目光所及之处,羌人纷纷垂下头去。
    杨峥提刀走到第二羌人面前。
    那人依旧破口大骂,杨峥毫不犹豫又是一剑斩下。
    接连杀了十七个人之后,羌人终于震动了。
    再无人敢在杨峥面前抬头。
    不仅是羌人,连士卒们看杨峥的眼神也不一样了。
    敬和畏都变得更加深沉。
    羌人并非不可征服,历史上,先有吐谷浑,中有吐蕃,后有西夏党项。
    杨峥个人觉得,文明的本质不过是征服与杀戮而已!
    既然历史长河中这么多刽子手可以,为何自己不可以?
    事在人为。
    第一百五十四章 王者
    大榆谷拿下,杨峥令蒙虓领两千骑兵继续溯黄河而上,向西横扫小榆谷、大允谷,斩断山口城与羌地的联系。
    杨峥亲自镇守大榆谷。
    而他铁血征服者的人设,自然也会吸引一些投效者。
    聪明人比比皆是。
    一百多名会汉言的羌人被提拔为奴隶伍长、什长。
    在他们的配合下,杨峥的三等民策被传播开来。
    奴隶、待归、治民。
    而法度只有一条:不从令者斩!
    事实证明,绝大多人都是明智的,知道怎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