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满足,青年也没隐瞒,对着足利义持坦然道:“你们口中所说的那个大王,应该是大明朝太孙殿下,他曾经跟郑和出过海,扮演海盗是家常便饭的事。”
    “而且他本人心狠手辣,如果得不到他想要的,你们倭国将会迎来一片腥风血雨。”
    “他手下的军团,应该是大明的海军部队,以及京师三大营的神机营,至于剩余的我就不太清楚了,应该是我走之后新建立的。”
    “海军,神机营!”
    足利义持嘴中重复了一下这两个名字。
    去年朱棣的北征之战,足利义持也是最近才听说的。
    神机营那彪悍的战绩,他也是为之惊叹。
    同时他也敏锐的发现,神机营能有如此强大的战力,完全就是士兵手中那种,名曰为燧发枪的武器带来的。
    当时足利义持脑中就有一个想法。
    小倭瓜人个头不高,身体也没有大明士兵强壮。
    在两方交战的时候,天生的处于弱势一方。
    如果给倭国士兵配备了这种燧发枪,那么中间的差距将会消失一大半。
    如果己方在进行一番改进,让这个燧发枪更强大,那倭国将会纵横无敌,甚至连明朝军队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想到明朝那富饶的土地,数不尽的矿产资源,足利义持心中是一阵艳羡。
    如果大倭瓜国能有那么宽广的土地和富饶的资源,那整个世界还有谁是大倭瓜国的对手。
    懒惰愚蠢的大明人持有那块土地,简直是一个极大的浪费,那里应该属于伟大的大倭瓜瓜国。
    只有勤劳的大倭瓜子民,才能拥有如此肥沃的土地,数不尽的资源。
    “先生可知燧发枪和火炮的图纸。”
    想到燧发枪和火炮,足利义持眼神炽热的看着杜先生。
    姓杜的青年闻言嘴角扯了扯。
    他只是一个画地图的情报人员,虽然见过燧发枪和火炮,可那玩意儿可不是看外形就能研究出来的。
    不过有句话说的好,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反正这帮小矮子也不知道武器的原理,照着模型给他们画一个不就行了。
    姓杜青年喝了一口茶水,高深莫测道:“在下曾经参与过研究,其中一些重要的结构都是我提出的,只可惜后来得罪了上官,被发配出来画图纸。”
    说着还露出了一副愤慨的模样。
    足利义持心中狂喜,直接匍匐在地。
    “还请先生赐予我等仙物,将来等我扫平倭国,我国将以国师之位诚待先生。”
    姓杜青年虽然脸上面无表情,但心里却是狂喜不已。
    他在大明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落榜书生,可没想到到了倭国只是付出点小情报,甚至画一些图纸就能成为一国国师。
    虽然小倭瓜国连大明1/10的都不到,可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国家呀。
    当一个国家的国师,可比在大明当一个没用的小官舒服多了。
    想到此青年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最后再足利义持多次请求下,才一副无奈的样子答应了下来。
    很快,足利义持就抱着三张图纸兴奋的离开了小院,去找工匠试验去了。
    青年书生看着离开的足利义持,轻笑的摇了摇头。
    他也不怕对方实验不出来,过来找他麻烦。
    借口,他早已经想好了。
    他可是听说了神机营的燧发枪用的钢铁,都是太孙殿下专门提供的。
    那种钢铁可是大明最顶尖的机密,据说只有少数人知道。
    如果足利义持研究不出来火器,他可以拿这个借口推辞。
    你自己钢铁质量不过关,可不关我的图纸问题。
    得到了图纸情报的足利义持,一边让工匠去研究图纸,一边把南方的使者叫了过来。
    当然了,他并非是想跟对方分享得到的情报,而是想跟对方定下进攻的路线。
    知道了朱瞻圭的身份,足利义持并没有选择谈判的想法。
    大明太孙又怎么样。
    这里是倭国的领土,我们是本土作战,占据了天时地利。
    而且我们召集的兵力也比你们多。
    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这边,我为什么要和你谈。
    甚至足利义持心里还打着小九九。
    如果自己把大明太孙击败了,将朱瞻圭这个太孙俘虏在手中。
    到时不但能收获到一大笔武器装备,还能问大明要点东西。
    一国太孙应该很值钱吧。
    很快两方势力,达成了统一意见。
    为了尽快的把入侵者赶走,两方召集了能召集的所有兵力。
    经过10来天的准备,两方共召集兵马8万余人,大小船只近千艘。
    经过两方商量,决定从海上进攻直捣敌营。
    所有兵马聚集在京都港口,经过神师的测算,7月1日是最好的吉日。
    出云,月山富田城。
    朱瞻圭眉头紧皱地看着地图。
    他们已经来小倭瓜国将近一个月了,前年派出去的那10个人到现在还没来报到。
    朱瞻圭问过尼子持久,对方称根本就没有见过所谓的画师,甚至连听说都没听说过。
    由此可见,这帮画师很可能已经出了意外。
    当初朱瞻圭派他们过来,就是想要了解小倭瓜国内部的情况,以及各个势力分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