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
    丁掌殿此举,大有深意啊!
    前脚,他还想着红尘之毒,结果下一刻,掌殿特批假期,让他回去过年。
    丁掌殿不太可能,有什么多余举动,此举目的,极有可能与红尘之毒有关。
    王福似乎猜到了,这是丁掌殿给自己指点迷津。
    看来,红尘之毒的关键,还在小福儿一家身上。
    “还有,你路上小心些。”
    丁元妄临走前,特别叮嘱王福。
    “丁师兄,出什么事了?”
    王福心中咯噔,知道肯定有事发生。
    “听闻鼓山山神之女失踪了,现在道观都在传,是某位师兄错手将其斩杀。”
    “鼓山鬼界,最近蠢蠢欲动要向咱们兴师问罪。”
    “道观弟子,在外行走,都要留个心眼”
    山神之女,王福心里琢磨着,廿八娘子他爹,到底有几个女儿。
    不是说,鼓山山神后代众多,如海中沙粒,数不胜数。
    当初丁掌殿宰了他一个儿子,也没见发生什么。
    “王福记住了。”
    末了,王福还是感谢丁元妄好意提醒的恩情。
    ……
    回家前,王福花了三两天时间,采买回家的货物,打包行李。
    期间,也找了一趟陆翰升屠大有等人。
    “王福,你今年能回去,太好了。”
    陆翰升等人欢喜不已,“你放心,我回家特地看过,你们家日子过得不错,听闻你弟弟快娶媳妇儿了。”
    还有这事儿!
    王福心想大牛他还是个孩子啊!
    转念一想,貌似在乡下,他这个年纪,谈婚论嫁也差不多了。
    这年头的包办婚姻,大部分都是正太萝莉凑一对,凑活着过呗!
    嗯,今年回家,要好生打听一番。
    第252章 新郎王大牛
    “小福儿来信了。”
    老王家的晚饭桌上,王老爹取出一封信,朝家人们晃了几下。
    身为一家之主,这封信寄到手上,他当即找村里秀才读了两遍,算是清楚里面内容。
    “啥?”
    王母还在盛饭,闻言停住了。
    “哥来信了,让我看看。”
    王大牛起身伸手去够,他最近个头疯狂往上窜,增高了一大截。
    “咳咳,别闹。”
    王老爹摆出家主的威严,“小福儿说了,今年回家过年。”
    这可是好事儿啊!
    全家人都喜笑颜开,阖家团圆过大年,难得。
    更何况,今年的春节,和往常格外不同。
    “顺便,让老大喝完喜酒回去。”
    王母端着米饭,挨个放在王老爹和王大牛面前。
    没错,王大牛年前就要完婚,这件事情本打算过些日子写信告诉王福。
    结果巧了,刚想着写信,王福的信就到家了。
    “是啊!”
    两位老人很是期待,毕竟这一年来,老王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攀上了县令的关系,邻里四乡都没人敢欺负他们。
    村长,下乡收税的衙役,这些平日趾高气昂的大人物,在他们二老面前都客客气气。
    一口一个‘老太爷’‘老太君’,称呼老两口子。
    根据王母向送菜的胡大叔打听,他们家王福在道观干得不错,连县令公子都是好朋友。
    老王家,十几辈子没出过这么争气的人物了。
    王老爹也时常遗憾,可惜,大儿子如果不出家,这时候连孙儿都生下了。
    目光落在王大牛身上,这皮猴子,满脑子就是吃和打架,就算给他娶了媳妇,想抱孙子还要等一两年。
    “大牛,你听好了,这次给你娶媳妇儿,咱们花了不少钱。”
    “女方虽然是个寡妇,也才十七八岁,比你大不了几岁。”
    十岁出头的王大牛,懵懂点头。
    王福若是在场,肯定大声叫停,这是取童养媳啊,万恶的旧社会。
    “女方家,带了十亩田、两百斤谷子、细布粗布各五匹,还有一整套头面首饰做陪嫁,家底也是极为殷实了。”
    “媒婆也看过本人,当真是天仙一般人的美人儿,大家闺秀,说话和和气气,配你小子,那叫什么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王大牛翻个白眼。
    王老爹感慨道,“给你请的证婚人,也是既有面子的大人物,本县的陆县令听过过没有,这可是大官儿。”
    王大牛瞪大眼睛,“县令?”
    县令大老爷,对一家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人物。
    王老爹看着儿子吃惊模样,心中得意,本来他也没抱希望,托人禀告县太爷,没想到陆县令痛快答应了。
    貌似,大儿子和县令公子的关系,出的还不错啊!
    想到这里,王老爹决定,等王福回来,拉着他好好叮嘱,回到道观后,千万别得罪县令公子,大家做好朋友。
    “成亲的时候,亲戚、媒婆不能少。”
    听到这句话,王母连忙说道,“忘了和你说,给咱家说亲的媒婆,得急病死了。”
    “啥?”
    王老爹愣住了,快成亲的日子里,媒婆死了,这不触霉头么?
    “不过你也别担心,媒婆还有个表妹,也是干这一行,让她顶上。”
    王母解释起来,一个媒婆而已,总不能耽误儿子的亲事。
    “还行。”
    王老爹神色稍微缓和。
    “总之,这段时间,你待在家里,不许出去疯。”
    “明儿裁缝就来家,给你缝制大红衣裳,成亲的衣服鞋帽。”
    王大牛一想到不能出去玩,简直是肝肠寸断。
    这顿饭,吃得各有心思。
    王老爹喜事临头,喝的伶仃大醉,还是王母一脸嫌弃扶回房间。
    醉的迷迷糊糊,嘴里还在嘀咕,“怎么就死了?”
    ……
    青砖瓦房,红灯笼照得明亮如昼,到处都是劝酒吃菜的喧闹声。
    路人一看就知道,这家正在办红事,有新人成亲了。
    主家的父母长辈,正在招呼亲朋好友吃喝,帮厨的小工们,端着热气腾腾的菜肴,穿梭在一个个桌席间。
    新人夫妇呢?
    披红挂彩的洞房内,到处都是红色,桌椅刷了层红漆,墙上贴着红纸,桌上是红烛,床上的被面也都是鲜艳的红。
    新郎是个憨厚的青年,紧张坐在床边,不时偷瞄旁边的新娘子。
    戴在头上的郎官帽,一双纱翅微微颤抖,显然他内心很是激动。
    新娘子端坐着,一双纤手叠放在膝盖上,指甲以花瓣油涂得血红,十指如白葱般纤长白嫩。
    仅从一双玉手,就能看出新娘是个绝美的人儿。
    可惜,她的容貌被盖头遮住。
    “娘子。”
    新郎听着外面的喧闹声,忍不住开口,“天色不早了,该休息了。”
    扑哧!
    盖头下,新娘笑得花枝乱颤,“相公,瞧你这猴急的样儿!”
    这一声相公,又娇又魅,酥入骨缝,让新郎魂飞天外。
    “按规矩,还没闹洞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