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和承恩伯府一样,彼此心里惦记,知道彼此过得都很好,就已经足够。
    武安侯自然不舍得。
    但是他在姐姐面前,说不出反对的话来,便带上了央求道:“我有事来找姐姐的时候,您别避而不见,可以吗?”
    “那自然不会。”文氏笑笑,转而开始说正事,“云清,你和侯爷说说陆家那边造船的情况。”
    大事要紧。
    接下来几天,沈云清帮武安侯拔毒,帮他和陆家牵线。
    而武安侯,因为临时决定缺席征战东南,也有许多事情要布置,确实忙得没时间再来。
    贺家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沈云清进出侯府并没有掩人耳目,毕竟她的神医之名,不敢说人尽皆知,也是有很多人都知晓的。
    恰好武安侯这次不领兵了,对外宣称旧伤复发,就很对得上。
    天气一天天寒凉起来,沈云清不再出门。
    万太后五十九岁生辰将至,为了给她贺寿,京卫京营的人都被放出来,驱逐灾民。
    是的,那么多灾民,饥寒交迫,饿殍遍野,看着能舒心吗?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掉有问题的人。
    所以官府就开始大范围地驱逐灾民。
    贺季武也领命前去。
    虽然军令难为,但是每天晚上回家,他都气得吃不下饭,直拍桌子。
    老百姓活都活不下去,上面的人却歌舞升平,只贪图自己享受,这天下,还能好吗?
    如果不能的话,为什么不推翻?
    “祖母,娘,你们是没看到,那些人多可怜。”贺季武八尺大汉,眼圈都红了。
    “怎么不知道?”韩氏叹气,“当初咱们发洪灾的时候,不也一样吗?都是苦了老百姓。”
    沈云清没说什么,但是等晚上单独和文氏在一处的时候却问她:“祖母,之前咱们不敢动作太大,唯恐引起别人注意。但是现在……您说我们要是拿出银子来救济的话,能不能吸收到一些有用的人?”
    比如,士兵。
    文氏叹气:“那是十多万的灾民,怕是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两白银。”
    今年粮价涨上了天,粗粮都卖出了比往年细粮更贵的价格。
    “而且这是冬天,”文氏想起这些也心里难受,“不知道多少人,会冻死在冰雪之中。”
    沈云清本就考虑良久,所以现在就不再卖关子。
    她说:“祖母,您觉得侯爷,靠得住吗?”
    “承平?当然靠得住。”
    沈云清咬咬牙道:“那祖母,我打算把京郊的煤矿连同那片地,都送给侯爷。我之前积攒的银子,再和陆怀玉借一些,都用来安置这些灾民,我想大概,也差不多够了。”
    文氏震惊:“云清,你哪儿来那么多银子?”
    “还不是您,一直告诉我,要学会藏私,我就藏了些私房钱吗?”沈云清娇俏一笑,在晦暗的灯光之下,眼神清亮地看着文氏。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你是想着,把所有的名利都给承平,让他招兵买马,把这些灾民之中的青壮男人吸引去?”
    “嗯。”沈云清点头,“原本咱们能这么做是最好的,但是祖母,咱们无权无势,拿出去只能让朝廷觊觎。”
    武安侯就不一样了。
    他拿出来赈灾的东西,谁敢觊觎?
    为武安侯赢得好名声,获取更多的势力,日后不也是他们的吗?
    反正沈云清觉得,武安侯不会背叛祖母。
    他宁愿死,都不会背叛姐姐。
    “好,好,好。”文氏连连点头。
    不单单为了名利,也是见不得十几万人,永远留在京城寒冷的冬天里。
    很快,京城出现了一种东西,热度甚嚣尘上。
    那种东西,叫做煤。
    京郊有煤矿,武安侯雇灾民采煤,采出的煤供应灾民。
    十几万人,都安置在京郊。
    武安侯的军队,帮忙建了一批粗糙简陋的茅草屋,但是对于那些灾民来说,即使住得拥挤,即使透寒,也比冰天雪地里好太多。
    能干活的都去煤矿干活,除了维持日常所需的煤炭之外,还有大量的剩余。
    武安侯让人把煤卖出去换成银子,采买粮食供应灾民。
    当然,也有一部分,趁乱运送到贺季武那里,继续冶炼兵器。
    因为这一桩事情,名声已经坏得可以止小儿夜啼的武安侯,一跃成为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大善人。
    沈云清对此乐见其成。
    不过,她在盘算着别的事情。
    “祖母,”她扒着文氏的袖子道,“我想给长恭写封信,告诉他京城中的这些事情……”
    “那可不行。”文氏笑道,“知道你们两个感情好,但是事关重大,在信里也说不清楚,反而容易泄露秘密……”
    “祖母说得对!”沈云清道,“所以我去,当面和他说清楚,行吗?”
    文氏:“……”
    (还有两章在路上啦~)
    第249章 怀孕了?
    “想他了?”文氏打趣道。
    沈云清坦荡荡:“想了。”
    自己的男人,想了就是想了。
    “祖母,承德不远,赶路的话,就算慢慢悠悠的,三天也到了。”沈云清道,“而且现在也少有流民了,不用担心我的安危。”
    “去吧。”文氏笑道,“不仅你想他,他也想你。”
    要不不能隔三差五就让人捎信来。
    她都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
    孙子孙媳妇感情好,文氏比谁都高兴。
    她这一生,背负着先皇和万太后欠下闵家的血海深仇,原本以为一生悲苦,却没想到,在那个偏远僻静的小山村中,得以窥见幸福的天光。
    她深知,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相爱是多么值得珍惜的事情。
    所以,她支持。
    “我想好了,”沈云清见她开明,心中高兴,“让六娘和海棠陪着我去就行。我们三个,身上都有功夫,做男装打扮的话,应该也能减少麻烦。”
    文氏笑着点点头。
    “既然决定要去,那就快去快回,别都要过年了,还在路上。”
    “嗯。”沈云清笑着道,“我想好了,去就待两三日,给他送点东西,把话说清楚就行。”
    待长了,怕贺长恭腿软,影响干活,嘿嘿。
    狗剩啊,咱们有大腿了,你也要加油啊。
    得了文氏的准话,沈云清又和韩氏说了。
    韩氏听说三个女人出门,有些不放心,但是转念再想,当初沈云清进京也是如此,便又自我安慰,狗剩媳妇是个能干的,没事。
    沈云清:谢谢娘的肯定,确实能干。
    我去也!
    安哥儿听说沈云清要去,也想跟着去看爹。
    韩氏忙把他拉走:“这冰天雪地的,别把我乖孙冻坏了。等过了年,开春的时候,祖母带你去,多住几天。而且,孟大人那里,也离不开你啊!你这么重要,离开十天八天,他都得觉得不方便……”
    孩子,可不能去啊,影响你爹娘给你生弟弟!
    沈云清默默地给婆婆点了个赞。
    韩氏虽然没读过书,但是在相信孩子,鼓励孩子这方面,可真是太牛了。
    安哥儿被激起了几分责任心,虽然有些不舍,却还是打消了主意,道:“娘,那我就不去了。您帮我告诉爹,我想他了。”
    沈云清连连点头:“你还能给你爹写封信,回来的时候,我给你带回信和礼物,怎么样?”
    “好。”
    “走,祖母帮你磨墨去。”韩氏对沈云清眨眨眼,带着安哥儿出去。
    海棠带着月荷一起收拾路上要带的东西。
    海棠翻箱笼,挑出来要带的就递给月荷,后者分门别类放好。
    六娘坐在门槛上,看着外面的飘雪抽着烟袋,不时吐出烟圈,看着它们慢慢被风吹散。
    沈云清见状试探着道:“六娘,要不你别跟着去了?”
    万一她的冤家是那官大人,她真的把人给剁了怎么办?
    六娘没有回头,半晌后才道:“你觉得你翅膀硬了?”
    沈云清:“没硬没硬,离不开你。这不是舍不得你吗?”
    “你不用乱想,我就是陪你去的。”
    海棠听着两人对话,有些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