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哥,你轻点,我这小肩膀可受不了。黎远连连讨饶,从这位栋哥的手下解救出自己的肩膀。
    栋哥一愣,连忙把手松开,又帮黎远轻轻揉了两下肩膀,才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小朋友们,我叫程栋,你们喊我栋哥就行。走,咱们先进去说。
    看着这位栋哥和黎远一脸熟悉的样子,陶然他们几个还是比较相信多年的室友,互相看了几眼,一块跟着进了私房菜馆的大门。
    一进门就是个宽阔的小院,四周的墙上爬满了只剩枯藤的爬山虎,院子左右两边种着葡萄树,仔细一看还种着驱蚊草,树下是木制的成套桌椅。不过现在可都是冬天了,哪还有人在院子里吃饭。
    栋哥在前面领着大家,边走边向大家介绍:我这旁边是葡萄树,本来想着大夏天坐着树下吃葡萄,就是这树特别招蚊子,又种了些驱蚊草。
    看着这几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解释道:大家放心,今天可不在外面吃。我们餐馆有几个不怕冷的,就喜欢在这受冻喝酒。我领着你们到里面去。
    第87章
    陶柱赶快拦住他, 没什么特别着急的事,又拿出框里的萝卜递给陶然。
    你看看这萝卜,我今天拔了一个,味道可真好,直接都拔出来了,你尝尝看。
    看着陶柱没有进门的意思,陶然先把过道的椅子搬过来让陶柱坐下,才接过萝卜, 也没客气,直接咬了一口, 入口清脆,甜中带辣, 味道还真是不错:二伯, 这萝卜味道还真不错,你这两大框是准备拿出去卖呀,这价完全可以高点,不过现在这天可有点晚了。
    嗨, 不是, 我这是准备给我儿子女儿每家送点, 冬吃萝卜夏吃姜,胜过医生开药方。陶柱摆摆手,然后又有点不好意思地问:你感觉这萝卜能订什么价啊?我这地里还种着好多,家里也吃不完。
    我记得咱们这萝卜大部分是一块钱一斤最多也就一块二, 那你这可以买两块两块五一斤都行。陶然这几天都负责买菜,菜市场里各种蔬菜的价钱了解得清清楚楚。
    这能行吗?万一没人买呢?陶柱有些不放心。
    你就先让他们尝尝味道,他们要是觉得值就买了,要是卖不出去就再降价也没关系。
    那行,我明天一早就去挖萝卜去。陶柱笑了笑,要是这萝卜能按陶然说的价卖出去,自己手里也能有点钱,不用有什么事就得向儿女要钱了,过年还能给孙子孙女包个大红包。
    陶柱虽然和陶盛文一个辈分,但年龄可比陶盛文大多了,现在老了也没什么经济来源,老伴去世了,他还得靠着一儿一女养。
    可儿女收入也不高,他们也都有孩子要养。每次陶柱迫于无奈问儿女要钱,看儿女好不容易才从兜里掏出二百块,陶柱就感到心酸。
    不过想到自己的来意,陶柱还是收回了思绪,看了眼陶然,开口问到:陶然,你知道为什么这萝卜这么好吃吗?
    嘿,那当然是二伯你种的好啊。
    我每年种法都一样,往年的萝卜可不是这味,要说唯一不一样的就是我这几天天天用神农泉的水浇菜。这几天桃源村的村民都把泉水流经的溪道用干净的石块保护了了起来,就连小孩子都知道不能往里面乱扔东西,但用水浇菜还是允许的。
    陶二伯今天思来想去,就觉得这是神农泉的功劳,毕竟自己跟以前一样种菜,唯一特殊的就是神农泉了。
    陶然听着话,就明白二伯这是什么意思了,这话还真没错,可不能这么说。
    那山泉水可不就是好吗?不过这更归功于二伯你天天尽心伺候。
    我可没伺候,不跟你说这个了,我问问你,你爸有没有说过把神农庙重新建起来。陶二伯转而一想,陶然是个大学生,估计不太信这个,话口一转:算了,还事等你爸回来再说吧,我过几天再来。
    还没等陶然说话,老头就起身把筐里的萝卜拿起几个塞到陶然手里,转身扛着筐就走了。
    陶然也没客气,村里给两把菜是常见的事,他转身把萝卜放椅子上,送陶柱出门。
    不用送了,你回去忙吧。
    行,二伯,您慢走呀。
    说起来神农庙重建的事陶然还没和他爸商量过,不过他是准备自己把神农庙建起来,不管是考虑到系统,还是爷爷的身份。
    陶然把萝卜拿回去,还真是好吃。这几天看自家的小白菜也长很大了,过几天就该收获了。
    晚上田玉霞和陶盛文一块回来了,一进厨房就看到了这几颗萝卜,陶盛文先拿起一萝卜咬了一口,嚼了几口,就尝到了甘甜,转而又是辛辣的味觉涌上舌尖。
    唉,这萝卜哪买的,好吃!
    今下午二伯来找你,随便送来了几颗萝卜。陶然刚巧过来听到了。
    你二伯来你怎么没喊我,找我有啥事呀?
    他说不是什么急事,没让我喊,过两天再来找你。
    找你爸啥事说了没?田玉霞问了一句,伸手把陶盛文又拿的一个萝卜夺下来:别吃这么多生萝卜,我还想做盘菜呢。
    好好好,不吃了,这萝卜凉调就行,原汁原味,味好得很。
    二伯想问你有没有建神农庙的打算。
    你是怎么想的?陶盛文停下了择菜看着儿子。
    我是想神农庙是肯定要建的,而且我准备自己建,不需要其他人参与,不过还需要多等一段时间,现在钱还不够。
    你想好了,这建庙的花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听着这个说法陶盛文没有意外,继续低头择菜。
    我确定,不过妈,你怎么不吭声呢,这事你同意不?
    行了,这事你爸和我说过了,你也大了,这事你自己拿主意,不过这钱还是要你自己赚。田玉霞头也不抬地说到,她现在已经深信儿子和神农庙有缘了,对儿子这个决定毫不意外。
    我爸和你说过了,爸,你可真有先见之明。
    一家人热热闹闹做了一顿饭,一盘凉拌萝卜,酸甜辣俱全,最适合下酒,陶盛文尝过就跑上楼拿出了一瓶好酒。
    瞧瞧你爸,真够可以的。田玉霞口中抱怨着,拿起筷子尝了一口,也就不提这件事了:哎,你们说最近菜怎么都变好吃了,不说然然种的小白菜,就是咱家里种的其它菜,也变好吃不少。
    二伯可说是这神农泉的原因,他用这个浇菜来着。
    那这倒也有可能,明天我给咱家菜地多浇点神农泉。
    第二天一大早,陶柱就跑去菜地,冬天可种的菜不多,大多都不耐冻,他种了一大片菜地。每年这些菜也买不上多高的价钱,都让家里人吃了,好歹省下买菜的钱。
    把萝卜一个个拔出来,泥土松软,不费一点劲。都说拔出萝卜带出泥,这萝卜上面基本不沾泥。陶柱把萝卜用普通清水洗干净,又洒了点神农泉的泉水,才骑着借的三轮车往远山镇去。
    到了农贸市场,先找到了空的摊位,陶柱把萝卜全部摆好。他就坐在那不吭声,拿出昨晚做好的写着两块一斤的牌子,路过的大妈就是看一眼,就被牌子吸引了眼球。
    还没想萝卜怎么这么贵,就又被萝卜吸引的注意力。这些经常来买菜的大爷大妈可都很有经验,这萝卜好不好,甜多还是辣多,糠还是水润,看一眼就能辨别得差不多。
    这萝卜卖两块一斤,也太贵了吧?
    就这个价,我家萝卜好吃。陶柱坚定不降价。
    这也太贵了吧,其它家可都是买一块一斤的。大妈在这里左挑右拣,每个萝卜都特别好。
    陶柱随便拿了一颗萝卜,拿出准备好的菜刀和盘子,三两下把萝卜剁成小块放在盘子里,递给那大妈让她拿一块。
    你尝尝这味道,再决定要不要买。
    大妈看了看,萝卜洗的干干净净,就接过来吃了一口,萝卜爽口清脆,入口清甜,深嚼辛辣。
    唉,这萝卜真的好吃呀,能便宜点不?大妈被这味道征服了,摊位旁又来了几个人。
    两块一斤,不能再便宜了。
    行,给我来五个萝卜。看着陶柱坚持卖两块一斤,这大妈还是松口了。
    四斤九两,就算四斤半,九块钱,拿好喽。陶柱把萝卜称好递过去,他这萝卜都不算大,一个不到一斤。
    看着有人尝过之后就立刻买了,旁边的人就感兴趣了,也都拿着萝卜块尝尝。
    陶柱顺利开张,又看到这么多人过来,开心地又切开了几颗萝卜摆在旁边。
    尝过萝卜块的人,都对味道非常满意,也不在乎过高的价钱,开始挑选起来。
    这萝卜还真好吃,好久没吃到这么好的萝卜了。
    是啊,现在的萝卜都没有以前好吃,今天这萝卜味道可以,水气足。
    老板,你这萝卜没用农药化肥吧?
    没,全都是农家肥,清泉水,放心吧。看着越来越多的人,陶柱开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手忙脚乱地称重收钱。
    你这问题是瞎问的吧,农药化肥堆出来的菜绝对不是这味道。
    老板,我要十斤。
    好好,大家别着急。
    陶柱没想到自己卖菜这么顺利,轻轻松松把两大筐萝卜半小时就卖完了。
    提着空筐,陶柱开开心心地回村,路上遇到同村的打招呼,也笑着应答。
    柱子叔,这是遇到啥好事了,这嘴都合不拢嘞。
    我今天把地里的萝卜卖出去了,两块钱一斤,全卖完了。
    柱子叔,你没逗我玩吧。现在萝卜价可是一块二,还有卖一块的。买你的一颗萝卜都够买别人家两颗了。
    我可没骗你,我这萝卜好吃就买得出这个价。
    村民半信半疑:那你这萝卜是咋种的呀?能有这么好吃?
    第88章
    这天王卫军和古冶两个老爷子正在品茶呢, 这茶叶是古老爷子新买来的铁观音,泡起来茶香四溢。
    正当两人刚喝了一口茶,正准备好好评价一番,两人都手机同时都响了一声。
    古冶老爷子没想太多,估计是他们俩一块加的品茶交流群。那些个老伙计,别看年龄大,有事没事就发个消息,不会打字也会发语言, 要不然就是转发各种文章。
    还是王卫军机灵,这几天他陪着老婆子去桃源超市买菜, 可听卖菜的说了,陶然家的草莓快要熟了。
    看着老大哥沉迷品茶, 他偷偷拿起手机, 看到消息的一个瞬间来了精神。果然是陶然种的草莓熟了,他直接按照提示一步步预订到了摘草莓的名额。
    这几步手机操作他可是练习了好久,等到看到预订成功的四个字,才忍不住笑出声来。
    听到对面传来的笑声, 古冶出才觉得不对劲, 一脸迷茫地看着王卫军对着手机傻笑。慢慢反应过来, 也拿去手机看起了消息。
    王卫军你个老小子,这么重要的事你也不告诉我,我跟你说,咱俩绝交了!绝交!伴随着古老爷子的怒吼声的是那努力想操作却有些笨拙的手指。
    王卫军努力收敛自己的笑意, 拿过老大哥的手机帮他操作起来,没两下就给预约上了。可能这个点玩手机的人不多,竟然还有预约名额。
    看在王卫军帮他预约成功的份上,古冶老爷子也不再嚷嚷绝交这件事了。
    两人都拿着手机在那乐滋滋,王卫军有种忘记什么事情的感觉。
    你是不是忘记把这件事情和我说了,我差一点没抢上。王卫军背后穿来了幽幽的声音,他心头一凉,自己竟然忘了在厨房的老伴。
    王红英都快被气死了,这老头在我做饭的时候悠哉悠哉喝茶也就算了,看到草莓预约也不提醒自己,要不是她在厨房听到古老大哥的怒吼,她就直接错过了。
    更可恨的是,他都帮古冶预约成功了,也没想到要提醒自己老婆。
    你这不是抢到了吗?我这不是一时半会没想起来看着老伴拿着锅铲冲出厨房,还有那舞动锅铲的姿势,王卫军的声音弱了下去。
    旁边的古老头正在那幸灾乐祸,看着这场景也想到了什么,笑容有些僵硬。连忙拉起手机给儿子他们打了个电话,等发现他们都还不知道这件事,又若无其事地挂断了电话。
    反正他老伴已经去世了,就他一个老年人,忘记什么也不会有人感怪他。
    预约这件事,说起来还是陶然弄出来的。当时他家的草莓才刚发芽,就有不少来村里卖买菜的人打听。本来他还准备直接拉到镇上卖的,最后出于种种考虑,还是想弄了个草莓采摘预订。
    他跑去和村委商量了一下,申请了一个桃源村公众号,平时就交个桃源超市的老板陶家兴来打理。
    村里的人也都在菜地旁边竖个牌子,遇到过来的游客就给他们说一声,这些人想关注就关注,不想关注也不强求,结果现在公众号有上万人关注了。
    这个公众号一般就发一下明天都是桃源村哪家卖菜,卖的有什么菜,都分别在几号柜台。每天看的人也不少,都是大早上抢菜前看的,要好好规划抢菜路线。
    底下的评论也好玩,大家都在文章下面指点江山。
    今天有陶柱卖的菜,大家冲啊!
    尊老爱幼的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我都六十多了,就想吃一口陶柱家的菜,大家就别和我抢了。
    我都算好了,进门后直走就是5号柜台,陶盛宁家的生菜种的好。再左拐往前的3号柜台是陶柱家的,这就不用说了,他家的萝卜是一等一的。转到右边7号是陶盛泽家的芹菜,再往右12号陶林家的大白菜,最后最外面11号陶盛华的大葱,然后就可以结账了。
    楼上计划的好啊,你要是在超市开门之前说就更好了,现在菜都被抢光了才发,真是事后诸葛亮。
    看着这批草莓开始大批量成熟,陶然就和陶家兴说了一声,发布了关于摘草莓名额的预约。一共就60个名额,没有三分钟就抢完了。
    这速度倒是比陶然预想的快,还有这时候没玩手机的,有些人可能对这个名额不是太在意的。毕竟陶然除了第一批小白菜,都没有卖过其它的,大家对他的名字可能不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