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们一想到自己还有半年就毕业了,而一毕业后就不能天天吃到桃源蔬菜,就忧虑万分。每次看到初一初二的学弟学妹们,就想到他们能比自己多吃上一两年,就忍不住用嫉妒的眼神看着他们。
    这些学弟学妹也意识到了,纷纷告诉老师,老师们才发现这个问题。想办法问清楚后,这就变成了了十里八乡的笑料,不过大家都对初三学生们的想法表示赞同。要是他们的话,他们也会忍不住哀怨的。
    那现在学校里有商量出什么解决办法不?陶俊听他妈说起过,这次听三婶再重复一遍,仍然觉得有些好笑。
    这倒是没听说,不过最后肯定有办法解决的。三婶把菜捆好说道。
    两人边聊边干活,等陶俊父母过来时,都把菜收了一半了。几个人一块把所有的蔬菜分类整理好,一块运到了桃王树下。
    一群人在这里热热闹闹地计算着自己又赚了多少钱,一辆卡车开进了桃源村,车上装满了树苗。
    还没等桃源村民开始猜测,陶然就直接迎了上去,指挥着司机往他家的方向开去,只留下村民们在后面议论纷纷。
    唉,你们说陶然这买的啥树苗啊,怎么也没听他说过啊。
    我看着可是有好几种呢,不过也没认清楚是什么树苗。
    咱们在这说这么多干嘛,直接跟过去看看呗,随便还能帮陶然把树苗给种上。
    这个提议一出,众人纷纷赞同,把手里的钱收好,留一个人在这里等着偶尔过来买菜的人,全都往陶然家的方向走去。
    走到那一看,陶然正在清点树苗呢,看到他们就打了声招呼。桃山脚下确实挖了不少坑,看来陶然早就准备好了。众人都围上去辨认,这树苗可有好几种,有多有少。
    这不是胡椒和花椒吗?陶然你买这个干嘛?有人认出来了旁边的小树,就是平时做调料的胡椒和花椒。
    旁边还有小孩子非常惊讶,他们都不知道花椒和胡椒是长在树上的。听到他们孩子气的谈论,旁边的大人们都笑了起来。这些树在桃源村可没有种植,他们平时都是去远山镇买晒好的,但是他们也是知道这些东西长在树上,这是没亲眼见过。
    我这不是过年时候烧烤的时候想到了吗?调料的味道也是至关重要的,就买了这些树,准备种到山脚下。而且这个树上面都有刺,也不用担心有人往山上跑。陶然抽空回答。
    他早就想弄这些调料了,不管是烧烤、炒菜还是炖汤什么的,都能用的上。所以就买了这些树苗,用神农泉多浇灌一段时间,味道也会变得更好。
    关键是花椒和胡椒在做菜的时候味道可能有些刺鼻,但这两种树却不怎么难闻。尤其是花椒树,味道不仅不刺鼻,还有种这特殊的香味。关键是花椒叶也可以吃,对于陶然来说,这意味着全身上下都是宝啊。
    这些树也不需要精心伺候,往山脚下种上一圈,就成了天然的篱笆,防止有人往桃山上乱跑。
    怎么没买八角和孜然啊?旁边有人问了,除了花椒和胡椒,桃源村这边常见的调料就只有八角和孜然了。
    可惜八角的种植要求比较高,不太适合桃源村的环境,远山附近都没有卖树苗的,陶然也就没买。
    至于孜然,陶然本来是要买的,可是他在神农系统商店里刷新到了这个商品,他就直接买了下来。孜然是草本植物,一年就长出来了,从种子开始种也不用着急。
    陶然就直接解释说,八角不适合在这边种,也买不到合适的树苗。孜然买的是种子,到时候开一片地撒上就行了。
    这是桑树啊,陶然是想吃桑葚了吧。有人看到了另外一批树苗,仔细辨认后认出是桑树。
    我记得几年前还有几棵呢,小孩都爬树上去摘,弄得身上全都是黑的,我记得那群孩子里还有陶然呢。陶然也记得,他当时还把衣服给勾烂了,也是因为摘桑葚而学会了爬树。
    哪是几年前啊,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就是陶盛宁房子那地,后来不是为了盖房子把树砍了嘛。掰着手指头算算,一晃都过去那么久了。
    那是我记错了,年龄大了记性不好。
    陶然在旁边听着他们说话,他买的这些桑树苗不是光用来吃桑葚,还准备用来养蚕,不过现在还没做成就不准备说出来。况且就算养不了蚕,这桑叶也是能吃的。
    一大群人吵吵闹闹也没闲着,都帮忙把坑挖了,现在这泥土松软度正好,挖起来不怎么费力。
    然后又把树苗种了进去,就连小孩子们也凑热闹帮忙浇水,大家都笑着说提前过了一回植树节。
    等全部种好后,一大片的胡椒和花椒树围着桃山,像是保护神农庙的卫士,还是带刺的那种。
    种完了树,桃源村的村民们都要回家了,陶盛文和田玉霞连忙把准备好的草莓当作谢礼送给了他们。村里人一块帮忙一般是请吃饭作为感谢,但今天帮忙的人太多了,只能给他们自家的美味草莓聊表心意。
    村民们拿着草莓竹篮,心里很是舒坦,要不是大家都愿意来帮忙呢,这为人处世找不出不好的地方。
    等所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留下来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有事要说。
    第50章
    陶然邀请他们进门, 一共就两个人,就是上次开大会说要办鱼塘的陶越和要种蘑菇的陶盛刚。
    让他们坐下后, 田玉霞就端来了茶水和水果,刚帮他们家干了活,让他们先休息休息, 有什么事等会再谈。
    陶越先喝了口水,就迫不及待地开口了:陶然, 你竟然买了桑树。我可是准备弄个鱼塘, 你说我要不要在鱼塘边也种上桑树,弄成以前书上说的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在初中课本是就有,陶越这人学习不太好,但对于吃的还是比较敏感,当时老师说这样可以钓鱼,他一下子就感兴趣了。只是时间过去太久忘记了,今天陶然这桑树苗一运过来,陶越就想起了这件事, 心里有了些想法就找上门了。
    桑基鱼塘?什么意思啊?陶盛刚是和陶盛文一辈的,那时候就读了个小学, 对桑基鱼塘这四个字是全然的陌生。
    陶然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他讲了, 陶越在旁边听着又意思到了一个问题:我好像听谁说过桑树还分成果树和养蚕树,陶然你这买的这批都是果树吧。
    不是,其实桑树本来就能既结桑葚,又能用桑叶养蚕,只不过后来有些人专门把桑树往结果和养蚕这两个方面培养。我买的这些桑树不是专门结果的品种, 也不是专门养蚕的品种,是既能够结果,也能够养蚕。陶然解释道。
    现在被培育的桑树,有些是长出来的桑葚又多又甜,但是桑叶小不适合养蚕,有些是桑叶大但是结果少。陶然买的是没有经过培育的普通品种,他对神农泉有信心,觉得这批树苗肯定能兼顾结果和养蚕。
    听到陶然的回答,陶越考虑了一下,支支吾吾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陶然,我听你这意思是准备养蚕啊?
    这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陶然直接点头承认了。陶越接着说道:我也不准备种桑树了,鱼塘就够我费心思了。我就是想着你要不要在我家那鱼塘边也种上桑树。
    你这鱼塘还没建呢,就想着占便宜了。听到他提出这话,陶盛刚不高兴了。
    陶越被说地涨红了脸,连忙解释道:我没想占便宜,这桑树种池塘边我平时帮忙照看着,到时候我还能用塘泥给桑树施肥。以后陶然要是养蚕,那些可以用做鱼饵料的蚕沙、蚕蛹我都花钱买。
    那你这么说,还是我占你便宜了。陶然笑着说。
    陶越挠挠头:我那池塘边总不能光秃秃的吧,可是我估计建了鱼塘买了鱼苗,手里就没有多少钱了,所以就想着让陶然在鱼塘边种上桑树。
    他这一解释,大家都清楚了,不过陶盛刚还批评了他几句,没钱村里人都可以借,但是话要说清楚。
    陶然也说要是想种的话,可以给他卖树苗的联系方式,陶越最后有些不好意思地同意了。他今天过来就是因为看到了陶然买的桑树苗,至于鱼塘,他早就选好了地方,就准备开工了。
    看他确实没有什么要说的了,陶盛刚才开口,他来就是为了种蘑菇的事情。
    说到这,他就先叹了口气。他以前在村子里种过香菇,可是香菇在远山这边买的价钱不高,而且干这活实在是太累,所以他养了两年就放弃了,收益还不如出去打工呢。
    现在因为神农泉,桃源村所有的植物都焕发了生机,陶盛刚又想尝试一下种植香菇。他对这工作熟悉,也很喜欢香菇的味道,小鸡炖蘑菇可是桃源村里常见的一道菜。
    听着陶盛刚在那里述说,陶然还有些疑惑,都下定决心了怎么还这么忧愁。
    在旁边听着一直不出声的陶盛文开口了:有什么好担心的,以前你种蘑菇虽然没赚太多钱,但是也没赔钱啊。现在咱们村有了神农泉,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你个大男子还不过春梅呢。
    总算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陶盛刚因为以前的那一次失败而有些胆怯,所以虽然决定好了要再种蘑菇,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慰。现在陶然在桃源村的名声不是一般的高,他就过来想听听陶然的建议。
    陶然觉得盛刚叔这个性格可不像他的名字,那就能因为一次失败而畏首畏尾呢,而且上次也不能说是失败。
    陶然想了想,他也觉得种蘑菇完全可行,就把自己的心里想法说了出来。他还给陶盛刚推荐了一下现在市场上的常见蘑菇,除了他以前种过的香菇,还有金针菇、平菇、杏鲍菇以及种植难度稍高的白玉菇。
    这么多品种的蘑菇,陶盛刚还真没有考虑这么多。他连忙表示要回家去想想,再好好查查资料,找人问问,说完就告辞了。
    陶盛文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对陶然感叹了一声:你盛刚叔性子好,但就是有些不够坚韧,比你春梅婶差远了。
    嘶刚说完这句话,陶盛文就感觉腰上一疼,就知道大事不好了,连忙对着陶然义正言辞地说道,当然了,要真比起来,全村的人都比不过你妈。
    说完后,陶盛文才扭过去向田玉霞讨饶。陶然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过父亲的话没错,盛刚叔这性子比春梅婶差远了。
    过年那几天,春梅婶的娘家人过来了,听到她打算在山上养鸡,连表示不赞同。这在山上养鸡还得承包山,每年光承包费就要不是钱,成本太高了。
    春梅婶直接怼过去了,当初我要在村里养鸡的时候你们就不看好,我要是当初听了就没有现在这日子了。春梅婶直接扯着嗓子把他们给说了一顿,附近的桃源村民都听见了,全都说春梅婶性子烈。
    她可不仅是性子烈,行动能力也强。正月十五刚过,她就选好了要承包的一个小山。就在那座小山上好好规划,打算尽快建出足够的鸡舍来,这天气很快就要变暖,就能养鸡了。
    不只是春梅婶忙,桃源村的其他村民们也很忙。
    春节刚过完,看着大家都从春节回到平常的平淡生活,村长就把修整房子提了日程,还专门给村民们提了几句,要他们有什么意见尽快提。
    桃源村里的房子都不是太好,基本都是好几年前盖的了。那时候房子的质量也不是太好,以前没钱大家也就凑合这住了。
    就是有些村民挣到了钱,也都在远山镇买了房子,桃源村的房子也都不住人。所以要把房子进行修整,大家都愿意。当村长再次提出这事时,大家都热火朝天地讨论开了。
    我家这房子住了这么多年,要拆了还真是有点舍不得。桃王树下,大家坐在一块闲聊。
    谁让你拆了,村长都说了那叫改建。
    改建改建,到时候肯定和现在不一样喽。
    那你就不改了?就你家那房子,都多少年前盖的了,现在一下雨你那屋子就有好几个地方漏水,更别说还有老鼠了。
    我就是有些舍不得罢了,我可不像你那么狠心。
    要盖新房子了我高兴,就成了狠心了。我还想盖新房子的时候把门口的地整整,那边的下水管道老是坏。
    唉,我也准备把门口的地再弄高点,一下雨老是形成水洼。
    虽然有些舍不得的情绪,但很快就被要盖新房子的喜悦给压下了,大家都在期待未来的新房子。
    大家各有各的想法,想要的房子类型也都不一样。就连小孩子都知道父母最近在谈论什么事了,还指着电视里公主住的城堡,要求把新房子盖成那个样子。
    最后村长还不容易选出了大家都能接受的房子,那就是青砖红瓦,和桃山上的神农庙遥相辉映。等到春天,桃源村的众多桃树一开花,整个村子在桃花的映衬下更加美丽。
    这个样式的房子得到了所有桃源村民们的赞同。青砖红瓦,那是古代大户人家才能建的房子,更何况还是和神农庙同款呢。
    样式确定好了,可每个房屋的设计都还不一样呢。这事村长找了陶然,陶然想了想也就直接揽下来了。
    他直接联系上了母校Z大设计学院的师弟师妹们,直接把这单子委托给了他们,然后负责把桃源村民们的各个需求传递给他们。
    大部分是听了村里的建议,想开个客栈,所以房间要多,最好是三层,地方要大。还有不喜欢外人住自己家里的,就不准备开客栈了,但是开个小超市还是可以的。还有的觉得自己做饭的手艺好,就直接打算开个农家乐,专门做饭的,那厨房一定要好好设计。
    每家有每家的想法,有些一家人想法还不能同意,陶然就让那些学弟学妹每人负责一家。。这件事陶然还和设计学院的老师联系上了,那些老师就直接把这个工作定成了一个作业,这是这是一个有着丰厚报酬的作业。
    所以这些学生就更尽力了,这不仅是完成作业,更重要的事有钱啊。当然了,他们每个人的实力也都不一样,陶然也是根据他们平时接单子的价格提出的报酬,而村民们则是看这些学生的设计风格是否喜欢,付出的报酬是否能够接受,而选择给他们设计屋子的设计师。
    桃源村村民的话题又变成了,自己新房子的设计划到哪了,院子里还需不需要填什么东西。整个月桃源村都是热热闹闹,而陶然则是十分繁忙。
    就是为了感谢村民们帮他们种树,陶然就成为了村民与设计师之间的桥梁,可事情实在是太多,没办法,陶然又从村里拉来了好几个壮丁才休息一会。
    桃源村如此大的动作,南田村也听说了一点,还有人专门跑去田外公家打听。毕竟桃源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而且因为陶然的帮忙,南田村的日子也好了起来,所以他们也想跟上桃源村的步伐。
    这事田二舅知道,因为陶然给他透露过几句。但是现在看其他人都不知道的表现,田二舅也装做什么事情都不知道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