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人的思想很不一样,他们认为亲人死后会在天上看着自己, 死去的亲人并不希望他们为自己难过,更不希望影响活着亲人的生活,因此这里根本不存在孝期这个说法,顶多也就是穿的衣服素净些。
    这样一看就只有吃食被克扣的说法能解释通。
    家父正是乔江宿。乔植不卑不亢的回答。
    皇帝看着底下站着的人,眼神微微放空, 他问:为什么穿这一件衣服进宫?
    乔植犹豫了几秒并没有说话。
    你想清楚了再说。皇帝什么人没见过,乔植犹豫的表情怎么可能被他错过。
    家中没有合适的衣服穿,为了不御前失仪只能翻出父亲少年时穿过的衣服。乔植并没有添油加醋将自己的处境说出来,而是将这件事情一笔带过。
    他站在殿下腰板挺得笔直,目光丝毫没有染上不平之色,整个人如同璞玉一般干净。
    皇帝不是傻子,他也能猜到乔植在失去双亲后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当时他只故得上伤心乔植父亲因为自己死了的事情,完全忘记了还有乔植这样一个人存在。
    倒是苦了这个孩子了。
    皇帝沉默了一会,叹了口气对沅池卿说:太子,既然你挑了他当伴读,那就好好对他,千万别再糟践人了。
    这话间接验证有关太子不好相处的猜测。
    父皇放心,我怎么会那样做呢。沅池卿笑得又软又甜,旁人半点也不能看出上个伴读是被他糟践着推下水的。
    乔植现在宫里住着,家里那边朕会派人过去一趟。皇帝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偏向乔植,能在宫里住下的外臣可不多,这种殊荣很少能有人得到。
    乔植知道乔家长房那些人怕是得吃点苦头了。
    向皇帝这样护短的人怎么可能允许股肱之臣死后没多久唯一的儿子就被人欺负。
    之前常青说的话得到了证实,长房的人在皇帝想起来乔植这个人的时候好日子就注定到了头。
    去乔家报信的太监是皇帝身边亲自调|教出来的人,最是懂得怎么吓人。
    长房的人被吓得揣揣不安,而常青听到消息后可以说是高兴得很。
    这种大仇得报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乔植本来以为最好的结果就是皇帝让人帮忙敲打长房,却不料对方竟然下旨将他破格封为郡王,并且允许他住在宫里。
    之前许诺的伴读自然也做不得数,但小太子不知道吃错什么药偏让乔植当自己伴读。
    这事是皇帝之前答应下来的,但他没想到乔家那么乱,更没想过自己会动了将乔植封为郡王的心。
    不过细想也不算奇怪。
    当初皇帝就像原主父亲许诺过王爷的位置,只不过最终并没有实现,但现在将这个赏赐到他儿子身上也算兑现了承诺。
    了解事情缘由后乔植主动向皇帝表示自己愿意当伴读。
    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让皇帝着实高兴了好一阵,这事也就顺着沅池卿的心意定下了。
    常青破例允许进宫跟在乔植身边伺候着,难得过上了安生日子。
    乔植在宫里过的倒也自在,宫中妃嫔很少,他住的地方离沅池卿很近,方便每天一道去上学。
    这些都偏离了原剧情。
    在乔植得到的原剧情资料当中沅池卿对原主一直都是只带着玩弄的心思,一直到自己地位受到威胁举目无亲的时候才想起被自己逗得春心萌动的原主,借此为机会将原主拉近皇室的斗争里。
    原主为了帮沅池卿甚至去麻烦早就脱离朝廷之事安度晚年的外祖父。
    而在原主帮他得到想要的一切后却得个不得善终的结局。
    沅池卿怕他做出功高盖主的事情,却也不想像原主这样淡泊名利的人从来都没将这些放在心里。他只是看不过去沅池卿举目无亲,看不过去一直受庇佑的小太子在帝后出事后深陷龙潭虎穴。
    可他的努力在对方眼里从来不值一提。
    一杯毒酒,兔死狗烹。
    可在乔植过来后一开始剧情就产生了不小的变故,本来对原主没放在心上的沅池卿貌似将他当成了什么稀罕玩意儿,天天都要过来粘着他陪自己玩。
    好在当今皇帝子嗣不多且很偏爱这个儿子,否则对方这样肯定会惹来不少诟病。
    乔植,今日教习师傅家中有事请了一天假,要不咱们出宫玩玩吧?沅池卿这话完全就是借口,即便当日授课的夫子有事来不了,也会有旁人顶上。
    乔植才刚起来没多久。
    风风火火跑进来的沅池卿哪里故得上现在是什么时候,见到乔植就拉着他不松开。
    身后小跑着跟过来的宫人都气喘吁吁的。
    见他不回答沅池卿直接拉着他的衣袖往外走。
    乔植刚刚接到系统的消息,说是在皇帝御驾亲征后对小太子威胁最大的藩王会在今天回京。
    这藩王封地就在边关地区临近城池,这次回来表面上说是汇报事情,实际上就是和外敌狼狈为奸想要趁乱夺得皇位。
    虽然皇帝早早立下太子,但只要皇帝本人意外身亡,那在他羽翼下一直没见过什么大风大浪的小太子对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威胁。
    这个算盘打得很好,从原剧情来看对方也确实成功了大半,前期沅池卿深陷困境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甚至连皇后的死也和那藩王有不小的关系。
    乔植知道他们今天不可能出宫,不出意外的话来传信的宫人很快就会找过来。
    太子殿下慢点,当心摔到。被拉着走到门栏边的时候乔植开口提醒了他一句。
    啰嗦,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声音里满是嫌弃。
    话是这样说的,但沅池卿的速度却肉眼可见的慢了下来。
    如乔植所料,去东宫传话的宫人在得知太子在乔植这边的时候用最快的速度赶了过来。
    沅池卿刚拉着乔植走出正门,迎面撞见了匆匆跑过来的宫人。
    太子殿下,陛下让您过去一趟。那宫人眼睛一亮,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刚过来就能碰见沅池卿。
    乔植知道宫人来是为了什么,但沅池卿半点都不知道,他瞪了宫人一眼,说:有没有点眼力见,如果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就说没找到我。
    听着话这个理由沅池卿可不像用过一次。
    皇帝有多宠爱这个儿子他们又不是不知道,但今天这件事情不一样。
    那宫人立马解释道:是安王今日回京,陛下找您过去也是因为这件事。
    安王是当今皇帝嫡亲弟弟,也是唯一一个藩王,皇帝对这个弟弟很是信任,从来没想过对方会在背后捅他一刀。
    之前安王一直在外极少会回来,这次皇帝叫沅池卿过去也是为了提前教育一下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儿子,省得到时候再闹出什么事情。
    行吧,我知道了。沅池卿只能跟着宫人去见皇帝。
    距离上次见到安王回京还是三年前,当初沅池卿正是调皮的时候,在他恶作剧的时候做出了让安王当众丢脸的事情。这次皇帝特意将他叫去,肯定是为了让他安生点。
    第42章 忠心耿耿的伴读三
    乔植再次见到沅池卿是在为安王举办的宴会上。
    当时沅池卿独自坐在位置上生闷气。
    肯定是皇帝跟沅池卿说了什么让他不高兴的事情, 否则对方肯定不会这样情绪外露。
    身为一国储君这种做法很不明智。
    即便不喜欢一个人,沅池卿也不该这样直接表现出自己的喜恶。
    臣这次回来是有要事向皇上禀报。那个安王不仅长着一副不怎么讨喜的阴柔模样,就连周身气质看着也颇为阴沉。
    众人刚一落座就听到他这句话, 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有什么事情等宴会结束再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这一路风尘仆仆的,先吃个饱饭。皇帝知道安王回来肯定是有事情,但吃顿饭的工夫他还是能等得起的。
    然而安王却没有坐下, 而是行了个礼说:这不是小事情,等说完再吃饭也不迟。
    说完他就将边境遭遇战乱的事情说了出来。
    边境地区有战争是常态,但这次和普通战争不一样, 由三个小国家组成的联盟军兵临城下,边境那边抵挡的也很吃力。
    臣一接到信就快马加鞭赶来京城,这件事陛下一定要重视啊。安王的声音听起来那叫一个为国担忧,完全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好臣子形象。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剧情, 乔植都要被他这真挚诚恳的态度唬住。
    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个阴谋,半年后皇帝会在对方的撮合下御驾亲征,从而导致朝中无主的局势。担心这一点, 皇帝临走前特意嘱咐暂时在京城中住下的安王多多辅助太子处理政务。
    什么叫引狼入室?这就叫引狼入室。
    乔植不动声色的看了沅池卿一眼, 果不其然看到对方那张黑透的脸。
    别看沅池卿表面上对什么都不在意, 整个人看上去玩世不恭,无所事事, 可他的心思极为敏感细腻。
    他从小就不喜欢这个一向会装模做样的皇叔。
    安王放心,这件事朕不会放着不管,明日早朝你将详细情况写成折子递上来。吩咐完正是后皇帝声音缓和下来,说:好不容易才回来一次,多住一段时间。
    皇帝对这个唯一的同胞弟弟向来都很关心, 若不是当初先帝早早将安王封去边关附近的封地,当初还是太子的皇帝还想过在富庶的地方给对方划个地方当封地。
    先帝有多看不上这个嫡次子,现在的皇帝就有多亲近他。
    或许他也能看出这个弟弟有野心,但他都下意识的忽视了,因为皇室出来的人不可能没用一点野心。
    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越是能明白这个道理,皇帝一直在自欺欺人,他不想去猜测同胞弟弟心里在想什么。
    也是这种心态导致了他最终惨淡结局以及沅池卿多疑的性格变化。
    多谢皇兄。安王立即道谢。
    宴会散后沅池卿就气呼呼地拉着乔植离开。
    太子殿下怎么这么生气?乔植想让沅池卿明白表情这种东西得控制好,否则会出很多乱子。毕竟等剧情到了乔植就得去找原主外祖父寻求帮助,到时候连续几年时间他都得在关外战场磨练,宫里这边的事情只能靠沅池卿独自撑着。
    沅池卿没有多想,立刻向乔植细数起自己讨厌安王的原因。
    你说这人讨不讨厌。末了还不忘征询乔植的认同。
    乔植点点头,说:虽然太子殿下说得很对,但是被有心人发现后肯定会惹来不少麻烦。
    我只跟你说了这些话,别人看见了还能按着我的头承认不成?沅池卿脸上的笑瞬间消失。
    只需一眼别人就能知道这位爷不高兴了。
    不等乔植将其中利害关系说出来沅池卿就饶过他离开了这个地方。
    整整三天沅池卿都没再跑到乔植身边粘着。
    少爷,这几日怎么不见太子殿下过来?常青颇为惊奇的看着独自离开的乔植。
    前两天常青还能忍住好奇,但第三天他没忍住问出口。
    常青不比其他小厮,他自小陪着原主长大,之后在原主最难度过的那段日子也一直不离不弃的跟着,所以问出这句话也没让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乔植也没在意这个,小太子性格有多难测谁都知道,这也是半公开的事情了。
    没事,就是小孩子在闹小脾气。剧情留给沅池卿闹小脾气的机会也不多了,乔植也不介意在现在纵容着对方点。
    常青刚想说您也是小孩,就看到乔植往门外走,他瞬间想起现在离上课时间没有多久,也就没打趣乔植。
    沅池卿脾气来的快走的也快,这才三天不到的时间又跟乔植恢复之前的亲近,甚至更加粘在一起。
    太子殿下现在不生气了?在沅池卿恢复每日早早来找他的习惯后,第一天乔植就玩笑似的问。
    我从来都没有生过气。沅池卿满是嫌弃的说,那是小孩才会做的事。
    他将自己做过的事推得干干净净。
    说完这句话沅池卿上上下下看了乔植好几眼,然后说:我看你也不傻,为什么总说些我不爱听的话?
    说着还气呼呼的伸出手去戳乔植的腰。
    刚刚他还说生气是小孩才做的事,现在却在做小孩才会做的事情。
    那我向你道歉,开心点好不好?做为一个合格的卑微暗恋者,你得无条件包容对方的一切,并且就算你没错也得主动认错。
    叮咚,好感度加30,当前好感度30%,请宿主再接再厉。
    事实证明乔植将这点做的很好。
    马上就快迟到了,你是想连累我跟着被太傅责罚吗?沅池卿转过身没好气地说,但比起之前声音要缓和不少。
    乔植没拆穿他话里的迟到,实际上离太傅规定的时间还有很长一段。
    他只是好脾气的笑笑,跟着沅池卿一起往前走。
    边关局势越来越复杂,一封接一封奏折往上递,已经有人提出让皇帝御驾亲征的提议了。
    这个提议刚提出就遭到所有人的否定。
    虽然皇帝御驾亲征确实能大涨士气,可也太不安全了,一国之君的安全怎么能受到一点威胁呢?
    当朝皇帝能力虽然不算差但也觉得称不上出众,在和平年代当个守成之君确实绰绰有余。
    如果不是安王在这里面挑事情,单凭前几代君王留下的资本就足够皇帝顺利治理好国家,可偏偏有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在外勾结敌军意图叛乱。
    却也不想想自己有没有与虎谋皮的资格和能力。
    这段时间沅池卿也变了很多,这一点在表情控制上表现得格外明显。
    自从上次沅池卿耍小脾气被皇帝责备一番后就再没有闹出什么事情,整个人看着也沉稳了不少。
    说起来沅池卿被责怪一事上也和安王脱不了干系,安王在皇帝面前不着痕迹地告了沅池卿一状,将自己伪造成无辜受害者的角色。
    虽然安王说的隐晦,但总结起来就是他每次一进宫就得看太子殿下摆脸色,如果没人欢迎的话他还不如老老实实回去,省得在这里碍眼。
    安王是被皇帝邀请才在京城住下,皇帝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一腔火气无处发泄,巧在沅池卿撞到了木仓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