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梦一双大眼睛转啊转,但很显然脑子并没有在转,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暂时姑且相信了谢介的话,点点头,又一次抵不过周公的召唤,沉沉的睡了过去。
    吩咐女使照顾好梦梦之后,谢介就转身回了自己的院子,在路上对莺娘小声吩咐:“彻查梦梦和念儿身边的人!”
    梦梦和念儿从行宫出来的时候,谢介生怕他们不习惯,把他们在宫里熟悉的身边人尽数都带了出来,如今看来,这不是一个多么好的决定。
    对于小女孩谢介是比较细心的,对于另外两个小子谢介就没那么温柔了,直接弄起来,挨个给扒了外衣,强行洗漱,然后就盖上被子,大家团团睡在了一起。
    梦中,再一次被表哥“惊吓”,问他什么时间和房朝辞成婚,若晚一点,他说不定能够回来参加。
    醒来后,谢介一头的黑线。
    旁边念儿已经醒来有一阵子了,却一直乖乖巧巧的坐在一边自己玩自己的,并没有吵到谢介半分。见谢介终于醒了,就笑眯眯的凑了上来,这位太子殿下是真的一点太子殿下的架子都没有的。
    “小叔~”
    “嗯,亲亲。”谢介故意逗孩子。
    念儿只是想了想,然后就真的凑了过来,给了谢介一个香香。
    亲的谢介反而不好意思了。
    顾观在一旁已经拿着书悄悄早读半天了,评价了一句:“幼稚。”
    然后,就被谢介拉入“战场”,也亲了个痛快。
    二爷在一旁上蹿下跳,很是着急。飞练尾巴一甩,把二爷圈在了怀里,安抚它的躁动不安。
    与此同时,大长公主也私下找来房朝辞,和他说了一下有关于天石的事情。
    “我没有告诉豚儿那是你的石头,因为我希望你自己去和他说。不管是送他,还是怎样,都要你来和他说清楚。知道吗?”大长公主提点道。
    “臣知道了。”
    你知道个p!大长公主无奈长叹,自我感觉真的是为了自家儿子和“儿媳妇”这些小年轻操碎了心,只能干脆把话说明白:“这次再搞不定,我就真的不管你们了,懂?”
    房朝辞一脸震惊的抬头看向大长公主,虽然他以前就知道大长公主算是默认了他和谢介的关系,但他没想到大长公主真的可以把话挑明到这种程度,而且还会暗中相助。
    大长公主不耐烦的挑眉:“懂?”
    “是!臣一定竭尽全力!”
    大长公主嗤笑一声,对此并不是很相信,不论房朝辞现在说的多好听,一旦对上她儿子,准歇菜。真该让他上辈子的那些政敌都瞧瞧,他私下里这没出息的样子。
    等走到正道上之后,大长公主就板着脸,对着房朝辞冷哼一声,执起手中的马鞭:“房家小儿,不知所谓!”
    大长公主身边跟着的都是她仔细筛选过无数回的身边人,自当年战乐背叛她之后,就让她形成了这样的小心习惯。倒也不用担心有什么消息会走漏。大家也会很配合大长公主,人前人后,对待房朝辞总是两副面孔。
    房朝辞苦笑一声,但还是做到了礼貌周全。
    待大长公主离开,后面就有朝臣走了上来,安慰房朝辞:“帝姬殿下就是这样的脾气,只是为难你几句,没有坏心的。”
    房朝辞这一刻简直戏精附体:“我知道,殿下是世子的亲娘,我不可能对她不敬。只是我昨日与世子再次因为朝堂之事发生争执,不巧被殿下听了去。”
    自佛语梦境出现后,邵系一派内部就变成了两方,一方坚持不支持太后,一方则以房朝辞为代表松了口风。
    于是,紧接着就有了本来对房朝辞多有青眼的大长公主,恼了房朝辞的传言。
    如今谢介入宫,带走太子与公主,与房朝辞发生矛盾也在情理之中。
    那边再三思量,压低声音对房朝辞发来了一个私下的邀请。就那人所说,都是些支持太后的人,私下里聚一聚,不谈国事,只谈风月。
    房朝辞笑着答允了下来,终于,上钩了啊。
    ……
    当天,来自契国的消息终于传回。契国皇帝身死的消息最终还是没有瞒住,王城内乱,自称怀孕的北夏公主,不同意让燕王继位,打开城门迎狼子野心的蛮人直接入城,砍杀了无数朝臣。
    燕王目前的行踪不明,只能知道他留在王城的人与北夏公主和蛮人发生了激烈冲突,直接就打了起来,流血冲突不断升级。
    不只契国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大启也受到了影响。太学士子喊出了不希望朝廷内斗的口号,大长公主也好,太后也罢,只希望能够尽快达成一致。
    第90章 第九十份产业:
    太学生的站出,不说压死什么的最后一根稻草吧,至少是把本来混乱的局势逼到了不表态不行的地步。你不表态,就是你不顾大局,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乱拳打死了老师傅。
    纵观历史,很多大事发生之前,总有学生组团参合其中,并且大多都是以非暴力不合作的形式出现。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多多少少总会有,特别是在大启这种“不以言获罪”的风气下,很容易就能形成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不过,几百太学生突然站出来呼吁朝廷停止内斗,说这背后没有人当推手,傻子都不会信。
    但朝廷有头有脸的大佬,还是会为此很苦恼,因为哪怕他们知道有推手,也只能认下这事,并给予口头上的“高度重视”。毕竟他们都是在天子面前的“不以言获罪”的获利者,当其他人也拿这招来对付他们的时候,他们再憋屈也只能忍着。
    一通连消带打之后,台面已经十分明显了——聂太后登基是大势所趋。
    只有三个人适合皇位,神宗、太子以及聂太后。而神宗摆明了是不想干的那个,还在力推聂太后。
    最后一天神宗是直接在朝堂上就这样说了的。
    “朕觉得太学生们说的很对,无休止的争论只会让朝廷分裂,闹得像契国那样。还是说,让大启变成契国那样,才是诸位卿家真正想要看到的吗?”
    如果说以前大家还觉得神宗已经是比较放飞自我的状态,那么今天他们才会明白,以前的神宗根本没有发挥他最好的状态。在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么样一个情况的状态下,他依旧可以不紧不慢的说完他想说的,彻底耍赖到底。就是这样充满着明明很有槽点,但你就是吐不出来的神奇感。
    “如果不想,那就早点听朕的,让朕退位。太子又太过年幼,自然该由聂太后登基,暂管朝政。”
    神宗就差直说大白话:太子只有三岁,哪怕最后坚持让太子登基,也还是聂太后监国。
    大启有着最完善的倾向于虚君实相的政治套路,但也就只是“倾向于”而已,当皇帝想要说了算的时候,他总有办法说了算,其实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换一个听话的宰执。三岁的太子做不到,不代表聂太后做不到。
    与其让聂太后在后面继续折腾,给这个国家增加波折与苦难,不如一开始就如了她的愿,早还天下一个安定的朝堂。
    反正神宗的逻辑就是这样的,并且试图说服大家都相信他的逻辑,因为只有这一条里可以走了。
    不走,就是想让国家乱,那你就是不安好心。
    这话流氓到让人无话可说。
    唯一有立场可以打击神宗,能够站出来说话的大长公主,摆出一副正要说话的样子。
    结果,没等她开口,邵相颤颤巍巍的站出来,上书请辞了。
    举朝哗然,这是怎么一个操作?
    邵执中给出的明面上的理由是太学生闹事,是他这个当宰执的没有做好,所以他引咎辞职。暗中的理由嘛,大多数人才猜测的是,邵相最终还是不那么支持聂太后登基,但大势已去,为保大长公主,不让她失去日后钳制太后的能力,只能自爆。
    不少出入朝堂,脑子简单的都要被邵相这一手感动了。
    但真正厉害的老油条做事又怎么可能让人猜到他真正的目的呢?
    邵执中想了很多他爹对他说的话,也想了很多这些年一路走来的种种做法,他爹说的对,他本是以“行事缓”作为自己的保护衣,慢慢的却仿佛真的被这个假面带着入了戏,失去了那股冲劲儿,他已经做不来冒险的事情了。到最后也还是做不来,索性不如退让让贤,把这个位置留个更适合的人。
    而这次的请辞,也算是帮了神宗等人最后一把,让其他人看到神宗退位的决心,让大长公主继续伪装。
    朝臣们都在紧张的注视着神宗与邵执中之间的对峙,因为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点小期待,期待邵宰执的出招,只是以退为进,但凡神宗要一点点脸面,他就不可能同意邵相请辞,那么太后的事情也就要继续押后再议。
    谁承想……
    神宗他根本不要脸的好吗?虽然,咳,这话用很骄傲的语气说出来总是感觉怪怪的,可是神宗是真的被谢介影响了很多。以前神宗还会因为被人污蔑他没有做过的事情而玻璃心,如今却已经无坚不摧了。做了皇帝这些年,给神宗最深刻的一个印象,那就是皇帝才是这个天底下脸皮最厚的人。
    随便你夸我、骂我,我始终都是我,并不会被你们任何人影响,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随了你们这群人的意愿。
    看我家豚儿,多年来一如既往的做自己,最后不也做成功了吗?以前众人有多诋毁他,如今就有多想跪下去叫爸爸求墨宝。早晚有天我也会变成这样的,完全不用和你们这些人计较。神宗的心路历程就是这么神奇。哪怕他并没有彻底看清楚局势,但还是做了最合适的选择。
    既然邵执中是最大的障碍,而这个障碍又主动请辞了,那他为什么不同意呢?
    “准奏。”
    金齿玉牙,君无戏言,此话一出,尘埃落定。
    哪怕站边站输了,也并没有让人太过意外,本就不好翻盘,唯一惊愕的只有请辞的邵执中。
    但大惊之后就是大喜了。几位副相均是心头一跳,脑子瞬间灵活了起来,邵执中退位,那岂不是说他们有戏了?有机会当一把手的时候,谁又会想要当二把手呢?
    其中尤以孙参政心跳的最快,因为他是支持聂太后的。
    邵执中的离任,肯定会大大削弱反对派的嚣张气焰,聂太后也肯定很想要安排一个支持她的“自己人”上位,换言之,还会有比他更适合的人吗!
    他要时来运转了?!
    “臣有本奏。”沉寂许久的彦升在这个所有人心头震荡的关键时刻,站了出来。
    神宗一看到彦升,就头疼牙疼全身疼,因为这货每次开口,都是要参人的,但偏偏这就是他的本职工作,你还不能说他半句不是。明明平时看上去不声不响,关键时刻却总能言辞犀利、一针见血,靠着参人步步高升,都不用回首当年,就三年前,这彦升都还不是什么令人闻凤丧胆的角色,可是如今呢?
    如今在大局已定的时候彦升闹这一出,是要干什么?
    彦升没管众人看他匪夷所思的眼神,只是自顾自的说了下去,用那副四平八稳的语气开口说话的时候,几乎所有人大臣都跟着一阵头发发麻,下意识的就希望对方参的不要是自己。
    彦御史的威名,已经靠参着谢介,参出了风格,参出了水平。
    在谢介才名之盛的今天,也就只有彦升还在继续致力于和谢介过不去,连最近谢介把太子接出去住,都能被彦升参一本。
    众人长舒一口气,好的,又是老主题,太棒了,放心了。
    说起来,谢介能被彦升参这么多年,依旧屹立不倒,也算是他的能力了。甚至可以这么说,谢介与彦升之间的名气,算的上是互相成全了彼此的那种。
    哪怕他们看上去是不死不休的对头,可从获利的角度来说,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百年来的官场怪现象很多,倒也不缺这一件。
    但是,谁也没想到,彦升这会参谢介,只是像例行公事一样,说完拉倒,根本没打算在谢介的事情上多做纠缠,他集火的是……
    房朝辞之前参加的宴会。
    就是那个支持聂太后的人私下的小聚会。到也不是所有人都被参了,对太后一事发表过支持言论的人,都是榜上有名。
    这个操作就让人很看不懂了,在太后即将登基的时候,他站出来打了支持太后的人。生怕自己不会被太后记恨上吗?
    不过,很快的,众人就反应过来,彦升这么搞,也有可能是在走耿直路线。就是哪怕支持太后,他也会有一说一,甚至暗暗怼了一下房朝辞。
    因为房朝辞也参加了宴会,可是却没有被彦升点出来。
    这不是说彦升和房朝辞关系好,反而更像是想把房朝辞凸显出来,在所有人下水的时候,房朝辞的清清白白,更容易让人反感。
    朝堂上的一群人精都快猜房朝辞和彦升的立场猜到心力交瘁,曾经他们以为房朝辞是大长公主的人,毕竟房朝辞与谢介交好是全大启都知道的事情。那么与房朝辞互相竞争的彦升,就必然应该是站在聂太后这边的。
    可是如今的结果是,房朝辞是支持聂太后,彦升反而被他们都参了一个遍。这真真假假,让人真的很难分辨清楚。
    不过,大家基本还是在努力捋顺思路后了,有了自己的新想法。大长公主无话可说,被邵执中保了,以求他日再战;房朝辞与彦升,其实一明一暗都在支持聂太后,只是又在互相较劲,未来的党争肯定也会很精彩。虽然彦升貌似较劲的苗条抛的有点早了,但是,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说不定今天的举动有什么伏笔。
    朝堂上的炸弹,一个接着一个。
    谢介这边也接到了一个,房朝辞的娘不见了。
    谢二郎和谢小四都没有走到茶树城,就得到了房夫人被接走的消息,未免意外,他们一个继续前往茶树城进行二次确认,一个从陆路返回江左,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谢介。
    “怎么会不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