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江左路,不较中原有几程?*
    这诗的意思很赤裸了,不过一句,朝廷偏安江左,什么时候能够想起来,江左只是行在,真正的首都雍畿还在等着我们打回去?!
    发生这件事的时候,大长公主和神宗他们还没从泰山回来。
    谢介作为监国的宗室,被迫不得不重视起了这首诗。这诗和林生的那首的区别就在于,神宗可以给林生一个官,买他闭嘴,而这种题壁诗的作者到底是谁谁也不知道,朝廷连人都找不到。但出现这种讽刺今政的言论,是必须要重视的,特别是在如今局势十分敏感的当下,很容易发酵成更严重的事情。
    朝臣那边也觉得这种舆论十分棘手,给了好几个解决方案,不是尊重宗室的意见,而是他们也不知道哪种处理方式更好,怕担责任。
    谢介拿着诗,皱着眉,沉吟片刻,最终才提问:“地经是什么?”
    朝臣:“……”本以为他能发表什么高见的朝臣,内心十分绝望。
    当然,后来这件事还是被朝臣们齐心合力给勉强想办法解决了,至少朝廷表达了一个他们绝对不会偏居江左的态度,希望大家能够再给朝廷一些时间。
    房朝辞在那次之后,就亲自带着谢介去了龙山渡口,看看什么叫地经,以及小贩们是怎么靠这个做生意的。并且,在那一趟实地感受中,房朝辞还趁机给谢介夹带私货的讲了不少民生,和一方父母官的为官之道。
    “你告诉我这个干什么?”谢介诧异万分,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去哪里当父母官的,想都不要想。
    房朝辞也没指望过谢介会走这种从基层做起的套路,所以他说:“方便你管理这些父母官和他们的上司,你现在不是在监国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谢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总觉得房朝辞这话说的有点道理,又很没有道理,一时间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但这种偶尔出行的教学方式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因为那一天的教学效果实在是太棒了,谢介开心了一整天,还记住了很多他其实根本没想要记住的东西。
    房朝辞当下就在内心里把各个官署衙门列为了谢介以后的参观目标,大启提刑官什么的更是要二刷三刷!
    这天他们俩一起出门,就是进行这种教学的。
    但是他们并没有去任何官署,或者名胜古迹,而是驾车去了与南高峰遥遥相对的北高峰山下。
    北高峰山上有名寺,名曰景德灵隐,是江南禅宗的五山之一。与南高峰的天宁万寿那种隔三差五开庙会的人间烟火不同,景德灵隐要更加超然世外一些。无数的文人骚客都在景德灵隐留下了珍贵的墨宝,近的有谢介他爹谢鹤和曾在江左做官的苏大才子,远的就更多了,白居易、宋之问、陆羽、贾岛都为这座古寺写过诗。
    但今天谢介一行人的目的地,却并不是北高峰上的景德灵隐,而是开在山下的莫寻书院。
    也就是谢介他爹所拜的名师陈老开的那个大江南北都颇有名气的私人书院。如今更多的人都喜欢直接称这座书院为江左书院,因为它确实足以当得起整个江左最引以为傲的地标性建筑了。
    但书院本身还是有原名的——莫寻。
    就是不要寻找的意思,没什么特别的深意。
    从这个名字里,足以看出陈老这个人性格中比较跳脱促狭的一面,与他的大家身份很不搭,又隐隐能感觉到一份自由洒脱。
    恰好,陈老又终身没有出仕,很是引人遐想。
    陈老出生前朝,在大启安享晚年,却始终不曾做官。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陈老不说,也不爱让别人问。可总有人要臆测,什么心念前朝、一仆不侍二主啦,还有就是什么隐士高洁,淡泊名利。
    但不管是好的臆测还是坏的,只要敢当着陈老的面说,肯定都会被他毫不客气的怼回去。
    说他是因为生在前朝才坚持不做本朝官的,都会被他用“你脑子是不是不好,我在前朝也拒绝了官位”来回应。
    至于说他是不屑于汲汲营营的污浊官场,老爷子就会和对方论一论他教出了多少投身于这样的官场的学生。谢鹤就是最著名的代表,不仅做官,还是裙带关系的尚了公主的官。但又人因此而否定谢鹤的能力吗?没有!真正有能力的人,总会发光闪耀。
    陈老也没掩饰过自己的功利,因为他不觉得功利有什么,人这一辈子,图名图利图金银,总要喜欢点什么,只要获取手段不是损人利己,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甚至,对于陈老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表现的无欲无求的人。陈老不否认这个世界存在真正无欲无求的伟大圣人,可他也不得不说现存于世的大部分都是伪圣,他们不是无欲无求,只是所求甚大,并且阴暗到没有办法讲出来。
    特别是有些稍微有了点名气的人,无独有偶的总要改走一个逼格路线,不管那适不适合他,以及他是不是真心实意的要走。
    不用怀疑,陈老最后这种人指代的就是他在学术上的对家李老,对方是抱拙书院的山长。明明就是个财迷,还非要表现的视功名利禄如粪土;家中娇妻美妾、莺燕三千,还要指责别人不守妇道;最重要的是,他还特意学陈老,不入官场,只求学问,但说的好像谁不知道他是个官迷似的。这样的自相矛盾,让陈老很是看不起。
    当然,李老也是看不起陈老的,觉得陈老自以为是、冥顽不灵,毛病一大堆。
    两位老爷子互不相让的斗了一辈子,却最终谁也没能奈何的了谁。也算是一桩人人都知道,却人人都在假装不知道的文界趣谈了。
    莫寻书院谢介来过很多次,因为陈老一家吃住都在这里。谢介每次来看师公,都要被莫寻书院浓郁的学习气氛熏陶一遍,偶尔还有被迫跟着老爷子去“旁听”一二之乎者也,可惜他的内心里不想读书的意志很是坚定,始终没有被动摇过半分。
    “咱们来书院做什么?”谢介在车上不解的问房朝辞。
    今天房朝辞没问谢介想去哪里,而是直接帮他做了决定。
    房朝辞先下马车,然后自然而然的无视了四生子给谢介准备的脚蹬,朝谢介伸过去了手,把谢介几乎是半抱着的扶了下来:“来帮殿下完成一个任务。”
    “我娘?”谢介心想着,看来房朝辞真正效忠的人还是他娘。
    “是的,帝姬殿下回家后吩咐了我一件事,事情不算棘手,可大概只有您能办成,希望您能够帮帮啊。”房朝辞的声音里就像藏着电流,带起一阵暧昧的酥麻。
    谢介的耳朵变得通红,可是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管,因为他的脚已经软了:“真、真是没办法啊,就勉强帮你一下好了,了。”
    “恩,世子最厉害了。”
    谢介看着房朝辞面如冠玉的侧脸,在内心中开始有四个加粗变红的大字滚动播出:美!色!误!国!
    陈山长今天没课,本来正精神奕奕的背着手到处溜达,身后还跟了一串尾巴,和谢介的出行排场有的一拼。这不是因为陈老也和谢介一样喜欢过这种前呼后拥、没有半点个人隐私的生活,而是因为之前陈老独自一人出门的时候不慎摔过,就是房家雅集他没能出现的那次,后来哪怕他再怎么发火生气,他的家里人都不可能同意他再一个人到处走了。陈老没辙,只能同意,然后自欺欺人的假装身后什么都没有。
    今天老爷子正溜的高兴,就看到谢介来了!
    老爷子自然更高兴了,只不过都在内心里,面子上还是非要绷着长辈的劲儿,等着谢介一行人走上前来,他还非要侧过脸,斜着眼,老小孩似的问:“你来书院干什么?又不和我读书。”
    “我来看您啊。”谢介根本不怕陈老,仿佛一眼就能看破对方色厉内荏的伪装。
    但实际上,谢介看不破,他只是本能的觉得陈老并没有真的生过他的气,顶多是别扭了一点,就和他娘一样。唉,全家也就本世子性格开朗活泼了。
    房朝辞对这一说法没有办法苟同。
    “肯定又是被你娘说了吧?”陈老的消息很灵通,可以说是时刻关注着朝廷动向、政治风云,成功做到了虽然他不在朝,但他无数的眼睛还在朝上。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大长公主和神宗回来的消息时,陈老却绝对不是其中之一,“我早就跟你说了,你来和我做学问,你娘肯定不会再说你。”
    “我宁可被我娘说。”谢介继承了他娘不那么爱学习的一面,也继承了他爹武力渣的一面,四舍五入就是一个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废物点心。他自己对此还很满足,标准的老闻家的知足者常乐。
    也不知道谢介到底是怎么长的,才能长成这样。
    陈老也不恼谢介的态度,下次见面的时候,他还是会锲而不舍的旧事重提。
    最后,大家一起进了有地龙的屋中,陈老毕竟年纪大了,早早的就点起了火驱寒。
    因为有了谢介在,陈老终于找到了理由理直气壮的遣散了他身后那一串粽子,只留下谢介和房朝辞陪他闲话家常。不过,没等一会儿,当确定那些人真的都离开之后,老爷子就开开心心的带着谢介和房朝辞,再一次出门去后面的北高峰上溜达了。
    走的是小路,鲜少有人烟,但道路也十分崎岖,唯一的优点是山上空气新鲜,泽气山岚,再想想山上的名寺,这里仿佛一下子就也跟着变得充满了佛性,人间仙境、梵音渺渺。
    谢介把房朝辞再一次郑重的介绍到了陈老面前:“我最好的朋友,房朝辞,您还记得吧?我最近其实有和他学一些朝堂的事情。”
    陈老对房朝辞的观感也很好,可惜,再好那也是别人的学生了。
    “欸?”谢介一愣,他怎么不知道房朝辞拜过谁?房朝辞的老师肯定有很多,但正式的那种师父可从未传出过风声。
    “家师比较低调。”房朝辞这样对谢介道。
    “低调?是怕说你走后门吧?”陈老撇撇嘴。
    “到底是谁啊?”谢介简直要好奇死了。
    “我上次带着他去见的谁?”陈老没有直接回答谢介,而是拐着弯的问他,启发他自己去想。和房朝辞教谢介的手段有异曲同工之妙。
    “邵老国公啊。”谢介回答,说完他自己就愣住了,虽然他知道谢介和邵老国公那边有关系,却也只是因为房朝辞的关系是邵宰执,可是,如今劳陈老亲自说的,肯定不可能是身为后辈的邵宰执了,也就说……
    谢介不可思议的看向房朝辞,这个真的是厉害了。大家以为的考场老师,原来只是师兄!房朝辞到底是怎么和邵老国公搭上的线?!
    怪不得不爱往外说呢,房朝辞作为那一届的状元,说了就真的太打眼了。
    没能给陈老介绍一个可以满足他毕生所愿的学生,这让谢介有点小失望,房朝辞在一边适当插话:“眼下不就有一个很好的人选吗?”
    “谁?”谢介还没反应过来。
    “你的表弟顾观啊。”介绍顾观入读莫寻书院,就是这次房朝辞的任务了。大长公主和谢介一样,从来不会亏待自己人。不说顾家帮她圆了顾安这么大的谎,只看在谢鹤的面子上,大长公主就肯定会把顾观的求学之路打点妥当。
    甚至也许顾家本身就有这个意思,才会让儿子一来江左就直奔大长公主的府邸。
    “哦哦,对!”谢介开始积极的和陈老推销起了他的小表弟。表弟聪明又早熟,懂事还爱读书,反正就是和他截然不同。最主要的是,表弟和他有点像,也就是和谢鹤有点像。陈老一直想再培养出一个谢鹤,谢介无法帮他圆梦,这不是又来了一个顾观嘛。
    顾观想拜名师,名师想要个一点就透的徒弟来完成理想,简直是互惠互利啊。
    陈老其实是听过顾观的名声的,这孩子真的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神童,至少在江南一带是很有名的。对方出身山阴顾家和谢鹤族甥的身份,也抬高了别人对他的期待。但是……也是因为他山阴顾家的身份,让陈老有些犹豫。
    陈老想培养个白衣卿相,而不是世家阀门。从小起点就比别人高的世家子,根本显不出他老人家的水平!
    “没关系啊,我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人选。”谢介笑的眼神更亮了,顾观不行,不还有个顾安嘛。
    “都姓顾,有什么区别?”陈老诧异。
    “他只是挂着顾姓而已。”谢介不敢透露太多真相给陈老知道,因为他相信陈老能够猜到,并且明白该怎么假装他不知道。
    这也算是他老人家的一个日常娱乐了,高智商的娱乐。
    “以后会恢复身份?”
    “若我们打回雍畿。”谢介是觉得不该让英雄真的隐姓埋名一辈子的,有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很崇高,可是以谢介爱高调的性格来看,做了那么一件惊天动地、恩泽天下的大事,不嘚瑟一把,简直反人类好吗?
    他是英雄,他值得英雄的一切,名声、荣誉、夸赞,一个都不能少!哪怕如今为了安全着想不便透露,未来也还是应该让真相大白于天下的。
    无名英雄固然伟大,可如果让谢介选,他还是想要当一个轰轰烈烈、天下皆知的大英雄。
    “我要先看看他的资质。”陈老矜持道,他好歹也是很有名的大家,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收徒?
    “那必须的啊,等顾安身体好点了,我就让他们兄弟俩一起来考试。”
    “……买一送一?”陈老挑眉的看着谢介,别以为他没听出来他话里的小心意。
    “一只羊是养,两只羊也一样嘛。”毕竟是自己的小表弟,谢介又很喜欢顾观那孩子,肯定要变着花样的给他推荐。
    “那你也一起来。”陈老也不是吃素的。
    “我肯定考不好啊。”谢介立刻变成了愁眉苦脸。
    “反正我就这个条件,你看着办吧。”陈老面上严肃,心中早已经乐开了花。他的弟子名额其实是没那么珍贵的,毕竟他干的就是教书育人的行当,桃李满天下,听过他一节课的都敢说和陈老学过做学问。真正让人趋之若鹜的是陈老的弟子圈,当然,亲传弟子还是很珍贵的,陈老一辈子也没承认过几个,而承认的几个不是谢鹤那样的,就是南子我这样的。
    陈老心里的小算盘打的飞起,若两个顾姓孩子真是可塑之才,他可要择其一收个亲传弟子,若都不行……那就当个普通弟子嘛。谁都不会有损失,能利用的都还是利用上了。
    至于谢介,不管他脑子如何,陈老都是一定要收成亲传弟子的,哪怕不成器,那也是他陈茂行的不成器的亲传弟子!
    父死子继,也是一段佳话。
    ……
    很快的,张尚书做过的种种恶行就被揭露了出来。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张尚书就已经开始了在两属地的边境走私活动。把大启严厉禁止运到邻国的铜钱都换了出去。更多的东西也随之一点点浮出了水面,好比张尚书还干过用大启的消息换蛮人的消息,来为自己的升官增加筹码的事情。
    简直、简直……
    大长公主啪的一下写满了信息的纸拍在了桌子上,幸好她选择了早早的收拾这个蛀虫!大长公主看着一张张证据,有些齿冷。
    但这还是不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朝上竟然还有家丑不可外扬的说法,希望能够秘密处决了张尚书了事,绝对不能把这些公开。当然只有一部分人是心怀叵测才这么说的,还有一些人则是担心传出去被下面的官员模仿。毕竟在张尚书之前,大家也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
    大长公主冷笑,不等群臣逼着她做出什么让步,那边契国的燕王已经发来了抗议。针对张尚书的,他是一心爱慕镇国大长公主没错,可并没有逼迫下嫁公主的意思,驰援公主也是出于契国皇帝的命令,他一心为国,这般诬陷他只是为了儿女私情,若大启不给一个令他满意的交待,他是不会善摆甘休的!
    大长公主扫了一眼群臣:“都看我做什么?我可没和这个契国的黄毛小子私下有任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