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远处不清楚还是不清楚,丝毫没有改变,这就叫谢六百思不得其解。
    谢六想将元老爷那个千里眼拆开瞧瞧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但元老爷肯定不会同意,至于宁亲王手里的,则是想都不想了,老爷子他根本就惹不起。
    于是只能将退而求其次,打听到上次帮锦绣打磨镜片的匠人,想问问锦绣上次让他打磨的是多大的,什么样儿的镜片,自己照猫画虎也得弄一个出来。
    结果匠人嘴紧得很,根本不开口,被他缠的烦了,就梗着脖子来一句:“这不符合规矩!”
    将谢六噎的不行。
    刚好这时候,终于无意间在元老爷处涨了见识,心痒难耐的冯程二人发现了千里眼的妙用,来找谢六合作。
    结果三个臭皮匠凑在一起面面相觑,听了谢六的遭遇,完全想不出什么有用的办法。
    谢六本来看在二人还算有用的份儿上,才没有计较两人之前对自己的爱搭不理,现在见两人完全指望不上,终于将嘲讽技能开到满点。
    “有些人不是说不要不务正业,钻营这些小道吗?怎么现在要和我同流合污了呢?”
    “还有些人啊,不是说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千里眼望远镜,叫我不要痴心妄想吗?怎么,现在坐在这里,是自己也发癔症了不成?”
    不爱听谢六像个娘们儿一样叽叽歪歪,两人对视一眼,果断起身,冯舒年冷哼一声:“你办不到,不代表我们也办不到。
    你在锦绣面前没有说服力,不代表我们二人也没有!”
    程远青补充道:“我们可是和锦绣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兄弟,不就是一个千里眼吗?等着看吧!”
    谢六被两人气的鼻子都歪了,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总觉得每一根飞扬的头发丝儿都对他充满了嘲讽。
    “哼,我等着!”
    冯程二人嘴上说的肯定,但其实心里并没有数,尤其是两人亲眼在元老爷那里见识过千里眼的神奇之处后,就更加明白那东西的珍贵。
    但锦绣面对这两人,还真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一个二个都来找他哭诉,尤其是衙门的冯大人和赵大人,不知从哪里听到了风声,话里话外都是想见识一下千里眼。
    锦绣头疼的很,不知道元老爷在外面怎样卖力的宣传,效果这般惊人,竟然短短时间内,让这么多人找上门。
    事实上,这事儿还真冤枉元老爷了,老爷子谨慎的很,虽然带着东西在大街上显摆了一回,但并未告知任何人这东西的妙用,只自个儿偷着乐呢。
    追根究底,这事儿还是一向稳重的魏老爷子给捅出去的,老爷子和宁亲王二人为了千里眼的归属权,不知道吵了多少架,谁都说服不了谁,最终只能无奈的约定,一人一天。
    魏老爷子好不容易拿到手,自然是要出去体验一下,待在府里能干什么?四四方方的院墙挡着,最真实的自然之景完全没得看。
    老爷子兴致勃勃的出去,结果在半路遇上熟悉的商人多说了几句,一时得意,不注意将千里眼的妙用给漏了出去。
    商人不依不饶,追着多问了几句,然后获得了短暂的使用千里眼的权利。
    这一看可不得了,商人顿时惊为天人,回头就将此事宣扬的人尽皆知,外面都在传,魏老爷子在木雕之后,又有了新的研究方向,这次竟然弄出千里眼,当真能瞬间看清千里之外的景致。
    魏老爷子自然不知事情的发展会这般,当时只叮嘱商人:“千万不可在旁人跟前提起,这件事我只告诉你一人。”
    众所周知,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这般说的时候,这件事就注定要被所有人知晓。
    于是,商人也不例外的,将这件事激动又兴奋的告诉他关系要好的一位朋友,同时嘱咐:“你可千万别告诉旁人,这件事我只告诉你一人。”
    一传十,十传百,不出三天,事情就在外面传扬开了。
    外人不知情,真以为千里眼是魏老爷子造出来的,但冯大人他们有自己的门路,自然知道东西出自锦绣之手。
    于是就舔着脸找到锦绣,想见识见识。
    锦绣一瞧这人数,实在无法,想了下,干脆对外放出消息:想见识千里眼?行啊,不仅可以亲眼见识,还可以亲自拥有。只要在最近的差事办的好,取得前三名的,每人奖励一副千里眼。
    现在衙门的奖励机制已经初显成效,每月都有绩效考评,考评排在前面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奖金,真金白银的奖励银钱,甚至有一次,给一位从下面县城提拔上来的属官奖励了一座二进的院子,当时可是让一众官员羡慕的红了眼,同时众人办差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现在听锦绣这般说,众人心里十分火热,他们可都听人说了那千里眼的神奇,有那东西,真就跟长了千里眼似的,跟着知州大人,真是什么稀奇事都能遇到。
    不过以往都是奖励前十名,这次只奖励前三,竞争瞬间激烈起来,众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谁都想得到传说中的千里眼。
    就连谢六冯舒年几人,也不甘示弱,投入到紧张的差事中,为千里眼而奋斗,顾不上互相别苗头,放狠话。
    锦绣见状,很满意目前的效果。
    第174章 自行车   笑话
    何育是半年前从湾水镇新提拔上来的属官, 自小家中贫困,好不容易得到在州府衙门发展的机会,十分珍惜。
    不会溜须拍马那一套, 但办差谨慎小心卖力, 连续三月绩效考评都是第一。何育虽然早就习惯了这种特殊的考评方式,但他还是为此激动不已。
    因为每次到了这时候,衙门都要奖励几两月例银子,或者一些猪肉干果点心之类非常实惠的东西,让借住在亲戚家中的何育非常开心。
    何育心中有成算,觉得自己认真办差,按照知州大人出手大方的程度,半年后,他就能在州府买一间小院子, 搬出亲戚家,或许有一天, 还能将家中父母妹妹接来府城一起享福。
    毕竟现在的明安府,简直是人间天堂, 谁不想住在里面不走了呢?
    虽然已经是好几个月前的事情, 但何育每每想起, 总是心潮澎湃, 激动不已,因为那次他直接得到了一间州府二进的院子, 提前实现了大半儿的人生理想。
    打那以后,何育办差更加认真。
    何育心中激动, 面色淡定的看着手中这个黑漆漆的小铁桶,再一次感谢知州大人,感谢当初努力的自己。
    绩效考评一直稳居前三的何育, 这次成功拿到了一支传说中的千里眼,第一次用这玩意儿的何育,当时就被吓了一跳。
    同时收获了无数同僚们羡慕嫉妒的眼光。
    何育对此十分珍惜,最好的兄弟想借着使一使,何育都要叮嘱再三,生怕对方一个不下心磕着碰着。
    现在,何育拿着这东西,在城外的工地找一个高地,也不挪动,静静地站在那里观察,哪里出现问题,就让身边的人跑一趟,将负责人喊过来一顿批评。
    短短一上午功夫,何育跟前至少有二十位负责人前来报道,更让负责人冷汗直冒的是,他们之中,有人负责的区域甚至在两里之外的偏僻地方,只不过是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这种小问题,何大人站在这里也不见挪动,究竟是如何得知的?
    何育像是知道这些人想法似的,挥舞着手中的千里眼,尽量最最淡定的态度,说出最装逼的话:“知道本官手里的是什么吗?
    知州大人特意请人做的千里眼?千里眼的意思不用本官多解释了吧?往后皮都给本官紧着些,别以为本官不在跟前,差事就能糊弄。
    今天是第一次,再有下次,被本官抓住,定严惩不贷!”
    几人战战兢兢的应下了。
    何育对这个效果非常满意,挥手让人散了。不出一日,几乎东西南三个方位工地上的人都知道了,现在大人们手中有千里眼,谁在远处偷懒,大人们躲在屋子里取暖,都能看的一清二楚,十分之可怖。
    偷奸耍滑之人骤减,效率上升了不少,也是锦绣没想到的效果。
    知州府里,宁亲王乐呵呵的对锦绣道:“隔壁定王府已经着手动工,刚才传来的消息,定王需要在京城完婚,婚后带着妻子一起前往封地,前后大约还需要半年时间,仔细一算,工期还是有些赶。
    不过这事有工部的人负责,咱们不必太过上心。为师找你来,是需要提醒你,定王大婚,别忘了让人送贺礼过去。
    虽然你送到京城的贺礼,大概率还是要被他带回明安府,但该有的礼数不能少,你别为了图省事,和谢六那混账似的,真不打算送到京城过明路,直接让人抬到隔壁定王府。”
    锦绣摸摸鼻子没说话,他能说,他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吗?不过既然老师特意提出来了,事情肯定不能这么做。
    锦绣回头就烦恼上了,他本身和定王关系就好,加上两人的亲戚关系,以及将来利益相关,定王成亲,总要送一份拿得出手的礼物才好。
    但目前来说,好像除了金银财宝,珍玩玉器,古董字画,还真没什么好送的。
    锦绣这么想着出了老爷子院子,一路行至书房,恰巧下人来报,说是南边儿送来的书信到了。
    一般家里把出绣和楚舟还有时丹阳那边送来的书信,统统称之为南边儿送来的,算日子刚好到了南边儿商队返回的时日,一般情况下,两边都会给锦绣捎家信,有事说事,没事唠嗑儿,也是几人能常年维持感情的关键因素。
    锦绣不紧不慢的处理完公务,慢悠悠打开时丹阳的来信,读着读着脸上的神色隐隐有些兴奋,朝门外喊来小厮一问:“时老爷让人送来的东西呢?”
    小厮恭敬的回答:“好几个密封的大陶罐,来人说要阴凉存放,已经让人搬进暂时存放货物的仓库里阴着了。”
    锦绣当即起身:“走,带本官去瞧瞧。”
    到了跟前,锦绣更加确定这东西是橡胶无疑了,拜托的事情总算有了结果,锦绣心下十分满意,之前给定王成亲礼物的事,也有了眉目,想想橡胶的妙用,结合定王的性子,锦绣第一个想到了自行车。
    自行车的技术上没什么难点,就是原材料不好找,一个橡胶轮胎就让锦绣生出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
    至于车链子,当下虽无法量产,但匠人可以按照要求精心打造,锦绣从来不小看这时代匠人的水平和精神,简直和当下贫瘠的生活环境成反比,让人无法理解。
    有了橡胶,锦绣将完整的制作自行车的工艺整理成册,分三部分交给底下的匠人,等各自完成后,进行拼装即可。
    匠人们虽摸不着头脑,但摸不着头脑的事情他们替知州大人做了不是一两回,时日一久,早就学会不问不说闷头做事,反正东西做出来,大人从来不会亏待他们就是了。
    链条和车身还算简单,都是匠人们熟悉的领域,做的东西虽然陌生,但也能很快上手摸出规律。
    但橡胶轮胎着实不好弄,虽然锦绣给了方子,也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一直等到半月后,锦绣才接到橡胶那边的传话,说是东西成了。
    当锦绣带着两个小厮,在院子里将自行车拼装而成的时候,满意的拍了身上沾染的不存在的灰尘,将衣摆拎起来塞进腰带,在小厮和周围好奇看过来的下人们惊讶的目光中,长腿一跨,就骑在自行车上。
    脚踩着脚蹬,自行车就在众人惊恐的目光中缓缓移动起来。
    一开始锦绣手生,掌握的不好,自行车骑的摇摇晃晃,但他很快就掌握了平衡,不仅骑的顺溜,还能随意的来一个漂亮的摆尾,简单的炫技对他来说毫无难度。
    但众人显然更看重的不是炫技,而是这个奇奇怪怪的铁疙瘩,竟然不吃草,不喝水,甚至不会叫唤两声,不是活的生物,竟然就能载着人自由奔跑,简直是神迹。
    他们看向锦绣的眼神,已经不是简单地敬重了,而是带着几丝看神的眼神,敬畏有加,就是他们此刻内心的真实写照。
    院子里无声无息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甚至不知何时,连宁亲王和魏老爷子都惊动了。
    老爷子看了好一会儿,终于摸出些门道,将锦绣喊停,表示自己想上手试试。
    这要是别的老爷子这么一大把年纪还想搞些高难度动作,一不小心就是断胳膊断腿的后果,锦绣自然是担心不会同意。
    但到了老爷子这里,想想他惊人的伸手,至今身在天下高手排行榜前列几十年不动摇的能力,锦绣二话不说,将车子的使用权交给老爷子。
    老爷子学着锦绣的样子抬腿跨上去,先稍微踮着脚一只脚踩在脚踏板上,一只脚撑地,感受一下座椅:“舒适度不成,这什么木头的硌人不说,还显不出来咱们的身份,回头让人换成皮子的,前些日子不是有人送来了好些狐狸皮吗?
    就用那个,光滑又暖和,也能衬得起这玩意儿的稀奇。”
    锦绣点头,目前这个木头座椅确实不是锦绣想要的效果,之前只顾着整体效果,忘了这一茬,刚才在上面一时手痒表演了一番炫技后,锦绣也隐约感觉到臀部的不舒服,早就想换了。
    因为乖巧答应:“回头就让人换。”
    老爷子满意的点头,非常聪明的一只脚试探性的开始踩动脚踏,另一只腿虚虚的撑在地上,缓缓前进。
    感受到链条带动的这股力量,老爷子眉头不明显的跳动,随意就放心大胆的用两只脚踩着脚蹬缓缓前进。
    一开始也是歪歪扭扭的,但等他彻底适应了这种感觉,上手非常快的,前后只用了不到一炷香时间,就能学着锦绣的样子,摆几个炫酷的造型。
    魏老爷子看的眼热不已,冲出来拦在老爷子前面:“停!快下来,让我试试!”
    老爷子本想嘲讽两句,随即不知想到了什么,心情很好的下车,将车小心翼翼,落落大方的交到魏老爷子手里。
    嘴上状似好心道:“哎,这东西可不好把握,里面的门道多着呢,你可千万小心,被摔着了!”
    老爷子不说这话还好,一说出口,魏老爷子是说什么都不能接受被宁亲王给看扁的事实,当即就风风火火的表示:“这有何难,且看我的!”
    这一看,果真闹出不少笑话,虽然有锦绣和宁亲王这两身手绝佳的在旁护法,自行车也不是那么好掌握的,老爷子年纪大了,身体不如年轻人灵活,费了老大劲儿,还是无法独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