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师父在锦绣耳边小声解释:“缘儿是大师兄唯一的胞妹,本名姜良缘,十分聪慧活泼可爱,也不知道你这小子怎的运气如此好,真是便宜你小子了!”
    锦绣直接翻个白眼儿:“楚师父,您知道您这会儿说这话的时候,心都偏到胳肢窝去了吗?
    您倒是站在我的立场上想一想啊!姜大将军的胞妹,这身份给皇子当正妃都绰绰有余,为何要便宜我一个寂寂无名的穷小子?
    天上掉馅儿饼,都有可能将人脑袋给砸扁呢!何况这无缘无故的好处!”
    楚师父嘿嘿一笑:“这不是机遇与危机并存吗?你这一关若是过了,岂不是一步登天?”
    锦绣反驳:“若不过呢?我这脑袋还属于我吗?您让我安安生生过几十年小日子不好吗?”
    楚师父笑的像个老狐狸似的,悄悄对锦绣道:“别担心,我给你想了个办法,保你抱得美人归还能平安无事,又攀上姜大将军这门好亲事!”
    锦绣想问什么办法,但楚师父却像是锯嘴的葫芦似的,突然什么都不肯说,问的急了,慢吞吞蹦出一句:“时机未到。”
    锦绣听得一愣一愣的,感觉拳头非常痒,想揍人。
    心里不断默念:
    我是斯文人!
    我要以理服人!
    我要以德服人!
    默念好几遍,才放下用拳头摆事实讲道理的可怕想法,一路闷着头跟着淡漠寡言的姜大将军往里走。
    大将军府占地面积非常大,走了半柱香时间才行至一处装饰典雅的客厅。
    客厅里坐着三人,一男一女上了年纪,保养得宜,看起来五十岁上下,气质雍容。还有个穿粉色衣衫的少女,带着面巾,坐在两人旁边,三人正低声交谈什么。
    看到锦绣一行人进去,停止了谈话内容。
    锦绣就听姜良松对上首的两人行礼:“父亲,母亲,人我带来了!”
    转而又对少女道:“缘儿,不是说好了嘛?你怎的在这里?”
    夫人温声对姜良松道:“松儿,这是你妹妹的人生大事,她想见见让你们都喜欢的人是什么样,就随了她的愿吧!”
    锦绣心说,你们当着我的面讨论这个真的合适吗?也不知道是这一家人心大,还是根本就没将他放在心上,行事倒是坦荡的很。
    面上锦绣和楚师父一同给上首的两人行礼,姜夫人笑盈盈道:“好孩子,快起来。”
    说着就伸手握住锦绣的手,轻轻在锦绣手背上拍了两下:“是我们姜家行事不周,让你担惊受怕了!我这个儿子是什么性子当娘的在清楚不过了,简直是又臭又硬,认定的事谁的话都不听,让人又爱又恨!
    这一路肯定没少让你受委屈,老太太我在这儿给你赔罪了!”
    人家老夫人都这般说了,锦绣只能大度的把人原谅啊,说到底,还是姜良松做的事没有触及锦绣的底线,锦绣都能一笑而过而已。
    老太太拉着锦绣坐下,开门见山道:“想来事情你已经知道了,我家就缘儿这一个女儿,不想让女儿嫁入皇家,参与到争斗中去,只想她安安生生的过一辈子小日子。
    为了避开下月的宫中选秀,想借着榜下捉婿这个名头,给缘儿定下一桩婚事,孩子,你是我们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
    锦绣好奇:“除了楚师父和大将军,我在京中认识的人应该与你们毫无交集。”所以到底要如何千挑万选?
    姜夫人柔柔一笑,看向楚师父与姜良松二人:“你们还未将先生他老人家的意思告知这孩子吧?”
    姜良松点头:“没有。”
    楚师父解释道:“师父的脾气想来您也是知道的,他老人家想让这孩子主动提出来,结果一直没等到那一天。”
    姜夫人好笑不已,轻声对锦绣道:“还记得德宁府府学的山长吗?”
    锦绣点头:“自然。”
    姜夫人柔柔道:“其实他老人家是我家良松与子玉的授业恩师,先头是跟着他老人家读书的,但两人武学天赋出众,因而后来这么多年来,一直跟着先生习武。”
    锦绣先是一惊,后又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这样下来的话,之前种种就能解释的通了。
    姜夫人轻描淡写道:“他老人家除了是德宁府府学的山长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今上的亲叔叔,宁亲王,谢清风。”
    锦绣又是一惊,但惊讶过后,也没有不可置信的感觉,理所应当的接受了这个设定,觉得一切还挺有道理,若不是身份贵重之人,姜家这样的家族,也不可能让自家顶门立户的儿子跟着人家去学习。
    但锦绣只有一个疑问:“您说的这一切,与我有何关系?”
    甚至跟今天大家要面对的问题有何关系?
    姜夫人笑盈盈道:“其实,我们家选择你,也要为你考虑全面的,我家缘儿这身份现在十分敏感,一般人家不敢娶,想娶的又都是心思不正的,所以短时间内想找个合适的人非常不容易。
    说来还是子玉这孩子提醒了我!”
    锦绣露出一个疑惑的表情。
    姜夫人解释道:“宁亲王他老人家当年也是一代大儒,在京城赫赫有名,无数人家想将孩子送给他老人家教养,可惜这十几年间为了给门派的武学找个继承人,一直飘在外面不肯回来!
    幸而他老人家遇到了你,并且对你十分欣赏,若是你能拜入他老人家门下,与我家良松成为师兄弟,这件事就迎刃而解,对你没有丝毫不好的影响。”
    锦绣过滤掉姜夫人说的其他信息,只抓住一个重点:“老爷子还想让我跟着他习武?且不说我心里只有读书,不想习武,已经拒绝过老爷子好几次了。
    就说我今年已经十六,早错过了最佳的习武时间,还能将一个门派的功法发扬光大吗?”
    这老爷子还想收他为徒,到底图个什么?
    楚师父不自在的干咳一声,缓缓解释道:“这事也怨我!说来也是缘分,当年为了让你对一身的力气收放自如,我教你吐息练气的方法就是我们门派的入门功法。
    包括后来教你的许多功法,都是我们门派的不传之秘。
    当初是我见你天赋极佳,没忍住教了你那么多,后来回过神已经晚了,于是想让你拜入我师门!这样也不算是我违背了师门规矩。
    没想到你一直不松口,还在德宁府的府学与我师父他老人家遇上了,我怕师父发现这件事后打断我的腿,因此那段时间,经常在外面避祸。”
    这一段楚师父说的十分唏嘘,他也是不容易啊!
    但锦绣现在脑子中只剩下一个念头,这个问题他一定要当场问出来,如果老爷子能亲口回答就更好了。
    锦绣觉得,这件事对他来说,也到了进一步荣华富贵,退一步回家种地的地步,于是他听见自己的声音轻声道:“那老爷子他是想让我拜师,跟着他读书,还是跟着他习武?”
    这……
    众人一时陷入了沉默。
    只有不明所以的姜夫人不解道:“这有何讲究吗?”
    锦绣点头:“当然!我不爱习武,只想读书,并不想拜个武学上的师父!”
    姜夫人一时也陷入十分为难的境地。
    宁亲王这些年在外奔波,就是想找个武学上的传人,这件事在京城上了年纪的人那里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这位老爷子为了武学传承,早就放弃了教书育人。
    想收哪个方面的徒弟一目了然。
    在众人陷入沉默中时,锦绣幽幽道:“况且老爷子为了传承武学收的徒弟,拜师后肯定要一心跟着先生习武,大半精力放在习武上,其他方面还能有什么建树?那我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书考科举,图个什么?”
    又是一个非常扎心的问题,问的众人哑口无言。
    第79章 拒绝   玉佩平安符
    说实话, 锦绣觉得这事姜家人有些病急乱投医了,不知为何看中了他,但既没有问过他的意见, 也没有问过谢山长的想法, 就急匆匆的半路将他带过来,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在锦绣看来,如果老爷子愿意收他做学生,教导他读书,他是愿意的,他可不觉得成了贡士就是读书读到尽头了,以后的路若是有个老师引导,能少很多麻烦。
    但老爷子显然是想找个继承他们门派功夫的徒弟,跟他想的可不是一回事, 锦绣是打定主意这辈子都不想再过打打杀杀的日子了,实在没意思的很。
    就在气氛陷入沉默的空当, 姜良松缓缓开口道:“其实,我与师弟自小一道长大, 自从十几年前, 师弟第一次见到你后, 信中就一直提起你, 说起来,我对你的熟悉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很多。”
    锦绣有些惊讶。
    就听姜良松继续道:“我很欣赏你, 今天的行为虽然冒昧,但我家也是不得已之举, 绝没有强迫你的意思,一切还要看你的意愿。”
    姜良松实话实话:“行今日之举的原因,一来是想给外界一个我家胞妹没有与皇家联姻的意愿信号, 二来也算是对你的保护,毕竟今天日子特殊,此举毫不突兀。若是日后特意邀请你来家里做客,反倒让外界对你徒生猜测。”
    锦绣也知道这是一件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事,但现在要抢在皇帝下旨之前,抢了他看中的儿媳人选,谁也不知道这位皇帝到底会如何做想。
    这时候反倒是一直没出声的姜良缘突然开口:“父亲,母亲,我想单独与元公子谈一谈。”
    姜良松目光落在锦绣身上,询问锦绣的意见。
    锦绣点头:“可以。”
    姜良缘起身,引着锦绣出了大厅,穿过走廊,到了一处花园,花团锦簇,欣欣向荣,看起来充满了生机。
    锦绣倒是对这个小姑娘有些好奇了,毕竟这年头,这般大胆且自主的姑娘委实不多见,且小姑娘眼神清明,神态坚定,绝对不是能随意被别人几句话就影响决定之人。
    很大程度上来说,这小姑娘,性子倒是与元老爷有些相似,因着这个原因,锦绣对眼前人更多了几分宽容。
    姜良缘也不扭捏,直言道:“我不想进宫,也不想嫁给皇帝的儿子,但我也不会让家里人勉强你,和你出来没打算说其他事,就是想将这个还给你!”
    锦绣低头一看,发现是一枚玉佩,玉质温润,一看就是好东西,关键是这东西锦绣十分眼熟,俨然就是他前几天丢失的玉佩。
    姜良缘解释道:“那日在烟袋街相遇,你离开后落在雨中,我让人捡起来的。”
    锦绣伸手接过来,不知在哪里轻轻一扭,玉佩分成两半,里面竟然是中空的,露出一枚小小的不知是何材质的符。
    姜良缘稍有惊讶,静静看着锦绣的操作。
    锦绣将符纸举在空中对着阳光瞧了一眼,收回手才道:“玉佩是我父亲特意让人专门为我打造的,里面的平安符,据说是我出生前,一位大师送的。
    那位大师当年见着我母亲的孕肚,断言肚子里的孩子将来有个锦绣前程,因而送了我母亲这枚平安符。
    这么多年我一直带在身上,那日雨后回去我就发现不见了,沿途找回去没见踪影,以为被人捡走了,没想到竟然还有回到我手中的一天。”
    锦绣心里感慨颇多,元老爷对这枚平安符的重视,堪比贾家一大家子人对贾宝玉随身佩戴的宝玉的重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时候元老爷生怕锦绣不懂事将这枚平安符弄丢了,每天晚上都要亲自检查一遍才安心,后来锦绣长大一些,表现的十分成熟稳重,元老爷又重金聘请人给锦绣打造了这枚特殊的玉佩,能将平安符放在里面随身携带。
    看起来雅致又不失大方。
    会试出场那日,无意间在雨中流失,锦绣发现后特意去找过一圈,没找到而已。
    他本人倒是没什么忌讳,但若是让元老爷等人知道了,肯定接受不了的。
    姜良缘看着锦绣小心将平安符重新放入玉佩,玉佩咔哒一声恢复原样,锦绣将玉佩收回袖中,什么都没多说。
    锦绣却心情很好,笑眯眯道:“姜小姐,很感谢你帮我寻回东西,不过有一件事我很好奇,我能看的出你对我并无其他想法,为何会同意你家人将我强行带过来呢?”
    姜良缘神色淡然,轻声道:“他们太着急了,生怕晚了一天,我随时被陛下赐婚给哪位皇子殿下,病急乱投医罢了,不让他们听到你亲口拒绝,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锦绣又问:“那没有合适的人选,你打算如何做呢?”
    姜良缘依然是那副样子,好像这个答案她已经想过了很多次一样:“既然都是忤逆陛下的意思,能做的只不过是让陛下面上有光,寻不出我们家的错处来,或者让陛下颜面尽失,从此心里记恨上我家而已。
    反正都这样了,陛下也不可能真的因为这点小事就随便抄家灭族,最多给陛下借口,让我大哥在京城多坐几年冷板凳而已,情况还能坏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