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直接掀开车帘子往外看,片刻后放下车帘子,了然道:“这是去高云山的路,爹你是想带我和阿文哥去乌兰书院!”
    周文很好奇:“何以见得?既然是去高云山的路,为何不是去万福寺或者无为观呢?”
    锦绣像看傻子似的看周文一眼,眼神示意两人身上的穿着:“烧香拜佛需要特意穿成这样?”
    周文后知后觉,发现自己问了个蠢问题,倒是一点儿羞愧感都没有。
    憨憨的笑:“宝儿你真聪明!”
    锦绣都不想和这憨憨继续说了,只转头问元老爷:“爹您是想让我和阿文哥去乌兰书院读书?可您不觉得应该提前和我们说一声,让我们有个心理准备比较好吗?”
    元老爷不在意的摆手:“你二人不是整日叫嚷着自己打遍同龄人无敌手吗?那准备与不准备又有何异?”
    周文急急解释:“姑父,我说的打遍同龄人无敌手,是指武力方面啊!不是读书啊!”
    元老爷毫无诚意道:“哦?这样吗?那可能是我听错了吧!”
    锦绣:“爹,说实话吧,您就是故意的!”
    元老爷咳嗽一声坐正身子,板着脸一本正经道:“爹怎么会是这种人呢?宝儿你误会爹了!”
    说着还露出一点儿“我很委屈但我就是不说”的表情,看的锦绣嘴角直抽。
    看的周文开始良心不安。
    元老爷很满意自己看到的场景,适时转移话题:“接下来爹简单给你们说说大概情况,免得待会儿见了先生出了差错,今天这个机会得来的可一点儿都不容易!”
    据锦绣所知加上元老爷转述,城关镇这乌兰书院,自本朝开国建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从不知名小书院发展成整个府城都赫赫有名的书院。
    一般能进书院读书的,一是天资极佳,作为天选之子被书院先生挑中,最后经过书院的层层考验,从此由书院负责此人读书期间的衣食住行读书所花费。
    第二种就是家里有钱有势,并且有盼子成龙之心的。
    这点也很好理解,毕竟这年头读书人所用的笔墨纸砚,对普通家庭来说,都算得上是奢侈品,这笔投资就像是无底洞,普通人家一年的所有收入投进去,都不带听到响儿的。
    例子就参考元老爷兄弟二人以及元老爷的爹爹辈还有爷爷辈以及太爷爷辈是如何靠读书败家,让一个殷实之家在短短几年穷困潦倒,大家就能明白。
    元老爷语重心长道:“书院现在这位山长姓姜名良柏,京城人士,今年二十又七,两年前高中探花,说起来也是年少有为!”
    周文:“哇!好厉害!”
    锦绣:“确实很厉害,但我将来会比他更厉害的!”
    元老爷没好气道:“大人说话小孩子少插嘴!”
    周文:“打扰了,姑父您继续!”
    锦绣:“爹,请您继续!”
    元老爷:“据传此人身世背景极深,有传言说,姜山长曾经在战场上立过功,年纪轻轻伤了身体,后来才弃武从文!”
    元老爷说着一脸敬佩道:“姜院长金榜题名后,传闻圣上十分看重他,想让他在京中任职,但不知是何原因,姜院长婉拒了圣上的提议,后来就在咱们乌兰书院出任山长了!”
    虽然说的语焉不详,但寥寥几句,都能听出对方不是个简单人物。
    周文双眼放光:“文武双全!我喜欢!”
    锦绣:“可以!我喜欢!”
    元老爷被两个抓不住重点的小兔崽子气的直翻白眼儿:“我说这么多,是为了让你们喜欢人山长的吗?啊!老子是让你们知道,人姜山长前些日子回京中探亲去了,今日好不容易回来,接了老子的帖子,请咱们去书院小坐!
    到时候就是你们二人好好表现的机会!拿出在家里那股不要脸的劲儿,把劲儿往山长身上使,不说让山长对你二人刮目相看,至少给人留个好印象!
    到时候老子也好舔着脸求人家答应你们入学的事不是!”
    元老爷一口气指着两人鼻子说了一大堆,然后咬牙切齿瞪着眼问:“记住了吗?”
    锦绣和周文对视一眼,乖乖回答:“记住了,爹。”
    “记住了,姑父!”
    元老爷看两人往心里去了,才勉强放下心来。
    他没说的是,他早在年前,发现自家宝儿有读书天赋时,就在筹谋这件事,不仅因为乌兰书院在府城的书院中排的上号,更是因为这任山长背后,牵扯出来的无数强大关系网。
    提前送儿子去书院,就是给儿子的将来铺路。
    但这位山长实在不是好打交道的,对方好像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感兴趣,他想了许多办法托人情送礼物,对方都没回应。
    直到这次对方从京中返回,终于接下了他的拜帖,元老爷才终于松了口气。
    这也是为何锦绣在二弟的私塾里和侄子闹出矛盾,他顺势让孩子直接回家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些元老爷是不会两个孩子的,他觉得儿子现在只要好好读书不熊就好。
    于是元老爷故作勉强状的对两人的保证点点头,端的一副“虽然孩子很熊但我只能像个老父亲一样把他原谅”的表情。
    第34章 入学   宿舍
    锦绣见到的传说中的姜山长, 是个非常清瘦俊逸的中年人,一身青衫长袍,头顶一樽暖玉发冠, 简简单单的装扮, 愣是将他的气质衬托的清贵不已。
    简单来说,既有读书人的清雅,又有大户人家常年养出来的贵气。
    但是对方的一言一行中,又惨杂着将士的干脆利落。
    比如此时,山长邀请元老爷喝茶,自己率先坐在上首,坐姿端正,后背挺直,双腿稍微分开, 一手简单搭在膝上,一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是个非常标准的军人坐姿。
    锦绣心说,怪不得有人说这位曾经上过战场, 谁见了这样的场景不这样想才奇怪呢。
    锦绣和周文规规矩矩给先生行了晚辈礼, 站在元老爷身后, 像画像上太乙真人身后的清风明月。
    两人眼观鼻鼻观心, 听元老爷和姜山长客套。
    事实上,姜山长也没给元老爷客套的机会, 元老爷似乎也知道姜山长的为人,一开口就开门见山, 直说目的。
    姜山长也不愧他干脆利落的作风,直接道:“你此来的目的我已知晓,你让人送来的两个孩子的功课我也看过, 明日辰时三刻让孩子准时来书院报道,到时自会有人安排后续事宜。”
    锦绣和周文都惊呆了,之前听元老爷说的那么严肃,本以为过程肯定不会很美好,没想到如此简单就过关了,两人都觉得有些不太真实。
    反观元老爷和姜山长,两人都是一副理应如此,理所当然的表情,淡定的一批。
    然后,就见姜山长摆着一张正气十足的脸,一本正经的对元老爷道:“别忘了答应给书院建学生宿舍的事,地我让人划好了,明天就让工匠开工吧!”
    锦绣:“!”
    周文:“!”
    锦绣:果然是肮脏的钱权交易!
    周文:文武双全还抵不过黄金万两?
    只见元老爷顶着胖乎乎的圆脸,眼睛笑的眯成一条缝儿,对山长拱手道:“这是自然,您不在的这些天,我就已经让人准备好了!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姜山长果然很满意的点点头。
    锦绣和周文两人只觉得幻灭。
    锦绣:你一文武双全,二十五岁高中探花,据说还有不可说背景的年轻山长,怎么会为了几间学生宿舍,就对万恶的铜臭妥协了呢?
    说好的清高呢?
    说好的孤傲呢?
    元老爷听了锦绣的疑问,笑呵呵的摸摸傻儿子的脑袋,十分淡定的告诉他:“因为你爹我不止给乌兰书院捐赠了几间学生宿舍,还答应山长,将旧的几十间宿舍翻新,然后在旧址的旁边加盖几十间呀!”
    锦绣顿时不觉得姜山长幻灭了,甚至开始为自家的库房心疼。
    这么多银子,将来可都是他的!
    也就是说,元老爷为了让他有书可读,有学可上,直接花掉了元家去年大半年的收入!
    周文听完同样倒吸口凉气:“姑父!要不这书我还是不去读了,让宝儿一个人去,您回头问问山长,咱家能不能少给书院建点儿宿舍?”
    元老爷听的气不打一处来,抄起桌边的鸡毛掸子,追的两个孩子在院子里上蹿下跳,鬼哭狼嚎。
    眼看两人要往院子外跑,元老爷大喝一声:“将院门给我锁上!”
    两人一看出不去了,对视一眼,非常有经验的分开逃跑。
    元老爷站在原地踟蹰了一瞬,果断选择更有可能追到的周文,要知道以锦绣这将近一年的训练,认真起来,元老爷万万不是他的对手,显然元老爷也是从这么多次的生死追逐中,摸清楚了双方之间存在的悬殊的实力差距。
    果然,不一会儿,窜上树的锦绣就听见假山背后传来周文嘶声裂肺的假哭:“呜呜呜,姑父我错了,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这次您就饶了我吧!”
    元老爷中气十足:“说!你错哪儿了!”
    周文非常老实道:“我再也不敢找借口不读书了!”
    元老爷:“哼!知道错哪儿了,还算有救!”
    周文:“可是姑父,我是真的心疼咱家的钱啊!那么多钱,我爹我爷爷我太爷爷几辈子都没存下那么多钱!只要一想起来,我就心疼啊!”
    元老爷:“小兔崽子!老子我是怎么苛待你了还是咋的?我元大富的内侄,咋就抠门成这样了?”
    锦绣心说:不,这恰恰说明,阿文哥和您简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众下人:老爷您对自己的抠门程度是有什么美妙的误解吗?
    元老爷恼羞成怒,喊来管家,指着怂叽叽的周文道:“去,带他去咱家账房瞅瞅,让这小子知道什么是城关镇首富!”
    管家刚想领命带周文下去,元老爷又改了主意:“等会儿,这小子万一看不懂账本儿,看了也白瞎,这样!你带他去咱家最近的库房瞅瞅,让他见见世面,免得这幅抠门巴拉的样子让外人看了,出门丢老爷的脸!”
    管家笑呵呵的点头道:“老爷您消消气,老奴这就带阿文少爷去长长见识!”
    回头当着元老爷的面对周文说:“老爷是不把文少爷您当外人,才如此说的,您心里别和老爷生分才好。
    想来您也知道,一般家里的库房,可是只有家主和家主极为信任的人才能出入。”
    周文鼻子一抽:“我知道的寿管家。”
    抬手主动牵住元老爷的手道:“姑父,我刚才真的不是故意气您的,您别生气了好不好?”
    元老爷受不了似的一挥手,摆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快走快走,烦都烦死了,一天天到晚没一点儿清闲时间,尽给你们收拾烂摊子了!”
    转身又抄起地上的鸡毛掸子,对着门口最大的一颗槐树喊:“元锦绣!你皮痒了是不是?还不下来是打算在树上生孩子吗?”
    周文和寿管家对视一眼,一老一小牵着手遛遛哒哒出了院子,将战场留给锦绣父子二人。
    看周文毫不客气的丢下自己走了,锦绣一拍小脑袋:“我就知道你会被我爹给收买!每次都这样!能不能有点儿骨气!”
    显然不能。
    元老爷看树上没动静,指挥下人:“去,进屋搬把椅子出来,给我放树下阴凉处,顺便端两盘点心,一壶茶水,老爷我今儿要好好和儿子谈谈心!说说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