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玉微微一笑:“市政府的所有工作,经济部和后勤部都一定会全力配合的,市长这句话说笑了。”
    罗市长被她逗得哈哈大笑:“好的,那明天我通知建筑部的人去和这位……苗青先生对接后续工作。”
    听到这句话,苗青脸上的喜色满得几乎要溢了出来。这种高兴,直到他离开了市政府,依旧没有消退分毫。
    笑着笑着,苗青的眼眶突然红了下来。
    他伸手扶着市政府门口的一根石柱子,背对着衡玉慢慢平复心情,没有让衡玉看到他的失态。
    衡玉礼貌地和他保持了距离,瞧见不远处有人在卖绿豆汤,衡玉小跑过去买了两碗。等她再回来时,苗青的情绪已经逐渐恢复平静。
    “先生,吃些东西吧,你已经奔波很长时间了。”衡玉将一碗绿豆汤递给他。
    苗青接过,与衡玉坐在了不会被烈日晒到的花坛边缘,低头吃着绿豆汤。一碗解暑的绿豆汤下肚,苗青高兴地对衡玉说:“奚副部长,你说,五六十年后,这座城市会发展成什么样?”
    衡玉心底已经有了答案,但是她没告诉苗青。她只是说:“先生你就是这座城市的总设计师,它长什么样,你的心里应该有个具体的概念。”
    他的心底……有个具体的概念吗?
    惦记了好久的大事终于圆满解决,夜晚,苗青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穿着睡衣平躺到床上,很快就陷入了熟睡,然后做了个很奇怪的美梦——
    他和衡玉小友一块儿来到了六十年后,站在一片富丽的、繁华的高楼大厦间。
    他们边往前行走,边在低声交谈。
    他声音忐忑:“你说,我们的做法到底对不对?”
    衡玉微笑:“先生,这一切就留给后人来评说吧。”
    苗青:“我真怕成为了民族的罪人。”
    衡玉:“但也可能成为历史的功臣。”
    两人步伐缓慢,从充满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走进了那片老城区。
    有一对母子迎面走来,从满是岁月气息的老城区走进这片高楼大厦。
    “刚刚我们看到的历史奇迹险些因为意外被拆除,但最终,它有幸被保留了下来。现在,我们的首都是全世界最有特色的城市。西城是大国门面,东城是泱泱历史。一日之间,穿梭千年。”年轻妈妈娓娓说道。
    “妈妈,你说的这些故事都是真的吗?”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孩子,被年轻的妈妈牵着手。他仰着头,用稚嫩的声音询问他妈妈。
    “当然都是真的,这片老城区是通过两个先辈的坚持才得到了保存。如果没有他们,今天的的我们就不能看到这样美好壮丽的奇迹。你想想,这会给我们的民族造成多么大的遗憾啊。”
    孩子一脸惊叹,笑得眼睛都弯成了月牙状:“哇,他们太厉害了。”
    妈妈摸了摸孩子的头,温声说道:“还有个词叫做伟大,这个词可比厉害还要适合他们。”
    伟大?
    所有的顾虑,所有的担忧,在这一瞬间都得到了解答。
    苗青微微一愣,随后弯唇笑了起来。
    他脚步不停,在最中间的位置与这对母子擦肩而过,走回他的泱泱古城,而这对衣着光鲜靓丽的母子,他们的身影慢慢融入了那片现代化盛世。
    有人在创建盛世,有人走在盛世里。
    第99章 与国诉情衷31
    苗青再次睁开眼时, 外面已经天光大亮。
    他懵了一下,才意识到那是场梦。
    但是——做美梦的感觉,可真好。睡意慢慢退下去, 苗青起床下楼。
    妻子正在院子里晒衣服, 瞧见他精神焕发的样子,发自心底高兴:“好久没看到你这么开心了。”
    “有吗?”苗青抬手摸了摸脸,嘴硬道,“我明明一直都这么开心。”
    妻子因为他的死鸭子嘴硬白他一眼:“都嫁给你几十年了, 你还是这么嘴硬。之前也不知道是谁大晚上翻来覆去睡不踏实。”
    苗青生怕她要翻旧账,连忙打了个哈哈, 把这个话茬揭了过去。
    妻子冷笑,也不纠缠, 说起其他事情:“我那天去逛百货大楼买了两条丝巾, 一条是给我买的, 另一条颜色鲜艳些的是给衡玉买的。这些天, 衡玉帮了你很多忙,每次过来做客时还总是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你看看是不是请衡玉过来吃顿便饭,再给她备些贵重的礼物?”
    “都听你的。”苗青对这些人际往来不太上心。
    妻子无奈摇头。
    从他们结婚起,苗青什么时候对这些事情上过心。
    他几乎全身心投入到古建筑的保护和研究中,立志为华夏民族留住历史的根基。
    到了周末,苗青请衡玉来他家吃饭。
    坐在一块儿聊天时,苗青绘声绘色地将那场梦告诉衡玉。
    “六十年后的华国完全是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样,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那对母子面色红润衣着光鲜,一看就是吃饱穿暖、生活无忧……”
    说着说着, 苗青有些难为情。他轻咳了两声,做足心理预设才开口:“衡玉,你还记得我问过你拆掉部分的城墙,会不会让我成为历史的罪人这个问题吗?在梦里我得到了答案,那对年轻的母子用了伟大来形容我们。”
    似乎是觉得自己这么说,有点儿像是在往自己的脸上贴金,苗青连忙解释道:“不是我脸皮厚,我都是在复述梦中的事情。”
    “我知道的。”衡玉唇角轻轻一弯,“而且这个评语也没错啊。我们国家的百姓,其实一直在被他们中最勇敢的那些人保护着。所有为了这个国家付出过心力的英雄,都值得敬重,百年之后,我和先生尘归尘土归土,身后虚名都已经与我们无关,但历史不会遗忘我们,国家不会遗忘我们,百姓不会遗忘我们。”
    苗青被她说得心头滚烫。
    哪怕他这一生行事,从不为名为利,但想到自己会被后人记挂,还是觉得发自心底的骄傲与自豪。
    他稍微缓了缓,压下心底的激动,继续复述他的梦境。
    越是听着梦境的细节,衡玉越是惊讶。
    她把系统提溜出来,在脑海里问它:“苗先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是说和你有关系?”
    系统忸怩:【我觉得……可能是和我有关系。不过苗青对这件事的执念很深,两相促进之下,才造成了这种奇异的现象】
    衡玉夸奖:“做得不错,以后再接再厉。”
    难得小露一手的系统十分美滋滋。
    快到吃午饭的时间时,建筑部的王部长、苏联建筑学家到了。王部长进屋,看到坐在沙发上的衡玉,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我就猜到奚副部长会在这里。”
    “王部长,你可算到了,我特意找我们谢部长打听过你的喜好,知道你喜欢抽烟喝酒,来的时候特意准备了上好的土烟和白酒。”
    在王部长被领导敲打后,他就安分了很多。而且北平改建的事情,王部长也是属于听命行事。
    现在瞧着他一脸热情洋溢的样子,衡玉自然不会再给他摆脸色,同样热情地回应他。
    “这……这多不好意思,客随主便就好。”王部长哈哈一笑。
    吃饭时,大家在一起聊着北平改建的事情。衡玉承诺会在一周内拨出第一年工程的款项,王部长那边也给出了承诺,一顿饭吃得皆大欢喜。
    待到北平从盛夏步入深秋,再从深秋进入慢慢冬夜时,北平城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改建。而担任北平改建项目总工程师的苗青,像是焕发了事业的第二春般,精神劲十足,想要在他的手中,把他梦到的北平城实践到现实里。
    仿佛只是一眨眼的时间,1953年走到了最终篇章,1954年缓缓拉开序幕。这一年里,华国遇到的高兴事实在不少,最值得载入史册的事情,是苏联领导人携苏联代表团访华。
    作为外交部副部长,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衡玉早已做了充足的准备。从苏联代表团的飞机一降落,他们所受到的一系列接待都是超高规格接待。苏联领导人与华国领导人还在红毯上握手合照,彼此都是笑容真诚而热烈。
    晚上,外交部和文化部共同准备的联欢晚会圆满举办,力保苏联代表团的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在这个过程中,衡玉也一直在与苏联代表团的人聊天,旁敲侧击,试探揣摩苏联此次的底线所在。暗地里把所有人都试探过后,衡玉退出会场,附到外交部长任书双耳边,把结论告诉任书双。
    ——苏联这一次过来,给出的诚意很可能超乎他们的想象。
    任书双端着红酒杯,闻言笑道:“你想做些什么?”
    衡玉也笑:“任叔,我没想做什么。”
    “这次和苏联的谈判,本来也是由你来做主导。领导交代你的任务全部完成之后,别的你可以自由发挥,能争取来更多的援助,那当然是更好的。”任书双轻轻一叹,给足了衡玉发挥的自由度。
    衡玉彻底放心了,卯足了劲忽悠。
    她清楚国家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因为局势发生变化,现在华国和苏联的关系亲密,不代表在未来几年、十几年后也同样紧密,所以在签订贷款合约时慎之又慎,往上面添加了许多限制条件,确保苏联不能单方面撕毁合约、提前要求华国还钱。
    如果苏联真的丝毫不顾及颜面,强硬要求撕毁合约、要求华国还钱,华国也可以拒绝赔付利息,只偿还本金。
    如果华国选择用食品和生产的货物来偿还钱款,那么所有的东西都必须按照市场价来清算……
    罗列出来的这些条条框框,看得坐在她身边喝茶的领导忍不住发笑。
    领导实在觉得有趣,抬手拍了拍衡玉的肩膀,声音慈祥而温和,一点儿也没有架子。
    “小姑娘,如果苏联真的打算撕破脸,这些合约上的条条框框是没办法约束他们的。”
    衡玉写着字的笔尖微微停顿,她侧头去看领导,伸手夺走他手上的茶杯:“领导,现在已经不早了,如果这个点还喝茶,您晚上又该睡不着了。”
    领导‘欸’了一声,有些郁闷:“我好不容易躲开了警卫员,从别人那里混来了一杯茶,这还没喝上两口呢,又被你抢走了。”
    衡玉轻轻一笑,无视领导的抱怨,回答他最开始那句话:“领导,我其实并不高估一个大国的底线……但是如果我真的什么都不做,又觉得很难过。”
    所以,哪怕知道有朝一日华国和苏联撕破脸后,苏联必然不会再对华国留情面。但是万一,万一苏联还顾忌着国际形象,愿意遵从合约上的条条框框呢?
    就算只有一丁点的可能,她也愿意去尝试。
    把她能做到的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至少问心无愧。
    听到她的话,领导轻叹了一声:“说得也是啊。”
    “……不过,如果可以的话,我是不希望我们跟苏联翻脸的。”
    衡玉很理解领导的心情。
    这些年,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扶着苏联老大哥的肩膀,蹒跚起步的。无论如何,他们都受益良多。
    很快,华国和苏联进入了正式的会谈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双方进行了真切而深入的交流,苏联领导人除了承诺给华国提供长期贷款外,还承诺会拨一大批专家来华国,帮助华国扩建一百多个工程。
    一旦这些工程落实下去,华国的现代工业立即能够奠定初步基础。
    此外,苏联领导人还邀请华国的学生们赴苏留学,学习当下最先进的知识。
    在聊到国防军备力量时,衡玉真诚询问:“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都很感兴趣,不知道苏联能不能在这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
    苏联领导人笑道:“我们苏联,愿意永远给华国提供原子能庇护。只要有苏联在,华国绝对不会受到核威胁。”
    衡玉面上微笑。
    这话说得,好像当时抗美援朝时,他们华国经历的两次核威胁是假的一样。
    而且,让别的国家保护自己,怎么会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