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红看到小女儿的手捂了捂额头,忙拉下来看,果然红了一块,伸手替她揉了揉,又问两个儿子,有没有事。
    刘春生这才回过神来,分出心来关心一下两个儿子。
    “我也撞到了头,撞到前面玻璃上,不过我不痛。”刘华笑呵呵地回道,跟没事人似的,回过头来,额头上顶了一块红印。
    “妈,我没事,”
    刘军低头看向怀里抱着的鸡蛋篮子,“不过,鸡蛋应该碰坏了几枚。”
    “你查一下坏了几枚,把碰坏的拿出来,你们吃掉。”陈春红吩咐道。
    刘艳吃惊:“吃生鸡蛋?”
    望向她妈。
    “生鸡蛋也可以吃,你以前还跟你二哥吃过。”
    刘艳听了,心里十分肯定,跟二哥一起吃生鸡蛋的,绝对绝对不是她,“我现在不吃了。”她不要吃生鸡蛋。
    话音一落,只听刘军说:“碰坏了四枚。”把四枚碰出裂痕的鸡蛋拿出来,递给前排的二弟刘华两个,递给那个司机小冯一个,剩下的一个,递到刘春生手里,“给,我不吃生鸡蛋。”
    “那我也不吃生鸡蛋。”刘华见大哥不吃,他也不想吃了,立即把两个鸡蛋,放到小舅陈国强手中。
    陈国强拿着两枚鸡蛋有些手足无措,应该说三个接了鸡蛋的大男人,此刻,都有些不知所措,气氛有瞬间窘迫,还是陈春红提醒了一下,“赶紧的,别让蛋液流出来了,浪费掉。”
    “哦,好的。”
    刘春生掰开蛋壳把蛋液吞了。
    司机小冯忙扭转过头去,二话不说,把手里的鸡蛋吃掉,没见副局都吞了,他当然得吞,刘副局来局里四个月,给大家的印象是严肃话少,看着挺吓人的,因此,整个局里,除了郝局长外,没几个人敢主动去和他搭话,用另一位副局私下里的玩笑话说:他死死地盯着你,不开口,能把你活活憋死。
    只是今天他跟着出这一趟车,刘副局的形象,完全崩塌了。
    说好的严肃?见到媳妇孩子后,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停过,说好的话少?上车后,和自家媳妇说话,一直没停嘴,说了一大串,他从来没见刘副局说过这么多话。
    并且媳妇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真没想到,刘副局是个耙耳朵,怕老婆。
    他刚才之所以撞车,就是被刘副局说的那句:听你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给惊到了,一个没留心,握方向盘的手打滑,一下子撞到了路边的树上。
    “车还能开吗?”
    司机小冯一听到陈春红的声音,陡然打了个激凌,忙回道:“能能能,陈姐,局长,你们坐好,我现在就把车倒回去,重新开到马路上。”说完,立即发动后开始倒车。
    陈国强见姐夫和司机都吃掉了,而坐在他膝盖上的外甥刘华,摆明了不吃,还一个劲地催他吃掉,他只好默默地一口一个吃掉,吃完后,心里感叹,太浪费了,他今天已经吃掉了四个鸡蛋。
    车回到马路上,重新出发。
    后面的路,一路畅行。
    到了市安局的家属大院,车开进去后,陆续有人探头,没一会儿,在家的局长郝红星和另一位李副局就过来打招呼了,郝红星个头和刘春生差不多,只是身体有些发福,一走过来,未语先笑,看起来平易近人,另一位李副局,一张马脸,头顶中间有点秃,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都快看不到眼珠子了。
    刘艳和大哥二哥分别喊了声郝叔叔和李伯伯。
    “看看,你家这三个孩子长得真不错,难怪,你整天掂记着,”郝红星赞道,笑呵呵地拍了拍刘春生的肩膀,“现在人接来了,你也算放下心了。”
    “我家老大刚出去后,等他回来,让他和你家几个孩子熟悉熟悉,你家老大进附中念初一,正好,他们俩以后可以作伴。”
    刘春生嗯了一声,就没多话了。
    陈春红见了,忙接过话头,含笑道:“那感情好,我正愁军子过来,不熟悉环境,有个伴是再好不过了,”顿了顿,又道:“今天刚过来,家里还没来得及收拾,等收拾好了,过两天,做东请大家到我家来吃顿便饭,互相熟悉一下,我们刚来,以后有许多事,还需要你们照应。”
    “应当的,应当的。”
    郝红星忙说道,打量了陈春红一番,心里暗暗吃惊,自家老战友,是个闷葫芦,没想到,娶了个媳妇,倒是个伶俐的,初次见面,没有一点乡下妇女刚进城的畏手畏脚。
    难怪老首长总说:他是福星,是个有福气的。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今天终于赶在十二点写完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么么哒~~~
    第141章 初来
    郝红星的妻子杨碧莲, 比陈春红小一岁, 人长得高大,性格爽利大方, 大约曾有过一段和陈春红一样做军嫂的经历,又同样来自农村,两人儿子一般大小,彼此间有许多共同的话题, 很快就聊到了一起去。
    仅仅小半天的时间,俩人就熟悉得以姐妹相称,
    陈春红没有用过煤炉子, 杨碧莲不仅教她怎么用, 又借了自家煤炉里燃烧的一块蜂窝煤给她家引火, 怎么开电灯,茅房在哪,接水的地方在哪,每个月什么时候供应粮油肉菜,都一一说了,还送了一块‘万里香’牌香皂和一小袋洗衣粉, 又告诉她怎么用。
    使得原本想好好表现一下的刘春生和刘军父子俩,只能干瞪眼。
    杨碧莲走的时候, 陈春红给了对方一包干笋,又塞了五个肉包子,她打听清楚了,对方现在家里有五口人, 除了儿子郝亮外,还有个三岁的小女儿郝甜,是郝红星退伍回来后生的,另外郝红星的老娘,跟他们一起生活。
    刘艳在旁边看着,不得不叹服,她妈强大的交际能力,同时也让她想到了一个词:白发如新,倾盖如故。
    相比较而言,另一位李副局长李锦年的妻子郭南风,就显得有些高冷,下午的时候,带了在家的三个小儿子和一个小女儿过来打声招呼,认了人脸,就离开了。
    前一家留下来的桌椅床凳都比较齐全,陈春红看了下,几乎不用添置什么,一共三间房,外面厅堂进去是两间卧室,而刘艳又重新面临选择,是跟爸妈一起住,还是跟两个哥哥一起住。
    刘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和两个哥哥一起住。
    她其实很想单独有一间房,可条件不允许,等以后政策允许了,她一定要第一时间买房,不过,她家已经算好了,家里孩子少,像李副局长家,大儿子刚结婚,单位的婚房还没分下来,两口子现在还挤在爸妈这里,下面有四个弟弟妹妹在家,客厅里也搭了铺盖。
    单独一间房不可能,但单独一间床,还是可以争取的。
    刘艳和她妈说过之后,她妈把较大的那间卧室,分给她们三兄妹住,到了下午,量了尺寸,吩咐刘春生去家具市场买张小床回来,小舅陈国强要走,让她妈给留下来了,“都这个时候了,走什么走,靠两只脚走呀,听我的,明天一早搭车回去。”
    “在我这儿,你又没白吃饭,得给我干活,跟你姐夫一起,去家具市场买张床抬回来。”说着又安排了个活,依照刘春生的力气背一张床,完全没有问题,她这么做,只是为了让留下来的小弟安心一点。
    把两人大劳力赶走了,陈春红带着三个孩子在家先把屋子收拾一遍,然后给三个孩子准备明天去上学的东西。
    大儿子刘军以前上过学,有一个斜挎的军用书包,他是个爱惜东西的,无论书笔,还是书包,哪怕他用过,看起来都有几成新,只是两个小的却没有,陈春红拿出一块土麻布,琢磨着裁一块,赶着缝一个给他们暂时先用。
    之前想着孩子进城上学,再加上长了个头,忙着给他们做新衣服和改旧衣服,倒把书包给忘记了。
    “妈,杨婶婶家有台缝纫机,你要是做书包,不如拿到她家去做?”刘艳觉得她妈一针一线,缝东西实在太辛苦了,在乡下的时候,在煤油灯火下,做衣服熬得眼睛都有些佝偻了,偏她帮不上忙,她的针线仅限于把东西缝起来,连针脚都扎不齐。
    “哪能呀,”
    陈春红摇了摇头,“我要是会用缝纫机,过去借用一下倒还行,可惜我又不会用,拿去她家,不成了明摆着上门让她帮忙做,说起来,我们刚来,这样不好,容易惹人嫌。”单论杨碧莲本人,她觉得问题不大,可是她家不只她一个人,她家婆婆在,还不清楚是个什么性格。
    先不要麻烦她了。
    “妈,你不用缝了,我记得家里有一个爸用过的军挎包,你找找,把那个给华子和艳儿他们用。”刘军抬头看了妈和妹妹一眼,他正在书桌旁对比新领的教材和他以前存的老教材,看看有什么区别。
    “那个挎包有点太大了。”
    “这还不简单,换过来,那个大的给我用,把我这个小一号的,给他们俩用。”
    刘艳比较认同大哥刘军的话,没给她妈犹豫的时间,忙抢先道:“妈,这样挺好的,二哥特别喜欢大哥的书包,一定会很高兴。”自从决心和二哥读一个班后,她都没必要单独要一个书包,因为就算有,二哥也会帮她背的。
    没见她妈打算做书包,也只打算让他们俩共用一个。
    “也行,”
    陈春红想了想说道,眼睛往屋子里扫了一下,没看到二儿子刘华人,“华子出门倒个垃圾,去了这么久了,还没有回来,军子,你出去看看,看人去哪儿了,把他叫回来,城里不比乡下,别随便走丢。”吩咐完,转身回左边的卧室,把土布收起来,
    刘军忙答应一声,人却没有动,侧头看了妹妹刘艳一眼,示意她帮一下忙。
    刘艳见了,再看大哥刘军面前的那堆书,只好认命地走出去,替他出去把人叫回来。
    她家住二楼,下面是主管刑事科的岑科长一家,刘艳走出门,在阳台上,就看到二哥刘华和一个小胖子在院子里玩拍烟盒,旁边围了好几个男孩子呐喊助威,其中有之前见过的郝局长家的大儿子郝亮。
    看到他们玩得起劲,刘艳就没喊,反正玩这些游戏,二哥在村子里从来没有输过。
    刘艳回屋告诉她妈一声,她妈听了,挺高兴地笑了笑,没再急着要二哥刘华回来了,“这么快认识了新伙伴,他玩就让他玩去,大家玩熟了以后干啥也有伴,你偶尔注意一下,别让他跟人打架就行了,看到打架了,记得来告诉我一声。”
    虽然不担心二儿子打架输,但他们初来,担心有人欺生。
    刘艳忙点头答应。
    陈春红回头看了眼在看书的大儿子刘军,“军子,你要不也下去和他们一起玩,多认识一些人?”
    “不需要,”
    刘军一口拒绝,抬了下头,“妈,我已经和郝叔叔家的郝亮约好了,明天一起去上学。”
    “听你这么一说,看来,明天不用我和你爸送你去学校了。”
    “你们可以不用送。”
    刘军抿了抿嘴,只是望着他妈的眼睛里带着一丝渴望。
    陈春红看得分明,不由一笑,也没让他失望,“放心,我和你爸,会先送你去附中,然后再送华子和艳儿去附小。”
    果然,话音刚落,刘军乌黑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染上了喜色,“妈,听爸说了,附小就在附中的对面,非常近,我是直接入学,所以报道应该会很快,肯定不会耽误他们俩的报道。”
    陈春红非常赞同这话,她也是这样想的。
    旁边的刘艳见了,只觉得大哥刘军在讨她妈欢心上是把好手,一如既往地顺畅。
    下午四点多钟的时候,刘春生和小舅陈国强卖了床回来了,一同带回来的,还有一个带双耳的铝锅和铝水壶,“这是我半个月前,找人订的货,今天才有,铝锅可以煮饭,水壶平时放在煤炉上温水。”
    “我知道,碧莲都和我说过了,”
    陈春红双手接了过来,“她家有个旧的,看我们没有,她说要送我来着,只是我记得你之前说过,已经找人预订了货,所以没要她的了。”
    这次买回来的床,床板和床架是分开的,把床板和床架搬进房里后才开始组装,刘春生和陈国强在家具店观摩了半下午,差不多学会了,两人在房里捣鼓了许久,终于赶在天黑前,把床组装完。
    陈春红在厅堂靠近阳台的角落边,搭了个简易小厨房,做好了晚饭,把那只老母鸡杀了,鸡肉打算夜里熬汤,鸡杂和泡了的干木耳炒了道菜,另有一道韭菜鸡蛋,韭菜是早上割的,还有一道煎鱼仔放干辣椒一起炒,最后煮了个野菜汤。
    回头吩咐刘军把桌上的书收起来,开始摆碗筷,又叫刘艳去喊刘华回来吃饭。
    这顿晚饭,算是他们家搬来城里后的第一顿饭。
    今天中午,因为东西没收拾完,没正经做饭,只用大铁锅把剩下的十个肉包子蒸熟,大家对付了一顿,所以晚饭,陈春红用心多做了几个好菜。
    刘艳走出房门后,都能闻到自家诱人的炒菜香。
    院子里的路灯,已经亮了起来,各家各户传来了乒乒乓乓的做饭声响,陆续有人喊孩子回家吃饭,二哥刘华也已经往回走了,手里还拿了几个烟盒,蹬蹬蹬地爬楼梯,跑了上来。
    一看到楼梯口的妹妹刘艳,忙笑问道:“艳儿,你怎么在这儿?”
    “妈让我来叫你吃饭。”
    “不用叫,看到有人回了,我也跟着回了,”
    刘华说完,又朝妹妹得意地扬了扬手里的几个烟盒,“这是我今天下午赢来的,岑川借了我一个,我赢了七个,他一开始借给我的那个,我也还给他了,剩下还赢了六个,你看厉不厉害。”
    “厉害,”
    刘艳赞了一句,她是说真的,玩这类游戏,二哥一向最厉害了,在乡下看二哥和人拍片纸儿,别人拍,用尽了吃奶的劲,怎么都翻不了,二哥一拍就能拍翻转,只是,“二哥,你手也拍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