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人们都很卖力的干活,所以产量是一天比一天都多,也不用担心客户们突然加量,也不管有多少新的客户,他们都能供应得上。
    只是运输上是个问题,就比如西门逐风,大老远的地方,来的时候就一天时间,回去快马加鞭的话能够缩减一半时间,可是路上就非常颠簸,水豆腐之类的产品,最受不住的就是颠簸。
    西门逐风来的时候,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此时经赵松阳这么一提醒,他便有些苦恼的皱起眉头:“那怎么办?我可是很看好豆腐这一道食材的,听说你们还附赠菜谱,而且现在百姓们家家都会几道豆腐做成的菜,说实话,我心里挺嫉妒的。”
    “我来的匆忙,还没有尝过你们这里地地道道的豆腐菜,只是在家的时候尝过几口便欲罢不能,才会想到跟你们做这桩生意,如果不能成功运到我家酒楼的话,那可如何是好呢?”
    赵松阳依旧不急不躁,脸上笑容依旧:“快马加鞭的话是不成了,因为太过颠簸,再多加几层防护也多多少少会有损失,只能像西门公子来时的时候慢慢走着。”
    “那不成,这样时间太长了,耽误做生意不说,还捂了一天,回到酒楼的时候,豆腐味道早就变了,不是原汁原味,只怕客人不买账。”
    赵松阳默默下巴,想着解决的办法。
    西门逐风眼睛一转,桃花眼流光溢彩,他笑嘻嘻地凑到赵松阳跟前,说道:“不如这样,你让做出这道食材的人出来想想办法,毕竟豆腐是他创造出来的,或许他会有解决的办法也不一定。”
    赵松阳转头看着他,似笑非笑,“西门公子今天早上不是见过了吗?怎么?你们没有说到生意上面来吗?”
    “你是说梅姑娘?”
    “当然,这豆腐就是梅姑娘自己做出来的。”
    西门逐风脸上变得五彩缤纷起来,有些难以置信:“不是说梅姑娘这方子是那个叫毛凯家里祖传的吗?难道不是那个叫毛凯的更懂一些?”
    赵松阳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但他依旧不疾不徐的说道:“这是梅姑娘自己放出去的消息,你也知道,在梅姑娘创业初期还是很艰难的度日的。”
    “他父亲躺床上,无法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不说,还要每天吃昂贵的汤药,他母亲腿脚不方便也不能干些重活,他大哥年纪还小,上山打回来的猎物都不够他父亲一天的药呢。”
    “弟弟年龄又小,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这时候但凡她表现得出彩一些,什么人都想往他身上踩一踩,如果不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转移注意力,梅姑娘估计都坚持不到现在。”
    胡六立马站出来指正道,“赵公子说的不错,我记得肉丸子那时候,我俩就是因为被他大伯叫过来给他镇场子的,只不过梅姑娘聪慧,三言两语就把我俩给打发了去,这才与梅姑娘相识。”
    胡六一想起初次见面时候的那场纠纷,就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可笑至极,真是太异想天开了,也难怪被孙小梅耍得团团转,每次想起来他脸色都会尴尬得发红。
    西门逐风沉默下来,脸色有些莫测,好半晌才悠悠的说道:“梅姑娘出去了,也不知道这会他在哪里。”
    “应该是在毛凯家里吧,他很喜欢待在那里,他说那里安静,能够让人心情放松。”
    西门逐风挑了挑眉毛,“你说的毛凯是那个跟我长的差不多风华的男子吗?”
    赵松阳噎了一下,完全不懂西门逐风说的是什么意思,不由的看向江源胡六两人。
    胡六轻咳一声:“西门公子的意思是,毛凯是不是那个跟公子长得一般风华绝代的男人。”
    赵松阳认真的看了看西门逐风,又想了一下毛凯的样子,最后完全想不出毛凯哪里跟风华绝代沾边了?
    毛凯每次跟他见面的时候都是板着一张脸,好看是好看,但有时候他自己也会畏惧他身上的气势根本就没有细看,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每次看毛凯的时候,只看了个轮廓便没有再细看,所以他才并不清楚毛凯长得好不好看吧。
    “或许你们所说的人,应该是跟我所想的一样吧。”最后他也只说了个模糊的答案,万一他们认错人了也不一定。在他心里,再美艳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在孙小梅面前都得靠边。
    “既然知道他在哪里,那就派人把他叫回来呀,这事情总得有个解决的方法吧。”
    赵松阳有些为难,他不想去打扰孙小梅的好心情,说道,“他才离开这会儿,又叫他回来不好吧?”
    胡六乍乍呼呼的站出来,“这有什么不好的呀,有生意可做,而且还是西门公子,要是别人早就巴上来了,你们倒好,一个个地堆三阻四的,我知道毛凯家在哪里,我去叫吧。”然后风风火火的跑出去了。
    赵松阳无奈,也没有阻拦,在等待期间,他也没有率先开口跟西门逐风说话,客厅内一下子便安静了下来,只余下西门逐风手里的扇子呼啦啦地扇着。
    客厅里安静没有多久,便有其他客人过来了,虽然不是什么大客户,都是一些走足的小商贩,但是他们每天的销售量可不少,一天到晚挑着担子都要跑这里好几趟,也让他们赚了不少差价,每个人来的时候都是红光满面的。
    “哈哈,赵掌柜的在忙着呀。”
    赵松阳站起来迎了上去,温和的笑道:“不忙,我们在等梅姑娘回来,你们都走了两趟了,累了吧,要不要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喝杯茶?”
    “不用,不用,我们可精神着呢,要不是我能力有限,我都想一趟挑两担子呢。”
    其中一人笑骂道:“就你贪心,我昨天看到隔壁村的大牛借人家的牛车拉着豆腐去卖呢,这可比我们这一趟一趟的挑着省事儿多了,而且一趟牛车上能装五六桶豆腐,一天也能走好几趟,啧啧,真羡慕。”
    挑着巨大木桶的大汉将担子放了下来,哈哈大笑:“要我说吧,桶里面就不用装那么多水,光挑豆腐也就得了。不过近的还行,远的话,就怕一颠簸豆腐坏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