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再等一等。”
    郑平并不知他走后皇帝与小黄门二人的对话。他去丞相府谒见,进入内堂的时候,曹操正躺在榻上看书,敞开的深衣内包裹着细腻的白帛,透出些许血色,竟是真的受伤了。
    许褚坐在榻边守侯,如怒目金刚,不许任何人靠近一步。
    郑平在距离较远的地方停下,行礼问候。
    曹操也没有如往常那般叫他靠近一些,以示亲厚,默认了这个距离,问他:“天子找你说了什么?”
    “不过是一些家常之语。”郑平随口道,没有提及刘协的那两句质问与对荀彧的慰问,“听闻丞相遇刺,刺客可寻着了?”
    “不过是宵小之辈,已尽数落网。”
    曹操脸色有些难看,他没想到刺杀他的还是从青州带过来的老人。
    若非为了巡查民情,只带了部分亲卫至城外乡野之处,又遇上劫匪,让许褚稍离了片刻,背叛他的亲卫也找不到机会乘机砍他一刀。
    那刀上还涂了猛烈之毒,幸而伤口不深,曹操又果断剜去切面的血肉,涂上随身携带的止血药粉,未必能平安归来。
    险死还生,怎么不叫曹操震怒?而更让曹操气恨的是,回来没多久,就听到儿子曹丕也被暗算的消息。
    听到曹丕也在同时出事,郑平突然生出一股强烈的违和感。
    “丞相是否已经查出幕指使者是谁?”
    “已有少许头绪,然则线索中断,尚不能确定主谋。”
    “信件与找着的线索,可否让衡一观?”
    曹操已将递上的资料都看了一遍,牢记于心,因此并未拒绝郑平的要求,让人把东西交给他。
    郑平翻阅了第一遍,确实如曹操所言,在顺着线索往后查的时候,在中间一个部分被截断,抹去行踪,无法确定幕后主使。
    这不但说明幕后之人的谨慎与果断,还说明他的势力不可小觑。
    能有这份能耐的,唯有世家与皇族。如今皇族式微,曹操便将怀疑的目光投在世家身上。
    世家之患确实非同小可。
    刺杀之事一过,只怕曹操会对一部分反对他的世家名士出手,敲山震虎。
    郑平正因为孔融等人而生出几分忧虑,忽然间,他留意到一条信息的巧合点,不由又从头看了一次,心中生出一个大胆而略显荒谬的猜测。
    曹操留意到他往回看的动作,开口询问:
    “可曾发现了什么?”
    郑平只是道:“线索不明朗,重头来过,看看有何疏漏。”
    又翻了一遭,郑平没有说出自己的猜测,只将结果定义为与曹操等人如出一辙的“线索中断”。
    郑平向曹操要了块白帛,在淬毒的刀上抹了一记,把白帛装进竹匣,离开曹操的所在,去后院看望曹丕。
    曹丕没有受伤,仅是落了水,此刻正在屋中饮用驱寒的汤水。
    让郑平意外的是,郭暄竟然也在,坐在曹丕榻前,面上是清晰可见的关切。
    见郑平被仆从引进院子,郭暄连忙出来迎接。
    郑平来不及询问郭暄事由,与她先后进屋,问曹丕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曹丕与郭暄对视了一刹,将前因后果如数说来。
    原来郭暄用以狩猎的短弓损坏,准备找工匠打造一件新的,曹丕知道后,主动请缨帮忙挑选材质。两人一起去找工匠,被工匠用“查看样式”的名义请入地窖,结果遭到埋伏。
    曹丕的侍卫有半数被困在地底,另外一部分被杀手牵制,曹丕与郭暄一边应敌一边撤退,那些人大概也没想到不但曹丕剑术高超,连郭暄这个“弱女子”也精通武艺,不慎失手,让二人逃走。
    最后付出的代价是曹丕落水,损失了几个侍卫,正主平安归来。
    郑平又问了几个细节,问曹丕幕后之人是否有眉目,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宽慰了曹丕几句,准备带着郭暄离开。
    郭暄似有再留之意,但见郑平已说出辞别的话,她没有开口拒绝,温声让曹丕好好休息,自己跟着郑平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