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比赛,曾以平局落幕,此后四年不再相见,便一直没有分出胜负。
    四年后重聚,正是时候。
    谁也没有提起往事,却又都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
    阮觅跃跃欲试,眼睛发亮。
    早在去年,她便提起过这件事情。
    当时崔颜却说男女授受不清,拒绝了阮觅的邀请。
    今日不知怎么回事,竟然主动提起了这件事。
    他敢提,阮觅自然不会怂。
    待数完三二一。
    阮觅立马感觉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将她的手往外侧压。
    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阮觅连慌张都没有,很是淡定地笑了笑,猛地发力。
    对峙的局势仅仅维持了片刻,阮觅很快便占据了优势。
    她的手指纤细,手掌也小,被崔颜包裹在手心里,看起来柔弱无害得很。
    此时却以旁人吃惊的力道将崔颜的手不紧不慢地往内侧压下去。
    “砰——”
    崔颜的手被压在桌上,阮觅胜。
    她快活地吐出口气,眉眼张扬。
    “许久没试过,有些生疏了。”
    得了便宜还要卖乖,让人有些手痒。
    崔颜盯着自己的手看了会儿,还虚虚握了两下,似乎在感受这只手的力气,想不通为什么败得这么快。
    见他这样,阮觅以为崔颜不甘心,故作大气道:“没事儿,看在咱们的关系上,再给你三次机会。”
    还故意伸出三根手指冲崔颜晃了晃。
    “来不来?”
    “来。”
    崔颜再次迎战,但最后的结局还是一样,没有出现所谓的反败为胜。
    赢了后,阮觅兴冲冲地站起身四处张望,还一个劲的用眼神暗示崔颜。
    崔颜沉默一下,往摆放笔墨纸砚的地方走去,再回来时手上拿着墨与笔。
    笔上已经蘸满了墨水,只待启用。
    他将这些放在阮觅面前,随后便坐下,闭着眼将脸微微往前倾。
    颇有些认命的意思。
    头发被尽数撩到后面,露出干净的一张脸。
    额头,鼻尖,下巴,甚至耳垂,都透着玉色。
    在那玉色之中,浅色的唇与墨色的眉,还有秀气的睫毛,便越发显眼。
    此时那睫毛有些颤,好似对于未知有些彷徨。
    不得不说,这是一副好相貌。
    宛如玉石,不可触碰。
    要是旁人来,或许忍不下心往那脸上落笔,可站在崔颜面前的是阮觅。
    从小时候就蠢蠢欲动,想要在崔颜脸上动笔的人。
    她瞧着崔颜还在颤个不停的睫毛,难得发了善心,同他说话转移注意力。
    “明日就是嘉时宴了吧?”
    崔颜轻轻应了声。
    阮觅又道:“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模样。”
    崔颜声音平缓地回答她:“我并未收到邀请。”
    这倒是阮觅没有想到的,她以为崔颜已经收到请帖了才会说这件事。
    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区区嘉时宴而已。
    她手上不停,也不再忌讳这件事,更为坦荡问道:“你觉得今儿下午,他们会派人过来送请帖吗?”
    那张玉色的脸,逐渐染上墨痕,睫毛的颤动却慢慢停歇。
    他任由那支笔在脸上作怪,姿态从容,“不会。”
    崔颜的猜测一向准确,极少出错。他说不会,那就肯定是不会了。
    于是阮觅没有再说去嘉时宴的事。
    “听闻举办嘉时宴的那几个人,都是今年会元的热门人选。不过,我倒是觉得你更有可能。”
    “若不是,怎么办?”
    “那有什么关系?你是我心里的会元就好了。怎么样?够意思吧!”阮觅弯着眼睛放下笔。
    “好了,睁开眼睛吧。”
    房内没有铜镜,不能让崔颜欣赏自己此时的模样,阮觅大为遗憾。
    而崔颜就顶着那一脸的涂鸦,姿态清雅,丝毫不受影响。
    他好像被阮觅的某句话触动,有一会儿没有说话,显得沉默。
    在阮觅看过来时,才道。
    “应当是前三。”
    “前三?你说的是会试前三?”阮觅震惊了。
    会试有多难她是知道的,方才说崔颜是会元,不过是她的祝福。
    现在崔颜却告诉她,他会是前三。
    崔颜的预测很准,他没有把握的时候不说。一旦说出口,便代表着他有极高的把握。
    一时之间,心情复杂得难以言喻。
    不行,得镇定,得镇定……
    阮觅给自己做足了心理建设,才试探着问:“那前三里,你猜猜看另外两个人是谁?”
    然后阮觅便听到了陈章京与另外一个不太熟悉的名字。
    这一下,把她炸得晕晕乎乎的。
    她用自己的身高担保,没有把陈章京与崔颜当成工具人。
    可、可真的忍不住,有种买彩票中了大奖的感觉啊!!!
    眼睛晕,头也晕,站都站不稳了。
    不行,得缓缓……
    阮觅单手撑着头,扶着桌子小心坐下来。
    一夜暴富,不过如此!
    第103章
    同崔颜预测的一模一样,直到嘉时宴开始,请帖都没有送过来。
    而陈章京是青州解元,自然得到了邀请。
    不管是谁,都会有些好奇心。
    陈章京也不例外。
    于是,他接下了请帖。
    这场牵动着鳞京不少人心神的嘉时宴举办那日,从那鹿鸣园外过,便能听到里面时不时传出来的笛鸣琴铮之音。
    推着板车过去的农夫,牵着马的马夫,或是某个摊子前年近中年的商贩,都不可避免地产生艳羡之意。
    这就是读书人。
    旁人陷于生活泥沼苦苦挣扎,他们高居云端。
    只待风起,腾云直上九万里。
    这场瞩目的宴会结束后,鳞京迎来辛夷花开的季节。
    清雅洁丽的花朵,一片片舒展开来,恍若世上最瓷白的器物。
    庭院前的辛夷花,枝桠青黑纤细,以再扭曲不过的姿势绽放着端庄典雅的花。
    衬着幽静长廊,深深蜿蜒。
    三月里多雨,淅淅沥沥的,将鳞京的春日打湿。
    人出去走一会儿,回来时便成了落汤鸡,恼人得很。
    辛夷花便在这样的雨声中一点点掉落花瓣,最终化作光秃秃的一个枝头。
    常说南方多雨,三月里的鳞京却也阴雨连绵,反常莫测。
    直到辛夷花落尽,这缠人的雨也没有停歇的意思。
    于是在这样的多情的雨中,杏花又开了。
    杏花好似比那辛夷更脆弱些,珠子大小的雨滴打在上面,一串下来,便有簌簌花落声,淋湿的青石砖上铺上一层浅粉色的的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