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十令敛下眼眸,朝着告示墙走去。
    有任务在身的衙役惊喜地看着他。
    “这位公子是要揭下告示?”
    心中所有的渴求,压抑,最后通通化作一句。
    “是。”
    衙役还没有揭下告示,突然从旁边又走过来一人。
    眉眼柔和,脸上带笑,身上有浓浓的书生气息。
    “柳兄若是不介意的话,可否让我一同揭下?”
    有这种好事?
    不等柳十令回答,那个衙役就连忙笑着走上前来。“自然是可以两个人一起揭下告示的。不知两位公子名姓?”
    “柳十令。”
    “魏驿蔺。”
    “原来是柳公子魏公子。里面请里面请!”
    大公主府内。
    陈章京沉默地站在段般若面前。
    段般若好像对苍国联姻的事情并不怎么上心,随意吩咐道:“去揭下告示。”
    陈章京眉眼不动,转身离开。
    距鳞京三十里外的长空寺。
    崔颜换下了雪白的僧袍,寺院里的和尚们都来送他。热泪盈眶,好生不舍。
    住持慈祥地看着他。
    “是吧,那才是你该去的地方。”
    作者有话说:
    好了,改好了!
    感谢在2021-10-01 02:33:56~2021-10-01 23:51: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椿、之风、可爱の小鸡仔10瓶;小君嘿嘿、润如玉行无双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8章
    先前,许多人都觉得顺元帝绝对不会同意苍国的联姻。
    可是在大雍与苍国进行比试的这件事情上,他的态度却十分的让人摸不准。
    一边说着要让苍国人灰溜溜地回去,全方面挫挫他们的锐气,让人知晓大雍是不会让公主去联姻的。
    可是同时,他又在在赛制上提各种要求。
    往乐观与大方面想,倒是也可以将他的这种行为理解为,他是为了显示大庸的气度。
    可对于决定比试输赢的人选,顺元帝却不怎么上心的样子,仅仅是自己钦点了几个人。其余的竟然全让下面的官员从鳞京选拔。
    但是要说顺元帝不上心,他这种放养的态度却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收获。
    上面传达的意思不够清楚,于是下面的办事的官员心就更慌了。京兆府的人苦思冥想,最后觉得这是顺元帝给他们的考验。于是个个拿出了十二分的干劲,势必要选出让顺元帝满意的人来。
    于是,京兆尹给下属下发了多条命令。那些下属又纷纷给自己下面的衙役定了指标。
    一个人必须要招揽至少十个人前来参加选拔,才用人海战术,大浪淘金,势必要从中挑选出最优秀的。
    魏驿蔺和柳十令都在衙役那边填了自己的信息。
    填完之后,有个考官神情严肃地走了进来,开始第一轮的赛选。
    室内除了魏驿蔺同柳十令,还有十来个同样前来参加选拔的人。
    不过与两人的平静相比,他们显然紧张得多。
    手紧紧攥成拳头,喉咙一直在动,似乎在艰难地咽下口水,企图以此滋润自己干涩的咽喉。
    考官开始出题。
    一开始是每个人入学堂都要学的诗词文章,然后慢慢的越问越深。
    从四书五经某句要点,再到代圣人立言的晦涩文章。
    初时许多人都能很快回答上来,但是越往后,回答出来的人就越少。
    渐渐的,就只有魏驿蔺同柳十令还站在那儿了。
    两个坐在旁边,记录他们回答的每一句话的官员落笔非常,因为那两人实在说得太多了。好像面对那些难题,压根就不需要思考一般,脱口而出。
    能做到这个程度,肯定不是只是扎实这么简单。
    考官看他们的眼神越来越欣赏。
    或许是为了透露一下自己对他们的看好,下一秒,问题突然就从某种难懂的古书,一下子跳跃到了近来汴州那边新起的一种词流派。
    柳十令先答,他不疾不徐,神色平静。说完后考官拊掌称赞,和善地让他先回去了。
    室内只剩下魏驿蔺一个来参与选拔的人了,他神情温和,好似不管对面的官员问什么,他下一秒都能回答上。
    出题官员很欣赏他,于是也问了个和刚才差不多的题目。
    是说三月前,锦州某位方姓先生抨击月间词派的事。
    考官问魏驿蔺对此事是怎么看的。
    锦州方先生?抨击月间词派?
    魏驿蔺眨了眨眼。
    这个最近一年“不学无术”,自动屏蔽身边一切与文人有关事情的人,哪知道那位方先生是如何抨击月间词派的?
    不过,瞎编大概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天赋。
    他温和笑了笑,先是说了自己对延续了几十年的月间词派的看法,然后又说了一下这个词派的一些不足之处,最后来了一句万能的话。
    “方先生这么说,自然有他这么说的道理。文人从书中得来的感悟,向来是不同的。”
    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引经据典,头头是道,避重就轻。
    于是,官员完全没有发现魏驿蔺所隐藏起来的事情,在纸上勾下了他的名字,然后松了口气,让他回去等消息。
    人都出去后,官员拿着记录着魏驿蔺与柳十令回答的纸,匆匆交给了自己的直属上司。
    对于朝廷官员选拔人才参与与苍国比试这件事情,市井之间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是一个机遇,一旦抓住机会便能飞黄腾达。
    但实际上,这样想着的人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
    有想法没能力,连初次赛选都过不了。
    而一些有能力的人却不想去。
    尤其是出生士族,在文人中也颇负盛名的那些已经被内定为下一任家主的人。
    他们并不缺少在顺元帝面前露脸的机会,也十分理智,完全不会做出因为热血上头而跑去参加比试的事。
    赢,于他们而言只是锦上添花。
    输,不光在顺元帝那儿不好交差,也会对自己的家族声誉造成影响。
    他们一开始时,碍于顺元帝,确实是在观望。可看着顺元帝的种种举动,那些世家的人商量之后直接彻底放弃参与比试的想法。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于是,当收到通过筛选的人员名册时,那薄薄的几张纸,让负责这件事的官员直皱起眉头。
    难道要矮子里面挑高子?
    翻了几张,眉头越皱越紧,就差站起来痛斥手下那些人办事不尽心了。
    还好,在他发怒前终于有个不错了的,甚至越看越觉得上面的回答精妙。
    这官员终于舒展了眉头。
    “这个不错。”他笑着扬起那张纸。
    别的官员凑过来看,顺便念了一下上面的名字。
    “魏驿蔺?”
    那人看了一下纸张上的内容,不由得点头,然后笑着问:“陈大人是看中这个人,打算将手中的两个名额给出去一个?”
    官员推荐人选是要经过再三考虑的。
    毕竟,一旦他推荐这个人去参加比试,那之后这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和官员息息相关。
    胜了,官员自然能从中得利。若是他败了,那官员也会受到问责。
    一开始提到魏驿蔺那个官员摇了摇头,“没这么快定下来,总是要再看看。”
    他们说话间,有一个头发和胡须全白了的老者走了进来。他眉眼平和,脸上带笑,是一个极为慈祥的长者。
    一路上经过他身边的官员,看到他都会拱拱手,尊敬或崇拜地喊了一声:“先生,您来了!”
    对于每一个向他打招呼的人,老者都会含笑点头。
    这是一位身上真正充满着儒雅与温和的老人。
    他走到拿着魏驿蔺名册的官员身边,停了下来。
    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与这位先生离得这么近,官员受宠若惊,连忙站了起来。
    “先生!您这是?”
    “我就是来看看。”老者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