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霄和井然刚走到慈安寺门口,抬头看着梁上染上了风霜的匾额时,一阵古朴沧桑的钟声传了出来。
    两人相互挽着手,对视一笑后,走进了寺庙。
    慈安寺其实已经经历过了三四百年的风雨,以前因为它藏于深山,所以来拜的人几乎都是杨城村的村民,因为资金不够修缮寺庙,所以墙面黄漆就有些脱落。
    说起来,佛子什么都不好,但就是蛊惑能力很强。
    自从他来后,就收敛了许多功德和香火钱,重新塑了佛祖、菩萨的金身,修缮了经楼。所以走进大殿,是焕然一新的。
    但不知道佛祖与菩萨用不法之财塑了金身,心里是什么感受。
    进了大雄宝殿,井然和陆霄跪完之后,旁边的僧人拿着签筒,走了过来。
    “两位施主,要不要抽个签?”
    井然微抬起下颌,眼带春水的看了陆霄一眼:“我想抽签的,想抽姻缘签。 ”
    陆霄笑而不语,只是眉眼间溢满了温柔。
    僧人把经筒递给了井然:“施主摇下三支,我寺中自有高僧为您解卦。”
    井然拿过经筒,摇了三次,然后把签子递给了僧人,好奇的问:“师傅,请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僧人扫了一眼签文,并不直言,只笑着说:“贫僧刚剃度不久,佛法不深,不能解这卦。所以请两位施主随我来,我们长老会亲自给你们解卦。”
    井然期待的笑了笑,陆霄自然的把她的手握好,温和谦虚的对僧人说:“那就有劳长老了。”
    “这是我该做的。”僧人做了个请的手势后,一行三人便走出了大雄宝殿,往后方走去。
    第一百一十二章 林间
    井然和陆霄一路分花拂柳,走至后院,便见石凳上坐着个慈眉善目、年龄稍长的和尚。
    僧人放轻了脚步,走到老和尚身边,轻声说:“长老,还请您来解卦。”
    老和尚闻言睁开眼睛,波澜不惊的看着井然:“是这位女施主抽的签吧?”
    “的确是我抽的。”井然一脸惊讶:“不过,您是怎么知道是我的。”到了她这个职位,是要经过很多训练保证耳聪目明、感觉敏锐的。
    井然能肯定,刚刚她并没有在大雄宝殿上发现了另外的人,所以不知道是别人给老和尚通风报信了,还是他有什么特殊技能,才猜到了是她抽的签。
    老和尚笑而不语,他只是拿着签子,低头仔细看签文。
    井然也不打扰,只安静的站在一旁。
    老和尚看一会儿才抬头对井然说:“女施主求的姻缘签,签文是清浅缘深。所以老讷劝你一切顺气自然,切勿过度强求。”
    井然心里了然,她和陆霄现在本来就是逢场作戏,这签文倒是算得好。
    井然心里不动声色,脸上却勉强的笑了笑。
    她侧身挽住身旁陆霄的手臂,对老和尚说:“我和他已经相处了很久,我们打算再过不久就结婚了,所以希望大师能够祝福我们。”
    陆霄也宠溺的看了井然一眼,对着老和尚语气就冷了许多:“我家然然说得对,我们情投意合,当然会一直在一起。”
    两人听了签文还是这样表现,就是不把刚才的抽的签当一回事了。
    僧人眼里闪过一丝不满,他正想劝井然和陆霄相信签文时,却被老和尚一眼阻止。
    井然微微抬起下颌,淡笑着说:“我们不是杨城村里的人,我们是来京城周边玩的。几天前遇到家里的长辈时,他说寺里的风景和素斋都不错,所以我们两个人也想在这里住上一两天,好好看看满山的海棠,不知道可不可以?”
    “寺里的素斋是有些特色。”
    带着这样的请求来寺庙里的人太多了,所以老和尚当然不会拒绝。
    他扫了一眼两人紧紧挽着的 手,温声道,“只是寺院乃清净之地,两位施主要小住的话,就要分开来住。”
    “这个当然。”井然不舍的看了眼陆霄。
    陆霄看向僧人,问道:“我们今天爬了一天的山,的确是有些累了,不知道师傅能不能带我们下去休息一会儿?”
    “这个自然,两位施主稍等。”僧人往外走了几步,不一会儿他就又回来了,并且他身后还跟了个年纪还小的和尚。
    僧人指了指自己身后的和尚,对着陆霄和井然温和一笑,“他会带两位施主去后院,两位跟着他走就是了。”
    “那谢谢师傅了。”井然和陆霄双手和十,朝着僧人和为他们解签的老和尚微微一拜,就跟着小和尚去了厢房。
    僧人看着井然和陆霄的背影完全消失后,语气有些不满:“那两个人也不识好歹了一些,长老算的卦一向很准,他们却依旧我行我素,居然不把您的箴言放在心上。”
    “慎言。”
    老和尚把心里不适的感觉压下,淡漠的看了僧人一眼,“红尘之人逃脱不了八苦,俗话说忠言逆耳,但往往他们并不喜欢听忠言,所以愚不可及。既然如此,我们就更应该六根清净,不为俗人所扰。”
    僧人眼睛一亮,立即恭维老和尚:“还是长老修为高深,刚刚是弟子着相了。”
    老和尚垂下有些松弛眼睑,不紧不慢地说:“刚刚那两人虽然悟性不怎么样,但我看他们身体却很好,一身朝气洋溢的,一看就是两个好苗子,所以你务必让他们多住几天。”
    僧人闻言也不敢多问,只恭恭敬敬的低头答应后,就走出了院子,依然去了大雄宝殿。
    老和尚低头看着自己手上枯糙的皮肤,以及手上日渐增多的老年斑后,他浑浊的眼睛越发暗沉,让人摸不准他在想些什么。
    梓虚用了隐匿符和一队道长藏在井然和陆霄厢房附近,佛寺外,也同样隐藏着许多道门弟子,正等待着惜时回来。
    夜渐渐深了,慈安寺一片风平浪静,无大事发生。
    而曲菱和濯尘子正带着一批人往后山走去。
    后山山路有些陡峭,因为要避人耳目,所以圆觉带着曲菱她们走的是村民不常走的小路。
    小道上由于经常无人走动,草丛便长得有人一半高,因为气温逐渐升高,所以半人高的草丛里有蚊虫嗡嗡嗡的叫着,没有让林间过于死寂。
    曲菱耳聪目明,突然就听到了一阵悉悉簌簌的声音从远处传了过来,声音越来越近,接着半人高的草丛开始摇动。
    她眼神警惕的看着前方,脚下却突然撞到了一只野兔。
    “等一等。”曲菱轻轻的说了一句,又朝队伍最后方断后的濯尘子做了个暂停的手势。
    队伍停了下来。
    圆觉正要问曲菱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之际,却突然看到前方的草丛晃动了起来,似乎是什么东西往他们这边过来了。
    一对人屏住呼吸,纷纷把自己的法器握在手中,做好了战斗准备。
    然而下一瞬,他们感觉自己脚腕也被撞到了。
    昏暗的草丛间并不能看清是个什么东西,正在他们心里发毛之时,曲菱把手机的灯光调暗后,拿出来扫了一下他们脚下。
    原来撞上他们脚的,是各种四处逃窜的野禽。
    圆觉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他看着晃动得厉害的草丛,轻声问曲菱:“曲小姐,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
    透过黑夜的屏障,曲菱圆亮黝黑的杏眼朝着远处看去,却突然看到了一群人。
    她心里一紧,忙低声轻喝:“你们看那边!”
    一队人都是用了隐匿符的,所以大家也没有躲藏,直接就转头顺着曲菱看到方向看了过去。
    此时夜色很深,虽然有密林遮挡了一些月光,但借助树林间隙里漏下的稀薄月光中,圆觉和濯尘子一行人也看清了个大概。
    路上,一排黑影正在林子里走着,他们高矮不同,但行动举止却很是相似。他们走路的脚步和走的距离,几乎像是复制粘贴下来的一般,整齐诡异得让人心里发毛。
    只有最前面几个人,似乎动作还多一些,像是活着的普通人。
    道家子弟有些天赋虽高,却没经历过什么事情,一看这样的场面,虽有人心情激动,但许多道长和小辈都被吓了一跳。
    圆觉微微睁大眼睛,木着脸问曲菱:“那些是僵尸吗?”
    第一百一十三章 邪阵
    一大排人僵硬麻木的走着,夜风微微吹动,有巨大的树冠遮住月光,只留下大片大片黑漆漆的剪影,看上去就像是湘西那儿一带在赶尸一样。
    黑夜对曲菱来说并无什么影响,她看了一会儿之后,轻轻摇头:“那些不是鬼,是人。”
    她紧紧的盯着人群,突然就把视线凝聚再来一处,轻声说:“而且两位警官都在这一行人里,看样子佛子应该是上钩了。”
    圆觉看着迟钝的一大排人,有些担忧:“那他们不会出什么事吧?”
    “我们跟上去看看就知道了。”曲菱站在一旁等队伍走得差不多,才出声说:“藏匿符功能有限,等会儿咱们远一点跟在他们身后,劳烦各位道长不要发出声响。”
    人群里的道长只做了个不说话的动作,示意曲菱他们绝不会故意发声。
    曲菱见状,才慢慢的跟上那一队人。
    越往里走就越到了林间深处,路边柏树渐渐多了起来。
    松柏的淡香在空气里弥漫的同时,空气里的湿度越来越重,一路走来让人感觉空气有些粘腻潮湿。
    曲菱和知道详细计划的道长心里皆纷纷一沉。
    因为,这条路恰好和大家商量好的路线几乎一致。
    难道是佛子回来了,所以这些人才往后山走?
    越这样想,心里就越发难受。根据前几次的事情推测,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一行人恐怕是要是去给佛子当养料去了。
    走到后山最深处,就有一片枝干虬结,姿态优雅的松柏映入眼帘。
    曲菱打了个手势,她身后的人就停了下来。
    透过林间间隙可以看到松间有一处小院,在灯光朦胧下,显得很有诗意。但是这要是配上小屋旁边动作僵硬、神情麻木的一群人后,就显得十分诡异。
    最前面的两正常人,原来是两个僧人。
    他们脊背微弯,恭敬的站在小院门口,似乎在说着什么话。
    过了半晌,屋里仍旧没有什么动静。
    只有微风轻轻拂过松柏,带来一阵松涛。
    风越发的大了,周围有野禽不过惨叫一声之后,便再无生息。
    松涛翻滚间,本来常年苍翠的松柏,却突然有了颓废之态。
    曲菱视线一扫,发现周围有一丛稀松翠竹的突然开了花。
    常言道:竹子不开花,开花即死。
    曲菱和濯尘子对视一眼,皆在心里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