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天,顾盼儿家的稻子全收割完,都堆在了山门那里,顾盼儿让长工还有几个闲着的残兵都住到了山门那边,主要是为了看管稻子。
    才两天的时间,闹蝗灾这事情已经传了过来,不过传得还不太严重,老百姓们都还不怎么相信,不过粮铺粮食的价格却是翻倍地涨了起来,甚至有些粮铺已经关门停止卖粮。
    开门卖粮的也有多少粮食可卖,每天就卖那么一点就关门了。
    对于外面的事情顾盼儿都不知道,这几天她都老实待在村子里面。现在则给村民们分粮食,村民们估计也听到了一点风声,没要银子都要的粮食,反正这粮食也划算,就算是算成银子,也比平常的时候要便宜一点。
    顾盼儿这霉面还有陈米也真是买对了,村民们大多数都选的霉面还有陈米,好点的顶多就要一点点。
    都干了九天半的活,顾盼儿给足了十天的,每个人都领了二三十斤的粮食,还有三斤的肉干。不过由于这蝗灾的消息,大伙的脸上都没有笑容,个个一脸担忧,领了粮食就往自家田里头跑。
    顾盼儿则琢磨着娘家的稻子也黄了一半,要不要早点收了得了,这蝗虫说不定再过四五天就到了。
    这么一想,就打算到娘家走一趟,提提这事。
    张氏正急着这事呢,自家这稻子才黄了一半,还没有到收割的时候,这会收的话产量会低很多不说,质量也不好,可要是不收的话蝗虫一来就全被祸害了。
    这会又没个商量的人,张氏都急得上了火。
    顾盼儿一来,张氏就如找到了主心骨一样,赶紧问道:“大丫你说咋办?听说这蝗虫还有三四天就到了,也不知道会不会经过咱们这里,田里头的稻子咋地也要再过四五天才能熟,现在收了的话,可是得差老远……”
    顾盼儿打断张氏道:“要我的意思就是别等了,现在赶紧就收割了。虽然咱们都不知道这蝗虫会不会来到咱们这里,可是为了防万一,还是早点收割了的好。”
    张氏还有些侥幸心理:“要是没来到这里呢?”
    顾盼儿翻了个白眼:“我还是那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自己想,要是想通了可以跟咱说说打算现在就收割的话,家里头的长工可以闲出来帮你一下,再从村里雇几个人帮忙。”
    其实顾盼儿还真太想雇村里人,这看着个个都很勤快似的,其实个个都有私心,干活放得很慢,就想多拿几天的粮食,要是跟收割他们自己粮食那么快的速度的话。这五十多号人,说不定三天就收割完了,哪里用的着九天半。
    不过顾盼儿本就是打算让村民占便宜,自然懒得去管那么多。
    张氏道:“这就只剩下二十一亩亩田就不用雇人了吧?”张氏没好意思说瞧着那些村民就跟商量好了似的,这稻子虽然割得很好,掉到田里的稻粒啥的也很少,可就是速度忒慢了点,要花这个银子,张氏还有点舍不得。
    再说这蝗虫也不知道来不来,张氏就想着要割也是慢慢割,说不定到时候蝗虫没走这里过。
    “你要是不乐意雇人,那就先让长工帮忙吧,要是到时候真急,就雇人。”顾盼儿猜到张氏可能是因为村民故意放慢速度的事情,所以不太乐意雇人,不过更多的可能还是持有侥幸。
    其实顾盼儿真的不怪村民,早在开工的第一天顾盼儿就发现这些村民在看自己的态度,估计自己要是流露出不高兴的话,这些人也不敢这个样子,不过自己没有任何反应才大胆起来。
    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村里头离饿死人也不远了,仅吃菜团子真的难以果腹。
    张氏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那明天就开始收割吧,到时候你让你们家长工来帮忙一下。”说这话的时候张氏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什么都要顾盼儿帮忙。春耕的时候是顾盼儿帮的忙,现在收稻子还得帮忙,闺女再能干自己也不应该老这么占闺女便宜的。
    顾盼儿点了点头:“行一会我就跟长工说,到时候要怎么安排你自己看着办。”
    张氏点了点头,心里头在想着今年也就罢了,明年起自个就真不能老这么占闺女便宜了,实在不行雇人也可以。
    到了第二天,张氏也开始收割稻子,从靠顾盼儿家田那边开始收割起,因为那边的稍微熟一点。
    村民们见张氏稻子还没熟就开始收割,渐渐地也开始不淡定起来。等到张氏收割稻子的第二天,也有几家人开始收割稻子了,不过他们的稻子比起张氏的来还是差了不少最早种下去的,到现在也不过才微微泛黄,有些青稻子还能捏出米浆来。
    可尽管这样,还是有几家人收割了。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不全收了,顶多就割一到二亩那样。要是真来了蝗虫,这收上来的连米带糠地,也够扛一些日子。要是没来蝗虫,就当是白瞎了罢,毕竟这样的稻子是卖不出钱来的。
    不过能这么想的真没几家,再加上稻子才灌完浆,大多数人的都没有开始黄,割下来也只是比吃糠好一点而已,所以大伙都怀了侥幸心理。
    而这几家人,则是那时候跟顾盼儿进山的那几家,对顾盼儿有种盲目的信任感。
    到了张氏家收稻子的第三天,村长老头也坐不住了,瞧着自家最先种下的那块田也有发黄的样子,一咬牙就把儿子叫回家里,这就打算把稻子收上来,至于收多少村长也没个成算,就说先收着看。
    顾大贤没啥意见,他在县城里得到消息,这蝗虫正往州城而来,瞧这来势汹汹的样子,有八成会朝水县这边来。
    这才灌完浆的青稻子,就算收割了也不可没有整粒米的,勉勉强强能碾出点碎米来,可再少也比没有的强。
    这也没去雇人,把亲戚都请过来忙,当天就开始收割。
    同一天里。
    陈氏拿着周氏给的银子去买粮食,平日里半两银子怎么也能买到一百斤的粗面,可今个儿却只买到了二十斤,回去跟周氏说起这件事情周氏还不信,非得让陈氏去把粮食给退了,并且骂陈氏不是傻就是贪墨了银子。
    这初来乍到,左邻右舍都不认识,消息自然也不灵通,自然不知道这粮食为什么长这么快。
    陈氏感觉有些不对劲,毕竟就这二十斤的粗面,也是排队排了好久才买到的,这要是退回去。家里头可就要断粮了。于是不管周氏怎么闹,陈氏就是不肯退掉,周氏气得要打人。
    老爷子听着也感觉不对劲,让顾来金去打听消息,这不打听还好,这一打听顾来金就慌了起来赶紧跟老爷子报告了这件事。
    “这是要闹蝗灾了?”老爷子皱起了眉头,心底下琢磨你一下,就吩咐下去:“这几天啥也甭干了,赶紧买粮食去,能买多少就多少。”
    周氏听着不乐意了,道:“这会粮食多贵啊,这半两银子也才买二十斤粮食,一两也不过四十斤而已,这要买也得等粮食便宜了再买。”
    老爷子喝斥道:“你个老娘们懂啥?这个时候闹蝗灾可是很要命的事,别说着粮食不会便宜了。说不准到时候花再多银子也买不到,现在花点银子算啥?”
    周氏不情愿,不过还是拿了十两银子出来,分成几份各自买粮食去了。
    周氏算得很好,这十两银子能买四百斤的粮食,谁知道竟然连三百斤都没有买到,并且还是跑到县城才买到的。
    这下连老爷子也急了,第二天又让人买粮食去了,并且还从周氏手里抠出了一百两银子……
    也不知周氏他们花了那么多银子买到多少粮食只知道风声越来越紧,听说蝗虫已经进入了州城,说不定当天就会朝水县这边来,州城几个县的人都在紧张着,生怕会是倒霉的一个。
    这蝗群比想象中还要庞大,飞来的时候黑压压的一片,抬眼看去,几乎将整个天空都遮掩住。
    蝗虫也不同于旱年所看到那么瘦小,基本上只只都肥得流油,而且也特别的大只,怎么看都不像因为饥饿原因而不得不四处迁移,反倒像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到处祸祸似得。
    因为蝗虫分布面积大,州城百姓都失望以及绝望,整个州城没有一个县能够避免,并且只用了半日的时间就到了水县隔壁,有可能第二天天一亮就会进入水县。
    这下没有人再敢怀有侥幸心理,连夜去收割稻子,哪怕只是刚灌完浆也能碾出点碎米来,总比颗粒无收的强。
    可毕竟收稻子慢,又是大晚上的,收稻子的速度快不起来,亩产量也低,所以再是忙活也收获不了多少。
    这时张氏家的稻子才勉强收割完,花了四天两夜的时间这还是几个长工两天两天没睡才做出来的结果,自从听到蝗虫已经到了州城边界,村里头就雇不到人了,这没了办法就只能熬夜干活。不过这稻子割是割完了却没有脱粒,而且也来不及了。
    在张氏家稻子连夜收割完后的天亮,蝗虫就进去他水县,首当其冲的就是一水县,所路过的地方,只要是绿色的东西都被啃得差不多,老百姓们把门窗关得紧紧的,据说这蝗虫饿急了可可是连人都会吃的。
    顾盼儿在家里研究了几天也没有想到有效对付个蝗虫的办法,升火有用却是来是来不及的,不过倒也可以使用一下,不过这蝗虫最终要进去葬神山脉的话,可以肯定生火没有多大的用处。
    还有就是鸣金驱赶法,小不说有没有用,光说鸣金一事,由谁来做?
    蝗虫虽然是植食生物,可谁能保证它不咬人?
    想来想去,顾盼儿还是将方法说给了村长听,村长咬牙抽出空来跟村民说了这事。可因为是最后一晚上,大伙都忙着收稻子,就算是听着了也太放进心里,直到远远的看见蝗虫黑压压一片飞来,这才把去年剩下的干稻草搬到田里点火,然后就个个躲回家里面,把门窗都关得紧紧的。
    这火点得参差不齐不说,还多数用的稻草,根本就烧不了多久,等蝗虫来的时候,很多都已经灭了火,就算没灭这面积也不大,根本就挡不住蝗虫,至于鸣金驱赶法根本就没人去做。
    最让人恐惧的事,蝗虫似乎并非只是路过,竟然在水县停留了三天之久,直到第四天才陆陆续续进了山脉。
    而这三天的时间里,整个水县凡是绿色的东西,都差不多全祸害了。
    为此顾盼儿很是郁闷,之前想了那么久,终究是浪费了脑细胞。
    不过庆幸的是村民在自己的刺激下,有不少人家把青稻子都给割了。虽然急急忙忙间没有收到多少,但好歹还是能坚持一段时间。
    至于顾大河怎么样,顾盼儿并没有去留意,不过听张氏的意思是,顾大河分得的那十亩田顾大河根本就没动,倒是有不少村民趁夜割走了不少稻穗,当时也是瞅着的,不过自家的田都是勉勉强强收割完,自然没心思去管顾大河的十亩田。
    此时的张氏还不知道,顾大河已经可怜兮兮地被丢下,前两天正是张氏忙着收稻子的时候,顾大河就被司南的人忽悠去了一水镇,亲眼看到了那家人在一水镇落脚。
    顾大河当时还是不乐意相信,激动地上前去,结果却被人赶了出来,这赶人的就有他心目中的好娘亲,一向慈爱的老爷子也在袖手旁观,一脸的冷漠。
    带着一身伤回来的顾大河就有些想不开,路过一条大河的时候直接就跳了下去,这是打算寻死,可最后还是被人救了上来。送到医馆以后把身上所剩的那点银子也全花光了,身无分文地走了回来。
    不是没想过再死一次,可这跳了一次河以后,顾大河就没拿那个胆跳第二次,浑浑噩噩地回到家里,一个身强力壮的大老爷们直接就病倒了。
    可在老屋这里又没人照顾,顾大河自己一个人浑浑噩噩地,生着病没人伺候,连口吃的都没有,整个人半死不活地躺着,一躺就是三天之久,要不是蝗虫来了,他还不知人事地躺着。
    对于蝗虫一事,因为之前心里有事,顾大河根本就没注意到,等他从冰凉的炕上爬起来,看到从窗缝爬进来的蝗虫就傻了眼,这才想起田里头的稻子,可这么多的蝗虫,再加上病弱,根本就出不去。
    房间里也没有吃的,顾大河躺在那里愣愣地发了一会呆,干脆就爬起来捉蝗虫,抓到了就烤着吃,味道倒是还行,吃到半饱以后体力也回来不少,就是这心里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老觉得自己活着也没意义,不如死了算了。
    只是顾大河这心里怎么也弄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爹娘为啥要这样对自己。这段时间里,不管爹娘要啥,只要自己有的都给了他们,甚至还把家门打开让他们去拿东西,可这到底是为啥呢?
    拿东西的时候笑容满面,夸他是好儿子,转身就翻脸不认人了,这这这……
    顾大河越想就越是难受,头也越来越疼,没多久又昏睡了过去,这一睡又是两天两夜,蝗虫都基本推去了才醒过来。
    这醒过来也没吃的,顾大河还是烤的蝗虫吃,一顿狼吞虎咽过后整个人都精神了。可见顾大河现在这体质有多好,病躺了五天五夜,其间只吃了一顿,加上现在这顿也不过才两顿,竟然就生龙活虎了。
    这吃蝗虫的也不止顾大河一个,村民们也都趁机抓了不少的蝗虫,不管是炒着还是烤着都吃得挺香的,这两三天来是今年来吃得最饱的时候。并且还有不少人家收了几麻袋的蝗虫,就想着拿来当口粮,好歹能饱餐几天。
    抓蝗虫的时候个个都兴高采烈的,可蝗虫过后,村民们就高兴不起来了。
    本来心中还有希冀蝗虫只是路过,怎么也能剩下不少稻子,可谁想到蝗虫在山脉外停留了三天,稻子被吃得干干净净,比收割还要干净的感觉。
    村民们个个愁容满面,这不止人没得吃,就是牲口冬天也没得吃了。
    家中养了牛的更愁,个个都后悔烧了那把稻草,虽然那点稻草也坚持不了几天。
    天上还零零星星地飞着不少的蝗虫,顾盼儿抓了不少来看,这眉头就拧了起来,好肥大的蝗虫,而且这到底得多少蝗虫才能形成如此大的规模。可是看到不少村民冒险抓蝗虫的,每家每户都抓了不少,直到现在都还有不少人还在抓。
    顾盼儿不相信就顾家村才抓蝗虫吃,别的地方肯定也不少老百姓在抓,可就是这样,到了顾家村这里的蝗虫也还有那么多,真难想象这蝗群有多么的庞大。
    再看田野里面,一片光秃秃的连稻杆都没有留下来,这破坏力还真是不可思议。院子里新种的树的树叶都给啃得精光,红薯地里的红薯藤也全没了,本来还想着再长一个月的,现在看来必须得挖起来了。
    才长四个多月,就算伺候得再好,这红薯也肯定没长多粗,估计有婴儿手臂那么粗就很不错了。
    朝后山看去,外围也是一片光秃秃的样子,再想从那里挖到野菜是不可能了。
    正沉默地看着,山脉那边传来声音,不由得抬头看去。还没等看清是怎么一回事,村中传出来惊叫声。
    “不好啦,蝗虫又飞出来了!”
    “快,快躲起来!”
    “这田里没得吃了,这些蝗虫说不定会吃人,快快回家关好门窗了。”
    ……顾盼儿眉头一皱,因为靠近山脉的原因,视角方面没有村民的好,等村民嚷嚷起来,顾盼儿猜看到蝗虫从山脉飞了出来,身后跟着一大群飞鸟……
    天空之上除了蝗虫扇翅形成的轰鸣声以外,还有阵阵鸟叫声,并且飞鸟越来越多,渐渐地鸟叫声盖过了轰鸣声,蝗虫完全被飞鸟追了了上来。
    顾盼儿错愕,还真是一物降一物,不过这山脉是有多大?竟然这么多的飞鸟,感觉这群蝗虫还不够这些鸟吃的。等吃完这群蝗虫,飞鸟肯定会产下很多卵,到时候……
    想到这,眉头又皱了起来,倘若这群飞鸟不出山脉还好,若出山脉又是一群祸害。
    村民们似乎也感觉到了不对劲,不少人打开窗户探头出来看,个个都发出了惊叹声,惊叹过后就是一阵阵的骂声,无非是在骂这群鸟不早点飞出来,要是早点飞出来,田里头也不会被糟蹋得这么彻底了。
    顾盼儿听得好笑,若非有这群蝗虫入侵山脉,这群飞鸟怎么可能会飞出来。要是平日里也飞出来,那么要愁的可不是这蝗虫了,而是这群飞鸟了。
    不过村民们庄稼全被祸害,自然要有一个发泄地地方才行,这群飞鸟正好撞上了罢了。
    院子里传来阵阵笑声,顾盼儿扭头看去,顿时就有些无语,这群长工正在比较谁抓的蝗虫多,就连那群残兵也在凑热闹。这群人是不担心家里还是在苦中作乐?反正顾盼儿是服了他们。
    “没有亲眼看到真的无法相信,这蝗群竟然如此庞大,刚收到的消息,整个辽州城都受了灾,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水县。这是因为蝗虫在水县停留了三天的原因,整个水县可能连一棵绿草都找不到。”千殇走近顾盼儿沉声说道。
    顾盼儿早就猜到会是这种结果,自然没有多惊讶,只是眉头皱了起来,说道:“总觉得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严峻的。”又摸了摸眼皮子,说道:“一想到就眼皮跳,不是吉兆。”
    千殇道:“你不是有所准备?那么多的粮食,就是一年没有产出,你们村子也不用担心。”
    顾盼儿突然道:“要是这灾害一直持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