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早有预谋的!
    当初宫变之后,明着支持贾氏兄妹的党羽虽然落了网,但这种事哪是能轻轻松松便能一网打尽的?只是没想到,那些人居然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来,救走了魏彦。
    苏瑜心里涌上一股强烈的不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思索片刻,她道:“那密道还是要想办法打通的,总要知道是通往何处。”
    苏泽生颔首:“臣会命人去处理的,天色已晚,皇后娘娘还是早些回去歇着,保重凤体。”
    有苏泽生在,苏瑜没什么不放心的,何况自己在这儿其实也帮不上什么忙,便点头应下:“如此就麻烦苏爱卿了,若有什么发现,及时报我。”
    “臣遵旨。”
    苏瑜由碧棠扶着上了马车,向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在椒房殿门口停下后,苏瑜顿了顿,没往里进,只是淡声吩咐:“去长乐宫打探一下,太皇太后如何了。”
    碧棠应着离开,苏瑜这才入了椒房殿。
    蝉衣奉了茶水给她,喝到一半时,碧棠回来了。
    “太皇太后已经醒了,听御医说是一时怒火攻心所致,这会儿没什么大碍了,只是气色不大好,总一个人发呆,也不说话。”
    听着碧棠的病好,苏瑜沉声不语。
    蝉衣低声询问:“娘娘不去看看太皇太后吗?这会不会不太好。”
    碧棠也道:“既然太皇太后气得晕倒,想来并不知罪太子的计划,罪太子出逃,太皇太后应该也是被设计欺骗的,并不知情。娘娘心里有气,可太皇太后是陛下的皇祖母,您作为孙媳妇,又掌管后宫,总要去亲自瞧瞧情况的。”
    苏瑜依旧没说话。
    魏彦在魏丞与姜夜交战之时逃脱,这让她心里十分不安。说对太皇太后没有怨怪,那是假的。
    可转念想想,于太皇太后而言,魏彦是她的孙儿,她一时起了怜悯之心也在所难免。若真要怪,只能怪魏彦太过狡猾,拿捏住了太皇太后心软这一条。
    她叹了口气,站起身来:“罢了,咱们去长乐宫看看。”
    ——
    到了长乐宫,里面灯火通明,太皇太后明显还没睡下。
    着人禀报后,苏瑜走进去,对着榻上倚着的太皇太后欠身行礼:“儿臣给皇祖母请安。”
    太皇太后看着她,神色暗淡几分:“皇后想必已经知道了。”
    “皇祖母身子可还好?”苏瑜避开此时,只关切询问。
    太皇太后摇头:“已经没什么大碍了,劳皇后记挂。”
    两人陷入沉默。
    良久只会,太皇太后率先开了口:“魏彦的事,那口井下面有密道,哀家真的不知道。”
    苏瑜看向她,态度依旧温顺,言语也温和:“皇祖母,儿臣只想知道一件事。魏彦要求您带他出去的时候,您对他当真没有半分怀疑?皇祖母见多识广,当真看不破魏彦的雕虫小技?亦或者,您心疼孙儿,做了这顺水人情?”
    太皇太后神情一滞,陷入沉默,脑海中回想着方才的事。
    有人禀报说魏彦要见她,到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孙儿,太皇太后自然也想见一见的,便瞒着皇后亲自去了。
    在死牢里,魏彦跪在她跟前,扯着她的衣摆哭,她自然觉得心疼极了。那里暗无天日,到处充满着潮湿和腐臭的味道,彦儿金尊玉贵长大的,如何经手得住。
    他开口说想看看外面的天空,她的确想过他有耍滑的可能。只是看着跟前瘦成皮包骨头的孙儿,她终究没忍心对他说一个不字。
    她想着,丞儿已经得了天下,成了皇帝,如果彦儿真的逃了,想必也没什么大的影响。作为祖母,她自然希望两个孙儿都平安无事,都好好的。
    若真说是她的私心放走魏彦,太皇太后是无可否认的。
    只是,密道的事,太皇太后真的没有料到。枯井下有密道,可见外面有人接应,魏彦逃出去之后真的会安分吗?
    太皇太后这才惊觉,自己的一时心软,可能做了糊涂事。
    看着太皇太后的反应,苏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是身为孙媳,她终究不好指责什么,只柔声道:“皇祖母身子要紧,这些事就不必提了。魏彦的事,自有尚书令苏大人来处置,皇祖母好生照顾自己的身子,无须多加挂心。”
    太皇太后听出了苏瑜话语中的疏离,她心中慨叹一声,终究没有再说话。
    她可能真的老了,糊涂了……
    第116章
    苏瑜回到椒房殿的时候, 天都快要亮了。
    蝉衣看到她眼中的倦意,轻声道:“娘娘睡会儿吧, 您熬了一宿对身子不好。”
    “睡不着。”苏瑜整个人看起来没什么精神气儿。她一想到魏彦居然在这个时候跑了,而且有太皇太后故意放纵的原因在里面,心里就有股说不出的滋味儿。
    蝉衣帮她捏着肩膀,思索着问:“罪太子越狱而逃,这么大的事, 可要告知陛下?”
    苏瑜揉了揉脑仁儿, 其实她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是大事, 理应让他知道的。可如今边关战事吃紧, 此时跟他说这个,会不会让他分心?
    如若不说, 罪太子搅合那边的战事, 魏丞又没及时防范, 那该如何是好?
    两相权衡着, 思索良久,苏瑜选择了后者:“去备笔墨来。”
    将这边的事交代清楚, 苏瑜吹干了上面的墨迹, 叠整齐装进信封里,用蜡泪封上, 继而交给了碧棠:“你找可靠的人快马加鞭的送出去。”
    语罢顿了顿:“不行,人马再快也是慢的,信鸽有没有?”
    碧棠赶紧应着说有。
    苏瑜点头:“那就飞鸽传书过去,三天之内一定得送到陛下手上。”
    碧棠接下后离开, 蝉衣帮苏瑜倒了杯水,问道:“娘娘为何这般着急,莫不是害怕罪太子对陛下不利?”
    苏瑜叹了口气:“我也说不上来,心里很乱。总觉得魏彦选择在这个时候逃走,很是诡异。”
    “苏泽生那边有消息了吗?”
    蝉衣摇头:“听说那密道不好打开,只怕还需要些时日。娘娘还是先睡会儿吧,天都大亮了,您总要顾惜自己的身子。”
    苏瑜应着:“也好,如果苏泽生来见,你叫醒我。”
    苏瑜已经连着做了好几晚的噩梦,精神不济,昨晚上又一宿没睡,身子根本支撑不住。蝉衣扶着她,人还没到床上,她便先昏厥了过去。
    蝉衣急的扶她躺下,又慌乱地喊御医。
    御医给诊了脉,只说是劳累过度,多加休息便无大碍,蝉衣这才松了口气。
    苏瑜这一晕厥,难得睡了个好觉,再醒来时已经是次日的早上了。
    她一睁眼,看到了床边守着的紫坠。
    紫坠听到动静抬眸,面露喜色:“娘娘醒了,可觉得哪里不舒服?”
    苏瑜没回,只是问:“魏彦找到了吗?”
    紫坠摇头:“苏大人动用了所有的神策军,可是依然没找到。”
    “那密道呢,可打通了?”
    紫坠再次陷入沉默。
    苏瑜叹了口气,面露忧色。
    紫坠宽慰道:“娘娘先别急,苏大人肯定还在想办法。您昏迷了一天一夜,肯定饿坏了,蝉衣让人煮了粥,奴婢去让人端来。”
    她说着起身出去,很快和蝉衣一起端了粥进来。
    许是饿过头的缘故,苏瑜并没有什么食欲,但是也知道饿久了对身子不好,尤其魏丞不在京城,她不能出事,于是仍耐着性子喝了那碗粥。
    在宫里干等了大半日,下午的时候,苏泽生总算入宫了。
    椒房殿内,苏泽生对着凤位上的苏瑜行礼,急急忙忙禀报:“皇后娘娘,密道通了,出口在北门一里之外的杂草丛里。”
    苏瑜神色微惊,问苏泽生:“挖一条这么长的密道,需要多久?”
    苏泽生道:“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完成,人数不会很多,只怕需要一年以上。”
    一年以上,魏丞登基也还不足两年。也就是说,有人在魏丞刚登基不久,魏彦被关进大理寺的死牢时,便开始偷偷在挖密道了。
    可是那个时候贾道死了,贾贵妃也死了,贾氏党羽群龙无首,谁聚集的人做这种掉脑袋的事?
    而且这密道的出口,又是在北门,出城后去往边城最是容易不过。
    苏瑜看向苏泽生,两人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人——姜夜。
    姜夜一面寻求着魏丞的帮助,一面设下了这样一个局来羁绊魏丞……
    苏瑜有些不寒而栗。
    她并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猜测。
    如果真的是姜夜,他在这个时候将魏彦放出来,二人会达成什么样的交易呢?她发现姜夜这个人果真深藏不漏,看起来温柔无害,实则竟是心机深沉的令人发指。
    苏瑜打了个激灵,突然想到了什么,抬头看向苏泽生:“那条密道在北城什么方向,西北方?”
    苏泽生愕然:“皇后娘娘怎么知道?”
    苏瑜心一沉,神情郑重几分:“你跟我去个地方。”
    ——
    当初宫变之前,魏丞将苏瑜交给姜夜暂时照顾。那个时候,姜夜将苏瑜从梅庄带到了城外西北方向的山上,那里是个小村庄,住着一对姓徐的夫妇。
    姜夜说他在冀州的时候认识了徐老伯和徐大娘的儿子,有些交情,故而来到京城后对徐老伯和徐大娘多有照拂。
    在此之前,苏瑜从来没有怀疑过姜夜话语的真实性。她一直觉得,这么儒雅干净,又略有些腼腆的男子,不会骗她。
    可是现在,她心里突然就多了那么一丝不确定。
    姜夜说过,他是个活在黑暗里的人。一个活在黑暗里的人,在冀州怎么会跟一个寻常农户的儿子有交情,甚至还愿意帮他照顾父母?
    一口气爬上山,顺着记忆中的路苏瑜找到了徐老伯的家,看着紧闭的房门,她深吸一口气,抬手轻叩房门。
    里面安安静静,无人应答。
    苏瑜再次叩门,依旧没动静。
    苏瑜一颗心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