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书生面相的人穿过小街走了进来,看着春归笑了笑,把春归笑的莫名其妙,瞪了他一眼。眼下春归瞪人,已是炉火纯青了。但阿婆今日说不许春归再瞪人了,开了面铺,回头把食客瞪跑了,面铺就开不下去了。春归整了整神情,朝书生笑了笑,看他拿起一块牌子轻轻放到阿婆面前,而后找了个角落坐下,拿出一本书随手翻看。
    春归看他与别人不同,想了许久,才想起这是那日冲自己作揖赔罪的人。无盐镇就这样大,许多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春归端着碗到他面前,说:“十钱。”那公子,拿出十钱银子,也不似别人一样扔到桌上,而且放到春归手心之中,担心自己失礼,手指翘了翘。春归只觉得这人好生奇怪,打量他一眼,便走了。
    转身看到几位军爷站在面馆门口,犹豫着要不要进来。打头的那人春归见过,是那一日站在宴溪身旁的人。张士舟自然也认得春归,拿着将军那么一大袋金元宝,明明可以锦衣玉食了,却开了面馆。
    “不吃?”春归开口问他。阿婆说,做生意,不能结仇,要与人为善,何况自己与他,无仇无怨。
    “哦,吃。”张士舟看了看身后几个兵,刚刚下了校场,想着去喝顿酒,看到新开的面铺,想着先填个肚子。后面几个兵,自然也认识春归,他们在山中跟着她和大将军那么些日子,就连那日他们在山洞…思及此,几个人都有些不自在,直挺挺坐下,不敢造次。
    这几个兵这样规矩,本有心调戏春归的小镇男子,看看那几位军爷,又看了看春归,不自觉收了收姿态。大家吃过面,放下碗筷,匆匆便走了。坐在角落那位公子,吃过后站起身,朝春归鞠了一躬:“有劳。”春归没见过这样多礼的人,也学他鞠了一躬:“有幸。”驴头不对马嘴,那公子又笑出了声,想起什么似的,猛然收住笑。
    他走出面铺,走进医馆。薛郎中见他进来,朝他点了点头:“欧阳先生又来抓药?”
    欧阳敬一苦笑着点点头:“家母前些日子抓的药用完了。”
    “可有好转?”
    “好些了。多谢郎中救命之恩。”欧阳年方二十,是无盐镇上的教书先生。他身着一身干净的长衫,下摆处有一个补丁。却不觉他寒酸,只当是大户人家的少爷落了难,对他不自觉要恭敬几分。
    “过些日子,该进京赶考了吧?”薛郎中掐指算算,前两年他便该去了,但因他母亲的身体耽搁了。今年,应是赶得及。
    敬一没有作答,看郎中为他抓药,而后拿出一吊银钱放到柜台上。郎中看了看他,随手拿过一个铜板,其他的推了回去:“今日医馆行善,来抓药的人,只收一个铜板。”
    说完转身去摆弄药材,不再理他。敬一冲郎中的背影道了声谢,拎着药出去了。
    薛郎中回头看了看他,多好的儿郎,可惜生在那样的人家。他撑着自己的腰向外走,过了饭口,面铺吃面的人少了,阿婆正在数钱,春归双手支着下巴看着阿婆。
    “如何?”郎中拍拍衣裳走了进来,瞄了瞄那些钱,这么辛劳一辈子,恐怕也挣不出一个金元宝。
    “甚好。”阿婆看着眼前那一小堆铜钱,十分欣慰。
    “饿。”春归忙活半天,这会儿闲下来觉得肚子饿的紧,抱歉的看着阿婆。阿婆连忙起身说道:“都忘记给我的女娃娃做碗面了。”
    片刻功夫三碗面端了出来,三个人一人抱着一个大碗,吸溜溜吃了起来。周郎中吃着吃着念叨了一句:“美的狠!”把阿婆逗笑了。
    春休吃过面站起身,对阿婆说:“带小鹿,上山。”
    阿婆点点头:“快去快回。”
    话音还没落,春归已经带着小鹿跑出了几米远。一人一鹿,向城外跑去。小鹿喜欢山里,春归也喜欢山里,他们每日都要逮着空挡去山脚跑一跑。今日刚要山脚,便见着一人跟在那,朝无盐镇的方向望。
    那人身着一身华服,眼睛漆黑漆黑,深潭一般。看到春归带着小鹿从面前这条小径跑过来,微微侧了身让他们过去,待他们放了风回来,远远的看到那人的背影还是站在那。
    阿婆说不许春归随意与人搭话,于是带着小鹿从林子里绕了过去,快拐进城门下意识回身望了望,那人已经消失了。
    ==============================================================================================
    宴溪这一路,快马加鞭一步不敢耽搁,到了将军府,直奔父亲的书房。
    穆老将军已年愈古稀,一头银发用玉簪高高束起,白须浓密向下,精神矍铄。看到宴溪进来,风尘未尽,递他一方帕子让他擦脸。
    宴溪接过帕子抹了脸,而后开口说道:“朝廷急召回宫,给父亲请过安后,还得进宫。”
    “不必进宫了,是我请皇上给你下诏的。”老将军说罢从桌上拿起几张小像递给宴溪:“开口,哪个顺眼,你看好了,明日叫媒婆去提亲。”
    宴溪一听愣住了。自己当初为了逃婚,也为着赌气,请了旨便去了青丘山。父亲倒是学的快,一道旨又把他召了回来。
    他不好忤逆父亲,拿起那沓纸假意端详起来。京城的名门闺秀,自己都掌过眼,愣是被画师画的一个都不认识。
    “这些都是哪家的女子?看着颇顺眼。父亲看着替儿子选,儿子没有二话。”说完起身把这沓纸轻轻放到书桌上,面色如常,看不出半分情绪。
    “没看上?”穆老将军自是了解自己的儿子,自小打京城圈子里混,眼光高,一般的女子入不了他的眼。
    “儿子不敢。”宴溪耷拉着肩膀与父亲打马虎眼,那些女子自己的确是看不上,平日里说笑玩闹可以,若是真娶回来,三纲五常的套着你,这辈子也就到头了。
    “你有什么不敢的?你敢请旨去无盐差点没了命,还没有胆量娶个媳妇了?”穆老将军吹胡子瞪眼,他老来得子,对这个儿子丝毫没有办法。
    “上次,父亲为儿子选的人,着实是吓人。这次倒好,根本看不出是谁了。”说白了,宴溪不想娶妻,他一个人自在惯了。
    “那你看看这个,可心不可心。”穆老将军把一幅画拍在桌上,紧紧盯着宴溪的脸。画上的人宴溪看清了,是清远公主。之所以叫清远公主,是因为她母妃不招太后待见,常年在行宫呆着,一年只许中秋后回京,呆到出了年,就得走。是以皇上赐她清远公主,大抵有一些愧对之意。
    宴溪的脸红了一红,从前,他动过求娶清远公主的念头。清远与京城的女子不同,你在她面前,玩闹不起来,她只肖在你面前一站,你便会把所有的心思偃旗息鼓,只为好好与她说会儿话。
    “那便这个吧?”穆老将军看宴溪的神色,猜到他大抵动了念头:“明日我去与皇上说。”
    “父亲再等等。”宴溪出言拦住了父亲,他在青丘岭有了一遭露水姻缘,不知为何,这一路心里都不大舒服,总觉得对不住春归。她懵懵懂懂,自己一走了之,也不知她眼下如何了。“过些日子清远公主就回京了,待她回京后,儿子当面问问她。嫁娶之事,还是要从心,不然娶进门,也不会痛快。”
    穆老将军看他吐了口,心道好事将近,也不再逼他,于是拉把椅子到桌前,命人沏了壶茶:“你且与我说说,这一次去无盐,是什么情形?”
    宴溪把青丘山一带的布防详细的说给父亲听,又把自己绘制的舆图拿出来给他看,独独没说自己受伤这一段。他不说,穆老将军也不问。二人钻研起行军打仗,转眼就到了深夜。
    宴溪回到房中,关上门,闻到自己身上的汗味,猛然想起他抱着春归,春归脱口而出的那个臭字。跳进浴桶内,闭上眼睛。温热的水泡着身体,无比舒适,宴溪发出一声舒服的喟叹,一路风尘尽去,还魂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接档文《春休》求收藏呀~以下是文案:
    琉璃问眼前的林戚:“丞相,容我问你一句,究竟为何是我?”
    林戚眼中的深潭绿了又绿:“只能是你。”身后喜幔垂地,红烛滴泪。
    琉璃慢慢走至他身前,轻吻他的唇角:“今日是我们大婚的日子,你我本应卸下伪装,谎言本应落幕。为何是我?只因我与丞相的心中明月永寿公主如出一辙,只因丞相想演一出狸猫换太子,用我换回你的永寿。”
    怒气聚在林戚的眼中,他欲伸手抓住眼前人,却忽觉身体无力,倒在她的肩头。而她,一把短刀毫不犹豫刺进他的胸口,在他耳边轻笑出声:“去他妈的母仪天下!去他妈的永寿公主!”再用力,短刀尽数没入他胸膛。
    林戚的血与她大红的嫁衣融为一体,她拔足奔向永夜。
    多年后,淮南的红楼中,老鸨轻佻的问面前端坐的男子:“这位爷看上了哪位姑娘?”
    淮南王伸手把她拉入怀中:“你。”
    我命由我不由天,也不由你
    排雷指南:
    1、女主不是哭哭唧唧小绵羊,男主也不尽然是心狠手辣黑心大灰狼
    2、女主前前后后共杀了男主三次..
    第13章 京城是非地(一)
    宴溪一出府门,便见一个人候在门口,月白的长衫,批了一件鎏金的薄夹袄,一派风流倜傥。
    “宋兄。”宴溪拱拱手,来者是武将宋为,太傅之子。明明文采卓越,却考取了武将。
    宋为亦拱拱手:“清早听家丁说穆将军连夜归来,想来也好久不见,特来邀穆将军小酌一杯。”
    在朝堂之上,宋为是宴溪的部下,但私下,二人却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好兄弟。
    宴溪笑了笑:“早上刚醒,身上的浊气还未去,眼下怕是喝不动。河边找个亭子坐上一会儿,喝会儿茶罢!”
    “说到亭子,穆将军怕是不知,永安河边上建了一个茶楼,五层楼高,那茶楼里,说书的,唱戏的,杂耍的,应有尽有,十分热闹。不如今儿个就去那散散心如何?”
    “那感情好。”宴溪笑了笑,跟在他身旁,边走边说话。
    京城的深秋,金黄的叶子铺了一地,女子们头戴各式头面,身着各式披风走在街上,看到哪个出挑的男子,都敢望上那么一眼。宴溪和宋为二人并排走一起,惹得无数女子侧目。
    “穆将军出征数月,归来风采依旧。”宋为看那些含羞带笑的女子,打趣宴溪。
    宴溪倒是正派了些,只挑了几个极好看的看了几眼:“我看她们似是对宋兄颇有几分意思。”
    说着话,新建的茶楼便到了。宴溪抬眼望过去,五层楼的茶楼,果然气派,大清早就喧闹异常。
    “这是谁家的产业?”京城为官的人,家里多少都会开一些铺子,但大多假借旁人名义,地调行事。穆府在京城有一些武行,倒是不低调,所有人都知道那是穆家的产业,但穆家不欺行不霸市,讲求和善,这些年倒也攒下了名声。
    “你猜?”宋为冲他眨了眨眼,要他猜。
    宴溪抬了抬头,看这金碧辉煌,地处永安河边,敢这么大动静的,只有一人。他手指朝上指了指,宋为拍了拍他肩膀:“聪明!”
    二人进了茶楼,挑了个雅间,看永安河清早的水市。不知何时起,京城学起了西凉,也搞起了水市。小商贩撑着船,把个货品整整齐齐摆在船头,自己则带着蓑笠坐在船尾。逛水市的人在码头上租个小船,摇着橹,晃晃悠悠去赶集。这水市上,听的最多的不是叫卖声,而是“你怎么摇船的?”“看我不打你个旱鸭子!”一根船桨扔过去,二人就打起来了。
    二人坐在楼上,一盏茶的功夫,看了五起掐架,把他们笑的喝不进茶。
    “你说怪不怪,这水市,明明没什么生意可做,这些人每日还要图这样的辛苦和热闹。”宋为捏着茶杯送到唇边,对宴溪说道。
    “大概就是因着热闹。这世上,有人喜欢冷清,有人偏好热闹。人各有一好。”春归和阿婆,就是喜欢冷清。在山上待那么些年,也没想过下山。
    “无盐镇热闹吗?”宋为忽然问他。
    “为何这样问?”宴溪有些不明所以。
    “西凉这些年不敢大动,但偶尔也会在青丘山一带闹一闹,昨日早朝,皇上想派个人去那边守着,否则把边塞要地丢给张士舟一人,难免有些草率。但是要派人,显然动用穆家的人有些大动干戈,是以,我请战了。”宴溪终于知道为何宋为一大早就来穆府等他,他要开拔了,总该事先了解那一带的情况,这点,倒是比自己当时负气请战好了许多。
    “既是这样,我把之前画的图给你,你早晚有用处。两日后你来穆府拿,我让老爷子找人临摹一份给你。”对于国事,宴溪向来正义,从不遮掩。
    “感谢穆将军。我出征,但每日需向朝廷递折子,是递到穆老将军那里。换句话说,我远走他乡,命是在穆家手里。还望穆兄关照。”宋为举起茶杯,与宴溪的碰了碰,以茶代酒。
    “无盐镇,是个好地方。”宴溪顿了很久,忽然开口说了话:“山好水好人好。”
    “怎么个好法?”
    “怎么个好法要宋兄自己体会。”宴溪想起春归那双无辜懵懂的眼,若说那是一场露水姻缘,那晚再好,这么些日子也早该过去了,然而宴溪却还没过去。也不是多留恋,只是觉着自己有些不堪了,羞于对任何人提起。
    宋为的眼望着窗外,有些濡湿:“不瞒穆兄,这次去,我不想回来了。昨日请战,多少也因着如此。”他说的话,宴溪自然懂。太傅是什么人,心狠手辣,生生逼死了宋为的生母,宋为打小想离开他,不想活成他的样子,他从文,他便从武,他的势力在京城盘根错节,他便想逃出去。哪怕把性命交于他人手中,也不愿经自己父亲的手。
    宴溪无法安慰他。他生在穆府,是父亲老来得子,家里人都宠他,没被宠坏,已经是自己定力好了。探过身去拍拍宋为的肩:“不回来便不回来,但每年还是要回来与兄弟喝顿酒的。”
    宴溪与宋为厮混了一日,到了傍晚,找了个馆子喝了顿大酒,二人晃晃悠悠出了馆子,迎面而来一顶轿子,看起来似乎不是官家的,互相看了一眼,侧过身,想给轿子让路,没成想轿子却落在了二人之间。
    一只纤细的手打起轿帘,一个女子开口说话,声音含着水一般好听:“穆将军酒量精进了?”
    宴溪顿了顿,这个声音他识得,清远公主。
    宋为也听出了清远公主的声音,从另一侧绕过来,弯了弯身子:“给公主请安。”
    清远公主的轿帘打的开了些,露出一张艳美绝伦的脸,她的丹凤眼落在宴溪的衣领上,又向一旁看了看:“轿子坐累了,有劳穆将军送本公主进宫吧!”说罢轿子停下,清远公主袅娜下轿。宋为识时务,欠了欠身,告退了。
    宴溪侧身做出请的姿势,让清远公主先走,他依礼跟在身后三步远的地方。走了片刻,便与下人拉开了距离,清远公主忽然转过身,紧盯着宴溪。
    宴溪也停下,看着她。
    “穆将军还记得本公主的本名吗?”清远公主忽然开口问他。
    “记得。木柔。”
    “唤我的名字。”木柔猛然向前踏了一步,宴溪不自觉向后撤了一步,二人都愣住了。
    “你…在躲我?”
    宴溪不知该如何答她,刚刚那一步,在自己意料之外。他喉结动了动,唤她的名字:“木柔,你是公主,我是臣,你我理应三尺远。”
    木柔听他这样说,笑出了声音:“何时起,穆将军讲求礼节了?”她说这话,宴溪自然是懂。那年上元节,是他掀了她的面具,吻了她脸颊。也是那一瞬,动了求娶她的心思。
    但眼下,宴溪有些偃旗息鼓了。他对娶亲毫无兴致,这些年在外领兵打仗,自在惯了。这些话,自是不能与她说。于是欠了欠身:“公主,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