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珏 不由失笑。看来柳理露出的锋芒还是引起了别人的注意,还是受到算计了。若是其他人,水珏就直接出手让人调换客房即成,不过轮到柳理,水珏就多分了一部分注 意力在上面,一边派人监视甄家的动作,一边观察柳理的应对——甄家虽然和忠顺亲王关系平平,但人家好歹是个亲王,面上总不能太冷淡了,所以隔三差五还是会 派人来陪伴一下,只是来陪伴的人都是同族的小辈罢了。
    果然不出水珏所料,很快就有了动作。那伺候柳理的小厮出了客房的门,鬼鬼祟 祟的在屋后假山后,将一帕子包着的小东西交给了另一小厮,而后那两位小厮各自慌张离去。那时间很短,因为甄家事先赛了钱打了招呼,也没人从那路过,所以出 了水珏派去监视的人,无人知道这件事。
    不过既然水珏已经发现,这事就简单了。无论柳理丢了什么,水珏就派人搜出来就好。这一切阴谋诡计都是建立在没人看见的前提下,所以“碰巧有人路过并看见这一幕”,这阴谋诡计就不奏效了。
    不过在那之前,水珏觉得有必要知会柳理一声,碰巧她也想见一见这个时隔一年多未曾见面的人了。
    水珏先派人敲门打探,果不其然,柳理根本就没有醉下,所以水珏变了装进了屋,让柳理好一顿惊吓。
    “微臣柳子怡见过常瑞公主。”柳理面红耳赤的拱手行礼道。
    “得 了,别那么多礼。”水珏大大方方的坐在椅子上,毫不客气的打量了一番柳理微醺的样子,心中不由咋舌。即使换了一身朴素的颜色,不如当初见面时一身红衣令人 惊艳。但柳理微醺的面容却另有一番媚态。不知道是不是见到水珏,心中放松了些伪装的缘故,柳理眉眼中流露出的媚意都快溢了出来,看着水珏心痒痒的。
    “你应该知道本宫来这里问什么。”水珏压抑住心中的荡漾,笑道,“可需要本宫出手帮忙?”
    柳 理垂下头紧张道:“谢公主。刚小厮拿出去的木簪和微臣平日所戴有些许不同,并打上了柳府店铺的标志。因着前段日子忠顺亲王夸过微臣头上那木簪别致,所以微 臣特意准备了一匣子上好红木打造的簪子,以及一柄沉香木打造的簪子,样式大致一样,只上面雕纹不同。等会儿微臣‘酒醒’出门,就会将沉香木的簪子献给忠顺 亲王,并将其他红木簪分送给同来的公子。”
    “因着大家都有同样样式的簪子,甄家又不知道你木簪上的雕纹,自然这件事不好再出手。而又因为这件事纯属巧合,你事先又露了送簪子的口风,也算不上故意和甄家作对。”水珏点点头,“子怡果真好计算。”
    “谢公主。”柳理神情有些激动。
    “既然你算计的如此好,本宫也不用插手了。”水珏心中算了下时间,觉得估计等会儿就该有人来了,便准备起身离开。在离开之前,看着垂首恭送自己的柳理,突然心血来潮,伸出手指抬起柳理的下巴,在柳理惊恐的注视下,朱唇轻轻在柳理水润的双唇上点了一下。
    水珏坏笑道:“子怡以后还是少喝些酒,这番美景本宫可不愿别的人看见。明年之约,本宫记得。”
    说罢,水珏拂袖而去,徒留柳理呆若木鸡,那红彤彤的样子简直如一只煮熟了的大虾,头顶似乎都要冒烟似的。半晌之后,柳理才回过神来,双手捂着嘴唇,浑身轻轻颤抖,那双眼中醉意更加浓烈,并溢出了水汽。
    “公主是记得的。”柳理呐呐自语,那语调说不出的怪异别扭,若有人在旁听者,免不了被唾弃一声拿腔作调的娘娘腔。
    “公主心中是有我的。”柳理再道,那眼中的仰慕情意再也遮掩不住,化作泪水滴落下来。与此相对的,是嘴角控制不住的夸张上扬,那惊喜之态近似癫狂。
    旁边伺候的小厮低头缩在一旁,装作什么都没看见,面上一副正常至极的表情,似乎眼前景象再普通不过。
    ..................................
    “妹妹可真……”忠顺亲王调笑道,“居然擅自去见了那柳子怡,若是让皇兄知道了,还不剥了我的皮?”
    “五哥可别笑话了,我只是好奇那柳子怡的应对罢了。若五哥担忧,我马上修书一份给哥哥,坦白这事就好。”水珏问道,“那之后的事是不是特别有趣?我虽说得了些消息,到底说的不仔细。”
    忠 顺亲王目的达到,便将之前的话题揭过不提,反正水珏的事情自有皇上操心:“甄家的小子也太没城府了些。柳子怡刚送了东西,他就脸色大变,只要不是瞎子,都 发觉了不对。那柳子怡倒是有趣,又是道歉又是作揖,说自己之前得了本王的夸,就得意忘了形,不知道甄家是不是对那木簪子有什么忌讳,还说他并无冒犯之意, 请那人赎罪。嘿嘿,那态度可是诚恳的很。”
    “甄家那小子能说什么?不过一木簪子,还能犯了什么忌讳?他只得推说身体有些不舒服, 简直假的不能再假了。”忠顺亲王喝了口茶水,继续笑道,“那些人为了讨好我,在我称赞了什么之后,拿着相似的礼物以互相赠送为名,送一样贵重的给我是常有 的。这次柳子怡送东西也很正常,所以甄家也只能吃瘪了。只是那甄家脾气傲的很,从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说不准还真会选择性忽略自己计划的不严谨,埋怨柳子 怡不知好歹呢。”
    “这有什么可担忧的。柳子怡有爵位也有功名,平时又在家闭门读书,甄家就算再狂妄,也不能冲进柳府中把人给绑了。”水珏嗤笑道,“大不了就是给柳府的生意惹些麻烦,但甄家可不比以前风光,惹不惹得了麻烦,还不好说。”
    虽说忠勇亲王架子还在那,但新君不是他,这势已经去了大半,甄家的盟友也渐渐散去了。毕竟站队很多人敢,而谋朝篡位,可没多少人有这个胆子了。
    “生意上找不到麻烦,估计就只会在明年科举的时候找麻烦了。或许,科举没能力找麻烦,也可以等柳子怡得中进士,入朝为官后找?”说罢,忠顺亲王自己大笑了起来,“当然,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柳子怡只要能够进入殿试,那就是被内定为探花和驸马的人,甄家还能找什么麻烦?这么看来,只要皇上和水珏心意不改,柳子怡还真是对甄家有恃无恐。
    “得了,金陵也探的差不多了,甄家也没我想象中的那么为难。”水珏见了美人,心情甚好,笑意也明媚了许多,“该出发去江南了,黛玉还等着见家人呢。五哥你也别舍不得,江南的景色更好。”
    “我哪有舍不得。”忠顺亲王心里叹气,可别说,还真有点舍不得。
    ☆、第68章
    林黛玉跟在水珏身边也一年多了,因着修习内功心法的缘故,原先的先天不足渐渐有了好转,身体也不再是原本的虚胖,真正的好了许多。过了七岁的生日 之后,林黛玉的身体就跟抽了条的柳枝似的长了起来,初步有了些婀娜的样子,只脸蛋上还有些婴儿肥还未消退,再不复以前胖墩的模样。
    太 后对此大感遗憾,总嘱咐林黛玉多吃些。但林黛玉倒是满意的。这个时代虽说不是以瘦为美,但也不是以胖为美。老是被人说胖乎乎圆滚滚,林黛玉年纪虽小,也是 有爱美之心,自然也有些小郁闷的。何况林黛玉对水珏这位老师十分仰慕,对水珏的相貌也十分尊崇,如今身段朝着水珏的模样发展,林黛玉是很高兴的。
    林黛玉本以为自己要等到父亲进京述职才能和家人团聚,没想到水珏再次出京,着实惊喜了一番。在金陵的这段时间,林黛玉也有些按捺不住思念家人的心情了。不过天伦之乐人之常情,水珏倒也不怪林黛玉的失态。何况,林黛玉年纪尚小,想念家人也是理所当然。
    林黛玉想念家人,林家人自然也是想念林黛玉的。更何况,不在身边,隔得远,才更容易想起对方的好,林黛玉又频繁的和家里通信,让家中人都记着她。
    因此水珏来到杭州之时,林如海特意事先给水珏请求了一番,这次带着夫人和儿子一起去迎接。他们也知道,林黛玉不可能一到江南就回家,先见上一面,缓缓思念之苦也是好的。
    就在林家人的翘首以盼中,忠顺亲王的人马浩浩荡荡的乘船到达了河港,他们也终于在一干女眷中眼尖的瞥见了自家消瘦的女儿,就连不苟言笑的林如海眼圈都红了。
    “瘦了……瘦了……”贾敏在心底念叨着,却不敢说出声来,只悄悄的打量了林黛玉一下。林黛玉正好往这边张望,对上贾敏的目光的时候,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然后低下头。
    “怎么了,想哭鼻子了。”水珏拍了拍林黛玉搀扶着自己的手,取笑道。
    “才、才不会。”林黛玉娇嗔道,吸了吸鼻子。她知道绝不可以在这里哭出来,堕了常瑞公主的脸皮。
    水珏笑着摇摇头,然后对着贾敏一家笑着点点头后,才登上花轿。
    “刚才公主是不是看这了?”林如海有些紧张,“我们是不是有失态的地方。”
    想 到这,林如海有些羞恼。他自诩为只忠于君王的直臣,如今新君既然已经继位,他自然效忠的就是新君了。所以对着和新君非常亲密的常瑞公主,自然更加恭敬几 分。这次他也是太想念女儿乱了分寸,才会答应贾敏带着孩子一同去迎接,早早看到林黛玉这种不符合礼节的事。虽说公主答应了,但是如果其实心底恼了……林如 海有些后悔了。带上贾敏还没什么,带上儿子干什么,儿子还小,又甚少看见林黛玉,哪真会想念什么。要是公主恼了可如何是好?
    贾敏一边为看见女儿而开心,一边也随时注意着林如海的情绪,这是作为一个当家主母应当具备的技能。所以当林如海面色有变的时候,她就猜出了林如海所想,顿时心中沉默。
    “可是林大人,林夫人?”这时候一个较为尖细的声音响起,一个面白无须,做小厮打扮的人恭敬的问道。
    “正是微臣。”林如海一看就知道是宫里出来的太监,忙答道。
    “公主感念林大人和林夫人思女之情,请林夫人带着小公子一同到往别院,先见一见林小姐。”太监笑道,“林大人可随同僚先去见了忠顺亲王,小的会将林夫人和小公子照顾好的。”
    “这哪里使得……”林如海忙想推脱一二。
    太监笑着打断道:“这可是公主的命令,请林大人行行方便。”
    林如海哪还能继续拒绝,忙应了,并且祝福贾敏和自己儿子一定要尊礼受礼。
    贾敏忙应了,然后随着那太监上了小轿,离开了迎接忠顺亲王的大队伍。
    ..................................
    虽说只落后了水珏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但水珏的车驾轿子可是有人在前开路的,自然比贾敏快上许多。待贾敏进入忠顺亲王和水珏落脚的行宫别院的时候,水珏已经好整以待等着了。
    贾敏忙拉着林小公子行了礼,声音有些控制不住的哽咽。
    “林夫人不必多礼。”水珏叫人赐座后,瞟了林黛玉一眼,“你也过去坐着吧。”
    “谢公主。”林黛玉笑着走到贾敏面前一拜,“母亲安好。”
    “好的很,好的很。”贾敏拉着林黛玉的手,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这么久不见,都要长成一个大姑娘了。”
    “小宝可还记得我?”林黛玉又对着旁边明明想好奇的打量她,又怕失了礼数,目光遮遮掩掩的小男孩笑道。
    “姐姐。”林小宝嘴一撇,“我有大名了。”
    长大了,才不想被人叫什么小宝!
    “好,林坤。”林黛玉对弟弟的亲密很高兴,不枉她时时刻刻寄些小东西回去。
    “林小公子已经有大名了?”水珏打量到,这林坤比起同龄孩子还是瘦弱几分,只是气色看着很好,听声音也中气十足,看来声音已经调养的不错了。
    “小儿三岁启蒙的时候已经取名。”之前一直不取名字,而叫乳名是害怕儿子早夭,不过启蒙的时候则必须取正式的名字了,“林家是按五行排行,小儿单名一个坤字。”
    “林坤吗?好名字。”水珏挥挥手,“既然已经启蒙,那么这些文房用具就拿着用吧。”
    说罢,侍女捧出文房四宝若干。贾敏眼光很好,一眼就看出其价值不菲,忙千恩万谢的收下。
    “本宫还以为林大人会因为心疼小公子,晚启蒙一两年了。”水珏打趣道,“林大人也真狠得下来心,不愧是书香世家。”
    “小儿身体已经渐好,启蒙读书不碍事。”贾敏忙答道,“幸亏能不落家风名声,不然臣妇实在有愧于林家先人。”
    “得了,身体好了就成,你也算苦尽甘来了。”水珏又笑道,“黛玉只是长身体了,才显得瘦了。可不是本宫不给她饭吃哦,她如今吃的比以前可多多了。”
    “公主……”林黛玉娇羞道。
    “公主说笑了。”贾敏忙站起来应道。
    “得了,你们一家人好好聊聊吧,本宫会叫人送餐来的。黛玉还要在这里待几天,到时候本宫会让人把黛玉送回去和你们小住一段时间。”水珏表示自己乏了,起身离开。
    “谢公主。”贾敏激动道。
    ..................................
    水珏留下贾敏几人独处之后,并未回屋休息,而是拿起贾敏送上来的册子仔细研读了一番。
    单独邀贾敏前来,当然不单单是因为感念林黛玉思念父母之情,快些拿到贾敏写的关于江南官场的一些东西,才是正事。虽说之后也能让下人传递,但没有这么快捷隐蔽——正是这种冠冕堂皇的邀请,才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贾敏是很尽心的在办差,送上来的东西也十分详尽。水珏不由感叹,若是贾敏身为男子,凭借她的出身和才华,说不准已经在朝堂中大展手脚,岂会像现在一样困于后院之中,差点因为子嗣的事情被逼死。
    水珏原只想让贾敏传递些林如海的举动,能顺带将江南其他官员的动向交往打探一二就更好了。没想到贾敏比她想象中的能干多了,她不但通过后院妇人平时的交往打探出江南官员们的亲疏,还借由整理林如海书房的机会搜集了不少官场的消息。
    后 面先不说,其实后院的动向,其实就是前面官场交往的缩影。谁家的礼厚了几分,谁家女眷见面的时候十分冷淡,谁又带着自家小辈让他们多交往,这些就已经显示 出了官员的亲疏派别。或许暗桩们会在这方面注意一下,但是大部分官员都是按照最正常的礼节来交往的。何况贾敏的眼光毒辣,女眷们表面上的冷淡私下里的亲 热,她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贾敏送给水珏的东西,除了打探到的真实客观的事情,还加入了自己判断。在加上这些主观的判断的时候,贾敏也是迟疑了好一阵子。但是为了体现出她的价值,贾敏还是赌了一把。还好赌赢了,水珏对贾敏是越发欣赏了。
    贾敏被水珏夸赞之后,就更加卖力,现在她已经联合到了江南不少贵妇,在官员的后院组成了一张情报网。这些事,那些官油子们都是不知道的。显然,这个时代对女人的轻视是贾敏等人最好的掩护。
    水 珏看着贾敏送上来的报告,不由皱了下眉头。江南富庶,自然官场的水是最深的。太子虽然在过世前交了一部分势力给水靖,但毕竟太子一死,人心就散了,就算这 些势力想要另投明主,但时日不久后,水靖就登基,也来不及筛选一下。现在水珏就是着重看这一部分名单。让水珏好笑的是,部分太子党在太子出事的时候,居然 投向了忠贤亲王。看来忠贤亲王几次下江南,还是有些成效的。不过现在新君一登基,估计这群人就后悔了吧。
    这部分人虽说摇摆不定,忠心也称不上,但只要新君不倒,那么他们就算是不会倒戈的。所以水珏只是重点看了一眼忠贤亲王的人马,心中过了一遍措施之后,就不再关注。让水珏最为头疼的,是林如海一干有些迂腐的“纯臣”。
    前面说了,林如海代表着一群只忠于皇帝的纯臣。这种纯臣虽说在新君登基前多半会得罪新君,但只要新君心够宽广,不计较之前的冒犯,按理说,用起来也算是放心的。因为这种人之前忠于老皇帝,之后就会忠于新皇帝,并且很少被皇子以及其他人拉拢。
    但 坏就坏在虽然新君立了,但是太上皇还在。所以就算是纯臣,也得站队——支持太上皇还是新皇。虽说现在水靖表现的对太上皇言听计从,在政见上并无分歧。但这 肯定只是短时间的。等水靖将官场慢慢换血,把兄弟们的钉子都渐渐拔完,肯定不会还当太上皇的傀儡皇帝。虽说这可能是几年后的事了,但现在就得看看,这些在 要害部门的官员心中是如何想的。
    有部分纯臣已经开始摇摆,嘴中已经绝口不提太上皇,只口口声声称海晏帝。这表明他们至少在外人面前表示,新君已立,他们心中的君王也已经改了。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太上皇就是太上皇,皇帝就是皇帝,他们这群纯臣忠于的永远是现在的皇帝,而不是退位的皇帝。
    但 也有部分纯臣,比如林如海。这帮子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臣子们将迂腐浸入了骨子里,满脑子都是父为子纲。即使新君已立,但是太上皇还在,太上皇作为新君的父 亲,那就还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也还是他们的主人。所以即使水靖已经登基,在他们口中,还是太上皇如何如何,完全把新君抛到了一边。在他们看来,新君应该孝 顺,那么主事的自然还是太上皇,他们忠诚的对象还是没变。
    这部分人是水珏最为头疼的。若是太上皇和新君政见发生分歧,这群人就会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新君的政策进行阻挠。若是其他皇子亲王的势力,水靖还能毫不留情的拔掉。但是太上皇的势力可不能。只要太上皇用“孝”字压迫,水靖 再苦恼,也得等着太上皇死了,才能收拾这群拦路的人。有些时候,这群人对水靖统治的威胁比忠勇忠贤两位亲王都大得多。毕竟只要忠勇忠贤没能继位,他们的势 力就算是废了大半,收拾只是迟早的事。但太上皇的死忠臣子则不一样。太上皇不倒,则这部分人永远不可能为水靖所用。
    就算太上皇和水靖政见一致,以后也无甚分歧,但这一股不忠于自己的庞大势力仍旧让坐在皇位上的人如鲠在喉,必须除之后快。
    水珏有些惊讶的是,贾敏居然把这部分写的那么清楚,连自己丈夫是这一股顽固迂腐势力为首的人也写的一清二楚,她都不怕自己降怒?后来思索一下,水珏也不由佩服贾敏的兰心蕙质。
    林 如海的政见和立场,就算贾敏不说,水珏自己稍稍一查探,就能查出来。到时候自己肯定会震怒。与其被自己查出来,不如贾敏自己坦白,至少在自己心中留下一个 无论林如海如何,她贾敏都是跟着新君走的印象。所以在收拾林如海的时候,水珏就不会赶尽杀绝。有安稳的方法为何不用?水靖和水珏也不想和太上皇撕破脸,毕 竟他们现在的关系还不错。若是从贾敏入手将林如海渐渐改变自然再好不过。就算不成,水靖和水珏也会考虑打压林如海的实权,但是捧高贾敏和贾敏的儿女。这样 太上皇看着也高兴,不会怀疑水靖在向他的忠臣下手,水靖也在其他官员中留下一个宽和的好印象。
    毕竟不会有人知道,贾敏和她的孩子居然会不是和林如海一条心的。
    不 过让贾敏改变林如海,水珏倒是不抱奢望。林如海的迂腐和他的能力一样著名,不然也不会和贾家那个只知道死读书的贾政关系亲密。而且林如海的眼光也不怎么 样,不然不会甄家举荐贾雨村,还有他的推荐——要知道甄家多次嘲讽贾敏,还当着众多妇人的面说林家一双儿女是病秧子短命鬼,都这样林如海还“正直的推荐有 能之士”,自诩丝毫不为私情所动,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一般人看在这上面,都会觉得这家人品行不端,也不会认为在甄家教书时一度受不了离职,又找不到靠山 重新回去的贾雨村有多么高尚。
    据贾敏所说,那贾雨村是甄家借由和贾敏同姓氏的牵强关系将其带来和林如海相见。林如海考校了一番贾雨村的才学,又听贾雨村抒发了一下他的理想和抱负,以及之前被排挤离职的经历后,就叹其为有才有德之人,跟着甄家一起写了举荐。
    水珏知道,这种读书人想要的就是名声,但是她却觉得这种人很傻。估计是她没有那么高尚的缘故。即使地位很高,她也在为更安稳的生活积极钻营。
    水 珏略微思量了一下,觉得暂时还不需要把林如海调走。江南盐政十分重要,虽然之后哥哥会有大举措,但要等忠勇亲王等一系列碍眼的消失之后才会动作。林如海迂 腐也有迂腐的好处,至少他绝对不会给盐商徇私枉法。所以只要盐政不懂,林如海就可以继续为哥哥镇守盐政。待盐政快动的时候,再念起劳苦功高,让其高升也未 尝不可。
    只是呆在盐政上也不是那么舒服的。虽然劳苦功高,实权在握,但是林如海这种人是盐商的眼中钉肉中刺,当年除了忠勇亲王和 先太子的明枪暗箭,盐商安插在林府中,想让林如海死的也不是少数。贾敏也是疲于应对这群人,才会忽视了自己从娘家带来的老人,差点丢了儿子的性命。若是贾 敏倒下了,以林如海对内院的掌控,中招只是早晚的事。
    大多男人都不善内务,林如海就算要续弦,找的人也不一定有贾敏的手段。连贾敏都疲于应对,后来还是水珏的照应让她喘了口气。林如海的填房不可能有贾敏管家这么利索。有时候出身也代表着受到的教导高低。小门小户还是比高门大户的女子能力眼界差了些。
    若是林如海继续呆在盐政不走,水珏琢磨着,估计还得再派人手给贾敏,再好好敲打一番盐商才成。不然林如海估计没命活到卸任。
    想 想太上皇也真是心冷。林如海算是跟着他的最忠诚也最有能力的一批人之一,虽说让其在盐政一待那么多年是信任,但也是催命符。若真的看中林如海,在新君继位 之后,为了保全林如海,也会向水靖提议将林如海换走。太上皇完全没这意思,就知道他还是对权柄很看重,也完全没管林如海的死活——他的寿命熬不过新君的时 候,林如海一家估计就惨了。